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因此,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幼儿;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9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表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是保持同步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类新课程开发,对于有效改善中幼儿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幼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1.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2.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的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驗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二、落实课程设置要求,确保教学到位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落脚点还是在教学上,因此学校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学期重点工作计划。第一,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放在和其他课程一样的高度,要求集体备课,注重专题研究,严格教学检查。第二,要保证足够的课时,开齐课程,更新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要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课每学期不少于两周。第三,组织编写教材,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化。第四,建立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和教师个人资料数据库,完善幼儿个人成长档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网上操作系统。第五,在课堂教学上,首先要保障课程开齐开足,不能停开或少开,按要求配齐教师、课表、教
材,其次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观念的创新,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标。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质量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教师配置上,第一,保证幼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师资力量跟得上。在师资配置上,要优先安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骨干力量,这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条件;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管理上,在教师考核方案上增加了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考核,促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探索实践的积极性和规范性。另外,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培训和交流的方式有外出学习和校内开展讲座和座谈会等等,以促进教师在心理上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以及对开展活动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
四、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主体是幼儿生,因此要针对幼儿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幼儿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强化了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创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校园氛围。比如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可以将课程的每项内容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和交往、协调能力,可以利用节假日搞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每项活动前都要确定好主题,活动的展开要充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确保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注重实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开展这项课程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因此,要搞一刀切、模式化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盲目上马,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标、有特色、有步骤的展开,制定的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开展的方法不能过于僵化,实施的步骤要平稳有序。比如在确立活动的目标上,学校要做到“一次规划,分期进行,循序渐进”;每学期开学,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作为开展活动课程的指导方针,针对学科的特点灵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幼儿教学基础资源相对落后的现状,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要重视人员培训、课程设置、学生评价、设备配备、教学研究、样本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求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起步扎实、过程落实、效果厚实。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们当前课改工作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很多学校面临的难题和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它、行动上落实它,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成为新课改的突破点和亮点,以推进课改工作的有序深入进行。
关键词:幼儿;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9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表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是保持同步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类新课程开发,对于有效改善中幼儿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幼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1.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2.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的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驗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二、落实课程设置要求,确保教学到位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落脚点还是在教学上,因此学校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学期重点工作计划。第一,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放在和其他课程一样的高度,要求集体备课,注重专题研究,严格教学检查。第二,要保证足够的课时,开齐课程,更新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要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课每学期不少于两周。第三,组织编写教材,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化。第四,建立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和教师个人资料数据库,完善幼儿个人成长档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网上操作系统。第五,在课堂教学上,首先要保障课程开齐开足,不能停开或少开,按要求配齐教师、课表、教
材,其次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观念的创新,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标。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质量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教师配置上,第一,保证幼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师资力量跟得上。在师资配置上,要优先安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骨干力量,这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条件;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管理上,在教师考核方案上增加了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考核,促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探索实践的积极性和规范性。另外,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培训和交流的方式有外出学习和校内开展讲座和座谈会等等,以促进教师在心理上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以及对开展活动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
四、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主体是幼儿生,因此要针对幼儿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幼儿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强化了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创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校园氛围。比如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可以将课程的每项内容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和交往、协调能力,可以利用节假日搞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每项活动前都要确定好主题,活动的展开要充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确保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注重实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开展这项课程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因此,要搞一刀切、模式化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盲目上马,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标、有特色、有步骤的展开,制定的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开展的方法不能过于僵化,实施的步骤要平稳有序。比如在确立活动的目标上,学校要做到“一次规划,分期进行,循序渐进”;每学期开学,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作为开展活动课程的指导方针,针对学科的特点灵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幼儿教学基础资源相对落后的现状,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要重视人员培训、课程设置、学生评价、设备配备、教学研究、样本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求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起步扎实、过程落实、效果厚实。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们当前课改工作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很多学校面临的难题和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它、行动上落实它,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成为新课改的突破点和亮点,以推进课改工作的有序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