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对10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者均行病理检查,其中胆固醇性息肉75例(69.4%);炎性息肉14例(13.0%);腺瘤性息肉12例(11.1%);早期胆囊癌3例(2.8%);腺肌病4例(3.7%)。结论:息肉直径>10mm、单个、年龄>5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影响日常生活者,合并胆囊结石,病变逐渐增大者,胆囊无功能或功能不良者,病人精神负担重者应手术治疗。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切除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60
我院2002年3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做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61例,女47例;年龄18~70岁,平均44岁。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饱闷不适,偶有右上腹隐痛及消化不良者35例;有典型的右上腹绞痛史并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者40例。无任何自觉症状,仅为超声检查诊断者33例。
辅助检查:B超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术后诊断与B超符合率为97%(105/108)。
手术及病理检查:108例病人中,10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6例因息肉<0.5cm、无任何临床自觉症状、病人不愿手术治疗,门诊定期随访。手术者均行病理检查,其中胆固醇性息肉75例,占69.4%;炎性息肉14例,占13.0%;腺瘤性息肉12例,占11.1%;早期胆囊癌3例,占2.8%;腺肌病4例,占3.7%;
讨 论
胆囊息肉的类型很多,一般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腺瘤及腺肌病、混合性息肉(包括组织异位囊肿,结缔组织的息肉样肿瘤等)[1]。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囊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腺瘤性息肉多为单发,有粗短的蒂,常伴有不典型增生,易癌变,是最重要的息肉类型。田氏等[2]报道150例PLG胆固醇息肉(69.9%),本组胆固醇性息肉75例(69.4%)。胆固醇性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其发生主要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胆固醇的代谢异常,使泡沫细胞将其吞噬后聚集而成。
胆囊息肉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胆汁通畅程度,一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大部分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多数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若不伴有明显的结石、炎症,不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相鉴别,所以单纯从症状和体检上均不易做出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CT及胆囊造影術。B超检查最有意义,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动态观察胆囊息肉的病灶大小、部位、数目、内部结构及囊壁关系。因此,B超可作为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杨氏[3]报道B超的检出率为92.7%,特异度为94.8%,假阳性率为5.2%,准确性明显高于CT。我们观察的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术后诊断与B超符合率为97%。B超表现为胆囊壁上有向腔内隆起的病变,显示中或强的回声光团,光滑周围局部黏膜无增厚、僵硬,有时有蒂,不伴有声影和不随体位移动而随动。胆固醇性息肉在B超上表现较富特征:大多数<10mm,多发为主,主病变往往于胆囊体部,调整体位使之悬垂于胆囊腔内常可见到细小之蒂,息肉摆动幅度很大,仔细检查能见到数个散在分布的子病变。病变回声强度大多数为强回声,少数为中等回声。
预防性胆囊切除有可能发现早期胆囊癌并予以彻底根治。大部分学者倾向为绝大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并无癌变倾向,而胆囊切除后有可能引起如十二指肠胃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临床不适症状。此外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肠肝循环加快,初级胆汁酸暴露在肠道时间延长,在肠道细菌作用下次级胆汁酸产生增加,而该物质有较强致癌作用,使得结肠癌发病率增加。
依据文献复习和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凡息肉直径>10mm、单个、年龄>5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影响日常生活者,合并胆囊结石,病变逐渐增大者,胆囊无功能或功能不良者,病人精神负担重者应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胆囊息肉样病变.见: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8-591.
2 田大广,朱洪,吴发友,等.150例胆囊息肉的临床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8):629-630.
3 杨汉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手术指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1):18.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切除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60
我院2002年3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做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61例,女47例;年龄18~70岁,平均44岁。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饱闷不适,偶有右上腹隐痛及消化不良者35例;有典型的右上腹绞痛史并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者40例。无任何自觉症状,仅为超声检查诊断者33例。
辅助检查:B超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术后诊断与B超符合率为97%(105/108)。
手术及病理检查:108例病人中,10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6例因息肉<0.5cm、无任何临床自觉症状、病人不愿手术治疗,门诊定期随访。手术者均行病理检查,其中胆固醇性息肉75例,占69.4%;炎性息肉14例,占13.0%;腺瘤性息肉12例,占11.1%;早期胆囊癌3例,占2.8%;腺肌病4例,占3.7%;
讨 论
胆囊息肉的类型很多,一般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腺瘤及腺肌病、混合性息肉(包括组织异位囊肿,结缔组织的息肉样肿瘤等)[1]。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囊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腺瘤性息肉多为单发,有粗短的蒂,常伴有不典型增生,易癌变,是最重要的息肉类型。田氏等[2]报道150例PLG胆固醇息肉(69.9%),本组胆固醇性息肉75例(69.4%)。胆固醇性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其发生主要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胆固醇的代谢异常,使泡沫细胞将其吞噬后聚集而成。
胆囊息肉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胆汁通畅程度,一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大部分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多数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若不伴有明显的结石、炎症,不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相鉴别,所以单纯从症状和体检上均不易做出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CT及胆囊造影術。B超检查最有意义,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动态观察胆囊息肉的病灶大小、部位、数目、内部结构及囊壁关系。因此,B超可作为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杨氏[3]报道B超的检出率为92.7%,特异度为94.8%,假阳性率为5.2%,准确性明显高于CT。我们观察的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术后诊断与B超符合率为97%。B超表现为胆囊壁上有向腔内隆起的病变,显示中或强的回声光团,光滑周围局部黏膜无增厚、僵硬,有时有蒂,不伴有声影和不随体位移动而随动。胆固醇性息肉在B超上表现较富特征:大多数<10mm,多发为主,主病变往往于胆囊体部,调整体位使之悬垂于胆囊腔内常可见到细小之蒂,息肉摆动幅度很大,仔细检查能见到数个散在分布的子病变。病变回声强度大多数为强回声,少数为中等回声。
预防性胆囊切除有可能发现早期胆囊癌并予以彻底根治。大部分学者倾向为绝大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并无癌变倾向,而胆囊切除后有可能引起如十二指肠胃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临床不适症状。此外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肠肝循环加快,初级胆汁酸暴露在肠道时间延长,在肠道细菌作用下次级胆汁酸产生增加,而该物质有较强致癌作用,使得结肠癌发病率增加。
依据文献复习和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凡息肉直径>10mm、单个、年龄>5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影响日常生活者,合并胆囊结石,病变逐渐增大者,胆囊无功能或功能不良者,病人精神负担重者应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胆囊息肉样病变.见: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8-591.
2 田大广,朱洪,吴发友,等.150例胆囊息肉的临床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8):629-630.
3 杨汉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手术指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