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讲故事时能够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使讲述更生动。
2.依据情境和表达的需要配上相应的表情、动作,增强感染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交际情境
导入语:民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深受大家喜爱。今天我们来开一个民间故事大会,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交流准备过程,总结讲故事方法
1.学生交流:为了把故事讲好,自己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总结:
讲得完整: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主要内容……
讲得清楚:讲故事前先想好要说什么,表达要简练,不啰嗦……
创造性复述故事:用上变人称、增情节、调顺序等方法来讲故事……
2.在抽签盒中抽选1名学生上台讲
故事。
3.学生交流评价。
你觉得他哪里讲得最吸引你?他是怎么讲述的?
作为听众,你觉得他还可以怎么讲,能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4.共读“孟姜女哭长城”片段,交流总结方法。
《孟姜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之一,我们一起来读读“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段,想一想,你如何把这部分讲得精彩、吸引人呢?
(1)教师出示语段,并举例示范。(见图1中例1、例2)
例1 提示学生可以适当丰富孟姜女的形象。
例2 提示学生可以根据“四处打听”进行丰富,讲到此处还可以加上“孟姜女拉住工友询问”的动作。
(2)学生思考后交流。
预设:(见图1中学生1、学生2、学生3的观点)
学生1增添了工友们和孟姜女的对话。同学们提示在讲故事时多用俗语,可以这样说:“他们不拿我们当人看啊!每天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多!范喜良……范喜良他早就死了!”突出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也符合人物身份。
学生2提出,在讲到“孟姜女听到消息时”,可以配上非常震惊的表情,然后两只手捂着脸就哭了起来。可以利用夸张的表情帮助讲述者表达人物内心,加强眼神的沟通。
学生3提出在讲到“放声大哭”时,可以配上“一下子扑倒”“拍打着城砖”等动作,更表现出孟姜女当时的悲痛。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讲述时配上相应的动作,也会使讲述更具吸引力。
(3)师生小结:从讲的内容上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在讲的方式上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吸引力。
三、组内轮流讲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讲故事,并试着用上这些方法为自己的讲述增色。
2.组长带领组员对每个人的讲故事情况进行交流评价。(见表1)
3.根据建议,组长带领组员互相完善讲故事的内容及方式。
四、班级展示,抽签对决
1.抽选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进行全班展示。
2.选手交流评价。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内容:
我最满意自己讲述的哪一部分?观众的反馈如何?
在讲故事时我用了哪些方法?效果怎么样?
我的对手在讲故事时哪一部分表现最好值得学习?
3.班级内补充发言。同学们根据交流的方法,再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吸引人。
4.再抽选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重复以上环节。
五、布置作业
现在互联网上最流行的短视频方式既方便保存又便于传播,咱们借此机会出一张“民间故事专辑”,送给喜欢读故事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吧!
1.课后继续练习讲故事,并录成视频。教师搜集整理成“浙江路小学南益校区五年三班民间故事专辑”。
2.制作“故事大王”自荐卡,为自己录制的视频配上简介(见表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于通读课起点,借助线形图回顾课文内容。
2.根据《牛郎织女(二)》故事的主要情节构思连环画,并为连环画配相应文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1.引入:上节课的故事会,同学们讲了民间故事,那么你能为民间故事配连环画吗?今天我们就利用《牛郎织女(二)》来进行学习和练习。
2.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借助线形图回顾课文内容。
二、了解连环画特点,构思画面
1.出示《牛郎织女(一)》连环画片段,大致了解此种艺术形式: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并配以较为简洁的文字。
2.定格“男耕女织,幸福生活”情节的连环画图片,引导学生依据画面猜想对应情节,明确构思连环画时要选取情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面进行定格。
3.小组合作讨论:如果给故事情节配图,你打算画哪些内容?哪些情节需要重点表现,哪些情节可以忽略?
(1)全班交流,并说明构思理由。
预设:
第一組:我们组想重点表现“男耕女织,幸福生活”这部分情节,忽略掉第1自然段后半部分中“和牛郎一起干活”“逗着兄妹玩”等情节,因为前面说的幸福生活就已经能概括这些情节了。
第二组:我们组要重点表现“织女被抓,牛郎追赶”这部分情节,因为这一部分情节非常精彩。我想把“王母惩罚其他仙女”这一部分忽略,因为其他仙女受罚和牛郎、织女的结局关联不是很大。
第三组:我们组也想重点表现“织女被抓”这一部分,因为这部分情节最扣人心弦。不过,我们想将“织女被抓”画一幅图,把“牛郎追赶”这一部分和“王母拔簪,天河永隔”放在一起表现,这样这幅图上牛郎挑筐带着孩子在这边,织女哭着在另一边,中间画上王母拔簪划出的天河,感觉这样能把情节表现得更清楚。 (2)小结:构思“连环画”画面要聚焦在故事的主要情节上。
三、完成连环画文字创作
1.以“织女被抓,牛郎追赶”这一情节为例,出示两组不同的连环画配文,引导学生比较两组句子有何不同之处,哪一组连环画文字更精彩。
配文一:
王母娘娘得知了织女的下落,来到牛郎家,可巧牛郎不在家,她一把抓住织女就往外走,两个孩子吓得大哭起来,织女让孩子们去找牛郎。牛郎跟着孩子们赶回家,他决定上天去追织女,把织女救回来。
配文二:
王母娘娘得知了织女的下落,来到牛郎家,一把抓住织女就往外走,两个孩子吓得大哭。牛郎得知消息,从地里往家跑,决定上天去追织女。
预设:配文二虽然比较简短,但里面出现了人物、事件和地点,已经把情节讲清楚了。
小结:在给连环画配文字时要尽量简洁,表述出人物、事件和场景基本就可以把情节说清楚了。
2.小组合作完成其余情节的连环画配文。
3.班级交流展示,学生互评。
小结:连环画的配文虽然简洁,但它也应注意语句之间要做到“前后连贯”。
4.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影响故事完整性的情况下,将长故事缩减成为短故事,我们删减了什么?
预设:
(1)删减了次要人物、次要情节。
(2)删减了较为细腻的描写,比如一些对人物语言、心理的描写。
四、作业布置
继续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能对民间故事进行缩写,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2.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分析、理解、综合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有人提议,为低年级的同学编写一本简缩版的《民间故事集》,把这些精彩的故事分享给他们。你们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那这就需要我们缩写故事内容,让它变得简短一点。(板书:缩写故事)
二、回顾旧知,把握主要情节
请学生说说上节课是如何为《牛郎织女(二)》绘制连环画的。
预设:小标题形式梳理故事情节—为故事主要情节配图—为图片配简洁的文字介绍。
小结:通过对故事主要情节的分解和定格绘制连环画并配以简洁的文字介绍,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来呈现,这就是缩写。由此可见,把握故事主要情节是缩写故事的第一步。
三、结合实例,学习方法
1.以《猎人海力布》为例,请学生回顾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预设: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村民变石头。
2.对比研读,学习方法。
(1)请学生自读书中四种缩写方法的介绍,初步了解方法。
(2)对课本习作内容中《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原文片段和缩写范例进行对比研读,结合书中的缩写方法,思考缩写后的片段都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概括出来的,哪些句子是改写的,并进行标注。
(3)全班交流分享。
①交流批注,明晰摘录和删减的缩写方法。
请学生交流缩写范例中保留了哪些内容,删减了哪些内容,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留,这样删。
预设1:第1自然段删去了,这是对故事的引入部分,删掉不改变故事原意。
故事的主人公要保留。
海力布分猎物的情节删去了,因为摘录了“他热心帮助别人”,“分猎物”作为这一品质的具体体现可以删去。
预设2:一些次要情节删去了,比如海力布让小白蛇快回家和海力布心理描写的内容。留下了海力布救小白蛇和小白蛇讲述宝石奥秘的主要情节。(板书:留主删次)
学生小结:在缩写时,一些次要情节、具体的细节描写等这些删去后不会改变故事原意的内容都可以删去。主要情节、删去后会对故事的发展造成影响的情节必须保留。
②交流批注,学习概括和改写的缩写方法。
请学生交流缩写范例中对哪些句子进行了概括和改写,并说说是怎么概括和改写的。
预设:对第3自然段进行了概括,这段的前两句讲海力布见小白蛇遇险,后两句讲海力布进行搭救的过程,这四句就是讲海力布救下了遇险的小白蛇。所以可以将这个长句子缩短,四句话合并概括为一句话表达。
学生小结:通过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多句话合成一句话,对内容进行合理简化处理来概括故事内容。(板书:长缩短
教学目标:
1.在讲故事时能够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使讲述更生动。
2.依据情境和表达的需要配上相应的表情、动作,增强感染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交际情境
导入语:民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深受大家喜爱。今天我们来开一个民间故事大会,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交流准备过程,总结讲故事方法
1.学生交流:为了把故事讲好,自己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总结:
讲得完整: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主要内容……
讲得清楚:讲故事前先想好要说什么,表达要简练,不啰嗦……
创造性复述故事:用上变人称、增情节、调顺序等方法来讲故事……
2.在抽签盒中抽选1名学生上台讲
故事。
3.学生交流评价。
你觉得他哪里讲得最吸引你?他是怎么讲述的?
作为听众,你觉得他还可以怎么讲,能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4.共读“孟姜女哭长城”片段,交流总结方法。
《孟姜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之一,我们一起来读读“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段,想一想,你如何把这部分讲得精彩、吸引人呢?
(1)教师出示语段,并举例示范。(见图1中例1、例2)
例1 提示学生可以适当丰富孟姜女的形象。
例2 提示学生可以根据“四处打听”进行丰富,讲到此处还可以加上“孟姜女拉住工友询问”的动作。
(2)学生思考后交流。
预设:(见图1中学生1、学生2、学生3的观点)
学生1增添了工友们和孟姜女的对话。同学们提示在讲故事时多用俗语,可以这样说:“他们不拿我们当人看啊!每天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多!范喜良……范喜良他早就死了!”突出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也符合人物身份。
学生2提出,在讲到“孟姜女听到消息时”,可以配上非常震惊的表情,然后两只手捂着脸就哭了起来。可以利用夸张的表情帮助讲述者表达人物内心,加强眼神的沟通。
学生3提出在讲到“放声大哭”时,可以配上“一下子扑倒”“拍打着城砖”等动作,更表现出孟姜女当时的悲痛。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讲述时配上相应的动作,也会使讲述更具吸引力。
(3)师生小结:从讲的内容上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在讲的方式上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吸引力。
三、组内轮流讲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讲故事,并试着用上这些方法为自己的讲述增色。
2.组长带领组员对每个人的讲故事情况进行交流评价。(见表1)
3.根据建议,组长带领组员互相完善讲故事的内容及方式。
四、班级展示,抽签对决
1.抽选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进行全班展示。
2.选手交流评价。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内容:
我最满意自己讲述的哪一部分?观众的反馈如何?
在讲故事时我用了哪些方法?效果怎么样?
我的对手在讲故事时哪一部分表现最好值得学习?
3.班级内补充发言。同学们根据交流的方法,再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吸引人。
4.再抽选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重复以上环节。
五、布置作业
现在互联网上最流行的短视频方式既方便保存又便于传播,咱们借此机会出一张“民间故事专辑”,送给喜欢读故事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吧!
1.课后继续练习讲故事,并录成视频。教师搜集整理成“浙江路小学南益校区五年三班民间故事专辑”。
2.制作“故事大王”自荐卡,为自己录制的视频配上简介(见表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于通读课起点,借助线形图回顾课文内容。
2.根据《牛郎织女(二)》故事的主要情节构思连环画,并为连环画配相应文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1.引入:上节课的故事会,同学们讲了民间故事,那么你能为民间故事配连环画吗?今天我们就利用《牛郎织女(二)》来进行学习和练习。
2.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借助线形图回顾课文内容。
二、了解连环画特点,构思画面
1.出示《牛郎织女(一)》连环画片段,大致了解此种艺术形式: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并配以较为简洁的文字。
2.定格“男耕女织,幸福生活”情节的连环画图片,引导学生依据画面猜想对应情节,明确构思连环画时要选取情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面进行定格。
3.小组合作讨论:如果给故事情节配图,你打算画哪些内容?哪些情节需要重点表现,哪些情节可以忽略?
(1)全班交流,并说明构思理由。
预设:
第一組:我们组想重点表现“男耕女织,幸福生活”这部分情节,忽略掉第1自然段后半部分中“和牛郎一起干活”“逗着兄妹玩”等情节,因为前面说的幸福生活就已经能概括这些情节了。
第二组:我们组要重点表现“织女被抓,牛郎追赶”这部分情节,因为这一部分情节非常精彩。我想把“王母惩罚其他仙女”这一部分忽略,因为其他仙女受罚和牛郎、织女的结局关联不是很大。
第三组:我们组也想重点表现“织女被抓”这一部分,因为这部分情节最扣人心弦。不过,我们想将“织女被抓”画一幅图,把“牛郎追赶”这一部分和“王母拔簪,天河永隔”放在一起表现,这样这幅图上牛郎挑筐带着孩子在这边,织女哭着在另一边,中间画上王母拔簪划出的天河,感觉这样能把情节表现得更清楚。 (2)小结:构思“连环画”画面要聚焦在故事的主要情节上。
三、完成连环画文字创作
1.以“织女被抓,牛郎追赶”这一情节为例,出示两组不同的连环画配文,引导学生比较两组句子有何不同之处,哪一组连环画文字更精彩。
配文一:
王母娘娘得知了织女的下落,来到牛郎家,可巧牛郎不在家,她一把抓住织女就往外走,两个孩子吓得大哭起来,织女让孩子们去找牛郎。牛郎跟着孩子们赶回家,他决定上天去追织女,把织女救回来。
配文二:
王母娘娘得知了织女的下落,来到牛郎家,一把抓住织女就往外走,两个孩子吓得大哭。牛郎得知消息,从地里往家跑,决定上天去追织女。
预设:配文二虽然比较简短,但里面出现了人物、事件和地点,已经把情节讲清楚了。
小结:在给连环画配文字时要尽量简洁,表述出人物、事件和场景基本就可以把情节说清楚了。
2.小组合作完成其余情节的连环画配文。
3.班级交流展示,学生互评。
小结:连环画的配文虽然简洁,但它也应注意语句之间要做到“前后连贯”。
4.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影响故事完整性的情况下,将长故事缩减成为短故事,我们删减了什么?
预设:
(1)删减了次要人物、次要情节。
(2)删减了较为细腻的描写,比如一些对人物语言、心理的描写。
四、作业布置
继续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能对民间故事进行缩写,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2.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分析、理解、综合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有人提议,为低年级的同学编写一本简缩版的《民间故事集》,把这些精彩的故事分享给他们。你们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那这就需要我们缩写故事内容,让它变得简短一点。(板书:缩写故事)
二、回顾旧知,把握主要情节
请学生说说上节课是如何为《牛郎织女(二)》绘制连环画的。
预设:小标题形式梳理故事情节—为故事主要情节配图—为图片配简洁的文字介绍。
小结:通过对故事主要情节的分解和定格绘制连环画并配以简洁的文字介绍,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来呈现,这就是缩写。由此可见,把握故事主要情节是缩写故事的第一步。
三、结合实例,学习方法
1.以《猎人海力布》为例,请学生回顾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预设: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村民变石头。
2.对比研读,学习方法。
(1)请学生自读书中四种缩写方法的介绍,初步了解方法。
(2)对课本习作内容中《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原文片段和缩写范例进行对比研读,结合书中的缩写方法,思考缩写后的片段都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概括出来的,哪些句子是改写的,并进行标注。
(3)全班交流分享。
①交流批注,明晰摘录和删减的缩写方法。
请学生交流缩写范例中保留了哪些内容,删减了哪些内容,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留,这样删。
预设1:第1自然段删去了,这是对故事的引入部分,删掉不改变故事原意。
故事的主人公要保留。
海力布分猎物的情节删去了,因为摘录了“他热心帮助别人”,“分猎物”作为这一品质的具体体现可以删去。
预设2:一些次要情节删去了,比如海力布让小白蛇快回家和海力布心理描写的内容。留下了海力布救小白蛇和小白蛇讲述宝石奥秘的主要情节。(板书:留主删次)
学生小结:在缩写时,一些次要情节、具体的细节描写等这些删去后不会改变故事原意的内容都可以删去。主要情节、删去后会对故事的发展造成影响的情节必须保留。
②交流批注,学习概括和改写的缩写方法。
请学生交流缩写范例中对哪些句子进行了概括和改写,并说说是怎么概括和改写的。
预设:对第3自然段进行了概括,这段的前两句讲海力布见小白蛇遇险,后两句讲海力布进行搭救的过程,这四句就是讲海力布救下了遇险的小白蛇。所以可以将这个长句子缩短,四句话合并概括为一句话表达。
学生小结:通过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多句话合成一句话,对内容进行合理简化处理来概括故事内容。(板书:长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