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不停奔跑的草根忍者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专栏作家、时政评论员。2003年“非典”高峰时期来到中国,从“零”开始在北京生活。如今,他已然成为中日交流的民间大使,以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同声传译、谈判人等身份促进中日民间交流。
  
  ★我永远不会自称“我是中国通”,更不会承认“我是中国精”。我不过是一个比较关心中国问题的草根观察者,仅此而已,但却足够。
  ★我做人的第一原则是与众不同,我必须是精英!
  
  他有日本人的勤奋与能量、中国人的八面玲珑;他是新锐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民间外交中争取到重要话语权;他以活跃的发言、敏锐的思考、流利的语言试探着两国的底线;他激起了无数反对声浪,却也迫使两国的政界和年轻人正视自己。他仿佛一个忍者一般总是给人感觉精力旺盛,马不停蹄地奔跑。现在他已经成了中国的媒体红人,其言论受到年轻一代的广泛关注。他就是——加藤嘉一。前不久,他带着新书《中国的逻辑》再次闯入我们的视线。
  
  没有童年的童年
  
  记:我发现你接受采访的时候,总自嘲是“贫二代”,小时候真的很苦?
  加藤:19岁以前,我家里特别艰难,可以说是“贫二代、农三代”。父亲不靠谱的投资破产后,全家为躲债搬家五十多次。我13岁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每天凌晨3点起床送报纸一直送到高考前一天。最困难时家里只剩下500日元(约30元人民币) ,我只得带着弟弟妹妹去超市用试吃食品充饥。可以说我没有童年和少年,从来没享受过青春。
  记:尽管你这样自嘲,可从你的身上看不出一点儿软弱的因子,这是不是和你从前的长跑生涯有关?
  加藤:我从小喜欢跑步,尤其喜欢长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还拿到过日本国家队800米长跑的第二名。如果不是高中二年级时放弃专业训练,现在有可能是一个长跑运动员。虽然离开专业训练已经好几年了,但每天的10公里长跑是必修课,无论多忙都一直坚持了下来。 长跑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项体力运动,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来中国改变了我的生活,不管以后的路怎样,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发挥出自己所有的潜能。像跑步一样,我不会停下,不会放慢速度,我愿意始终奔跑在人生的马拉松跑道上。
  记:放弃长跑,不觉得遗憾吗?
  加藤:13岁开始长跑,14岁时,我800米的实力是全日本第一的,教练很期待,结果受伤了。这宣告我的跑步生涯告一段落。之后我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上了高中,也参加了全国大赛,但始终没能获得满意的成绩。17岁的冬天,身体不行了,病倒了。学习、跑步、家里的事没有办法兼顾下去。我知道自己不能在长跑里面拿第一了,所以当时我就想,不如放弃吧,就退出了国家青年运动队。
  我觉得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一是对自己的现状、环境有深刻的认识;二是你知道自己是谁,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如何做……当认识到自己无法做到最好的时候,就算是很喜欢,也应该想别的路径让自己不可被替代。你看,我未来的目标是从政,但是从政我也可以去跑步,也可以去学校讲课,这些都是不矛盾的。
  记:来中国到现在有没有一个时期是让你觉得最难、快要坚持不下去的?你会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加藤:没有最难,每天都是一样的,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刻。如果要说最困难的,那应该说现在最难,因为在自己还需要吸收许多丰厚的知识、游走环球的阶段下,我经常没法抽出时间,而是被来自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左右,甚至淹没。我是不太会拒绝的人,既然那里有市场,就好好地去做,这是我的性格。这一性格与我长远的走向之间正在发生着尖锐的摩擦。我现在很想沉淀下来,好好看书,好好游走。我恐怕需要在自己的良心与需求之间寻求更加实事求是的平衡。
  
  求学北大的得与失
  
  记:当初,为什么选择来中国,到北大求学?
  加藤:当时,由于英语成绩不错,有过去联合国工作的念头。不过我觉得,要到联合国工作光会英语可不行。联合国的官方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中文。我想,起码汉语和日语有相通的地方,学起来应该不会太吃力。除此之外,促使我来中国的原因不仅因为自己对中国很感兴趣,还因为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为了节约在东京大学的学费,就来到了中国。
  记:你在北大的求学史似乎带着很多传奇的色彩,在“非典”那一年来到北大,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到现在成为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在各大主流媒体开设专栏,这一路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加藤:我刚来中国时根本没有想过我要用中文写作,给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在电视台做时政评论。我只是跟着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顺势而为。最重要的是,我始终认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我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更多的是与当今中国言论环境有关系,它正在往包容、开放、多元的方向变化着,它需要我这样一个外国人对中国问题发表观点,提供不同的视角。因此,我走到今天,我的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
  记:在北大学习期间,你也打过工,听说你身边的一些同学还很不理解?
  加藤:在东大时,我身边99%的同学都有在社会底层打工的经历,所以来到中国后我依然习惯性地选择去北大门口的麦当劳打工。在我看来,麦当劳、肯德基是最适合锻炼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的地方。在那里你要跟所有挑剔的、宽容的客户打交道,还必须态度良好,因为你跟他讲逻辑、玩语言游戏是没用的,客人不会国为你是大学生就宠你惯你原谅你,这样你就能慢慢学会控制情绪,这是在其他实习场合学不到的。
  
  我不是“日本韩寒”
  
  记:不久前,你刚刚发文“东京电力该国有化”,你指出了东电搞混数据、对于福岛勇士待遇不足等等辛辣问题,并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日本韩寒”之名随之风生水起,你喜欢这个称呼么?你是否看韩寒或者中国其他杂文作家的博客?你觉得你和他们的异同是什么?
  加藤:没有喜欢不喜欢。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什么“日本韩寒”,也不接受这种评价,但媒体或公众有说话的自由。我还是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关注韩寒是从了解当今中国舆论,尤其年轻人价值观和生存环境的角度。他的博文我也经常拜读,他既锋利又客气的文字打动了许多同龄人的心,也满足了当今中国意见市场的空白。中国有像韩寒这样的文化人,是令人欣慰的。
  记:前不久,有关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的新闻很多,抛开一些带有情绪化的评论,单看这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两三岁看新闻联播,六七岁读《人民日报》,对于他这种自发的对政治的喜好,你有什么看法?
  加藤:我认为这是中国家长缺乏安全感的体现,今天的家长很逼迫孩子。在幼儿园的阶段,才三四岁,就逼着他学英语、学钢琴,这样孩子非常被动,然后他们忘记了最根本的——怎么做人?怎么培养社会意识?怎么培养公民意识?如果不培养这些,你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有多牛都不行。
  记:和日本的年轻人对比,你觉得现在中国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出在哪儿?
  加藤:在我看来中国的年轻人,不管是沟通能力、语言能力、知识水平都是值得日本年轻人学习的。当然中国的年轻人也有应该向日本年轻人学习的地方,比如日本年轻人很自立,从高中大学就开始经营自己,不靠父母,不着急买房,很冷静。现在很多人说,中国年轻人所出的问题不是做事的层面,而是做人的层面。我以为问题出在价值观上,年轻人没有信仰。今天的中国,站在年轻人的立场看,现在是泡沫时代,房地产泡沫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泡沫,学历、岗位、金钱这些精神泡沫。生活实际一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过于功利和实用,盲目地去骂什么,反动心态、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蒙昧主义全都是中国年轻人的精神泡沫。
  记:在来北京留学之前和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的现在,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吗?
  加藤:对中国和中国人越去了解和剖析,我就越不了解。这种神秘性,我来中国前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中国和中国人,对我来说还是很神秘的存在,才会让我产生动力去观察。中国社会实在太复杂,有些基本走向和发展目标,我是很清楚地看到了。但还有太多太多解释不清楚的或观察不清楚的,没关系,慢慢来。我已经把中国观察与中文表达当做一辈子的事业了。我来中国前后发生变化的还是她的多样性。中国是非常多样化的社会,人、气候、价值观、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发展前途等等,我来中国之前以为中国很统一,什么都统一,后来发现我错了,中国是充满多样化的社会。总之,中国和中国人的神秘性和多样性让我更努力地去了解他们。
  记:这些年来,写日本的书在中国都很受欢迎,很多人想知道,写中国的书在日本也受欢迎吗?普通日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是什么印象?据说普通日本年轻人不怎么关心政治,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应该并非来自官方。就像很多中国年轻人对日本的印象来自ACG(电玩游戏)和IDOL(明星崇拜)一样。
  加藤:这些年来,写中国的书在日本很受关注,正是因为日本国民对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经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经济的复苏,何况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人文关系、社会关系已经走向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我感觉,在日本的图书市场,写中国的书在北京奥运前后是高峰,那段时间日本人都特别关心中国。现在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高峰,中国GDP总量超过了日本,这一历史性事件再次引发日本人对中国关注。我相信,中国人关注日本和日本人关注中国的局面至少持续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记:加藤,你说你以后要从政,你又说把观察中国作为一辈子的事情,你从政之后会不会只有在国际场合才能见到你,而专栏、媒体活动就少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加藤: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我都会观察中国。我希望自己还是保持独立的风格。比如我的名片就是四个字“加藤嘉一”,我这个名片永远不会变化。人是社会动物,你受各种各样的制约不可避免,但是我会尽量地保持独立的风格、中立的姿态去参与这个社会。我没有过多地想,但是我一定会把观察中国和中文表达当做一辈子的事业。
  
其他文献
<正>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体会到音乐才能和音乐成就两者的不同。音乐才能是一个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概念,并且是不容易通过训练和改善的才能。而音乐成就则是与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都认为动物可以预知地震    公元前373年,据历史学家记载,希腊城发生地震的前几天,包括老鼠、蛇、黄鼠狼等一系列的动物都出现了异常的躁动。自人们发现动物可以预感地震以来,便陆续出现鲶鱼躁动、鸡停止产卵和蜜蜂离开蜂巢的报道。无数的宠物主人声称目睹他们的猫、狗在地震之前吠叫、烦躁。或出现了紧张和不安。至于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异常行为仍是一个谜。    狗狗不肯去逛街    在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