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怎样提升语文阅读的质量及将亲子阅读和学校阅读进行融合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且从教育部颁发的阶段性教育计划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毕业前阅读量必须达到两千万字。本文立足于小学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亲子阅读开展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亲子阅读;家校联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总体来看虽然亲子阅读给中年级学生带来了较多的利益,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此类问题大多都是家长在亲子阅读时因为时间、自我因素的影响,不愿意配合,导致学生阅读的氛围被家长亲手打破,且家庭阅读和学校阅读的环境不同、家长采用的阅读材料不同等都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大多家长没有询问学生自身的意见和想法盲目的购买一些枯燥、乏味且没有阅读意义的书籍,直接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想要有效的融合学校阅读和亲子阅读,教师必须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合理的设置阅读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亲子阅读开展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合理选择文本,激发阅读兴趣
要保障阅读活动的顺利推进,就必须针对学生的语文情感做好教学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料的阅读作品,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技能上接受阅读材料,进而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阅读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深层动力,也是学生阅读情感的直接体现,将“兴趣”放在阅读指导活动的首要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在文本材料中发现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在以“阅读”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很难得到保障。而在“亲子阅读”理念下,教师更应积极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依靠对阅读材料的合理干预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以《小马过河》的相关教学为例,在阅读文章内容之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欲望,教师应帮助家长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推荐对应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发起“亲子阅读”活动。部分学生的关注点在于“小马与大马之间的对话”,对“动物说话”这一内容比较感兴趣,家长应导入童话故事与学生共同阅读,如《安徒生童话》中的《一只母鸡和一百个鸡蛋》,《格林童话》中的《牧羊人和他的三个儿子》等,依靠不同的童话故事加深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依靠家长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情感。
2导入影视作品,充分调动感官
部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并没有形成对文字敏感、对情感敏感的良好意识。当教师围绕相关文本发起教学活动时,学生并不能快速在有关文本材料中掌握文化理论知识。但不可忽视的是,学生具有极为出色的文化积累意识与信息搜集意识,在文字材料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情况下,其他材料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产生文化、情感的同步共鳴。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利用“亲子阅读”活动拓宽阅读教学的活动范围,帮助学生在阅读课外材料的过程中,利用感官重新解读有关文化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教师可利用“亲子阅读”将多元材料带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当中,依靠对有关教学知识的另类展示,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主动承担搜集的资源、展示资源的责任,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阅读任务选定对应的课外材料,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以《蝙蝠和雷达》的相关教学为例,作为经典的科普文,文章对“仿生学”这一科学技术进行了讲解,并阐明了超声波技术与生物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可尝试利用影视材料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全新的阅读环境。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之后,家长围绕“科普栏目”开展观影活动,将其他仿生学知识的利用影视作品传递给学生。
3交流阅读经验,分享人文智慧
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能够利用更为丰富的方式对学生发起教育:除依靠文本材料对学生的语文技能、阅读情感进行引导之外,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学故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家长的情感,促使学生家长结合既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积累经验对学生发起再教育。针对阅读材料的普适性特点,教师在应用“亲子阅读”理念拓展阅读教学的教育范围过程中,应做好学生家长的引导工作,要求学生家长对有关问题进行即时化的处理,将个人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带入到阅读活动当中,从家长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智慧。
以《景阳冈》的相关学习为例,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应利用丰富的文化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好汉”一词记忆颇深,其会根据教学材料的字面含义对“好汉”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好汉所指的是敢作敢当、光明磊落的男人,是一种“敬称”。
4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
总体来说在亲子阅读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家长才是一个参与者,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家长了解亲子阅读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家长争取的观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各类学校活动等给家长写一封亲子阅读的邀请信,或者开展亲子阅读主题周,在主题周结束后进行评比,阅读较多记忆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让家长全面的认真对待教师颁布的任务,激发出学生之间的竞争感,此外教师也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其次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一起把关学生学习的状态,共同研究学生喜爱的书籍等,要和家长达成约定,每天必须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学生共同阅读,不能因工作或个人的事情一再推脱,循序渐进,可以刚开始是十分钟,坚持 21 天,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的融合学校阅读和亲子阅读。
结论
总之,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发挥“亲子阅读”的应用价值,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角度入手,依靠家长的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在积累文字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所展现出来的文学情感,从而全面落实语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杜莉.“亲子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实践[J].生活教育,2018(08):95-96.
[2]徐晶晶.上海实小:探索更开放的家校共育模式[J].上海教育,2018(21):44-45.
[3]李永金.新时代落实农村小学语文亲子阅读实践指导[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7):19.
[4]叶桂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8(07):180-181.
关键词:小学教育;亲子阅读;家校联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总体来看虽然亲子阅读给中年级学生带来了较多的利益,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此类问题大多都是家长在亲子阅读时因为时间、自我因素的影响,不愿意配合,导致学生阅读的氛围被家长亲手打破,且家庭阅读和学校阅读的环境不同、家长采用的阅读材料不同等都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大多家长没有询问学生自身的意见和想法盲目的购买一些枯燥、乏味且没有阅读意义的书籍,直接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想要有效的融合学校阅读和亲子阅读,教师必须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合理的设置阅读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亲子阅读开展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合理选择文本,激发阅读兴趣
要保障阅读活动的顺利推进,就必须针对学生的语文情感做好教学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料的阅读作品,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技能上接受阅读材料,进而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阅读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深层动力,也是学生阅读情感的直接体现,将“兴趣”放在阅读指导活动的首要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在文本材料中发现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在以“阅读”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很难得到保障。而在“亲子阅读”理念下,教师更应积极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依靠对阅读材料的合理干预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以《小马过河》的相关教学为例,在阅读文章内容之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欲望,教师应帮助家长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推荐对应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发起“亲子阅读”活动。部分学生的关注点在于“小马与大马之间的对话”,对“动物说话”这一内容比较感兴趣,家长应导入童话故事与学生共同阅读,如《安徒生童话》中的《一只母鸡和一百个鸡蛋》,《格林童话》中的《牧羊人和他的三个儿子》等,依靠不同的童话故事加深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依靠家长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情感。
2导入影视作品,充分调动感官
部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并没有形成对文字敏感、对情感敏感的良好意识。当教师围绕相关文本发起教学活动时,学生并不能快速在有关文本材料中掌握文化理论知识。但不可忽视的是,学生具有极为出色的文化积累意识与信息搜集意识,在文字材料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情况下,其他材料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产生文化、情感的同步共鳴。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利用“亲子阅读”活动拓宽阅读教学的活动范围,帮助学生在阅读课外材料的过程中,利用感官重新解读有关文化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教师可利用“亲子阅读”将多元材料带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当中,依靠对有关教学知识的另类展示,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主动承担搜集的资源、展示资源的责任,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阅读任务选定对应的课外材料,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以《蝙蝠和雷达》的相关教学为例,作为经典的科普文,文章对“仿生学”这一科学技术进行了讲解,并阐明了超声波技术与生物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可尝试利用影视材料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全新的阅读环境。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之后,家长围绕“科普栏目”开展观影活动,将其他仿生学知识的利用影视作品传递给学生。
3交流阅读经验,分享人文智慧
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能够利用更为丰富的方式对学生发起教育:除依靠文本材料对学生的语文技能、阅读情感进行引导之外,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学故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家长的情感,促使学生家长结合既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积累经验对学生发起再教育。针对阅读材料的普适性特点,教师在应用“亲子阅读”理念拓展阅读教学的教育范围过程中,应做好学生家长的引导工作,要求学生家长对有关问题进行即时化的处理,将个人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带入到阅读活动当中,从家长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智慧。
以《景阳冈》的相关学习为例,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应利用丰富的文化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好汉”一词记忆颇深,其会根据教学材料的字面含义对“好汉”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好汉所指的是敢作敢当、光明磊落的男人,是一种“敬称”。
4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
总体来说在亲子阅读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家长才是一个参与者,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家长了解亲子阅读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家长争取的观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各类学校活动等给家长写一封亲子阅读的邀请信,或者开展亲子阅读主题周,在主题周结束后进行评比,阅读较多记忆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让家长全面的认真对待教师颁布的任务,激发出学生之间的竞争感,此外教师也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其次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一起把关学生学习的状态,共同研究学生喜爱的书籍等,要和家长达成约定,每天必须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学生共同阅读,不能因工作或个人的事情一再推脱,循序渐进,可以刚开始是十分钟,坚持 21 天,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的融合学校阅读和亲子阅读。
结论
总之,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发挥“亲子阅读”的应用价值,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角度入手,依靠家长的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在积累文字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所展现出来的文学情感,从而全面落实语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杜莉.“亲子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实践[J].生活教育,2018(08):95-96.
[2]徐晶晶.上海实小:探索更开放的家校共育模式[J].上海教育,2018(21):44-45.
[3]李永金.新时代落实农村小学语文亲子阅读实践指导[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7):19.
[4]叶桂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8(0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