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下,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前提与基础,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45-01
  目前市场就业环境十分复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够理想,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无法达到社会的实际要求,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1]。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构建系统化的培养体系,这使得该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其主要是学习秘书学和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重点高强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培养,以此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通常该专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创新能力培养少。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十分注重,传统的教学培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的方法,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与批判性思考,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②教学内容固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其所用的授课方式、考试方法和教材等限定于知识点的传授上,在教学内容与教学体制方面相对固定,难以结合市场需求、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文化资源,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③传统文学底蕴深厚。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中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专业的学科,其不仅是传统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的固定专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文学底蕴十分深厚。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明确能力培养内容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岗位工作的不同,则人才类型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高校只有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方向就是分类培养学生,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与专业结构,结合学生的类型化能力来培养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相对笼统与模糊,类型化能力培养目标缺乏,影响学生的毕业与就业,这就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内容[2]。与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调查研究方面较为欠缺,相对封闭,无法了解学生个体情况、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等,导致人才培养战略性不强,培养目标定位不准,难以落实个性化教育。
  一方面,确定人才培养方向。高校需要积极转变认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进行全面认识,关注专业人才类型培养的同时,也重视自主创业型、综合型和服务型等“业外类型”的培养。同时详细了解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能力的要求,让该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打破以往学究化与封闭化的办学模式,从而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确立培养对象。高校对类型目标加以确立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如特长、性格和能力基础等,确定学生的能力发展潜力,然后分类培养学生能力,使其能够及早确立自身能力发展方向。另外,可以学生类型为依据确定能力培养目标,如某些学生擅长语言表达,可着重培养其在教育、演讲和播音等方面的能力;对有“转行”意向的学生,可以对其综合能力加以重点培养。总之,在各类能力培养目标中融入创新能力,实现抽象能力创新到类型能力创新的转变,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优化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课程群建设、课程内涵挖掘和课程设置等,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价值导向,拓宽思路,在具体课程中落实专业能力培养,从而发挥出课程群的效益。第一,拓展培养空间。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能力培养空间的开发,在实际建设中需要明确“课程能力”的内涵,有效体现课程的职能与特点[3]。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骨干课程涉及基础技能类、语言类、文学史类和基础理论类等,文学史类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史性知识,积极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利用文学史和文学个案的互释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而基础理论类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性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具体的文论现象、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等。第二,增加能力培养类型的课程权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需要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适当增设能力培养型的课程,逐步实现能力培养型课程的“中心化”转移,如设置播音与主持、学术写作、文学写作和文秘写作等课程。但是在设置能力培养型课程过程中,需要以人才培养类型目标为依据,在人才培养方向性课程中有效纳入这些课程,以此确保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的协调一致。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明确能力培养内容,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对象,优化课程建设,拓展培养空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
  参考文献:
  [1]任志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03:57-59.
  [2]蔡梅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01-104.
  [3]吴国忠,牛静,刘小禾.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学理论,2012,36:262-263.
其他文献
本文就冶金部包钢第三医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形手术择选36例分析,总结认为股四头肌瘫、马蹄足手扶腿病人,以髁上杵臼状后倾截骨加三关节固定效果最佳。腹外斜肌代臀中肌、股四头
探讨了《自怡悦斋书画录》《童婉争奇》《补续全蜀艺文志》《(万历)归化县志》《(康熙)清远县志》《赣县志》等数种文献,认为其中存在有误题词人或判别词人年代有误的情况,在选源
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一些综合大学注重学科齐全,纷纷加快艺术学科的发展步伐,普通高校也争上艺术类专业,在国内1300多所高校中,大约有80%以上的院校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其
摘 要: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井工开采,运输环节都是矿区生产工作和物料外运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运输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前矿业领域专业化发展和学科交流背景下的必然需求。在分析行业背景和学科特色的基础上,从科学特征、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论基础等方面对矿区运输专业的学科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其学科发展展开思考。  关键词:矿区运输 学科体系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摘 要:高职院校在不断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其生源结构具有多元化特点,学生文化基础、素质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现代化教育中,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就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学生素质提升的优化策略,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工作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分析了我国老龄人口监护立法的现状及不足,介绍了国外的老龄人口监护立法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老龄人口监护制度的建议: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龄成年人监护立法。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ndroid系统近年在移动互联开发中的地位和所占份额不断提高,而此类人才的需求却出现较大缺口。高职院校对Android类课程或专业的开设较少,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开设Android应用开发类课程的必要性、重难点和课程开发模式做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职 开发模式 Android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
摘要:6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学习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体生存素质的高低。业余时间,我认真研读了“有效学习”的系列读本,认识到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等综合素质。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
图的色唯一性与补图的各分支的不可约性密切相关。用P<sub>n</sub>表示n阶路,把K<sub>3</sub>的一个项点与P<sub>n</sub>-2的一个一度点重迭后得到的图记为D<sub>n</sub>。本
《北京一建之歌》介绍时永年《北京一建之歌》创作于1995年4月,是一首由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职工自己创作,集全体职工智慧的企业歌曲。这首歌反映了一建人“追求第一”的志向,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