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一年的开学季,很多的学生即将迎来自己人生当中的又一个重要的转折——升入初中。寒窗六年的苦读,好不容易进入了初中,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高兴的同时也多少心存担心,学校变了,同学变了,老师变了,学习内容也完全变了,自己家的孩子能够适应吗?换句话说,究竟要如何应对“小初衔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很多人未必都做好了准备。为此,BTV科教频道的名牌教育栏目《非常向上》特邀多位来自一线的名师和校长,来详细解读这一重要阶段中,学生应如何顺利度过三大难关。
独家专访 口记者 刘颖
学习关
重点:重视预习
技巧:要学会帶着问题进课堂
刚一升入初中,学习上的变化是让孩子们遭遇到的第一件挠头事情。科目一下多了,老师再也不会掰开揉碎了,怎么努力仍然赶不上老师的节奏,成绩明显下降。这时,学生该怎么办呢?
来自北京市赵登禹中学的校长徐唯有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他认为,在这个阶段学习上最大的差距来自于学生是否能够自主性学习。
徐唯校长一上来就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来自家长、老师的指令性的学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意识也开始提升。我认为,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最关键是他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他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改变作为例子进行了阐述。“小学时,学校每天可能有一节、两节、甚至三节数学课。老师就一个知识点会进行反复讲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难点和重点吃透。学生们一次听不懂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但到了初中就完全不同,科目一下增加了,数学每天也就一节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的课堂容量就会很大。”
徐唯校长表示,初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要让学生多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提问、思考。他在日常工作中就发现,老师会强调让学生多预习,但其实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怎么预习。他认为,预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探究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老师的讲解中找答案并互动。
重点:管理时间
技巧: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
徐唯校长说,很多学生从小学升入到初中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很多过去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一进入初中后,反而考试成绩超过了自己,自己怎么努力也追赶不上,于是心理上就出现了变化。他告诉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们,他们应该要调整学习方法了。
的确,初中的科目越来越多,学生们一下子要应对这么多学科,要预习复习,还要留出足够的“玩”的时间,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呢?他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徐唯校长说,初中学生应该学会“管理时间”。“首先,学生要开始学做计划,包括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比如说你可以订日计划和周计划,日计划是指在这一天中应该怎么安排好校外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周计划是在这一周里你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任务,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读几本书,参观几次博物馆等。另外,学生也需要有长期计划。否则,学生和家长好像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实际学习效果并不好。”
他同时给学生很好的建议:“因为初中有大量知识需要背诵,比如语文文言文、英语单词等,所以我建议学生要找到自己一天中哪个时间记忆力最好,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安排在这个时间来进行。比如有学生的睡前时间记忆力特别好,那就在睡前来进行背诵。还有人在早晨,也可以如法炮制。”
重点:不唯分数技巧:避免学生出现考试焦虑
来自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的校长助理苏永铭也和徐唯校长有着同样的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初中学生最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可能就停留在分数上。但是到了初中,孩子们应该要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它对我的未来会有什么影响。其实,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没准儿对你的未来职业生涯都会有所帮助,可以当主持人、作家等。”苏永铭介绍,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正在探索一个举措,就是学科渗透生涯教育,让学生们通过对远期职业生涯的规划来对学习的学科有更深的理解。他同时也提醒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家长,不要一味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过度焦虑。万一考试成绩不理想,要静下心来帮孩子分析原因。
重点;应对分层 技巧:家长和学生要消除误区正确面对
现在很多初中一入学就有考试,学校依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教学。一时间,“分层教学”成了所有学生和家长都关注的话题。苏永铭认为,大家在认识上其实存在一定的误区。每次开家长会,都有很多家长针对分层教学来向他咨询,有人认为分层好,有人认为不好。说到这个问题,他提醒家长首先要明确学校为什么要分层。“分层其实只是手段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知识。”为了能够解决分层后学生积极性的问题,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也想出了不少办法。他们会定期组织学生经验交流会,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在实行了一个学期之后,学校发现这样的分享会效果很好。另外,他们还在初一、初二年级中分别找了20个学生,让有经验的老师给他们做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反馈也很好。
重点:是否报兴趣班 技巧:家长不能一厢情愿
很多家长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到底要不要给自己的孩子报补习班、兴趣班?苏永铭表示,这确实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身边朋友同事的孩子报课外班了,他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跟着报,就会吃亏,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他建议家长要改变一下思路,别让孩子输在终点。 “作为家长来讲,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但不得不说,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班都是一厢情愿的。现实中,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父母给他报了很多课外班,但是他上课听不懂学不会,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再学了,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我认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他们要通过学会知识来体会到快乐,慢慢就可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他建议家长们,在决定报课外班之前,一定要先看看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关
重点:不拒绝手机
技巧:使用前最好和孩子约法三章
现在,“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家长,手机微信里各种和孩子教育有关的微信群以及形形色色的APP,已经让家长离不开手机。而很多学生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家长也就会产生疑虑,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用手机?怎样充分利用手机让他们提升视野,增加见识?怎样能管理和控制手机的使用呢?
苏永铭介绍,前段时间,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就做了“掌上德育课程”。“我们只做了很多几十秒的小视频,比如让学生如何养成课间不打闹的习惯等。学生们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效果很不错。”另外,他们还在一个班里做了一项实验,孩子到家后就把手机等电子设备交给家长保管,家长也不再看手机。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全家人谁也不看电视看手机,孩子可以聊聊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家长聊聊今天在工作上经历的有趣的事。“结果发现,经过这样的沟通,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家长普遍反映,过去写作业可能要写到夜里十一二点,但是现在九点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发现,如果学生离开电子产品,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学习,反而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他认为家长不要强行禁止孩子使用手机,要真正让孩子学会如何利用手机帮助自己的学习。“毕竟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学生通过手机获得信息也是很重要的。”他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前要“约法三章”,明确什么时间、用手机做什么、什么时候结束使用。
重点:增加沟通
技巧:家长一定要多多跟老师联系
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回家不再像小鳥一样叽叽喳喳讲述学校的故事了。心急的家长又想更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就需要和老师沟通。如何能有效和老师进行沟通,完成良好互动呢?徐唯校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首先肯定,孩子的教育特别需要学校跟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掌握和老师进行沟通的要领。他强调,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主动”。“上了初中以后,老师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比较多,再也不像小学阶段那样每天事无巨细地在微信群里嘱咐家长了。那么,这时就需要家长主动去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包括他的人际交往、学习的态度、听讲的情况等。”
心理关
重点:不惧青春期
技巧:家长要有更多宽容和耐心
孩子从小学进入到初中,心理上也要过关。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多多少少产生情绪波动,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应对?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德育副校长代淑娥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注孩子青春期,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实事。比如说在小学阶段可以尝试着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这个可以包括青春期生理知识、心理知识。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有不少尝试,比如我们开设了女孩课堂和男孩课堂,分别对孩子们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和指导。另外,我们老师还尝试着组建家长互助小组,并且开设家长讲座,引导家长去了解青春期的孩子,这样我们就能够联手用最合适的方法来陪伴孩子成长。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她也同样给出了建议。“孩子上了初中后,和过去不一样了,总会说别管我,烦死了之类的话。青春期的孩子这种表现其实是很正常的,这个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首先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更多理解包容地对待孩子。”
重点:不怕谈异性
技巧:绝不能打压,要耐心引导 “异性交往”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关键词,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交异性朋友的苗头,就怒不可遏。徐唯校长告诫家长们,一定不要打压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学生进入初中后就进入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加强了,更关注更在乎周遭人对自己的看法。大家不要谈虎色变,好像学生一旱恋,全家人就如临大敌。老师和家长更不要采取打压的措施,这是绝对错误的,结果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清楚,学生进入到青春期以后,他对异性的关注和喜爱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家长更要关注这些孩子的朋友圈,关注他们到底和什么人交往,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家长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主动跟孩子多进行平等沟通。这里面也有小技巧,比如可以从你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人手,和孩子耐心沟通,让他多说,慢慢敞开自己的心扉。家长要多引导。而学校要多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同时释放自己的青春能量。”
徐校长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时候。“我建议,学生们首先要增强自信,这样才能在班级团队中发挥作用。其次要让学生多多参与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多多表现,这样才能赢得同伴的喜爱,沟通起来才会更加顺畅。我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学生们只有现在做好了与同学的沟通,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更好与同事沟通。”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六年级组组长刘瑞东在这方面也非常有经验。“男女有别这个观点,家长给孩子灌输得越早越好。作为我们玉泉小学也在教材上有改变,我们开设了健康男孩、女孩课程,还有幸福课程,主要是针对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心理上产生的变化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我认为学校做的是很到位的。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女生洗手间供应热水,让女生来洗手。因为现在不少五六年级的女生会有月经,这个小小举动不仅有利于她们的身体,也告诉男生们,男女是有别的。我认为,家长不用跟孩子过多、过旱谈性教育、谈早恋。它其实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家长做好引导工作就可以了。”
苏永铭强调,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变化中,家长要注意双向沟通。“家长要注意听听学生怎么说,怎么想。这些想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有原因的。作为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要能够真正倾听孩子的意见。孩子发现自己一说话,爸爸妈妈就能放下手机,用心听他讲话,那他就会愿意和家长敞开心扉。另外这种沟通一定要选好时机,要让孩子愿意主动打开话匣子,不要以家长意愿为主。家长要学会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用他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创办九年也曾低谷 不改初衷坚守教育
制片人许越:要让《非常向上》成为电视界的教育专家
BTV科教频道《非常向上》是一档创办九年的名牌栏目,它是北京市教委和北京电视台联手搭建起的一座通往每个家庭的空中桥梁,它一方面解读教育领域的政策变化、工作动向,展示先进人物,另一方面也会探讨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教育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制片人许越既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也是一位初二学生的父亲。双重身份让他对于这档教育节目有着更深的责任感,并且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子女教育是关系到干家万户的大事。现在不少父母都只关心眼前,报兴趣班、给孩子选特长。殊不知,养育孩子是需要长期计划的。那么第一步就是要搞懂政策。《非常向上》就能满足家长的需求,表面上它很官方,北京市教委的相关人员会经常来到节目对政策进行解释和解读。但其实它更接地气,短短几句话可能就会让家长茅塞顿开。”“
“初小衔接”话题辐射面广
今年秋季开学季,《非常向上》一如既往推出了特别节目《小初衔接有技巧》。制片人许越告诉记者:“我们这么多年在制作教育类节目中发现,初一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台阶,或者说是一道坎儿。很多孩子在小升初这个过程中都会出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在幼升小阶段并不明显,但是在小升初就非常显著了。所以说,这个话题具有非常大的普遍性,不仅仅涉及到六年级的学生及家长,小学高年级的同样需要关注。这个话题的实际服务性非常强。”
为了能够将话题做的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创作团队特别邀请到多位来自北京优质小学的校长、名师,与现场学生及家长一同进行交流沟通。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校长、名师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或者夸夸其谈。相反,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全盘托出,对家长的各种提问也是知无不言。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明年就六年级了,之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小初衔接会有这么多讲究,专家的讲解让自己收获满满。
经历低谷却不改初衷
BTV科教频道多年来一直非常关注教育。从多年前的高招咨询直播,到现在的《非常向上》,每档节目都为家有学子的百姓家庭提供着真真切切的服务和帮助,也因此在京城观众中有着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回顾《非常向上》从创办到现在所走过的九年时间,制片人许越说节目也曾经一度陷入低谷,出现生存困难,但他从始至终没有放弃过。“教育是关系到百姓民生的。政策上的任何一点点小的调整,都有可能影响到干家万户。现在有不少家长每天忙忙碌碌,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兴趣班之间。但殊不知,养育孩子要有长期的计划。聪明的家长就是要先搞懂大政策以及背后的信息。媒体的长项就是搭建桥梁,只要能把教育问题做深做透,一定会让节目焕发青春。”随后,经过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市教委的沟通,《非常向上》成了教委面对市民的双向窗口。每期节目中,都会有来自北京市教委的相关人员发布和解读教育政策,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互动发表意见。许越说,有些家长看节目都会拿着小本记录,因为像《非常向上》这样权威的渠道只此一家。
老师也是忠实观众
许越表示,《非常向上》除了作为官方权威发布解读的平台,也會探讨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教育知识、展现先进人物。“这段时间我们也开始针对优质学校的教改做了一些探索,制作了很多纪录片,这些片子对于很多一线教师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的忠实观众不仅有学生、家长,在校的老师也是很大一部分人群呢。”
独家专访 口记者 刘颖
学习关
重点:重视预习
技巧:要学会帶着问题进课堂
刚一升入初中,学习上的变化是让孩子们遭遇到的第一件挠头事情。科目一下多了,老师再也不会掰开揉碎了,怎么努力仍然赶不上老师的节奏,成绩明显下降。这时,学生该怎么办呢?
来自北京市赵登禹中学的校长徐唯有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他认为,在这个阶段学习上最大的差距来自于学生是否能够自主性学习。
徐唯校长一上来就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来自家长、老师的指令性的学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意识也开始提升。我认为,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最关键是他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他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改变作为例子进行了阐述。“小学时,学校每天可能有一节、两节、甚至三节数学课。老师就一个知识点会进行反复讲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难点和重点吃透。学生们一次听不懂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但到了初中就完全不同,科目一下增加了,数学每天也就一节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的课堂容量就会很大。”
徐唯校长表示,初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要让学生多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提问、思考。他在日常工作中就发现,老师会强调让学生多预习,但其实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怎么预习。他认为,预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探究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老师的讲解中找答案并互动。
重点:管理时间
技巧: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
徐唯校长说,很多学生从小学升入到初中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很多过去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一进入初中后,反而考试成绩超过了自己,自己怎么努力也追赶不上,于是心理上就出现了变化。他告诉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们,他们应该要调整学习方法了。
的确,初中的科目越来越多,学生们一下子要应对这么多学科,要预习复习,还要留出足够的“玩”的时间,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呢?他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徐唯校长说,初中学生应该学会“管理时间”。“首先,学生要开始学做计划,包括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比如说你可以订日计划和周计划,日计划是指在这一天中应该怎么安排好校外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周计划是在这一周里你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任务,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读几本书,参观几次博物馆等。另外,学生也需要有长期计划。否则,学生和家长好像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实际学习效果并不好。”
他同时给学生很好的建议:“因为初中有大量知识需要背诵,比如语文文言文、英语单词等,所以我建议学生要找到自己一天中哪个时间记忆力最好,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安排在这个时间来进行。比如有学生的睡前时间记忆力特别好,那就在睡前来进行背诵。还有人在早晨,也可以如法炮制。”
重点:不唯分数技巧:避免学生出现考试焦虑
来自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的校长助理苏永铭也和徐唯校长有着同样的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初中学生最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可能就停留在分数上。但是到了初中,孩子们应该要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它对我的未来会有什么影响。其实,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没准儿对你的未来职业生涯都会有所帮助,可以当主持人、作家等。”苏永铭介绍,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正在探索一个举措,就是学科渗透生涯教育,让学生们通过对远期职业生涯的规划来对学习的学科有更深的理解。他同时也提醒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家长,不要一味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过度焦虑。万一考试成绩不理想,要静下心来帮孩子分析原因。
重点;应对分层 技巧:家长和学生要消除误区正确面对
现在很多初中一入学就有考试,学校依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教学。一时间,“分层教学”成了所有学生和家长都关注的话题。苏永铭认为,大家在认识上其实存在一定的误区。每次开家长会,都有很多家长针对分层教学来向他咨询,有人认为分层好,有人认为不好。说到这个问题,他提醒家长首先要明确学校为什么要分层。“分层其实只是手段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知识。”为了能够解决分层后学生积极性的问题,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也想出了不少办法。他们会定期组织学生经验交流会,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在实行了一个学期之后,学校发现这样的分享会效果很好。另外,他们还在初一、初二年级中分别找了20个学生,让有经验的老师给他们做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反馈也很好。
重点:是否报兴趣班 技巧:家长不能一厢情愿
很多家长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到底要不要给自己的孩子报补习班、兴趣班?苏永铭表示,这确实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身边朋友同事的孩子报课外班了,他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跟着报,就会吃亏,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他建议家长要改变一下思路,别让孩子输在终点。 “作为家长来讲,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但不得不说,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班都是一厢情愿的。现实中,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父母给他报了很多课外班,但是他上课听不懂学不会,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再学了,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我认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他们要通过学会知识来体会到快乐,慢慢就可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他建议家长们,在决定报课外班之前,一定要先看看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关
重点:不拒绝手机
技巧:使用前最好和孩子约法三章
现在,“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家长,手机微信里各种和孩子教育有关的微信群以及形形色色的APP,已经让家长离不开手机。而很多学生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家长也就会产生疑虑,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用手机?怎样充分利用手机让他们提升视野,增加见识?怎样能管理和控制手机的使用呢?
苏永铭介绍,前段时间,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就做了“掌上德育课程”。“我们只做了很多几十秒的小视频,比如让学生如何养成课间不打闹的习惯等。学生们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效果很不错。”另外,他们还在一个班里做了一项实验,孩子到家后就把手机等电子设备交给家长保管,家长也不再看手机。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全家人谁也不看电视看手机,孩子可以聊聊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家长聊聊今天在工作上经历的有趣的事。“结果发现,经过这样的沟通,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家长普遍反映,过去写作业可能要写到夜里十一二点,但是现在九点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发现,如果学生离开电子产品,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学习,反而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他认为家长不要强行禁止孩子使用手机,要真正让孩子学会如何利用手机帮助自己的学习。“毕竟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学生通过手机获得信息也是很重要的。”他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前要“约法三章”,明确什么时间、用手机做什么、什么时候结束使用。
重点:增加沟通
技巧:家长一定要多多跟老师联系
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回家不再像小鳥一样叽叽喳喳讲述学校的故事了。心急的家长又想更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就需要和老师沟通。如何能有效和老师进行沟通,完成良好互动呢?徐唯校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首先肯定,孩子的教育特别需要学校跟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掌握和老师进行沟通的要领。他强调,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主动”。“上了初中以后,老师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比较多,再也不像小学阶段那样每天事无巨细地在微信群里嘱咐家长了。那么,这时就需要家长主动去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包括他的人际交往、学习的态度、听讲的情况等。”
心理关
重点:不惧青春期
技巧:家长要有更多宽容和耐心
孩子从小学进入到初中,心理上也要过关。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多多少少产生情绪波动,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应对?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德育副校长代淑娥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注孩子青春期,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实事。比如说在小学阶段可以尝试着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这个可以包括青春期生理知识、心理知识。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有不少尝试,比如我们开设了女孩课堂和男孩课堂,分别对孩子们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和指导。另外,我们老师还尝试着组建家长互助小组,并且开设家长讲座,引导家长去了解青春期的孩子,这样我们就能够联手用最合适的方法来陪伴孩子成长。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她也同样给出了建议。“孩子上了初中后,和过去不一样了,总会说别管我,烦死了之类的话。青春期的孩子这种表现其实是很正常的,这个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首先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更多理解包容地对待孩子。”
重点:不怕谈异性
技巧:绝不能打压,要耐心引导 “异性交往”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关键词,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交异性朋友的苗头,就怒不可遏。徐唯校长告诫家长们,一定不要打压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学生进入初中后就进入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加强了,更关注更在乎周遭人对自己的看法。大家不要谈虎色变,好像学生一旱恋,全家人就如临大敌。老师和家长更不要采取打压的措施,这是绝对错误的,结果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清楚,学生进入到青春期以后,他对异性的关注和喜爱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家长更要关注这些孩子的朋友圈,关注他们到底和什么人交往,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家长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主动跟孩子多进行平等沟通。这里面也有小技巧,比如可以从你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人手,和孩子耐心沟通,让他多说,慢慢敞开自己的心扉。家长要多引导。而学校要多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同时释放自己的青春能量。”
徐校长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时候。“我建议,学生们首先要增强自信,这样才能在班级团队中发挥作用。其次要让学生多多参与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多多表现,这样才能赢得同伴的喜爱,沟通起来才会更加顺畅。我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学生们只有现在做好了与同学的沟通,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更好与同事沟通。”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六年级组组长刘瑞东在这方面也非常有经验。“男女有别这个观点,家长给孩子灌输得越早越好。作为我们玉泉小学也在教材上有改变,我们开设了健康男孩、女孩课程,还有幸福课程,主要是针对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心理上产生的变化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我认为学校做的是很到位的。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女生洗手间供应热水,让女生来洗手。因为现在不少五六年级的女生会有月经,这个小小举动不仅有利于她们的身体,也告诉男生们,男女是有别的。我认为,家长不用跟孩子过多、过旱谈性教育、谈早恋。它其实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家长做好引导工作就可以了。”
苏永铭强调,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变化中,家长要注意双向沟通。“家长要注意听听学生怎么说,怎么想。这些想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有原因的。作为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要能够真正倾听孩子的意见。孩子发现自己一说话,爸爸妈妈就能放下手机,用心听他讲话,那他就会愿意和家长敞开心扉。另外这种沟通一定要选好时机,要让孩子愿意主动打开话匣子,不要以家长意愿为主。家长要学会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用他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创办九年也曾低谷 不改初衷坚守教育
制片人许越:要让《非常向上》成为电视界的教育专家
BTV科教频道《非常向上》是一档创办九年的名牌栏目,它是北京市教委和北京电视台联手搭建起的一座通往每个家庭的空中桥梁,它一方面解读教育领域的政策变化、工作动向,展示先进人物,另一方面也会探讨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教育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制片人许越既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也是一位初二学生的父亲。双重身份让他对于这档教育节目有着更深的责任感,并且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子女教育是关系到干家万户的大事。现在不少父母都只关心眼前,报兴趣班、给孩子选特长。殊不知,养育孩子是需要长期计划的。那么第一步就是要搞懂政策。《非常向上》就能满足家长的需求,表面上它很官方,北京市教委的相关人员会经常来到节目对政策进行解释和解读。但其实它更接地气,短短几句话可能就会让家长茅塞顿开。”“
“初小衔接”话题辐射面广
今年秋季开学季,《非常向上》一如既往推出了特别节目《小初衔接有技巧》。制片人许越告诉记者:“我们这么多年在制作教育类节目中发现,初一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台阶,或者说是一道坎儿。很多孩子在小升初这个过程中都会出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在幼升小阶段并不明显,但是在小升初就非常显著了。所以说,这个话题具有非常大的普遍性,不仅仅涉及到六年级的学生及家长,小学高年级的同样需要关注。这个话题的实际服务性非常强。”
为了能够将话题做的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创作团队特别邀请到多位来自北京优质小学的校长、名师,与现场学生及家长一同进行交流沟通。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校长、名师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或者夸夸其谈。相反,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全盘托出,对家长的各种提问也是知无不言。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明年就六年级了,之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小初衔接会有这么多讲究,专家的讲解让自己收获满满。
经历低谷却不改初衷
BTV科教频道多年来一直非常关注教育。从多年前的高招咨询直播,到现在的《非常向上》,每档节目都为家有学子的百姓家庭提供着真真切切的服务和帮助,也因此在京城观众中有着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回顾《非常向上》从创办到现在所走过的九年时间,制片人许越说节目也曾经一度陷入低谷,出现生存困难,但他从始至终没有放弃过。“教育是关系到百姓民生的。政策上的任何一点点小的调整,都有可能影响到干家万户。现在有不少家长每天忙忙碌碌,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兴趣班之间。但殊不知,养育孩子要有长期的计划。聪明的家长就是要先搞懂大政策以及背后的信息。媒体的长项就是搭建桥梁,只要能把教育问题做深做透,一定会让节目焕发青春。”随后,经过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市教委的沟通,《非常向上》成了教委面对市民的双向窗口。每期节目中,都会有来自北京市教委的相关人员发布和解读教育政策,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互动发表意见。许越说,有些家长看节目都会拿着小本记录,因为像《非常向上》这样权威的渠道只此一家。
老师也是忠实观众
许越表示,《非常向上》除了作为官方权威发布解读的平台,也會探讨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教育知识、展现先进人物。“这段时间我们也开始针对优质学校的教改做了一些探索,制作了很多纪录片,这些片子对于很多一线教师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的忠实观众不仅有学生、家长,在校的老师也是很大一部分人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