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让体验走进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在自主开放的“探究”空间中体验;在亲历“实践”的机会中体验;在有效的“拓展延伸”中自主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体验 小学数学 探索 实践
小学数学课程中体验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此亲身经历、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活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而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基于对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理解,做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积极参与了自治区课题《教与学》的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在教学的各环节努力融入体验的思想,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体验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境化。在数学课堂中,通过一系列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数学不再只是枯燥知识的讲授,而是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具体而生活化的情境中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克和千克”时,由于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在课前让学生走入超市,去调查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质量,通过课前调查情况汇报交流各种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观的获得第一手的感性体验。在教学“克和千克”的概念时,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袋盐(1千克)的质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千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枚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再与1千克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受到“克和千克”的概念。正是由于这些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常见的,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截取的,所以学生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的兴趣有了显著提高,课堂的效果也突现出来。
二、在自主开放的“探究”空间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由“关注学生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将数学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着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活动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将亲身体验与活动中的认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为学生提供三组不同长度的小棒:第一组3cm 3cm 6cm;第二组4cm 5cm 8cm;第三组2cm 3cm 7cm。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际的操作中感悟到,只有第二组小棒能够摆成三角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第一组和第三组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想一想它的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直观的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条边”的关系。多数的课堂,当学生发现了这一特性后就如大功告成了,可是,如果深入挖掘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如何能准确而快速的判断出,三条边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呢?”教师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给学生开放的空间继续探索,学生会很容易发现,只把最短的两边加起来与第三条边比较就可以了,既准确又快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的把自己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疑惑、探索、发现、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共同成长。
三、在亲历“实践”的机会中体验
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机会,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千米”后,课后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步测或目测的方法测量一下学校跑道的长度、家到学校的距离作为课外的实践。在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米与千米”的长度单位的用途,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设计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四、在有效的“拓展延伸”中自主发展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教师要创造性的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发挥数学学科课外拓展与延伸的作用。
在学习了“轴对称”一课后,我将枯燥单一的作业变为:利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实践操作性作业;这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尽量让学生 “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作为课后的实践作业,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在学习“组合图形”一课后,让学生自己把各种不同的形状拼成不同的组合图形,并提出问题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当学生看到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把制作好的新图形贴到“学习角”,同时提出的数学问题也迎刃而解,学生兴奋无比。本来复杂的组合图形面积,就在学生的玩所学中得到了巩固与应用。再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评价,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知识的有益延伸的氛围中,学生也在在体验中得到自主发展。
可见,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验。体验学习需要教师深挖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有效、丰富的教学体验,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让我们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让体验真正走进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 体验 小学数学 探索 实践
小学数学课程中体验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此亲身经历、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活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而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基于对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理解,做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积极参与了自治区课题《教与学》的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在教学的各环节努力融入体验的思想,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体验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境化。在数学课堂中,通过一系列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数学不再只是枯燥知识的讲授,而是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具体而生活化的情境中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克和千克”时,由于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在课前让学生走入超市,去调查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质量,通过课前调查情况汇报交流各种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观的获得第一手的感性体验。在教学“克和千克”的概念时,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袋盐(1千克)的质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千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枚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再与1千克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受到“克和千克”的概念。正是由于这些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常见的,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截取的,所以学生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的兴趣有了显著提高,课堂的效果也突现出来。
二、在自主开放的“探究”空间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由“关注学生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将数学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着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活动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将亲身体验与活动中的认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为学生提供三组不同长度的小棒:第一组3cm 3cm 6cm;第二组4cm 5cm 8cm;第三组2cm 3cm 7cm。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际的操作中感悟到,只有第二组小棒能够摆成三角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第一组和第三组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想一想它的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直观的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条边”的关系。多数的课堂,当学生发现了这一特性后就如大功告成了,可是,如果深入挖掘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如何能准确而快速的判断出,三条边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呢?”教师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给学生开放的空间继续探索,学生会很容易发现,只把最短的两边加起来与第三条边比较就可以了,既准确又快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的把自己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疑惑、探索、发现、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共同成长。
三、在亲历“实践”的机会中体验
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机会,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千米”后,课后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步测或目测的方法测量一下学校跑道的长度、家到学校的距离作为课外的实践。在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米与千米”的长度单位的用途,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设计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四、在有效的“拓展延伸”中自主发展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教师要创造性的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发挥数学学科课外拓展与延伸的作用。
在学习了“轴对称”一课后,我将枯燥单一的作业变为:利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实践操作性作业;这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尽量让学生 “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作为课后的实践作业,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在学习“组合图形”一课后,让学生自己把各种不同的形状拼成不同的组合图形,并提出问题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当学生看到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把制作好的新图形贴到“学习角”,同时提出的数学问题也迎刃而解,学生兴奋无比。本来复杂的组合图形面积,就在学生的玩所学中得到了巩固与应用。再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评价,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知识的有益延伸的氛围中,学生也在在体验中得到自主发展。
可见,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验。体验学习需要教师深挖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有效、丰富的教学体验,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让我们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让体验真正走进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