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挖掘数学中的辩证素材,正确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与统一,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更好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
关键词:辩证法;数学观;方法论;素质教育
G633.6
刚毕业的师范生能否胜任新的教师岗位、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学科教学中能否引导师范生挖掘数学中的辩证素材,能否培养辩证的数学思想,是我们学科教学法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何把数学课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来,值得好好研究”①。“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②因此我们要引导师范生充分挖掘数学中的辩证素材,充分运用数学内在的辩证规律去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是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零碎的。
一、引导师范生挖掘数学辩证素材,特别是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有两重含义,其中之一是“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③横断科学以事物与现象中普遍存在的某种关系为研究对象,数学以事物关系中的数与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代数式、方程、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例说明:⑴进一步明确它们的概念,特别是函数概念,小学、初中阶段的“变量说”到高中阶段的“对应说”,再到大学阶段的“关系说”,三者之间存在普遍联系。③⑵函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联系:
①.任何代数式A(x)可以看着变量x的函数代数表达式:y= A(x),求代数式的值就是求函数的值。
②.函数y= f(x)是一个二元方程y- f(x)=0或不等式y- f(x)>0(或<0),当变量x取何值时,函数值y=0、y>0、y<0?
③.函数的不动点,就是解方程f(x)=x。
因此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四者关系紧密,弄清它们异同非常重要。像这样教学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会提高。
二 、引导师范生挖掘数学辩证素材,特别是辩證法三大规律的体现,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证数学思维
㈠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
恩格斯说:“量变改变事物的质,质变同样也改变事物的量。”④也就是说,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量变,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掌握引起质变的量的临界点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例如:
1.一元二次方程ax?+bx+c=0 (a≠0)根的情况时,就借助于根的判别式量的变化而导致根的质的变化,由根质的变化也会改变量的变化。
△ =b?-4a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4ac<0?方程无实根(有两个虚根)。
“?”(方程根的判定)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方程根的性质)是由质变引起量变的过程。
判别式△=0是引起根变化的临界点,判别式△由正→0→负,方程的根由不等二实根→相等二实根→无实根(虚根)。反之亦然。
2.在讨论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就借助于两圆的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和、差的关系(R≥r)进行变化。
d﹥R+r ?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R-r d=R-r ?两圆内切 0≤d 其中d=R+r是引起质变的临界点。
同样,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也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掌握好它们才能更好地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圆锥曲线借助于e而改变:
01?曲线为双曲线。
随着e的量变,引起曲线的质变,而e=1是引起质变的临界点。
㈡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⑤这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数学中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的,并根据一定的条件可以转化。纵观数学史,整个数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对立统一的过程,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和发展。
(1)数式概念、运算的对立统一
1.每一种数(式)都有和它对立的数(式),各以和它对立的数(式)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比如:整数(式)和分数(式)的对立与互化,并统一与分数(式)之中;实数和虚数的对立与互化,统一于复数之中等等。
2.数的运算方法的对立统一。比如: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在引进负数和相反数后,它们可以互化;引进倒数后,乘法和除法可以互化;引进分数指数后,乘方和开方可以互化, ;在引进对数后,指数和对数同样可以互化等等。
(2)各类方程的对立统一
一元一次、高次方程和多元一次、高次方程对立统一于整式方程中;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对立统一于有理方程中;有理方程和无理方程对立统一于代数方程中等等。
(3)数和形的对立统一
在引进数轴和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后,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可以互化;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可以互化;曲线和方程可以互化等等。这样代数和几何即数和形既对立又统一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考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4)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解字母方程比如s=?(a+b)h时,用b﹑h﹑s表示出a,那么就把a看成未知数,s﹑b﹑h作为已知数,解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同样可分别解关于b﹑h的一元一次方程。 在弄清已知数与未知数后,才能解方程(组),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互化,在解方程(组)时,就是训练学生这个辩证思想,从而有一定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5)有关图形面积、体积的对立统一
(6)微分与积分的对立统一
微分就是在某点处用切线的直线方程近似曲线方程的取值;定积分就是求曲线与x轴所夹得面积,不定积分就是该面积满足的方程式。微分就是求导的过程,积分就是逆向求导,它们对立统一于极限中。
㈢ 在否定中求肯定求发展规律的体现
恩格斯指出:“否定的否定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⑥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地前进。
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在否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之比为1的前提下,才有相似三角形的产生,也才能制造出形形色色大小不等具有和谐美的相似图形;余弦定理c?=a?+b?-2abcosC在否定勾股定理c?=a?+b?(∠C=90?)后,才產生了任意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的一般公式;引入无理数后,实数对有理数进行了否定;虚数出现,复数对实数进行了否定等等。
在数学中“猜想”也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应用,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因此,在教学中,大胆猜想是必要的,“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⑦
总之,引导师范生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辩证素材,培养师范学生辩证的数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引导师范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求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刚毕业的师范生也才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达到对中小学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S]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1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 2013:3.
[3]程晓亮,刘影.初等数学研究[S]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2 ⑵.
[4][5][6]孙发祥, 叶敦平,朱宁康.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S] 上海人民出版,1981:(105,80,12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作者简介: 张学林(1968-),男,汉族,四川南部,教育硕士,中学高级,绵阳师范学院数学学科法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数学学科教学法
关键词:辩证法;数学观;方法论;素质教育
G633.6
刚毕业的师范生能否胜任新的教师岗位、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学科教学中能否引导师范生挖掘数学中的辩证素材,能否培养辩证的数学思想,是我们学科教学法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何把数学课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来,值得好好研究”①。“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②因此我们要引导师范生充分挖掘数学中的辩证素材,充分运用数学内在的辩证规律去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是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零碎的。
一、引导师范生挖掘数学辩证素材,特别是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有两重含义,其中之一是“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③横断科学以事物与现象中普遍存在的某种关系为研究对象,数学以事物关系中的数与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代数式、方程、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例说明:⑴进一步明确它们的概念,特别是函数概念,小学、初中阶段的“变量说”到高中阶段的“对应说”,再到大学阶段的“关系说”,三者之间存在普遍联系。③⑵函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联系:
①.任何代数式A(x)可以看着变量x的函数代数表达式:y= A(x),求代数式的值就是求函数的值。
②.函数y= f(x)是一个二元方程y- f(x)=0或不等式y- f(x)>0(或<0),当变量x取何值时,函数值y=0、y>0、y<0?
③.函数的不动点,就是解方程f(x)=x。
因此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四者关系紧密,弄清它们异同非常重要。像这样教学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会提高。
二 、引导师范生挖掘数学辩证素材,特别是辩證法三大规律的体现,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证数学思维
㈠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
恩格斯说:“量变改变事物的质,质变同样也改变事物的量。”④也就是说,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量变,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掌握引起质变的量的临界点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例如:
1.一元二次方程ax?+bx+c=0 (a≠0)根的情况时,就借助于根的判别式量的变化而导致根的质的变化,由根质的变化也会改变量的变化。
△ =b?-4a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4ac<0?方程无实根(有两个虚根)。
“?”(方程根的判定)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方程根的性质)是由质变引起量变的过程。
判别式△=0是引起根变化的临界点,判别式△由正→0→负,方程的根由不等二实根→相等二实根→无实根(虚根)。反之亦然。
2.在讨论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就借助于两圆的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和、差的关系(R≥r)进行变化。
d﹥R+r ?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R-r
同样,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也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掌握好它们才能更好地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圆锥曲线借助于e而改变:
0
随着e的量变,引起曲线的质变,而e=1是引起质变的临界点。
㈡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⑤这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数学中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的,并根据一定的条件可以转化。纵观数学史,整个数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对立统一的过程,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和发展。
(1)数式概念、运算的对立统一
1.每一种数(式)都有和它对立的数(式),各以和它对立的数(式)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比如:整数(式)和分数(式)的对立与互化,并统一与分数(式)之中;实数和虚数的对立与互化,统一于复数之中等等。
2.数的运算方法的对立统一。比如: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在引进负数和相反数后,它们可以互化;引进倒数后,乘法和除法可以互化;引进分数指数后,乘方和开方可以互化, ;在引进对数后,指数和对数同样可以互化等等。
(2)各类方程的对立统一
一元一次、高次方程和多元一次、高次方程对立统一于整式方程中;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对立统一于有理方程中;有理方程和无理方程对立统一于代数方程中等等。
(3)数和形的对立统一
在引进数轴和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后,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可以互化;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可以互化;曲线和方程可以互化等等。这样代数和几何即数和形既对立又统一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考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4)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解字母方程比如s=?(a+b)h时,用b﹑h﹑s表示出a,那么就把a看成未知数,s﹑b﹑h作为已知数,解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同样可分别解关于b﹑h的一元一次方程。 在弄清已知数与未知数后,才能解方程(组),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互化,在解方程(组)时,就是训练学生这个辩证思想,从而有一定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5)有关图形面积、体积的对立统一
(6)微分与积分的对立统一
微分就是在某点处用切线的直线方程近似曲线方程的取值;定积分就是求曲线与x轴所夹得面积,不定积分就是该面积满足的方程式。微分就是求导的过程,积分就是逆向求导,它们对立统一于极限中。
㈢ 在否定中求肯定求发展规律的体现
恩格斯指出:“否定的否定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⑥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地前进。
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在否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之比为1的前提下,才有相似三角形的产生,也才能制造出形形色色大小不等具有和谐美的相似图形;余弦定理c?=a?+b?-2abcosC在否定勾股定理c?=a?+b?(∠C=90?)后,才產生了任意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的一般公式;引入无理数后,实数对有理数进行了否定;虚数出现,复数对实数进行了否定等等。
在数学中“猜想”也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应用,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因此,在教学中,大胆猜想是必要的,“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⑦
总之,引导师范生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辩证素材,培养师范学生辩证的数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引导师范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求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刚毕业的师范生也才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达到对中小学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S]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1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 2013:3.
[3]程晓亮,刘影.初等数学研究[S]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2 ⑵.
[4][5][6]孙发祥, 叶敦平,朱宁康.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S] 上海人民出版,1981:(105,80,12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作者简介: 张学林(1968-),男,汉族,四川南部,教育硕士,中学高级,绵阳师范学院数学学科法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数学学科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