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作用后蓝藻混凝沉淀性能研究

来源 :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强化蓝藻混凝沉淀去除效果,采用压力作用后混凝沉淀除藻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加压后蓝藻的沉淀性能。结果表明,未经加压的蓝藻水混凝沉淀后藻类絮体部分上浮;而在试验压力下,随着加压压力增大,蓝藻混凝沉淀后沉降性能变好。经0.4MPa压力作用后混凝沉淀,绝大部分藻类絮体下沉,少量藻类上浮;经0.5-0.7 MPa作用后混凝沉淀,絮体均下沉。经0.7 MPa加压后沉淀速度u≤0.5cm/min、0.5cm/min3.5cm/min的藻类占藻类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15%、4.03%、5.31%、6.59%、73.9
其他文献
目前《东莞市市区排水专项规划(近、中、长期2014~2025)》已经市政府批复,拟用10年时间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地势低洼,下水道窄小是内涝黑点通病,当地水务部门挖宽泄水口,增加排
水源地保护是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但部分地区的水源地被生活、工业等垃圾围堵,水源地受污染直接威胁群众饮水安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源保护规划和生态补偿机制,建
《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 210-2014)选取管道的长期弹性模量EL进行内衬修复设计,并规定EL为短期弹性模量Es的0.5倍,但是对于这一做法的理论依据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