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城市的另一面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它周全的绿化、整洁的街道、高楼林立的CBD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着“花园城市”的美称。然而,光鲜亮丽的市中心并不是新加坡的全貌,那些高楼背后的老旧街区,才是领略新加坡人真实生活的最佳场所。芽笼,就是这样的代表之一。
  炉火正旺的餐馆,街边穿着性感的女子,抱团而行的普通劳工,林立在两边的宗教建筑,加上交相辉映的车灯和霓虹灯,这是芽笼夜晚最真实的写照。这里既是新加坡唯一合法的红灯区,又是新加坡宗教密集度最高的地区;既承载了当地的历史,又体现着最真实的人性,为新加坡增添了不少神秘感和烟火气。

芽笼的由来 从“香茅园”到“快乐世界”


  芽笼位于新加坡东部,靠近金融中心和新加坡河,是当地著名的美食娱乐中心。关于地名的由来,坊间一直有多种说法,广为流传的一种是:在“芽笼”這个地名还未出现时,该地区就有一条叫“芽笼”的河流。马来语中的“芽笼”有灿烂和马齿苋的意思,由于河岸两旁长满了马齿苋,所以早期的马来人将沿岸也命名为“芽笼”。
芽笼的魅力,只有在夜幕降临时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里充斥着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闪烁的霓虹,加上街边的倩影,让新加坡的夜更垃张扬和真实。
芽笼的魅力,只有在夜幕降临时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里充斥着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闪烁的霓虹,加上街边的倩影,让新加坡的夜更垃张扬和真实。
芽笼的魅力,只有在夜幕降临时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里充斥着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闪烁的霓虹,加上街边的倩影,让新加坡的夜更垃张扬和真实。

  1824年,柔佛王国割地后,新加坡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殖民政府开始着手规划新加坡。殖民初期,英国人在芽笼大力发展椰子种植业。19世纪后期,芽笼渐渐成为马来和阿拉伯富商的聚集地,一些阿拉伯人将椰子改种为香茅,香茅业由此兴起。香茅,也称柠檬草,是一种具有香味的禾本科植物,既有健胃、防贫血等药用价值,又可以用来制作香水和肥皂等产品。
  贯穿芽笼地区的芽笼河,将其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是以马来人为主的聚居地;西岸则是由44条巷子组成的华人商业区。其中,东岸因香茅业发展尤盛,而从原名“卡拉巴”改为“士乃”(是马来语中“香茅”的意思),东岸“香茅园士乃”的称号由此而来。如果说,香茅是东岸的特色,那么西岸的独特则在于巧妙的布局。西岸的巷子按单双数排列,北边为单数巷,南边为双数巷,中间用一条名为“芽笼路”的宽阔大道隔开,从上往下俯瞰,整体布局宛如一条蜈蚣,所以此地也被称为“蜈蚣之地”。
  20世纪初,芽笼士乃的香茅种植园被政府强制搬离,香茅产业自此衰落。但谁也没想到,芽笼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快乐世界”。
  1936年,富商李玉荣在芽笼创建了一个叫快乐世界的游艺场,与当时的新世界和大世界共称为新加坡的“三大世界”。快乐世界拥有一座被誉为东南亚最佳、新加坡最大的体育馆,可容纳七千名观众,是各类演出活动的最佳举办场所,时常举办传统戏剧表演和各类体育赛事,如拳击、摔跤、篮球赛等。除此之外,内部的游乐场、戏院、舞厅、夜总会、歌剧社和百货商场等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后来李玉荣在离世前,将快乐世界转售了出去,快乐世界从此更名为繁华世界。遗憾的是,这份繁华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家庭娱乐设施逐渐完善,大部分人更愿意留在家里看电视,加上不少人开始搬离芽笼,繁华世界最终破产被拆。

禁酒令的约束 新加坡唯一合法的红灯区


  繁华世界的拆除、人口的流失、政府的规划,让芽笼的面积不断缩水。如今,芽笼演化成了一条长约1公里的商业大道,两旁分布着以数字命名的44条小巷。尽管占地面积减少,芽笼的旅游业却迅速发展,而这一切,都要归因于它的另一个身份——红灯区。
  其实,红灯区在其他国家并不少见,但真正合法运营的却少之又少。泰国曼谷的红灯区广为人知,名气远超芽笼,公众对红灯区的包容度也不低,但它们始终处于灰色地带,不受法律的保护和支持。相比之下,芽笼红灯区的合法性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一探究竟。
除了被人熟知的风月场所,芽笼还是个风靡国内外的不夜美食城。这里大部分餐馆通宵营业,街上各种美食招牌林立:田鸡粥、肉骨茶、炒福建面、海南鸡饭、胡椒螃蟹和榴莲等,加之价格亲民,成了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的美食天堂。

  芽笼之所以成为合法红灯区,可以说是当局政府的无奈之举。19世纪初,芽笼因未开发完善,住地资源有限,人口却日益增加,所以爆发了严重的住房矛盾。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族群殴斗、奴隶买卖、赌博嫖娼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管理新加坡的英国执行官莱佛士,在离开新加坡前颁布了一套法律法规,严禁奴隶买卖、赌博嫖娼等行为。不过,莱佛士委任的驻扎官法夸,却不完全认同他的做法。1820年,法夸采用发营业执照的方式放宽限制,比如赌场必须获得执照才能营业,而且还要缴付相应的赌税,地下色情行业同样如此。利用这种管理方式,法夸筹集到大量资金,并投入到城市的基础建设中。可无论怎样,新加坡政府始终没承认过红灯区的存在。直到1907年后,报纸上首次出现了关于红灯区的犯罪事件,政府才正式介入。经过整治,政府发现始终无法杜绝大部分红灯区的存在,但又无法坐视不理,所以最终只有将其合法化。
  从2号巷到30号巷之间的双号巷,是红灯区所在地,拥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合法妓院主要集中在16号、18号和20号巷,对面的单数巷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餐馆。这里的性工作者绝大部分都来自国外,比如越南、孟加拉国、印度等。她们必须在获得有效期为两年的工作卡后才能上岗,每月按要求进行身体检查。两年期满后,她们就得离开这里,并终生不能以同样的身份重回新加坡。为了防止她们留在这里,政府严令禁止这些外国性工作者与本地居民结婚。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性工作者都有合法的工作卡。不少人在皮条客的帮助下,用旅游签证进入新加坡,然后每天向其缴纳收入的三成左右。相应地,这些皮条客也会“保护”她们。在芽笼,大约有20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皮条客,其中大部分与当地黑帮有联系。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这些非法性工作者规避警察,以及在她们遭遇“坏客人”时提供帮助。

  待夜幕降临,大大小小的霓虹灯亮起,这些非法性工作者就会浓妆艳抹、穿着性感地出现在街边,或站在一些酒吧门前,主动搭讪路过的男性,有的甚至会动手强拉。合法的性工作者一般不出来抛头露面,而是在店内等待“客人”进来。面对非法性工作者的“竞争”,她们常用报警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即便红灯区合法,法律严苛的新加坡也不会放松对芽笼的管控。2015年4月,新加坡政府正式实:行禁酒令,规定从晚上10点30分到隔天早上7点,不能在公共场所售卖或饮用酒精饮料和酒精含量超过0.5%的食品。禁酒令一出,芽笼的治安状况虽然好了许多,但却影响到了当地的娱乐行业,尤其是红灯区。也难怪有人说:双巷的霓虹灯管似乎没有前些年那么亮了。

劳工聚集地 红灯区里的宗教丛林


  在新加坡,芽笼还有个响亮的称号:宗教丛林。据统计,芽笼的教堂、庙宇、道观、宗祠等建筑超过120座,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均在此扎根,是新加坡宗教组织密集度最高的地区,完全可以用五步一庙、十步一寺来形容。
  这里的房屋大多已有80多年的历史,虽然比较老旧,但其中一些宗教建筑尤为精美,比如最引人注目的庙宇顺天宫。这座有着179年历史的庙宇,外表富丽堂皇,屋顶上铺有黄色的琉璃瓦,一层一层向后方递增,加上古色古香的屋檐翘角和内部精致的龙凤雕刻,显得很有气派。由于面积有限,不同的宗教建筑常常挨得很近,但相处得十分和谐。据说,曾有一个佛寺因发生火灾,就将佛像搬到隔壁道教神衹中存放了七八个月,待佛寺修葺完成后再搬回去。
  在芽笼,常常能看见和尚和妓女擦肩而过,寻.欢客和站街女在佛像脚下搂搂抱抱等奇景。新加坡佛教总会的秘书长释广品对此说:“这看似是禁欲与纵欲的碰撞,实则两者毫不相干。对于诱惑,只要我们的心视而不见,就没有问题。这里的性工作者也相当尊敬寺庙,不会来接触庙内人员,而且当她们感到情绪低落时,大部分的庙宇、教堂都会给她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芽笼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宗教建筑,主要与当地的土地产权政策有很大关系。在新加坡,大部分土地归国家所有,建筑所有者仅拥有使用权,但芽笼的土地多为私人持有,不论出租或买卖都无限制,租金和地价也相对便宜,所以大部分宗教纷纷迁移到此。除此之外,由于芽笼有大量的华人和中国劳工,致使这里的佛教占比很高,被喻为“佛教大本营”。
  与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新加坡既希望吸引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大量普通劳动人口,为大城市的繁荣和便利提供支撑和保障。自19世纪初开埠以来,新加坡吸纳了大量外籍劳工,以填补劳动力短缺。到2016年底,新加坡总劳动力已有367万多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为外籍劳工。
  由于芽笼处于城郊之间,交通便利且房租便宜,许多劳工会选择住在这里。在芽笼街头,经常能看见外籍劳工坐在街邊聊天,主题大多关于薪水和女人。此外,还有一些铤而走险的人在街头街尾兜售违禁药品。这一切,与不远处光鲜亮丽的金融区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在芽笼,街边随意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都有可能挂着寺庙名的牌匾。虽然外表上跟传统的庙宇相去甚远,但总是有人在里面安静地诵经。
在芽笼,街边随意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都有可能挂着寺庙名的牌匾。虽然外表上跟传统的庙宇相去甚远,但总是有人在里面安静地诵经。
其他文献
虽然早已听说三星打算推出闪存笔记本电脑,但谁也没有想到这项技术走出实验室的速度竟有如此之快。在2006年微软硬件工程大会(WinHEC 2006)上,三星电子展出了2006年6月上旬将在韩国上市的无硬盘笔记本电脑Q30-SSD和Q1-SSD。这两款机型配备了以NAND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SSD(Solid State Disk,固态磁盘)闪驱”。为了便于替换原来的硬盘,SSD闪驱采用了与原有笔记本
七喜H787手机    320万像素摄像头,2.2英寸QVGA触摸式显示屏,高品质立体声扬声器……这一系列配置本是主流多媒体手机的标准配置,但是拥有这一切的七喜H787手机却给自己冠上了一个“炒股手机”的名号。没办法,谁让今年的股市这么火呢?H787内置有《投资通》炒股软件,功能齐全,覆盖了全国的优质券商,让手机用户通过H787就能方便地完成行情观察、股票的买卖委托,且完全避免到夏日炎炎、人头攒动
▲马格德堡水桥位于德国马格德堡,因其主要供船只通过,将运河和桥梁结合起来形成水桥的特殊建筑形态而闻名于世。它联通了米特兰德运河与易北-哈维尔运河,也使得马格德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交通樞纽之一。  桥,从出现之始就在人类的道路交通工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是一种凝聚人类创造力的建筑形态。随着历史变迁,桥的形态更为丰富,现代人创造出了铁路桥、水桥这样奇妙的桥梁形态。水桥指的是可过水
“卡尔·蔡司”(Carl Zeiss)是一个让所有摄影人心跳的名字,即使在数码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几近完美的光学设计和传统精细的制作工艺依旧让人着迷就像一个成熟的男人在经过岁月洗礼之后,举手投足都流露出淡定和从容,一抬眼间的锐利眼神却让人不敢对视因此,当蔡司最经典的85mm/1.4镜头和索尼(Sony)α100天衣无缝地组合在一起,你会不自觉地被它深邃的“大眼”所吸引,继而在其内敛中沦陷……
每个刚买到数码摄像机的朋友,在刚拿到爱机的那一刻,总是兴奋莫名。左拍拍,右拍拍,恨不得连吃饭、洗澡、睡觉都抱着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那种新鲜感一过,数码摄像机也便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平时将其束之高阁,只在节假日才拿出来偶尔拍些家人吃饭时的画面,这似乎对你的爱机有些不太公平。此时,不妨适当地改换思路,多研究爱机的其他功能,也许你会重新爱上你的数码摄像机。在电视上一些拍摄风景片段的画面中,我
金士顿Erite Pro CF卡    随着佳能的顶级数码单反相机1D MarkIII的连拍速度达到了11fps,专业拍摄对存储卡的高速读写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金士顿(Kingston)的Erite Pro CF卡便是为满足专业摄影师的需求而生,让连拍的写入速度不再成为瓶颈。ElitePro CF卡的读取速度达到25MB/s,写入速度达到20MB,s(133x),最高容量达到16GB,让专业摄影师及
这篇文章的由来,如果给它一个比较光鲜的理由,便是《新潮电子》一干人等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习惯,一定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个清楚;如果说难听点,则是我们爱“钻牛角尖”的毛病又犯了,还犯得不轻:为啥摩托罗拉(MOTOROLA)z6明明是滑盖机,却非要冠以音乐手机MOTOROKR的名头而非其滑盖产品线惯用的名头MOTORIZR——最起码在稿件最初的成形阶段我们一直在用MOTORIZR,后来得到摩托罗拉
地坑院村落在河南、山西、甘肃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尤以河南三门峡陕州的庙上村保存最为完好,该村也因此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河南三门峡地处黄土高原南部边缘,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千百年来,黄河穿三门峡而过,冲刷出一片片四周陡峭、顶部平坦的台状黄土塬,这种土层厚实且坚硬的独特地貌,催生出全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形式——地坑院。  据考古资
便携式照片打印机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www.canon.com.cn 95177178  笔记本电脑的诞生,便是以便携化的设计迎合了移动商务办公的需求。便携,这个关键词也一直影响着其他商务产品,正如佳能(Canon)的iP系列所寓示的含义“idea print”一样,一台能让商务人士随身携带,满足其自助打印的产品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近期,佳能推出了腾彩PIXMA jP系列的最新便携机型i
手机的娱乐功能在几年前还为很多人所不齿,而今它在这方面的表现几乎是日新月异,令人应接不暇。从拍照手机到MP3音乐手机、再到MP4手机,2006年又开始流行DV手机即摄像手机。最早的摄像手机应该算是2002年底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发布的3款FOMA手机;不仅从功能上,MiniDV的外形也被很多手机采用,仿DV设计的手机第一“人”当然还数松下(Panasonic)X300。起初DV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