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专科病房中的结痂性疥疮(挪威疥):伊维菌素治疗成功及预防医院内传播失败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中,疥疮是一个常见问题。对疥螨感染不能激发适当免疫应答的患者常发生不典型的皮疹,累及身体的大部分,比有典型皮疹的患者更具传染性,最严重的形成结痂,称之为挪威疥。已发表过6篇有关医院内传播疥疮的报告,其指示病例是患有结痂性疥疮的HIV感染者,其中多数在引起医院内传播前对其皮疹发生过误诊。

其他文献
银屑病的原发损害是角朊细胞过度增生引起,此理论引导了研究者近三十年。1951年抗代谢药物白血宁和甲氨喋呤治愈银屑病皮损,这似乎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理论。
期刊
肥大细胞病(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特征是在不同组织中有肥大细胞增生和聚集,因释放的介质所产生的局部和系统作用不一而临床上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最常见,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则少见。从病史和皮肤活检即可诊断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本病预后好,治疗上以对症处理为主,必要时可选用皮质类固醇,α-2b干扰素,手术切除等。
该文报告用血浆置换疗法合并类固醇治疗3例高滴度抗核抗体的严重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皮肤及关节损害得到显著改善。例1.女,5岁,病期2年,曾用青霉素、泼尼松龙及γ-干扰素治疗,病情仍持续发展。
外用皮制类固醇是治疗异位性皮炎(AD)最常用的方法。该研究对比观察了每日1次应用0.1%戊酸倍他米松和0.1%糠酸莫米松(mometasone furoate)霜的疗效,同时亦评价了两制剂的美容质量。该随机双盲研究中包括连续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典型AD患者,年龄15~66岁(中位数年龄26.4岁)。皮损面积必须对称并累及体表面积5%以上。
期刊
综述了淋巴细胞受体的生物学特点、基因重排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基因重排分析在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疾病中的应用。强调指出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疾病中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确定其细胞源性、克隆性及其诊断、分期、监测治疗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Ⅰ型原发性高草酸盐尿症(PH-1)是一种代谢缺陷性疾病。在儿童常表现为复发性尿石症,在成人,有些特发性肾衰是由PH-1引起的。这些患者可能是发生了血管草酸盐沉积而导致网状青斑和远端肢体供血不足。作者报告了1例成人PH-1患者。患者女,38岁。
期刊
目前从白念珠菌中分离出一种胞内金属肽酶,其最适pH值为7.2,能分解L-Arg-AMC(7氨基-4甲酰香豆素L精氨酸)。在其它的念珠菌中也发现这种酶的活性。
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表现为血管炎的系统性疾病,特征为典型的临床三联征(紫癜、虚弱、关节痛),有时伴有慢性肝炎、外周神经病和肾小球肾炎。血管内常能观察到类风湿因子(RF)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曾提出多种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常是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的致病因子。该文报告1例伴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双下肢可触及的紫癜的单克隆IgAκ-多克隆IgG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期刊
人群特异HLA单倍型的分析已经证明了银屑病易患决定因素与MHC的Ⅰ类和Ⅱ类区连锁。研究还显示,银屑病由临床上相似的两个不同的疾病类型(即Ⅰ型和Ⅱ型银屑病)组成,它们的HLA单倍型不同。
研究旨在判断采用1993年美国CDC推荐的苄星青霉素G240万U一次注射治疗妊娠期早期梅毒是否足量。212例HIV血清阴性黑人妇女妊娠期梅毒患者来自南非比勒陀利亚Kalafong医院,首次未作产前检查者,在确诊为梅毒后给予苄星青霉素G240万U一次注射或每周注射一次,连续2周或3周治疗,对其中180例患者的妊娠结局作前瞻性分析。结果:108例接受苄星青霉素G240万U肌注每周一次,连续2周或3周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