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因为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功,所以重视细节。而工人或许不会关心实际,只揣测圣意,自然会浮躁、短视,这是制度使然。所以,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体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它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个简单的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是因为中国的确在这方面有所缺失。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面临着非常特殊的现实状况。
“速度为王”是把双刃剑
有一则小故事:我的老师在他年轻的时候,去一个同学家里做客。同学家买了一台德国冰箱。他对着冰箱愣了半个小时,心想这辈子要是能有一台冰箱,就此生无憾了。
今天,如果你再因为自己家里有台冰箱就去炫耀,恐怕会成为一个笑话。
这是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中国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好比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在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我在参观一家北京的机械公司时发现,这家公司原本是给意大利品牌做代工生产。2008年金融危机时,由于客户资金紧张,于是他们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虽然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全线冲垮。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他们又继续去海外攻城略地,把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度市场驱逐了出去。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备条件,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机会,到处都是机会?
由于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 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后,这个社会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八十年代有人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九十年代股票就起来了;有人刚玩上股票,2000年房地产又暴涨了;房子还没捂热乎,互联网又来了。云计算、汽车、手机、飞机、钢铁、电脑、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乱象丛生,一切都那么丰富而绚烂。
这样一个用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进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当社会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人们早已跑去看《太子妃升职记》了,卖萌成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
这就是当前的现状,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如果固执地守在自己的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或许是愚蠢。
企业家的安全感从哪儿来?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中国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似乎又成了一种原罪。
然而,工匠精神的“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全都需要时间来经营,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
有人说,中国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事实真的如此吗?
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
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
但可惜的是,这些互联网产品几乎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关于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体验不好就没人用。
产业链的位置没有摆正?
有一则关于给人做代工童车的老板的小故事:
有人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
有人问:“为什么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
有人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
“比如,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由此可见,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思考。 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是,这个问题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中国的企业大多还是一个对上级负责的组织结构,有根深蒂固的顽疾性。
例如,一个小姑娘,早上出门前可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化妆,精雕细刻,但是到了公司处理工作时却会敷衍了事。同样一个人,有时有工匠精神,有时就没有。因为脸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板的。
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去谈工匠精神,无异于“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德国、日本这些工匠国家,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或许,今天的中国企业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体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它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个简单的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是因为中国的确在这方面有所缺失。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面临着非常特殊的现实状况。
“速度为王”是把双刃剑
有一则小故事:我的老师在他年轻的时候,去一个同学家里做客。同学家买了一台德国冰箱。他对着冰箱愣了半个小时,心想这辈子要是能有一台冰箱,就此生无憾了。
今天,如果你再因为自己家里有台冰箱就去炫耀,恐怕会成为一个笑话。
这是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中国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好比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在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我在参观一家北京的机械公司时发现,这家公司原本是给意大利品牌做代工生产。2008年金融危机时,由于客户资金紧张,于是他们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虽然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全线冲垮。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他们又继续去海外攻城略地,把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度市场驱逐了出去。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备条件,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机会,到处都是机会?
由于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 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后,这个社会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八十年代有人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九十年代股票就起来了;有人刚玩上股票,2000年房地产又暴涨了;房子还没捂热乎,互联网又来了。云计算、汽车、手机、飞机、钢铁、电脑、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乱象丛生,一切都那么丰富而绚烂。
这样一个用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进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当社会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人们早已跑去看《太子妃升职记》了,卖萌成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
这就是当前的现状,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如果固执地守在自己的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或许是愚蠢。
企业家的安全感从哪儿来?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中国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似乎又成了一种原罪。
然而,工匠精神的“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全都需要时间来经营,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
有人说,中国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事实真的如此吗?
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
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
但可惜的是,这些互联网产品几乎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关于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体验不好就没人用。
产业链的位置没有摆正?
有一则关于给人做代工童车的老板的小故事:
有人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
有人问:“为什么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
有人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
“比如,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由此可见,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思考。 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是,这个问题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中国的企业大多还是一个对上级负责的组织结构,有根深蒂固的顽疾性。
例如,一个小姑娘,早上出门前可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化妆,精雕细刻,但是到了公司处理工作时却会敷衍了事。同样一个人,有时有工匠精神,有时就没有。因为脸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板的。
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去谈工匠精神,无异于“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德国、日本这些工匠国家,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或许,今天的中国企业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