以行知思想引路,进行爱的主题教育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而爱学生、教会学生去爱则是教师的职责。践行行知思想,正是需要将“爱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读促讲、寻脉追根、点拨回首,给予学生关爱,教会学生体会文本中触动人心的爱。
  [关键词]小学语文;行知思想;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66-02
  行知思想“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几代教育人的教学实践。而语文课堂正需要教师以这种爱的理念守住一方天地,爱学生,并带领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中爱的印记。笔者就以《桂花雨》的教学为例,带领学生体悟文中之爱,践行行知思想中“爱的教育”。
  一、以读促讲,体察父母之爱
  母亲是琦君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在其笔下,生长于旧社会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温柔坚强,温润婉约,对子女体贴细致,宽容慈爱。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父母之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桂花雨》中,父母的形象出现了四次,处处都细腻生动。在教学中,笔者以读为引,和学生一起品读父母之爱。
  母亲第一次出场,我引导学生从“缠”字入手,体会作者小女孩时的娇憨情态。
  师:早上日出,人们忙前忙后,我“缠”着母亲道——
  生:妈,怎么还不摇花嘛!
  师:中午烈日当空,来人行色匆匆,我“缠”着母亲道——
  生:妈,怎么还不摇花嘛!
  师:傍晚夕阳西下,外出的人悠然回家,我还是“缠”着母亲道——
  生:妈,怎么还不摇花嘛!
  师:(笑)原来,一整天,小小的我,像个小尾巴似的粘着母亲,总是在追问——
  生:(笑)妈,怎么还不摇花嘛!
  反复深化的朗读,将“我”对母亲的信任、依赖和眷恋引入学生心中,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母亲第二次出场,我引导学生抓住“一……就……”的句式,体会母亲做事的麻利果断,持家有方。
  师:我缠着母亲时,母亲总说时候没到,可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她就——
  生: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师:是呀,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你们能用“一……就……”来造句吗?
  生1:我一到家,就写作业。
  生2:我一进门,就洗手。
  生3:我一看见好玩的,就走不动路。
  师:请你们再读一读母亲的动作,说说你们能看出母亲怎样的性格?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体会“一……就……”中作者的那一份着急和果断,再去品读母亲的动作,勤劳善良的母亲形象就跃入学生心中。
  父亲的出场,我让学生按“自读—展示读—表演读”的方式,演绎父亲点上檀香,在余烟袅袅中诗兴大发,口占一绝调侃自己孩子的情景。学生们如小学究附体,边读边演父亲的动作,家庭中脉脉的爱,充盈于教室之中。
  在文章的最后,母亲感慨:“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我联系作者一家由大陆飘摇至台湾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哀婉的配乐中,反复地诵读课文,老年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萦绕在学生的心头。
  从一唱三叹,到表演展示,再到配乐升华朗读,学生或喜或忧,或感慨或叹息,感情层层推进,体会到了琦君笔下动人的父母之爱。
  二、寻脉追根,领会家国之爱
  如果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一家一户的小爱,那么文字中更加动人的地方,还存有对隔海相望的大陆的浓浓的家国之爱,这是蕴含在文字中更加深层次的爱。白先勇说: “琦君散文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有着不尽的乡愁。”而琦君本人亦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带领学生,寻脉追根,体会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眷恋,同样是课堂教学的一次享受。在此部分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大量的课外拓展阅读及作者的生平回顾,联系琦君的文学创作,带领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大陆深远的思念。
  课前,白板出示:“人和花草树木一样,都有自己的根。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情上又如何能一日忘怀于故乡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甜,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细雨灯花落·家乡味》)
  “尽管几十年来在台湾,有安定的生活,也有丰厚的友情,但内心总像缺少一样什么,总像盼待一样什么。尤其是情怀落寞之时,那一缕乡愁, 诚然难以排遣。”(《琦君文选》)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作者细腻缠绵的诉说,就是其对祖国大陆声声呼喊的最好的诠释。此部分内容,虽然超出课本范围,但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句子,或高声倾诉,或低声吟诵,他们就能领会作者对祖国大陆最绵延的眷恋。
  三、点拨回首,感悟往昔之爱
  《桂花雨》中浅浅流淌的还有作者对无忧童年的怀念。时光流逝,作者由金华转至杭州,漂泊到美国,落叶于台湾,漂泊的一生,其对童年的怀念是美好而纯真的。四年级的学生,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童年。在教学中,我点拨细节,和学生一同品味童年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细节一】
  师:作者琦君,漂泊一生。你们知道《桂花雨》这篇文章是作者什么时代的记忆吗?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学生准确而快速地找到文章的第一句:“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师:一个句子,不同的重音,强调了不同的含义,你们可以试一试吗?
  生1: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我强调“最”,表示所有花中,我对桂花感情最深。
  生2: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我想强调“小时候”,因为这篇文章,作者是回忆她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方法的点拨,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并会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
  【细节二】
  师:摇花时,我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
  生1:“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这句话的标点是——
  生2:感叹号!
  师:请同学们带着感叹的语气,喊一喊作者此时的语言。
  师:喊完了句子,此时你的心情是——
  生3:激动!开心!
  师:这样开心快乐的童年,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说:我就会想起——
  生4: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细节的点拨,引导学生关注标点,体会不同标点符号表达的不同情感,同时,将前后文章对照阅读。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那一份快乐,又领会到了成年后的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一篇《桂花雨》,浓浓思乡情;一首七绝诗,深沉桑梓情。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爱的教育是永恒的教育。学习《桂花雨》,我们和学生一起感受爱、品讀爱,与爱同行,把“爱的教育”永远地传递下去。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传统医学认为,土豆可以健脾和胃、消炎散结,对于某些特定疾病,生土豆汁有一定的食療效果,例如对胃炎、胃溃疡的辅助疗效不错。它还含有黏液蛋白,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用于食疗的新鲜土豆榨汁后并不需要加热煮熟,但要即榨即饮,不能存放,而且胃肠功能不完善的儿童要慎饮。还要提醒的是,最好在饮用半小时后再进餐,以免胃液被稀释,影响消化。此外,土豆中有一种生物碱有轻微毒性,人体不能过多摄入,最好榨汁前先去
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商业英雄,缔造了一个令西方国家颤抖的“神秘的中国企业”,他就是任正非和华为。  任正非说过:除了柳传志和王石没人能和我一起玩,我非常寂寞!  一个高端企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往往看上去一派繁荣景象,但有谁知道老板的苦衷?当他坐足了冷板凳,将企业带入辉煌的时候,当他环视天下竟然找不到可以与之对等竞争、对等玩耍的高人的时候,他感到的是寂寞,是孤独。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第一代女空降兵毕生积蓄捐家乡  年逾八旬的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与丈夫,将300万元巨款捐助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用于教育、公益事业,还有700万预计明年到账。  馬旭1947年参军,抗美援朝时与黄继光同一个师。她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1961年,我军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身为军医刚结婚的马旭,主动申请成为一名伞兵。她是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
中秋节,在家整理书柜。这是平生一大乐事,摩挲着黄白不一的纸张,回忆着一些书的来历,以及当年的一些阅读感受。也巧,其中有一本多年前买自二手书店的《邦斯舅舅》,扉页上还有原来此书主人的签字:“××1954年中秋节购于北京”。一个甲子就这样倏忽而过了。  当天下午又赴琉璃厂逛旧书店,淘到几本当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印行的“外国文艺丛书”,《鼠疫》《卢布林的魔术师》《美国短篇小说集》;还有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却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  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嚴重
Naked會脸红和害羞的包装:触碰包装时,瓶身周围便会泛起一阵红晕,似乎瓶身害羞得“脸红”起来,好像是稚嫩的皮肤受了轻伤,同时暗示产品温和无刺激。  下一代超薄闪存技术:未来的U盘什么样?薄如便签,可重复粘贴、不留痕迹,粘贴在计算机等设备上就能自动读取,并且可以通过堆叠来增大它的容量。  多功能概念洗衣机:它能做到普通洗衣机可以做到的一切,还可以熨烫、挂晾,关键它还是绿色环保的省水洗衣机。采用壁挂
上班族的脚步似乎总是匆忙的,尤其是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时间如同一只小怪兽,总是时不时扯一下你的衣角然后顽皮地溜走,让你悚然一惊后步履不停。公交车永远追赶不上,地铁留下的总是呼啸而去的背影,红绿灯直接切换成快进镜头。有人面目模糊,眼神呆滞,如同一只被抽走了灵魂的直立动物,被驱赶着快速前行;有人满眼困倦,衣冠不整,夜的印迹还未褪去脚步却不敢停;有人精神抖擞,亢奋得如同打了鸡血奔赴一段未知的征程。時间,每
当高温和时尚碰撞,会碰撞出什么冰花?2017初夏碰撞出两款冰饮:梅森瓶冰拿铁爆成网红,鲜薄荷柠檬兑制的莫吉托成深度時尚女生的最爱,本期向大家介绍这一时尚信息,推出两个时髦小手段,梅森瓶不仅可以萃冰拿铁,还有各种用;鲜薄荷不仅可以泡制莫吉托,更有各种吃喝法,甚至可以拌海鲜,炒牛肉。
[摘 要]文言文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文化血脉的纽带。统编语文教材增加了文言文选编的数量。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淀语言、形成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解读教材,读懂编者意图;同时,要梳理教材课后练习题,发现文言文编排的序列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诵读、感知、思维、拓展等策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言文的艺术魅力,从而理解传承民族传统优秀
顾恺之是东晋时代的大画家,此前还没有哪位画家比他声名更高。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虽出身于江南的高门士族,但长年充任权臣幕僚,于军政大事并无作为。好在,他沉醉于文艺,工诗赋,擅书画,为人处世又很怪异,因此,在中国文化史中声名赫赫。时人对他的评价是“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才绝”指的是顾恺之颖异博学,擅长文辞。青年顾恺之曾得到桓温的识拔,桓温死后,他去谒墓,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