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腹腔联合应用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及三磷酸腺苷(ATP)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及失神经肌肉的作用. 方法 选取SD大白鼠96只,体重(250±15)g,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NS组)、ATP组、NGF组、ATP+NGF组;选取大鼠坐骨神经,暴露后人为切断造成3 mm缺损损伤,通过硅胶管连接两神经断端,建立神经再生室.术后立即对各组分别予以腹腔内注射等渗盐水0.4 ml、ATP0.4 ml(1 mg/ml)、NGF0.4 ml(0.2 μg/ml)、NGF+ATP 0.4 ml(ATP 1 mg/ml、NGF 0.2 μg/ml),之后每3 d通过腹腔注射1次.在第2,4,6,8周各组分别取6只大门鼠行坐骨神经指数测定、大体观察、坐骨神经肌电图检查,处死大鼠后切取标本观察再生室区段神经再生状况、腓肠肌湿重,HE染色观察腓肠肌纤维直径及截面积. 结果 术后第2,4,6,8周各组分别取6只大白鼠测定实验数据,NGF+ATP组坐骨神经指数、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优于NS组及单纯ATP或NGF组(P<0.05).大体观察可见NGF+ATP组患侧足趾红肿程度较其余三组轻,局部溃烂亦相对少,未见足趾脱落者.术后2周,各组神经再生室内可见纤细神经纤维生长,但未将神经断端连接一起.术后4,6,8周,神经再生室内可见神经纤维通过,NGF+ATP组相对其余三组神经纤维生长生长情况较好,且局部炎性反应及纤维粘连轻.NGF组神经纤维生长情况好于ATP组,但二者均优于NS组.第2,4,6,8周神经电生理及腓肠肌湿重NGF组优于ATP组,第4,6,8周坐骨神经指数、肌纤维直径及截面积NGF组优于ATP组(P<0.05),且各时相点NGF组及ATP组的观测指标均明显优于NS组(P<0.05). 结论 (1)联合应用NGF+ATP对神经损伤修复及失神经肌肉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应用NGF及ATP;(2)单纯应用ATP对神经损伤修复及失神经肌肉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劣于NGF及NGF+ATP。
神经生长因子及三磷酸腺苷联合应用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及对失神经肌肉的作用
【摘 要】
:
目的 探讨腹腔联合应用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及三磷酸腺苷(ATP)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及失神经肌肉的作用. 方法 选取SD大白鼠96只,体重(250±15)g,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NS组)、ATP组、NGF组、ATP+NGF组;选取大鼠坐骨神经,暴露后人为切断造成3 mm缺损损伤,通过硅胶管连接两神经断端,建立神经再生室.术后立即对各组分别予以腹腔内注射等渗盐水0.4 ml
【机 构】
:
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一区,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一区,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创伤杂志
【发表日期】
:
2010年2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18岁,因骑自行车不慎摔倒时车扶手撞伤腹部后腹痛0.5 h就诊.诉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头部及其他部位受伤史.体检: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4 cm),对光反射灵敏,头颅五官未见明显伤痕。
期刊
蚯蚓,又名地龙,是我国的传统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蚯蚓具有增强免疫、促愈合、抗血栓、降压、解热镇痛、抗癌和抑菌作用,目前对蚯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纤溶活性~([1,2]).中医治疗中将活蚯蚓跟白糖匀浆后外用治疗烫伤一直是经典药方,效果明显.为了深入挖掘蚯蚓促烫伤愈合的药理活性,拓展其药用领域,笔者对蚯蚓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纯化后的蚯蚓蛋白(EFP)对大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促
期刊
外伤所致尿道断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常见的损伤,男孩多见.因小儿尿道纤细、解剖上的特点及器械应用的限制,儿童尿道外伤的治疗比成人更困难、更复杂,目前仍是小儿泌尿外科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我院2000-2009年共收治外伤所致尿道断裂患儿12例.现将有关处理措施及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计算机辅助导航和传统透视引导下,在骨盆标本上模拟手术中经皮空心拉力螺钉置入操作,评估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 将6具国人骨盆干性标本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引导技术即传统C形臂透视技术、二维及Iso-C3D三维导航引导下,模拟手术过程在三组骨盆标本的S1、S2两侧椎弓根、双侧髋臼前柱、双侧髋臼后柱和耻骨联合内共置入54枚空心螺钉.比较不同组间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每枚螺钉
颧-上颌骨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因其位于颌面部较突出的部位,易受外力而发生骨折,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内陷畸形、咬(牙合)关系紊乱.复位治疗不当将影响美观及功能.关于骨折复位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一般多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入路。
期刊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9岁.20年前被木棍戳伤右眼伴视物不见,当时急诊给予"右眼外伤缝合术",术后视力无改善,此后未再诊治.现就诊于我院,以"陈旧性眼外伤(右)"收入院.体检:视力为手动/眼前(右),1.2(左),眼压正常(双).右眼角膜中央略偏鼻下有一斜形粘连性白斑,斑内有新生血管长入,前房深浅不一,鼻下方虹膜根部断离,断开的虹膜连同被拽长的睫状突与角膜白斑粘连,其间有白色混浊,看不到瞳孔、
期刊
脓毒症(sepsis)系严重创伤、休克、大手术和感染后常见并发症,是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最大障碍[1].脓毒症的本质是机体对感染作出的过度反应,它并非单纯由病原体及其毒素损害所致,宿主的免疫状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体抵抗感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宿主、微生物和环境等[2].近年来,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作为一个具
期刊
目的 分析反向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g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特殊类型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术并总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反向应用LISS治疗特殊的股骨近端骨折28例.所有患者均不能经闭合牵引获得复位.转子间骨折8例,采用AO分类法:31 A2.2型3例,31 A2.3型2例,31 A3.1型1例,31 A3.
多发伤最初指累及不同解剖部位的复杂创伤,有多个伤口.现代多发伤是指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较严重.所谓解剖部位指按AIS-2005版划分的头颈部、面部、胸部(包括胸椎、膈肌和肋骨架)、腹部(包括腰椎、盆腔)、四肢和体表等6个部位。
期刊
目的 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1例(治疗组)与2004年7月-2007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治疗同样的患者65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治疗组良好(5分)21例,中残(4分)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