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方面。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在高中阶段实施原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原文阅读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原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性?本文通过追踪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学生的英语学习历程,尝试分析在高中进行原文阅读的效果,并总结了有效的原文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原文阅读;个案研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方面,并特别强调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而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途径(张芳,2017)。随着高中学段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原汁原味英语阅读体验的需求亟待满足。“原文阅读”(authentic reading)* 指的是阅读不加修改或者简化的目的语作品,包括中长短篇小说以及其他杂志资料等。大量研究表明,原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和文化,是培养审辩式思维的有效途径(Kiani & Nodeh,2011;陶明天,2011;赵镭,2011;Hien,2013;张立明,2016)。
然而,已有的研究并没有明确解释原文阅读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到底能产生什么影响。此外,中学阶段的原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系统、完善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案和模式,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张立明,2016)。即便有些学校开展了原文阅读活动,基本上也都把它当作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很难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此外,鲜有学校和教师把阅读评价纳入对学生语言水平的考查。
针对学生发展的需求,笔者所在学校于五年前即开展了阅读教学改革,开始构建以原文阅读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试图通过原文阅读教学拓展国家课程,并提升学生的原文阅读能力。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我校学生熊轩昂的高考总分为690,其中英语140分,发挥出该生的个人最好水平。其实该生以前的学习状态属于典型的应试型。通过在学校两年的原文阅读学习后,他的阅读态度和学习效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带着“原文阅读对他是否有帮助”以及“他所经历的阅读活动是怎样的”等问题,访谈了该生。本文拟通过追踪该生的原文阅读学习历程,分析高中生进行原文阅读的效果,并对有效的原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
1. 家长描述
熊轩昂的家庭氛围宽松民主。他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上校外英语培训班,直到初中为止。家长认为,熊轩昂和英语成绩最优秀的同学的差距在于“阅读量不大”。这和熊轩昂本人接受访谈时反复提及的和同班成绩优秀同学的差距原因判断一致。
2. 教师观察
笔者从高二分科后开始担任熊轩昂的英语教师。他的课堂笔记不多,但听课效率很高,特别重视语法学习,也很关注练习讲评和得分技巧。但是由于熊轩昂比较注重学习效率,因此他对阅读较长篇目的原文文章缺乏耐心。笔者让学生在高二坚持了一年的课前10分钟SSR(持续默读),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外文书;安排每周一次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馆外文阅览室阅读外文书。熊轩昂最初对原文阅读不感兴趣,他认为和“刷题”相比,读原文读物和考试关联不大。虽然熊轩昂很重视应试练习,但是有记载的高三11次重要年级统练数据显示,制约熊轩昂成绩进步的主要问题出在完形填空和写作上。笔者判断他原文阅读量不足,这使得他在完形填空中推断故事情节的能力有限,难以在一定语境下选出最佳词汇。
当问及熊轩昂对于阅读的经验和认识时,他说小时候接触较多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初、高中时不太喜欢文学类作品。熊轩昂认为,高中学习不需要大量文学阅读,也没有时间去阅读。跟文科班其他同学相比,他文学类书籍读得少。据此,他判断自己的英语基础没有班里其他同学好。
关于读过的英语课外读物,熊轩昂说自己“读得不多,但是确实挺有用”。他介绍了高三时英语老师推荐的蓝思原版读物,一本是Black Holes,一本是The Emperor’s Silent Army,他在三个月里反复阅读了这两部作品。熊轩昂解释了对这两本书感兴趣的原因:一是书籍整体难度适宜。熊轩昂高二时首测蓝思值为828,这两本书的蓝思值都在900—999之间。经过一年的课堂原文读物阅读训练,他的语言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提高。熊轩昂说:“这两本书刚好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又帮助我扩充了词汇量,整体读下来不是很困难。”二是话题内容符合个人的兴趣和认知经验。熊轩昂说:“我对讲宇宙天体的Black Holes很感兴趣,因为我小时候还读过很多相关的中文书,本身就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对照着看英文,就更有感觸和体会。而且这本书还帮我扩充了很多专业方面的英文术语和词汇。而我喜欢阅读The Emperor’s Silent Army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是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我高二时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西安游学,对那时的历史也比较感兴趣。”据笔者观察,经过教师和家长多次同他沟通,结合他自身完形填空和写作水平成绩提高较慢的情况,熊轩昂在高三时终于认识到语感的培养需要大量阅读,因此在阅读态度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得更加积极了。此外,蓝思原版读物大多页数不多、印刷精美,学生的阅读负担不重。
对于阅读原版读物是否能够提高高考成绩,熊轩昂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通过阅读原版读物,自己有两点收获,一是扩充了词汇量,二是显著提升了语感。“通过大量的英文阅读,你会发现你对英语的感觉提升了。”熊轩昂甚至觉得,这样“对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特别有帮助”。但同时,他也特别说明:“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刻意想去应对考试,阅读是为了培养一种对英语的感觉。多读几本书后,我发现在考试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很多,能力有一定提升。”可见原文阅读虽不直接对应考试知识点,但对学生的语感提升有所帮助。获得阅读信心的熊轩昂把原文阅读的经验也迁移到其他应试练习中去。他认为:“做题的时候不以做题为目的。把每天的完形填空练习做完后,再像读课外书上的故事一样,把每篇完形的故事读一遍,其实也是一样的效果。”看来,他已经能够脱离“答对题”的心理局限,具备了“悦读”的信心和能力。 最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当被问到在高中英语学习经历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学习活动时,熊轩昂回答说是高二下学期伊始,全年级学生统一把一本二百多页的原著小说The Giver带去学校阅读的活动。熊轩昂说:“这是我第一次相对完整地读下来的一本英文小说。”这次学习活动让熊轩昂的阅读信心大涨,他觉得,这次活动对他的鼓励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英文小说阅读提高了我对英语文章阅读的信心,让我开始觉得自己是可以完成这种长篇文章阅读的,很多问题也是可以回答的,英文小说阅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第二,“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英语能力有很大提升,可以跟很多同学去切磋、交流一些对书中各种问题的看法,这在无形中也锻炼了我的英语能力”。他还肯定地认为,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自己的听、说、读、写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且词汇量有增加、语感有提升。至于一本书的阅读怎么会带来如此明显的影响,熊轩昂解释说,因为一本书的词汇量非常大,又需要下工夫去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英语能力的进步就很显著。
在谈到高中英语老师的指导作用时,熊轩昂表示很感谢老师没有因为他在高二时对阅读的散漫态度而放弃他。他反思自己因为过于功利性、目的性(一切以考试成绩为目标)而没有积极参加“收效在当时看来并不是十分明显的英语活动(原文阅读)”,导致英语成绩暴露出能力短板。所幸高三时熊轩昂发现了自己的瓶颈。在老师的帮助下,他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阅读,英语能力和成绩都显著提升。
通过对熊轩昂的访谈,结合家长和教师对他的观察及笔者的教学体会,笔者得出以下发现。
1. 主题有趣、适合其语言水平和认知经验的原文读物(以48页左右的蓝思原文读物为例)促进了熊轩昂对阅读内容的吸收和对语言知识(词汇)的掌握,有效地将他的学习注意力从以功利性的得分为目的调整到把原文阅读当作故事“悦读”,甚至他还把这种阅读态度迁移到高三的应试阅读练习中去。本案例说明,好的原文读物确实能满足学习者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和开阔视野的需求。一定量的阅读积累,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2. 认真阅读一本原文读物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熊轩昂在高二年级组织的原文阅读活动中不但认真阅读了二百多页的原版读物,而且以作业的形式写完了一本30页的导读册,和同学讨论了与书中情节有关的问题。这样的经历使熊轩昂提高了对英语阅读的信心,克服了畏难、畏長的心理障碍,锻炼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让熊轩昂的词汇量和语感有所提升。这说明,想要提高原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性,教师必须舍得花时间和力气做好阅读指导,而不应将原文阅读当作泛读任务布置在课余,更不能完全不开展任何相关的读后活动。
3. 熊轩昂对于语言学习的误区(即不需要大量阅读,刷题就行,以及背单词就能提高英语能力等)也是很多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心态。熊轩昂的阅读经验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学科信心和不断增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这说明克服语言学习误区的有效途径依然是大量接触原文阅读。教师需要讲求技巧和时机,坚持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并安排相应的阅读活动。熊轩昂列举的几种读物全部都是在课堂上读完的。只要学生进入了阅读状态,他们就有可能感受到阅读的好处,并产生坚持读下去的动力。
4. 让熊轩昂印象深刻且收获颇丰的原文阅读活动的实施,得益于笔者所在学校长期对阅读的重视和投入。五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坚持进行原文阅读教学,采购大量原文书,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资源、编创导读册,并将阅读考核纳入学生的学段成绩中。
5. 选材和阅读活动的安排要调动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和交流的欲望。以熊轩昂谈及的The Giver为例,本书是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Newbery Medal)获奖作品,该奖每年评选出金、银、铜奖作品若干,主题和美国社会生活以及青少年的生活和思想相关。此外,获奖作品一般从12岁左右青少年的角度出发,语言简明易懂,且内容和风格非常丰富,主题上对社会的温情和阴暗面都有涉及。The Giver讲述了主人公为揭开一个幻想乌托邦社区里隐藏的惊人秘密而逃亡的故事,情节扑朔迷离,但又环环相扣,充满趣味。另外,本书语言简朴、结局开放。教师认为本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共鸣,并能激发他们讨论的欲望,因此在高二下学期就把本书作为全年级的必读原版书,并提前进行了导读册设计。导读册分为三个部分:(1)每章一页(共22页)的阅读笔记,内容包括该章节一句话主题概括、读时产生的问题以及词汇积累;(2)从专业阅读网站www. sparknotes.com上摘录10句话,请学生结合阅读理解英文解读;(3)空白笔记部分,供重新梳理主旨和问题用(导读册部分内容如图1至图6所示)。
开学第一周,所有6课时都用来阅读和完成相应导读册,教师仅在第一节课上简单介绍了作者和导读册的使用方法。以熊轩昂的阅读速度,他在6课时内可以完成12—16章的内容,最后几章则作为周末作业。学生每天上交导读册,以便教师查阅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二周前两节课是交流讨论时间,学生分组将自己提出的10个问题和同伴分享,共同从书中寻找可能的答案。最后,每个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展示本组的4个问题及他们从书中找到的回答。教师扮演组织者,学生全程用英文讨论和汇报。
通过压缩使用教材的授课时间,学生整整8个课时完全浸泡在这个故事里。教师没有进行任何干预,学生探讨的问题也是他们自发想到的。为了寻找答案,学生可能还需要反复阅读和互相交流。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了语言知识,增进了语言技能(王婧方,2014)。本活动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学生对结局的猜测。大家对开放式的结尾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并都能从文中找到依据。无论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他们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都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在随后的阅读检测(占学段1/5的成绩)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高分。
参考文献
Hien, D. T. M. 2013.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in Teaching Literature for EFL/ESL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Level[J].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68): 152-156
Kiani, N. & Nodeh F. M. 2011. On The Use of Novel as a Teaching Material in EFL Classrooms: Why and How[J].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26): 283-283
程曉堂, 但巍. 2012.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核心理念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 (3): 57-63
程晓堂, 赵思奇. 2016.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5): 79-86
陶明天. 2011. 从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到引导学生个人成长——论高中选修课“英语文学欣赏入门”的课程目标与实施[J]. 英语教师, (11): 6-9
王婧方. 2014. 论英文原著阅读中的学习策略[J]. 新西部, (14): 148-148
张芳. 2017.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为例[J].英语教师, (5): 105-108
张立明. 2016.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 英语教师, (7): 69-71
赵镭, 2011. Discussion of Using Literature in the EFL Reading Classroom[J]. 海外英语, (6): 91-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向瑞方,北京市第二中学英语组教研组长,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名师工程学员。
关键词:高中英语;原文阅读;个案研究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方面,并特别强调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而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途径(张芳,2017)。随着高中学段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原汁原味英语阅读体验的需求亟待满足。“原文阅读”(authentic reading)* 指的是阅读不加修改或者简化的目的语作品,包括中长短篇小说以及其他杂志资料等。大量研究表明,原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和文化,是培养审辩式思维的有效途径(Kiani & Nodeh,2011;陶明天,2011;赵镭,2011;Hien,2013;张立明,2016)。
然而,已有的研究并没有明确解释原文阅读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到底能产生什么影响。此外,中学阶段的原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系统、完善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案和模式,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张立明,2016)。即便有些学校开展了原文阅读活动,基本上也都把它当作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很难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此外,鲜有学校和教师把阅读评价纳入对学生语言水平的考查。
针对学生发展的需求,笔者所在学校于五年前即开展了阅读教学改革,开始构建以原文阅读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试图通过原文阅读教学拓展国家课程,并提升学生的原文阅读能力。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我校学生熊轩昂的高考总分为690,其中英语140分,发挥出该生的个人最好水平。其实该生以前的学习状态属于典型的应试型。通过在学校两年的原文阅读学习后,他的阅读态度和学习效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带着“原文阅读对他是否有帮助”以及“他所经历的阅读活动是怎样的”等问题,访谈了该生。本文拟通过追踪该生的原文阅读学习历程,分析高中生进行原文阅读的效果,并对有效的原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1. 家长描述
熊轩昂的家庭氛围宽松民主。他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上校外英语培训班,直到初中为止。家长认为,熊轩昂和英语成绩最优秀的同学的差距在于“阅读量不大”。这和熊轩昂本人接受访谈时反复提及的和同班成绩优秀同学的差距原因判断一致。
2. 教师观察
笔者从高二分科后开始担任熊轩昂的英语教师。他的课堂笔记不多,但听课效率很高,特别重视语法学习,也很关注练习讲评和得分技巧。但是由于熊轩昂比较注重学习效率,因此他对阅读较长篇目的原文文章缺乏耐心。笔者让学生在高二坚持了一年的课前10分钟SSR(持续默读),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外文书;安排每周一次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馆外文阅览室阅读外文书。熊轩昂最初对原文阅读不感兴趣,他认为和“刷题”相比,读原文读物和考试关联不大。虽然熊轩昂很重视应试练习,但是有记载的高三11次重要年级统练数据显示,制约熊轩昂成绩进步的主要问题出在完形填空和写作上。笔者判断他原文阅读量不足,这使得他在完形填空中推断故事情节的能力有限,难以在一定语境下选出最佳词汇。
访谈内容及分析
当问及熊轩昂对于阅读的经验和认识时,他说小时候接触较多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初、高中时不太喜欢文学类作品。熊轩昂认为,高中学习不需要大量文学阅读,也没有时间去阅读。跟文科班其他同学相比,他文学类书籍读得少。据此,他判断自己的英语基础没有班里其他同学好。
关于读过的英语课外读物,熊轩昂说自己“读得不多,但是确实挺有用”。他介绍了高三时英语老师推荐的蓝思原版读物,一本是Black Holes,一本是The Emperor’s Silent Army,他在三个月里反复阅读了这两部作品。熊轩昂解释了对这两本书感兴趣的原因:一是书籍整体难度适宜。熊轩昂高二时首测蓝思值为828,这两本书的蓝思值都在900—999之间。经过一年的课堂原文读物阅读训练,他的语言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提高。熊轩昂说:“这两本书刚好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又帮助我扩充了词汇量,整体读下来不是很困难。”二是话题内容符合个人的兴趣和认知经验。熊轩昂说:“我对讲宇宙天体的Black Holes很感兴趣,因为我小时候还读过很多相关的中文书,本身就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对照着看英文,就更有感觸和体会。而且这本书还帮我扩充了很多专业方面的英文术语和词汇。而我喜欢阅读The Emperor’s Silent Army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是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我高二时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西安游学,对那时的历史也比较感兴趣。”据笔者观察,经过教师和家长多次同他沟通,结合他自身完形填空和写作水平成绩提高较慢的情况,熊轩昂在高三时终于认识到语感的培养需要大量阅读,因此在阅读态度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得更加积极了。此外,蓝思原版读物大多页数不多、印刷精美,学生的阅读负担不重。
对于阅读原版读物是否能够提高高考成绩,熊轩昂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通过阅读原版读物,自己有两点收获,一是扩充了词汇量,二是显著提升了语感。“通过大量的英文阅读,你会发现你对英语的感觉提升了。”熊轩昂甚至觉得,这样“对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特别有帮助”。但同时,他也特别说明:“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刻意想去应对考试,阅读是为了培养一种对英语的感觉。多读几本书后,我发现在考试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很多,能力有一定提升。”可见原文阅读虽不直接对应考试知识点,但对学生的语感提升有所帮助。获得阅读信心的熊轩昂把原文阅读的经验也迁移到其他应试练习中去。他认为:“做题的时候不以做题为目的。把每天的完形填空练习做完后,再像读课外书上的故事一样,把每篇完形的故事读一遍,其实也是一样的效果。”看来,他已经能够脱离“答对题”的心理局限,具备了“悦读”的信心和能力。 最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当被问到在高中英语学习经历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学习活动时,熊轩昂回答说是高二下学期伊始,全年级学生统一把一本二百多页的原著小说The Giver带去学校阅读的活动。熊轩昂说:“这是我第一次相对完整地读下来的一本英文小说。”这次学习活动让熊轩昂的阅读信心大涨,他觉得,这次活动对他的鼓励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英文小说阅读提高了我对英语文章阅读的信心,让我开始觉得自己是可以完成这种长篇文章阅读的,很多问题也是可以回答的,英文小说阅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第二,“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英语能力有很大提升,可以跟很多同学去切磋、交流一些对书中各种问题的看法,这在无形中也锻炼了我的英语能力”。他还肯定地认为,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自己的听、说、读、写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且词汇量有增加、语感有提升。至于一本书的阅读怎么会带来如此明显的影响,熊轩昂解释说,因为一本书的词汇量非常大,又需要下工夫去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英语能力的进步就很显著。
在谈到高中英语老师的指导作用时,熊轩昂表示很感谢老师没有因为他在高二时对阅读的散漫态度而放弃他。他反思自己因为过于功利性、目的性(一切以考试成绩为目标)而没有积极参加“收效在当时看来并不是十分明显的英语活动(原文阅读)”,导致英语成绩暴露出能力短板。所幸高三时熊轩昂发现了自己的瓶颈。在老师的帮助下,他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阅读,英语能力和成绩都显著提升。
访谈发现
通过对熊轩昂的访谈,结合家长和教师对他的观察及笔者的教学体会,笔者得出以下发现。
1. 主题有趣、适合其语言水平和认知经验的原文读物(以48页左右的蓝思原文读物为例)促进了熊轩昂对阅读内容的吸收和对语言知识(词汇)的掌握,有效地将他的学习注意力从以功利性的得分为目的调整到把原文阅读当作故事“悦读”,甚至他还把这种阅读态度迁移到高三的应试阅读练习中去。本案例说明,好的原文读物确实能满足学习者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和开阔视野的需求。一定量的阅读积累,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2. 认真阅读一本原文读物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熊轩昂在高二年级组织的原文阅读活动中不但认真阅读了二百多页的原版读物,而且以作业的形式写完了一本30页的导读册,和同学讨论了与书中情节有关的问题。这样的经历使熊轩昂提高了对英语阅读的信心,克服了畏难、畏長的心理障碍,锻炼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让熊轩昂的词汇量和语感有所提升。这说明,想要提高原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性,教师必须舍得花时间和力气做好阅读指导,而不应将原文阅读当作泛读任务布置在课余,更不能完全不开展任何相关的读后活动。
3. 熊轩昂对于语言学习的误区(即不需要大量阅读,刷题就行,以及背单词就能提高英语能力等)也是很多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心态。熊轩昂的阅读经验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学科信心和不断增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这说明克服语言学习误区的有效途径依然是大量接触原文阅读。教师需要讲求技巧和时机,坚持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并安排相应的阅读活动。熊轩昂列举的几种读物全部都是在课堂上读完的。只要学生进入了阅读状态,他们就有可能感受到阅读的好处,并产生坚持读下去的动力。
4. 让熊轩昂印象深刻且收获颇丰的原文阅读活动的实施,得益于笔者所在学校长期对阅读的重视和投入。五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坚持进行原文阅读教学,采购大量原文书,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资源、编创导读册,并将阅读考核纳入学生的学段成绩中。
5. 选材和阅读活动的安排要调动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和交流的欲望。以熊轩昂谈及的The Giver为例,本书是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Newbery Medal)获奖作品,该奖每年评选出金、银、铜奖作品若干,主题和美国社会生活以及青少年的生活和思想相关。此外,获奖作品一般从12岁左右青少年的角度出发,语言简明易懂,且内容和风格非常丰富,主题上对社会的温情和阴暗面都有涉及。The Giver讲述了主人公为揭开一个幻想乌托邦社区里隐藏的惊人秘密而逃亡的故事,情节扑朔迷离,但又环环相扣,充满趣味。另外,本书语言简朴、结局开放。教师认为本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共鸣,并能激发他们讨论的欲望,因此在高二下学期就把本书作为全年级的必读原版书,并提前进行了导读册设计。导读册分为三个部分:(1)每章一页(共22页)的阅读笔记,内容包括该章节一句话主题概括、读时产生的问题以及词汇积累;(2)从专业阅读网站www. sparknotes.com上摘录10句话,请学生结合阅读理解英文解读;(3)空白笔记部分,供重新梳理主旨和问题用(导读册部分内容如图1至图6所示)。
开学第一周,所有6课时都用来阅读和完成相应导读册,教师仅在第一节课上简单介绍了作者和导读册的使用方法。以熊轩昂的阅读速度,他在6课时内可以完成12—16章的内容,最后几章则作为周末作业。学生每天上交导读册,以便教师查阅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二周前两节课是交流讨论时间,学生分组将自己提出的10个问题和同伴分享,共同从书中寻找可能的答案。最后,每个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展示本组的4个问题及他们从书中找到的回答。教师扮演组织者,学生全程用英文讨论和汇报。
通过压缩使用教材的授课时间,学生整整8个课时完全浸泡在这个故事里。教师没有进行任何干预,学生探讨的问题也是他们自发想到的。为了寻找答案,学生可能还需要反复阅读和互相交流。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了语言知识,增进了语言技能(王婧方,2014)。本活动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学生对结局的猜测。大家对开放式的结尾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并都能从文中找到依据。无论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他们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都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在随后的阅读检测(占学段1/5的成绩)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高分。
结语
通过一个比较典型的高中英语学习者的个案访谈,我们可以发现:1. 原文阅读对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信心;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感;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应试能力。这个发现填补了以往原文阅读研究中未涉及的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空白。2. 该个案访谈中的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得益于学校原文阅读教学方案的实效性。具体来说,教学方案包括:开展高中英语原文阅读,要选择让学生感兴趣、适合学生思维发展和英语水平的读物;要有能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学法指导,如导读册;教师要舍得用课时进行原文阅读,更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设计相应的阅读理解类检测。在高中阶段坚持进行原文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乃至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Hien, D. T. M. 2013.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in Teaching Literature for EFL/ESL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Level[J].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68): 152-156
Kiani, N. & Nodeh F. M. 2011. On The Use of Novel as a Teaching Material in EFL Classrooms: Why and How[J].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26): 283-283
程曉堂, 但巍. 2012.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核心理念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 (3): 57-63
程晓堂, 赵思奇. 2016.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5): 79-86
陶明天. 2011. 从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到引导学生个人成长——论高中选修课“英语文学欣赏入门”的课程目标与实施[J]. 英语教师, (11): 6-9
王婧方. 2014. 论英文原著阅读中的学习策略[J]. 新西部, (14): 148-148
张芳. 2017.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为例[J].英语教师, (5): 105-108
张立明. 2016.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 英语教师, (7): 69-71
赵镭, 2011. Discussion of Using Literature in the EFL Reading Classroom[J]. 海外英语, (6): 91-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向瑞方,北京市第二中学英语组教研组长,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名师工程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