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钻石底”被轻易击穿、股指遭遇重挫之后,证监会终于出来喊话:现在市盈率、市净率如此之低,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
与此同时,两家濒临退市的B股建摩B和ST雷伊B也宣布停牌。ST雷伊B(现价1.43港元)于7月31日停牌,股价(1.28港元)离退市更近的建摩B,更于8月1日紧急停牌,两B股公司均称,正在“筹划重大事项”,不排除回购、增持等 “组合拳”。加上已于7月25日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ST大路B,迄今已有3家纯B股公司因保壳而停牌。
目前有回购可能的主要是两类股票:一是B股;二是“破净”一族,主要集中在钢铁、交运和银行板块。这两类股票中,前提是公司需拥有较充足的现金,并且业绩尚好,市盈率等估值指标偏低;至于那些严重亏损、净资产为负,又拿不出资金的公司,纵然股价再低,也不值得回购,恐怕只能慢慢滑向退市边缘。
以B股为例。像建摩B那样再来一、二个跌停板就将濒临退市的,自然是十万火急。其实,该公司大股东南方工业集团本系央企,持有建摩B71%股权,目前B股市值不过1.5亿港元,纵然上市公司缺钱,大股东伸手拉一把也不是什么难事。目前破净B股已逾30只,濒临破净的约10只,最低的晨鸣B和本钢板B,市净率仅0.36倍和0.37倍。有些破净B股,手中现金不缺,如大众B(0.85倍)、长安B(0.79倍)、华新B(0.93倍)等。还有的公司,宁愿将闲置资金用于委托理财,如小天鹅B,今年3月公告出资15亿元委托理财,面对B股跌进净资产(市净率0.97倍)却不施以援手。还有的B股,本身流通市值很小,沪市最小的才0.25亿美元,深市最小的才0.96亿港元,这类B股如果回购,只要管理层给政策,资金的问题不难解决。
另一类是银行股,16家上市银行中,目前已有浦发(0.91倍)、华夏(0.91倍)、交行(0.94倍)3家“破净”,中行、中信、深发展均为1倍,北京银行1.01倍,也接近破净边缘。它们中,市盈率(动态)最高的宁波银行为7.11倍,最低的光大银行仅4.08倍,平均不足6倍。从现金流状况看,16家银行仅今年一季报显示的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净流入就达1654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720亿元猛增189%,每股现金高达1.15元。而众所共知,目前贷款贷不出去,银行现金相对充裕,明知股价低于净值,为什么不动用一部分来回购自己的股票呢?
在国际股市,回购是上市公司增进市值管理和维护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回购既可以减少股本,增厚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又可以作为维护股价的工具,还可以作为股份回报的一种主要方式,公司拿出现金回购后股价上去了,等于是向股东发放股利。例如,1987年10月美国发生股灾时,美联储紧急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鼓励股票回购,政府甚至直接借钱给几家大公司,让其回购股票。
可中国股市为什么只见增发,少见回购;只见大小非减持,少见大股东增持?说到底还是单纯把股市当作融资工具,圈钱易而掏钱难。银行股是公认的大盘蓝筹股,也是公认的大把圈钱股,面对其频频破净、破(增)发,不能光由管理层喊话,不能老让汇金公司出面增持救市。汇金增持,已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地步;也不能将诸如交通银行增发这样的老消息拿来重炒一番,造成国家队救市的假象(交行增发是今年3月定下的方案,诸如4.55元的增发价,财政部、社保等七大机构参与增发,本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市场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让那些大盘蓝筹股先做做样子,不要说5~6家破发银行,就是有一两家出来振臂一呼,回购注销,也必将提振市场人气。
回购,一步实际行动胜过100次喊话。
与此同时,两家濒临退市的B股建摩B和ST雷伊B也宣布停牌。ST雷伊B(现价1.43港元)于7月31日停牌,股价(1.28港元)离退市更近的建摩B,更于8月1日紧急停牌,两B股公司均称,正在“筹划重大事项”,不排除回购、增持等 “组合拳”。加上已于7月25日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ST大路B,迄今已有3家纯B股公司因保壳而停牌。
目前有回购可能的主要是两类股票:一是B股;二是“破净”一族,主要集中在钢铁、交运和银行板块。这两类股票中,前提是公司需拥有较充足的现金,并且业绩尚好,市盈率等估值指标偏低;至于那些严重亏损、净资产为负,又拿不出资金的公司,纵然股价再低,也不值得回购,恐怕只能慢慢滑向退市边缘。
以B股为例。像建摩B那样再来一、二个跌停板就将濒临退市的,自然是十万火急。其实,该公司大股东南方工业集团本系央企,持有建摩B71%股权,目前B股市值不过1.5亿港元,纵然上市公司缺钱,大股东伸手拉一把也不是什么难事。目前破净B股已逾30只,濒临破净的约10只,最低的晨鸣B和本钢板B,市净率仅0.36倍和0.37倍。有些破净B股,手中现金不缺,如大众B(0.85倍)、长安B(0.79倍)、华新B(0.93倍)等。还有的公司,宁愿将闲置资金用于委托理财,如小天鹅B,今年3月公告出资15亿元委托理财,面对B股跌进净资产(市净率0.97倍)却不施以援手。还有的B股,本身流通市值很小,沪市最小的才0.25亿美元,深市最小的才0.96亿港元,这类B股如果回购,只要管理层给政策,资金的问题不难解决。
另一类是银行股,16家上市银行中,目前已有浦发(0.91倍)、华夏(0.91倍)、交行(0.94倍)3家“破净”,中行、中信、深发展均为1倍,北京银行1.01倍,也接近破净边缘。它们中,市盈率(动态)最高的宁波银行为7.11倍,最低的光大银行仅4.08倍,平均不足6倍。从现金流状况看,16家银行仅今年一季报显示的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净流入就达1654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720亿元猛增189%,每股现金高达1.15元。而众所共知,目前贷款贷不出去,银行现金相对充裕,明知股价低于净值,为什么不动用一部分来回购自己的股票呢?
在国际股市,回购是上市公司增进市值管理和维护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回购既可以减少股本,增厚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又可以作为维护股价的工具,还可以作为股份回报的一种主要方式,公司拿出现金回购后股价上去了,等于是向股东发放股利。例如,1987年10月美国发生股灾时,美联储紧急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鼓励股票回购,政府甚至直接借钱给几家大公司,让其回购股票。
可中国股市为什么只见增发,少见回购;只见大小非减持,少见大股东增持?说到底还是单纯把股市当作融资工具,圈钱易而掏钱难。银行股是公认的大盘蓝筹股,也是公认的大把圈钱股,面对其频频破净、破(增)发,不能光由管理层喊话,不能老让汇金公司出面增持救市。汇金增持,已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地步;也不能将诸如交通银行增发这样的老消息拿来重炒一番,造成国家队救市的假象(交行增发是今年3月定下的方案,诸如4.55元的增发价,财政部、社保等七大机构参与增发,本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市场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让那些大盘蓝筹股先做做样子,不要说5~6家破发银行,就是有一两家出来振臂一呼,回购注销,也必将提振市场人气。
回购,一步实际行动胜过100次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