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先生送我一本他新出版的诗集《时空的跨越》。这本诗集收集了他从1990年3月起到友协担任副会长、会长的16年内写的365篇诗作,我浏览这本厚厚的诗集时,首先看到的是他多篇纪念已故父亲陈毅元帅和母亲张茜同志的诗作。他歌颂他父亲雪后青松的一生说,“元帅、诗人、外长,/每一个称号都令人神往,/然而最光荣的是作为战士,/始终忠于追求进步的理想。”“把解放的欢乐带给大家,/把牺牲的痛苦留给自己。”读了这些热情的诗篇,又引起了我对驰骋战场、戎马一生的陈毅元帅的深切怀念。
我认识陈老总,还是在1946年4月到苏北解放区不久被分配到新四军工作的时候。当然,见到他的机会很少。有时在傍晚行军时同司令部的队伍碰在一起,看到他骑在马上借着夕阳的余晖看书;也有时在下午或晚上赶上一二十多里的路,到司令部去听他作报告。大家都喜欢听他的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报告,连娃娃剧团演京剧时大家也要求他讲话。他笑着说,我是来看戏的,怎么叫我讲话了。不过还是讲了一二十分钟。可是,他认识我已是在他担任副总理兼外长以后了。
1961年5月中旬,陈毅率团参加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扩大会议。我当时是新华社记者,从撒哈拉以南的刚果(利奥波德维尔)的斯坦利维尔到了日内瓦,向他报告在采访中了解的情况。他听完后说,国内正在研究这个情况,要我马上回北京去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说完后,他问我过去在哪里工作过。我说,不论是在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时,还是解放后担任驻外记者时,都一直是他的部下。他大声笑起来,说:“我这个人就是官僚主义。”他爽朗的笑声和乐观的性格,我至今难忘。
记得那天中午天气较热,我到他在日内瓦郊外的住所时,他刚从会场回来,正在会客室里脱了上衣让服务员擦去背上的汗水。我走到房门口时有些犹豫,他看到了我,大声叫住我说,进来吧,这里没有外交礼节。他听了我的汇报后,就招呼我和副外长章汉夫等几位代表团的领导一起吃饭。那天他很高兴,说在上午的会上用美国人的话揭穿美国人胡说八道。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腊斯克在发言中大言不惭地谈中立主义,甚至说“中立不一定不结盟”。他随后在发言中引用了腊斯克的前辈杜勒斯攻击中立国家的话,说“中立是不道德的”,并指出,如果像腊斯克所说“中立不一定不结盟”,那才真正是不道德的中立。他根据会议的情况估计,美国人并不想达成协议,只是想拖延时间,选择机会中断会议。腊斯克已放出风声要回国去了,他也已请示国内随时准备回国了,代表团的工作将由章汉夫副外长负责,但会议也不会太久了。
三个多月后,我再次到斯坦利维尔采访后到了埃及的开罗,新华总社通知我回国参加将去拉美国家访问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当时,我国同拉美国家除了古巴外都没有外交关系,新华分社也只有刚刚建立的巴西分社,总社要我去看看在访问的国家里有没有建立分社的可能。在新闻代表团出发的前一天,团长、广播局局长梅益带我们4个成员一起到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去听取陈毅外长的指示。陈毅走进会客室坐下后,把我们早些天送去的出访报告放在桌子上笑着说,完全同意,散会。他这种风趣和幽默的语言和作风,常常受到我们外交外事工作同志和外国朋友的称赞和欢迎,感到有人情味,很亲切。我们当然都不愿意散会,请他谈谈当前的国际形势。他说,美国人在国际上像是挑了两大筐鸡蛋,而且继续把鸡蛋装进筐子里去,因此走也走不稳,碰也碰不得,说不定有一天脚一滑,摔了一交,鸡蛋也碎了一大堆。他说得很生动形象,引起了一阵阵笑声。他还告诫我们,外交无小事,到国外访问时,也要像挑了鸡蛋似的,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不能马虎大意。做外交工作要多读书。知识面要广,这样到了场面上才能得心应手,不出洋相。他还谦虚地说,他做外交外事工作也不熟悉,时时要向周恩来总理请教,凡重大的事和没有把握的事都要请示。他一口气谈了一个多小时,又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可以同意散会了吧。
我最后一次看到陈毅外长是在1965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参加招待会的近300名记者中,有很多外国记者。当时外国驻京记者很少,很多还是第一次到北京。陈毅走进会场,先是一片寂静,接着就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一些西方记者在报道中描写当时的感受说,陈毅威严豪迈的元帅气度立刻把全场的人征服了,人人都聚精会神地等着他开口说话。他从容地坐下来,眼睛看了一下全场的记者,就开始讲话。他说了不多几句开场白后,就要大家提问题,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提。有个美国记者问到美国在越南南方增兵,动用新式武器,外长阁下是否感到美国的力量还没有用完?陈毅回答说:“越南人民一定能打败美帝国主义。有人相信,当然也有人不相信。你说的这话也有道理,可是越南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力量也没有用完,为什么你只看到美国的力量而看不到越南和世界人民的力量呢?”他镇定自若地答复了记者提出的很多问题,包括最难回答和最有挑衅性的问题,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读到了陈昊苏的这些精彩的诗篇,好像又看到他父亲的元帅气度和坚强性格;我又好像听到陈毅在“文革”中自己身处逆境中,却仗义直言,拍案而起,痛斥造反派:你们贴大字报,骂朱总司令是“大军阀”,将把人民解放军置于何地;又好像听到他在病床上听林彪叛逃坠机身亡时,大叫一声说“拿酒来”。他本来是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工作、作更多贡献的,可是他在1972年1月6日逝世时只有71岁,实在是太早,太令人惋惜了。(作者系外交部原副部长)
我认识陈老总,还是在1946年4月到苏北解放区不久被分配到新四军工作的时候。当然,见到他的机会很少。有时在傍晚行军时同司令部的队伍碰在一起,看到他骑在马上借着夕阳的余晖看书;也有时在下午或晚上赶上一二十多里的路,到司令部去听他作报告。大家都喜欢听他的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报告,连娃娃剧团演京剧时大家也要求他讲话。他笑着说,我是来看戏的,怎么叫我讲话了。不过还是讲了一二十分钟。可是,他认识我已是在他担任副总理兼外长以后了。
1961年5月中旬,陈毅率团参加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扩大会议。我当时是新华社记者,从撒哈拉以南的刚果(利奥波德维尔)的斯坦利维尔到了日内瓦,向他报告在采访中了解的情况。他听完后说,国内正在研究这个情况,要我马上回北京去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说完后,他问我过去在哪里工作过。我说,不论是在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时,还是解放后担任驻外记者时,都一直是他的部下。他大声笑起来,说:“我这个人就是官僚主义。”他爽朗的笑声和乐观的性格,我至今难忘。
记得那天中午天气较热,我到他在日内瓦郊外的住所时,他刚从会场回来,正在会客室里脱了上衣让服务员擦去背上的汗水。我走到房门口时有些犹豫,他看到了我,大声叫住我说,进来吧,这里没有外交礼节。他听了我的汇报后,就招呼我和副外长章汉夫等几位代表团的领导一起吃饭。那天他很高兴,说在上午的会上用美国人的话揭穿美国人胡说八道。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腊斯克在发言中大言不惭地谈中立主义,甚至说“中立不一定不结盟”。他随后在发言中引用了腊斯克的前辈杜勒斯攻击中立国家的话,说“中立是不道德的”,并指出,如果像腊斯克所说“中立不一定不结盟”,那才真正是不道德的中立。他根据会议的情况估计,美国人并不想达成协议,只是想拖延时间,选择机会中断会议。腊斯克已放出风声要回国去了,他也已请示国内随时准备回国了,代表团的工作将由章汉夫副外长负责,但会议也不会太久了。
三个多月后,我再次到斯坦利维尔采访后到了埃及的开罗,新华总社通知我回国参加将去拉美国家访问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当时,我国同拉美国家除了古巴外都没有外交关系,新华分社也只有刚刚建立的巴西分社,总社要我去看看在访问的国家里有没有建立分社的可能。在新闻代表团出发的前一天,团长、广播局局长梅益带我们4个成员一起到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去听取陈毅外长的指示。陈毅走进会客室坐下后,把我们早些天送去的出访报告放在桌子上笑着说,完全同意,散会。他这种风趣和幽默的语言和作风,常常受到我们外交外事工作同志和外国朋友的称赞和欢迎,感到有人情味,很亲切。我们当然都不愿意散会,请他谈谈当前的国际形势。他说,美国人在国际上像是挑了两大筐鸡蛋,而且继续把鸡蛋装进筐子里去,因此走也走不稳,碰也碰不得,说不定有一天脚一滑,摔了一交,鸡蛋也碎了一大堆。他说得很生动形象,引起了一阵阵笑声。他还告诫我们,外交无小事,到国外访问时,也要像挑了鸡蛋似的,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不能马虎大意。做外交工作要多读书。知识面要广,这样到了场面上才能得心应手,不出洋相。他还谦虚地说,他做外交外事工作也不熟悉,时时要向周恩来总理请教,凡重大的事和没有把握的事都要请示。他一口气谈了一个多小时,又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可以同意散会了吧。
我最后一次看到陈毅外长是在1965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参加招待会的近300名记者中,有很多外国记者。当时外国驻京记者很少,很多还是第一次到北京。陈毅走进会场,先是一片寂静,接着就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一些西方记者在报道中描写当时的感受说,陈毅威严豪迈的元帅气度立刻把全场的人征服了,人人都聚精会神地等着他开口说话。他从容地坐下来,眼睛看了一下全场的记者,就开始讲话。他说了不多几句开场白后,就要大家提问题,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提。有个美国记者问到美国在越南南方增兵,动用新式武器,外长阁下是否感到美国的力量还没有用完?陈毅回答说:“越南人民一定能打败美帝国主义。有人相信,当然也有人不相信。你说的这话也有道理,可是越南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力量也没有用完,为什么你只看到美国的力量而看不到越南和世界人民的力量呢?”他镇定自若地答复了记者提出的很多问题,包括最难回答和最有挑衅性的问题,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读到了陈昊苏的这些精彩的诗篇,好像又看到他父亲的元帅气度和坚强性格;我又好像听到陈毅在“文革”中自己身处逆境中,却仗义直言,拍案而起,痛斥造反派:你们贴大字报,骂朱总司令是“大军阀”,将把人民解放军置于何地;又好像听到他在病床上听林彪叛逃坠机身亡时,大叫一声说“拿酒来”。他本来是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工作、作更多贡献的,可是他在1972年1月6日逝世时只有71岁,实在是太早,太令人惋惜了。(作者系外交部原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