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我国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本文从政策因素、内部供需因素以及外界因素等方面,对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从政府,供给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内部供需;外部因素;对策建议
一、猪肉价格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猪肉价格现状
由上图可知,近期我国猪肉价格的现状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近十三年来,我国猪肉市场价整体呈上升趋势;
2、2006年-2018年猪肉市场价涨幅较缓,2019年以来猪肉市场价呈直线上涨趋势;
3、根据近十三年的猪肉市场价格走势,可以分析得出我国猪肉市场的周期大约为四年;
4、综上所述,可以预测猪肉价格近期内并不会有大幅下降的趋势,预计2020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会出现回落态势。
(二)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猪肉价格上涨原因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知胡琴、何浦明的《主要替代品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主要分析了主要替代品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胡向强的《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分析》从政府和市场关系角度分析猪肉价格;罗军的《近期我国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及趋势分析》中从猪肉市场长期供求关系、周期性波动以及外界因素等方面,对近期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等等。除了上述学者分析的原因,我认为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还有政策因素,消费者心理预期,非洲猪瘟等方面原因,我将在下文做进一步完善阐述。
二、关于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分析
(一)政策原因
政府环保政策的时滞。从2015年开始,政府开始环境保护建设,提出养殖的禁养区政策,对于禁养区范围内的已建成的畜禽养殖,由县人民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在当时来看,这是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保证产业协调性的重要一环,但在现在看来,这一禁养政策极大的影响到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直接导致猪肉存栏量的大幅下降。
(二)供给原因
1、生猪存栏量下降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2015年开始,我国猪肉存栏量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根据中国政府网上发布的农业农村部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数据,3月同比已分别下降18.8%和21%。并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母猪存栏仍有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意味着猪肉产量还有继续减少的可能,直接造成了猪肉供给的减少。
2、“猪周期”造成猪肉产量不稳定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高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到很低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造成了猪肉产量的不稳定。
(三)需求原因
1、猪肉市场的刚性需求
去年非洲猪瘟盛行时,普通老百姓由于害怕吃到病死猪肉而减少食用猪肉,甚至还造成猪肉出现滞销的情况,以至于猪肉价格出现下跌。不过作为中国民众食用的主要肉类,猪肉在中国民众的肉食消费中占比高达62%,吃猪肉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刚需,一段时间不吃猪肉可以,一直不吃猪肉却不行。所以当非洲猪瘟疫情得到相应控制后,中国老百姓又开始吃起猪肉时,市场上剩下的猪肉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于是猪肉价格自然就要猛涨。
2、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
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21日公布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据,去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可见中国人口上行压力仍然较大,加上中国人口对猪肉的刚需,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猪肉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四)外部原因
1、非洲猪瘟对猪肉价格的影响
2018年8月非洲猪瘟爆发之后到2018年末,生猪存栏量变化未超出历史波动区间。但是,从2019年初开始,生猪存栏量出现锐减。根据中国政府网的数据,截至2019年8月,生猪存栏量已经降至1.978亿头,2018年8月的生猪存栏量为3.224亿头,同比降幅达38.6%。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生猪存栏明显下降。
2、饲养成本变高
从图可知,猪粮比的比值在逐渐升高,说明养猪的成本在逐渐加大。另外受中美贸易保护影响,中国进口粮食,特别是大豆的价格上涨,造成饲料价格上涨,很难一时得到缓解,对养猪积极性有负面影响。其次饲养人工,接种疫苗等的成本上涨,导致猪肉的生产成本增加,带动猪肉价格高居不下。
三、解决措施
(一)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首先要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其次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还应该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另外也可以增加地方猪肉储备,保障猪肉供应。
(二)猪肉市场供给侧改革
首先提高养殖户自身素质,增强决策能力。可以从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和加强对养殖户经营的专业化培训等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养殖户自身素质。提高养殖户自身素质就是在猪肉供应方有了保障。
另外还要注重环保问题。养猪和环保本身并不矛盾。养殖场应该围绕减排、利用和治理的综合措施,对废弃物进行发酵转化为养殖的能源,从而实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生产。解决好这一问题可以从猪肉质量方面保证猪肉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
(三)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各相关部门应紧密配合、共同合作,积极主动地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力度,加强对引进生猪及相关产品的检疫检测,减少疫病的发生,促进生猪产业稳固健康发展。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反应,果断处理,防止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对行业的影响。
(四)加强饲料价格监控
加强粮食和肉类信息监测和发布,建立猪肉价格预警机制。有效减少因伺料和生猪价格变动的信息误导而引发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实现国内猪肉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和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
(五)完善猪保险,推动期货上市
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保險,规避经营风险。不仅要在养殖环节面临普遍的疫病等生产风险,还要在销售环节面临仔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销售风险。另外还可以成立生猪期货。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不仅多了一个重要的避险渠道,而且还能通过期货市场发现并研究生猪市场价格规律,推动相关企业在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方面更进一步。对于政府来说,这将在完善中国生猪价格形成机制、辅助产业稳定经营利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锋,谢娟,马敬桂.城镇化水平与猪肉价格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8(3):1-6
[2]朱媛媛,王桂霞,杨义凤.我国猪肉市场价格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9-13
[3]张有望,李崇光.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金融化因素分析:以大豆、食糖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6-93,165.
[4]苗珊珊.突发事件信息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8,30(9):246-255.
[5]周杨,郝庆升.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散养生猪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8):34-38.
[6]方燕,杨双慧.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1):23—24.
[7]董晓霞.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及其原因分析—基于近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5(4):26-38.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关键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内部供需;外部因素;对策建议
一、猪肉价格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猪肉价格现状
由上图可知,近期我国猪肉价格的现状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近十三年来,我国猪肉市场价整体呈上升趋势;
2、2006年-2018年猪肉市场价涨幅较缓,2019年以来猪肉市场价呈直线上涨趋势;
3、根据近十三年的猪肉市场价格走势,可以分析得出我国猪肉市场的周期大约为四年;
4、综上所述,可以预测猪肉价格近期内并不会有大幅下降的趋势,预计2020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会出现回落态势。
(二)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猪肉价格上涨原因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知胡琴、何浦明的《主要替代品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主要分析了主要替代品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胡向强的《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分析》从政府和市场关系角度分析猪肉价格;罗军的《近期我国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及趋势分析》中从猪肉市场长期供求关系、周期性波动以及外界因素等方面,对近期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等等。除了上述学者分析的原因,我认为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还有政策因素,消费者心理预期,非洲猪瘟等方面原因,我将在下文做进一步完善阐述。
二、关于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分析
(一)政策原因
政府环保政策的时滞。从2015年开始,政府开始环境保护建设,提出养殖的禁养区政策,对于禁养区范围内的已建成的畜禽养殖,由县人民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在当时来看,这是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保证产业协调性的重要一环,但在现在看来,这一禁养政策极大的影响到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直接导致猪肉存栏量的大幅下降。
(二)供给原因
1、生猪存栏量下降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2015年开始,我国猪肉存栏量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根据中国政府网上发布的农业农村部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数据,3月同比已分别下降18.8%和21%。并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母猪存栏仍有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意味着猪肉产量还有继续减少的可能,直接造成了猪肉供给的减少。
2、“猪周期”造成猪肉产量不稳定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高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到很低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造成了猪肉产量的不稳定。
(三)需求原因
1、猪肉市场的刚性需求
去年非洲猪瘟盛行时,普通老百姓由于害怕吃到病死猪肉而减少食用猪肉,甚至还造成猪肉出现滞销的情况,以至于猪肉价格出现下跌。不过作为中国民众食用的主要肉类,猪肉在中国民众的肉食消费中占比高达62%,吃猪肉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刚需,一段时间不吃猪肉可以,一直不吃猪肉却不行。所以当非洲猪瘟疫情得到相应控制后,中国老百姓又开始吃起猪肉时,市场上剩下的猪肉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于是猪肉价格自然就要猛涨。
2、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
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21日公布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据,去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可见中国人口上行压力仍然较大,加上中国人口对猪肉的刚需,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猪肉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四)外部原因
1、非洲猪瘟对猪肉价格的影响
2018年8月非洲猪瘟爆发之后到2018年末,生猪存栏量变化未超出历史波动区间。但是,从2019年初开始,生猪存栏量出现锐减。根据中国政府网的数据,截至2019年8月,生猪存栏量已经降至1.978亿头,2018年8月的生猪存栏量为3.224亿头,同比降幅达38.6%。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生猪存栏明显下降。
2、饲养成本变高
从图可知,猪粮比的比值在逐渐升高,说明养猪的成本在逐渐加大。另外受中美贸易保护影响,中国进口粮食,特别是大豆的价格上涨,造成饲料价格上涨,很难一时得到缓解,对养猪积极性有负面影响。其次饲养人工,接种疫苗等的成本上涨,导致猪肉的生产成本增加,带动猪肉价格高居不下。
三、解决措施
(一)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首先要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其次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还应该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另外也可以增加地方猪肉储备,保障猪肉供应。
(二)猪肉市场供给侧改革
首先提高养殖户自身素质,增强决策能力。可以从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和加强对养殖户经营的专业化培训等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养殖户自身素质。提高养殖户自身素质就是在猪肉供应方有了保障。
另外还要注重环保问题。养猪和环保本身并不矛盾。养殖场应该围绕减排、利用和治理的综合措施,对废弃物进行发酵转化为养殖的能源,从而实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生产。解决好这一问题可以从猪肉质量方面保证猪肉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
(三)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各相关部门应紧密配合、共同合作,积极主动地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力度,加强对引进生猪及相关产品的检疫检测,减少疫病的发生,促进生猪产业稳固健康发展。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反应,果断处理,防止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对行业的影响。
(四)加强饲料价格监控
加强粮食和肉类信息监测和发布,建立猪肉价格预警机制。有效减少因伺料和生猪价格变动的信息误导而引发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实现国内猪肉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和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
(五)完善猪保险,推动期货上市
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保險,规避经营风险。不仅要在养殖环节面临普遍的疫病等生产风险,还要在销售环节面临仔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销售风险。另外还可以成立生猪期货。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不仅多了一个重要的避险渠道,而且还能通过期货市场发现并研究生猪市场价格规律,推动相关企业在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方面更进一步。对于政府来说,这将在完善中国生猪价格形成机制、辅助产业稳定经营利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锋,谢娟,马敬桂.城镇化水平与猪肉价格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8(3):1-6
[2]朱媛媛,王桂霞,杨义凤.我国猪肉市场价格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9-13
[3]张有望,李崇光.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金融化因素分析:以大豆、食糖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6-93,165.
[4]苗珊珊.突发事件信息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8,30(9):246-255.
[5]周杨,郝庆升.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散养生猪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8):34-38.
[6]方燕,杨双慧.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1):23—24.
[7]董晓霞.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及其原因分析—基于近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5(4):26-38.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