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古称“涪城”“绵州”,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幅员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9个县市区,总人口54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106万,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地理环境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绵阳市位于北纬30°42′至33°03′,东经103°45′至105°43′。全市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东西宽约144公里,南北长约296公里,面积20249平方公里。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山区占61%,丘陵区占20.4%,平坝区占18.6%。
绵阳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春暖秋凉、夏少酷暑、冬无严寒,灾害性天气少,非常宜人居住。同时,绵阳城市涪江、安昌江、芙蓉溪穿城而过、汇流其间,四周群山环抱,呈现出“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特色,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等殊荣,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来了还想来的城市。
矿产资源
全市已发现矿种有铁、锰、铅锌、钨、金、银、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等56种,矿产地400余处,其中黑色金属73处、有色金属25处、贵金属70处、燃料矿产13处,非金属矿产2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6个矿种,具工业矿床规模的74处。2009年末,全市有21多个矿种得到开发利用。
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矿种有: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江油的铸型用砂、水泥配料用页岩储量居全省第一,安县、北川的重晶石储量居第二,江油的玻璃用石英砂岩、冶金用白云岩、全市的天然气总量居第三。以县(市、区)论,平武的矿产资源以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金、铁、锰、钨和铅锌矿;其他县(市、区)以非金属矿为主:如江油市的石灰石、硫铁矿,安县的石灰石、磷块岩、重晶石,北川的石灰石、重晶石、硅石、饰面用板岩,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涪城、游仙的砖瓦用页岩、砂石等。天然气在全市有广泛分布,除平武、北川、安县外,均有产出。
历史文化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名“涪城”“绵州”,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这里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诗书画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调元、现代作家沙汀、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曾在此研究原子弹和导弹。西汉名医涪翁、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文化先圣扬雄、蜀汉大司马蒋琬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今天绵阳荟萃了包括25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7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吸引了10万多名到绵阳就读的外地学子,彰显了其作为文化之城、科技之城、读书之城的独特魅力。
绵阳人文绚烂,风光迤逦,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拥有七曲山大庙、九皇山、报恩寺、窦圃山、北川地震遗址和江油李白纪念馆等6个4A级景区。李白文化、三国蜀汉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文昌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蕴含的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铸就的感恩奋进文化感天动地,文昌庙会、雎水踩桥等大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有以李白故里、翠云廊、富乐山、越王楼、报恩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区,以北川老县城遗址、“5·12”汶川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为代表的“三基地一窗口”示范区,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猿王洞、涪江六峡、小寨子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区,以仙海湖、罗浮山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景区,以跃进路1958、芙蓉汉城、新北川“巴拿恰”为代表的特色街区。
经济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推进“三个加快”,夺取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强勁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综合状况
综合经济发展提速、结构向好。2011年,绵阳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实现GDP1189.1亿元,增长15.2%,GDP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6.6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3亿元,增长9.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7:51.9:3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50.7亿元,增长1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4.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物价逐步回落。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9%,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11.1%,居住类上涨6.0%,是带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5%,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1.2%。
两化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绵阳工业化率达到44.7%,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1.7个百分点缩小到0.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41.84%,比2010年提高1.99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科技城范围实现GDP746.7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亿元,增长2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5.9亿元,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9亿元,增长20.0%,新三城建设加快推进。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8.9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5.5%,林业总产值增长8.2%,牧业总产值增长1.5%,渔业总产值增长6.5%。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
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4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積13.5万公顷,增长0.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8.9万吨,增长2.1%。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73.7万吨,增长2%;小春粮食产量65.2万吨,增长2.5%。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8.3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56.5万吨,增长2.6%;油料作物产量32.4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190.8万吨,增长6.6%。
养殖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出栏生猪576万头,下降2.9%。实现肉类总产量62.3万吨,下降0.2%;禽蛋产量15.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4万吨,下降1.6%;水产品产量9.8万吨,增长3.7%。
绿化造林稳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3亿元,完成造林面积6.2万公顷。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3万公顷。全年收获大宗林产品1.4万吨。比上年增产1677吨,其中油桐籽170吨、棕片110吨、核桃13578吨、生漆24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5万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9.9亿立方米,实际供水10.8亿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4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万公顷。农机总动力达到245万千瓦,新建沼气池2.5万口。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1.2亿元,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2.1亿元,增长23.7%,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2.4%,重轻工业的比例为56.3:43.7。
“2+4”重点产业较快增长。全市“2+4”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91.2%,增长31.7%。在“2+4”产业总产值中,材料产业增长41.3%,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5.2%,冶金机械产业增长35.2%,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1.9%,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6.3%,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6.1%。
县域工业较快发展。涪城区属、农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0%,其余县市区和园区也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2011年,全市重点监测的80种工业产品中,有76.3%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等离子电视增长69.4%,改装汽车增长41.5%,水泥增长81.7%,白酒增长78.8%,卷烟增长35.4%,发电量增长4.1%,钢材增长4.1%。
工业效益稳步回升。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7.6亿元,增长33.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6.3亿元,增长43.8%:实现利税总额167.4亿元,增长3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06.1亿元,增长1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47.2亿元,增长37.4%:其他企业完成159亿元,增长11%。全市建筑安装行业共完成增加值85.3亿元,增长17.8%。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减。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9亿元,增长7.4%,在灾后重建基本结束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投资的稳定增长。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22.4亿元,下降4.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2.3亿元,增长25%,增幅比去年回落30.6个百分点。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亿元,下降5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4.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4.1亿元,增长12%。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完成工业投资224.7亿元,增长12.5%,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5.1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2+4”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投向“2+4”工业行业的投资达到191.3亿元,增长20.9%,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8.8亿元,增长18.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21.7亿元,增长61.8%;化工产业完成投资10.4亿元,增长42.1%;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完成投资42.2亿元,增长18.9%;冶金机械产业完成投资48.3亿元,增长49.6%;材料产业完成投资29.9亿元,下降19.3%。
房地产销售回落。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586.2万平方米,增长39.6%;竣工面积338.7万平方米,增长102.9%;销售面积415.8万平方米,增长16.1%,增幅比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亿元,增长17.8%。总量居全省第2位。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亿元,增长41.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5.9亿元,增长15.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5亿元,增长33.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8.3%。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34.6亿元,增长19.2%;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9.6亿元,增长15%。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81.5万人次,增长32.4%;实现旅游总收入97.2亿元,增长49%。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1年,全市引进内资项目626个,到位资金487.7亿元,增长27.3%。2011年,全市引进外资3.2亿美元,增长12.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2011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15.9%。其中:进口总额8.8亿美元,增长13.8%;出口(含代理)总额9.7亿美元,增长17.8%。
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持续改善。201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988.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042.7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46.3亿人公里,增长3.5%;公路货运周转量52.2亿吨公里,增长25.1%;水运客运周转量332万人公里,下降7.3%;水运货运周转量13.76万吨公里,增长129.3%;铁路客运量409.9万人,增长0.9%;铁路货运量118.2万吨,增长2.3%;民用航空客运量62.3万人次,增长7.9%;民用航空货邮运量7878.8吨,增长0.1%。
通讯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418处,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全年实现通讯业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增长12.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机用户73.7万户,下降0.7%,其中住宅电话59.7万户,增长3.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33.4万户,增长12.8%。国际互联网用户44.7万户,增长31.8%。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2.1亿元,增长44.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亿元,增长44.7%。税收收入完成47.2亿元,增长37.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
金融运行稳健。2011年12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32.7亿元,增长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2.6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9亿元,增长12.9%。重点支持了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建设、工业、民生和“三农”等领域,为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保险业平稳发展。2011年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2家,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6.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11亿元,增长16.3%。
文卫科教
文化事业繁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市共有体育场馆数13个,全市举办各种运动会895次,参加人次达543万。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全市有卫生机构11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5个,卫生技术人员2.1万人,执业医师9054人,注册护师、护士7364人,医院床位数2.1万张。
科技创新不断扩大。全市共组织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0项,落实无偿资金11784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8项,落实无偿资金2771万元。全市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9家。全市全年共申请专利2441件,专利授权1362件。
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连续十一年全省双第一。职教体系日趋完善。
环境节能
环保防治力度加大。各县市区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全市共有污水处理厂9个,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3万吨/日,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1.48%。全年共实施结构减排项目24个,工程减排项目5个,农业源减排项目32个,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
环境质量稳定。2011年全市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有365天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达标率为100%。
年度节能目标圆满完成。2011年,绵阳单位GDP能耗下降3.92%,规模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83%,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011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的目标任务。201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349.72万吨标煤,增长14%;工业增加值单耗0.6965吨标煤/万元,下降7.83%。
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98元,增长1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83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70元,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13元,增长19.7%。
就业压力仍然较大。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21.9万人,当年新增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8%。全市有1.4万人员实现再就业。
社会保障覆盖广。2011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9万人;江油、安县、北川、平武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2.1万人,参合率99.32%;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6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12.4万人,增长0.5%,农村居民18.3万人,下降5%。
投资环境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绵阳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任务最重。几年以来,绵阳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走出了“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迈进了发展振兴、追赶跨越的明媚春天。
绵阳区位优势明显,是西部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四川向西北开放的主要交通走廊。宝(鸡)成(都)铁路和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市区距四川省会成都98公里、距重庆300多公里,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铁路、成(都)西(安)客运专线等4条铁路和成(都)绵(阳)高速公路复线、成(都)绵(阳)巴(中)高速公路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到成都只需半小时、到西安只需2小时,经绵(阳)遂(宁)渝(重庆)高速公路到重庆只需3小时。出入境条件便利,东向可由绵遂渝高速公路经长江“黄金水道”连通长三角、珠三角,北向可通过成(都)西(安)郑(州)铁路通往华北腹地。绵阳机场开通了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航线,每周进出港航班达到69个。绵阳火车站站房面积1.5万平方米,是四川省地級市中面积最大、设施最好的,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70万人次。拥有完备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有二类铁路口岸、公共保税仓库、集装箱货栈和西部地区地级市中唯一出口加工区。 绵阳科技资源丰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2所,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7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2万。2000年9月,中央作出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的战略决策。成立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委组成的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支持绵阳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多年建设发展,科技城召开部际协调小组会议10次,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00多项,形成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200多项,九九瑞迪、利尔化学、西普化工等一批军转民企业快速发展,科学新城核心项目工程选址答辩绵阳位居第一,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建设有序推进,一个创新开放、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科技城已经矗立在祖国的西部。
绵阳产业基础坚实,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西部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现有大中型骨干企业50余家,注册上市公司7家,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2011年产值达到685、120、70、53亿元。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以冶金机械、材料、化工、食品等产业为支撑的完备现代工业体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配套功能完善,世界500强艾默生、普思电子、富士康、神华集团和中国重汽、华展汽车等一批大企业纷纷入绵发展。长虹3G智能手机、九洲军民融合产业园、攀长钢改造提升、华晨汽车南方基地、中国重汽重卡基地、川汽新能源汽车、好圣汽车零部件、丰谷酒业万吨优质曲酒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形成。
绵阳文化底蕴深厚,正在成为国家级旅游目的地。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蕴含的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铸就的感恩奋进文化感天动地,文昌庙会、雎水踩桥等大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有以李白故里、七曲山大庙、翠云廊、富乐山、越王楼、报恩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区,以北川老县城遗址、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为代表的“三基地一窗口”示范区,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窦圃山、猿王洞、涪江六峡、小寨子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区,以仙海湖、罗浮山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景区,以跃进路1958、芙蓉汉城、新北川“巴拿恰”为代表的特色街区。
绵阳人居环境优良,是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山水生态城市。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汇流,绵山、富乐山、西山、南山群山环抱,绿化覆盖率达38.1%,呈现“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拥有国家重点中职学校8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6所、三级甲等医院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4家,建有4星级以上酒店6家、大型体育场馆2个,沃尔玛、百盛、新世界百货等大型商场入驻绵阳。城市规划布局科学合理,二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以科创区为主导的科教创新区、以高新区为主导的城西新区和以经开区为主导的城南新区加快发展,市到县四条产城一体发展带各具特色,“一城三区四带”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教绵阳、畅通绵阳、森林绵阳、宜居绵阳、和谐绵阳、清洁绵阳“六个绵阳”建设初见成效,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商业氛围和生活气息浓厚。
绵阳投资环境优越,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的重点城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中,明确提出“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推进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省赋予科技城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支持绵阳在“三网融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相关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绵阳市劳动力资源富集,拥有26万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可培养3.5万名技工。全面推行并联审批,成立由市级领导负责的6个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办公室和行业协会,对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和“绿色通道”审批,提供VIP、保姆式服务,重商、亲商、富商氛围浓厚。以“关键在于落实、根本在于解决问题”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深入开展,自觉抓落实、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在全市蔚然成风。
“十二五”时期,是绵阳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灾后重建全面胜利这个发展高点上,绵阳市将着力做强做大产业、做大做美城市、做牢做优基础、做实做好民生,加快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推动绵阳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全省领先,确保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翻一番以上。当前,绵阳市正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个着力重点,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攻坚年”和“开放合作突破年”,巩固和发展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
“5·12”特大地震给绵阳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绵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据专家论证,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包括成德绵地区近千年内不会再发生强烈地震,并且绵阳城区不属于地震带,不会发生地震,非常安全。可以说,绵阳是投资兴业、大展宏图的一片热土,发展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创业商机无限。在灾后重建中,绵阳的投资环境将会更加优化,绵阳市将会用感恩的心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地理环境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绵阳市位于北纬30°42′至33°03′,东经103°45′至105°43′。全市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东西宽约144公里,南北长约296公里,面积20249平方公里。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山区占61%,丘陵区占20.4%,平坝区占18.6%。
绵阳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春暖秋凉、夏少酷暑、冬无严寒,灾害性天气少,非常宜人居住。同时,绵阳城市涪江、安昌江、芙蓉溪穿城而过、汇流其间,四周群山环抱,呈现出“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特色,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等殊荣,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来了还想来的城市。
矿产资源
全市已发现矿种有铁、锰、铅锌、钨、金、银、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等56种,矿产地400余处,其中黑色金属73处、有色金属25处、贵金属70处、燃料矿产13处,非金属矿产2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6个矿种,具工业矿床规模的74处。2009年末,全市有21多个矿种得到开发利用。
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矿种有: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江油的铸型用砂、水泥配料用页岩储量居全省第一,安县、北川的重晶石储量居第二,江油的玻璃用石英砂岩、冶金用白云岩、全市的天然气总量居第三。以县(市、区)论,平武的矿产资源以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金、铁、锰、钨和铅锌矿;其他县(市、区)以非金属矿为主:如江油市的石灰石、硫铁矿,安县的石灰石、磷块岩、重晶石,北川的石灰石、重晶石、硅石、饰面用板岩,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涪城、游仙的砖瓦用页岩、砂石等。天然气在全市有广泛分布,除平武、北川、安县外,均有产出。
历史文化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名“涪城”“绵州”,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这里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诗书画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调元、现代作家沙汀、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曾在此研究原子弹和导弹。西汉名医涪翁、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文化先圣扬雄、蜀汉大司马蒋琬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今天绵阳荟萃了包括25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7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吸引了10万多名到绵阳就读的外地学子,彰显了其作为文化之城、科技之城、读书之城的独特魅力。
绵阳人文绚烂,风光迤逦,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拥有七曲山大庙、九皇山、报恩寺、窦圃山、北川地震遗址和江油李白纪念馆等6个4A级景区。李白文化、三国蜀汉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文昌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蕴含的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铸就的感恩奋进文化感天动地,文昌庙会、雎水踩桥等大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有以李白故里、翠云廊、富乐山、越王楼、报恩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区,以北川老县城遗址、“5·12”汶川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为代表的“三基地一窗口”示范区,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猿王洞、涪江六峡、小寨子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区,以仙海湖、罗浮山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景区,以跃进路1958、芙蓉汉城、新北川“巴拿恰”为代表的特色街区。
经济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推进“三个加快”,夺取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强勁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综合状况
综合经济发展提速、结构向好。2011年,绵阳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实现GDP1189.1亿元,增长15.2%,GDP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6.6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3亿元,增长9.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7:51.9:3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50.7亿元,增长1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4.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物价逐步回落。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9%,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11.1%,居住类上涨6.0%,是带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5%,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1.2%。
两化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绵阳工业化率达到44.7%,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1.7个百分点缩小到0.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41.84%,比2010年提高1.99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科技城范围实现GDP746.7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亿元,增长2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5.9亿元,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9亿元,增长20.0%,新三城建设加快推进。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8.9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5.5%,林业总产值增长8.2%,牧业总产值增长1.5%,渔业总产值增长6.5%。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
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4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積13.5万公顷,增长0.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8.9万吨,增长2.1%。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73.7万吨,增长2%;小春粮食产量65.2万吨,增长2.5%。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8.3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56.5万吨,增长2.6%;油料作物产量32.4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190.8万吨,增长6.6%。
养殖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出栏生猪576万头,下降2.9%。实现肉类总产量62.3万吨,下降0.2%;禽蛋产量15.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4万吨,下降1.6%;水产品产量9.8万吨,增长3.7%。
绿化造林稳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3亿元,完成造林面积6.2万公顷。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3万公顷。全年收获大宗林产品1.4万吨。比上年增产1677吨,其中油桐籽170吨、棕片110吨、核桃13578吨、生漆24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5万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9.9亿立方米,实际供水10.8亿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4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万公顷。农机总动力达到245万千瓦,新建沼气池2.5万口。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1.2亿元,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2.1亿元,增长23.7%,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2.4%,重轻工业的比例为56.3:43.7。
“2+4”重点产业较快增长。全市“2+4”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91.2%,增长31.7%。在“2+4”产业总产值中,材料产业增长41.3%,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5.2%,冶金机械产业增长35.2%,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1.9%,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6.3%,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6.1%。
县域工业较快发展。涪城区属、农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0%,其余县市区和园区也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2011年,全市重点监测的80种工业产品中,有76.3%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等离子电视增长69.4%,改装汽车增长41.5%,水泥增长81.7%,白酒增长78.8%,卷烟增长35.4%,发电量增长4.1%,钢材增长4.1%。
工业效益稳步回升。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7.6亿元,增长33.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6.3亿元,增长43.8%:实现利税总额167.4亿元,增长3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06.1亿元,增长1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47.2亿元,增长37.4%:其他企业完成159亿元,增长11%。全市建筑安装行业共完成增加值85.3亿元,增长17.8%。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减。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9亿元,增长7.4%,在灾后重建基本结束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投资的稳定增长。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22.4亿元,下降4.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2.3亿元,增长25%,增幅比去年回落30.6个百分点。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亿元,下降5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4.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4.1亿元,增长12%。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完成工业投资224.7亿元,增长12.5%,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5.1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2+4”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投向“2+4”工业行业的投资达到191.3亿元,增长20.9%,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8.8亿元,增长18.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21.7亿元,增长61.8%;化工产业完成投资10.4亿元,增长42.1%;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完成投资42.2亿元,增长18.9%;冶金机械产业完成投资48.3亿元,增长49.6%;材料产业完成投资29.9亿元,下降19.3%。
房地产销售回落。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586.2万平方米,增长39.6%;竣工面积338.7万平方米,增长102.9%;销售面积415.8万平方米,增长16.1%,增幅比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亿元,增长17.8%。总量居全省第2位。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亿元,增长41.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5.9亿元,增长15.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5亿元,增长33.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8.3%。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34.6亿元,增长19.2%;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9.6亿元,增长15%。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81.5万人次,增长32.4%;实现旅游总收入97.2亿元,增长49%。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1年,全市引进内资项目626个,到位资金487.7亿元,增长27.3%。2011年,全市引进外资3.2亿美元,增长12.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2011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15.9%。其中:进口总额8.8亿美元,增长13.8%;出口(含代理)总额9.7亿美元,增长17.8%。
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持续改善。201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988.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042.7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46.3亿人公里,增长3.5%;公路货运周转量52.2亿吨公里,增长25.1%;水运客运周转量332万人公里,下降7.3%;水运货运周转量13.76万吨公里,增长129.3%;铁路客运量409.9万人,增长0.9%;铁路货运量118.2万吨,增长2.3%;民用航空客运量62.3万人次,增长7.9%;民用航空货邮运量7878.8吨,增长0.1%。
通讯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418处,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全年实现通讯业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增长12.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机用户73.7万户,下降0.7%,其中住宅电话59.7万户,增长3.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33.4万户,增长12.8%。国际互联网用户44.7万户,增长31.8%。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2.1亿元,增长44.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亿元,增长44.7%。税收收入完成47.2亿元,增长37.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
金融运行稳健。2011年12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32.7亿元,增长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2.6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9亿元,增长12.9%。重点支持了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建设、工业、民生和“三农”等领域,为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保险业平稳发展。2011年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2家,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6.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11亿元,增长16.3%。
文卫科教
文化事业繁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市共有体育场馆数13个,全市举办各种运动会895次,参加人次达543万。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全市有卫生机构11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5个,卫生技术人员2.1万人,执业医师9054人,注册护师、护士7364人,医院床位数2.1万张。
科技创新不断扩大。全市共组织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0项,落实无偿资金11784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8项,落实无偿资金2771万元。全市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9家。全市全年共申请专利2441件,专利授权1362件。
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连续十一年全省双第一。职教体系日趋完善。
环境节能
环保防治力度加大。各县市区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全市共有污水处理厂9个,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3万吨/日,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1.48%。全年共实施结构减排项目24个,工程减排项目5个,农业源减排项目32个,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
环境质量稳定。2011年全市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有365天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达标率为100%。
年度节能目标圆满完成。2011年,绵阳单位GDP能耗下降3.92%,规模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83%,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011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的目标任务。201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349.72万吨标煤,增长14%;工业增加值单耗0.6965吨标煤/万元,下降7.83%。
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98元,增长1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83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70元,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13元,增长19.7%。
就业压力仍然较大。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21.9万人,当年新增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8%。全市有1.4万人员实现再就业。
社会保障覆盖广。2011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9万人;江油、安县、北川、平武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2.1万人,参合率99.32%;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6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12.4万人,增长0.5%,农村居民18.3万人,下降5%。
投资环境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绵阳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任务最重。几年以来,绵阳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走出了“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迈进了发展振兴、追赶跨越的明媚春天。
绵阳区位优势明显,是西部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四川向西北开放的主要交通走廊。宝(鸡)成(都)铁路和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市区距四川省会成都98公里、距重庆300多公里,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铁路、成(都)西(安)客运专线等4条铁路和成(都)绵(阳)高速公路复线、成(都)绵(阳)巴(中)高速公路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到成都只需半小时、到西安只需2小时,经绵(阳)遂(宁)渝(重庆)高速公路到重庆只需3小时。出入境条件便利,东向可由绵遂渝高速公路经长江“黄金水道”连通长三角、珠三角,北向可通过成(都)西(安)郑(州)铁路通往华北腹地。绵阳机场开通了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航线,每周进出港航班达到69个。绵阳火车站站房面积1.5万平方米,是四川省地級市中面积最大、设施最好的,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70万人次。拥有完备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有二类铁路口岸、公共保税仓库、集装箱货栈和西部地区地级市中唯一出口加工区。 绵阳科技资源丰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2所,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7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2万。2000年9月,中央作出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的战略决策。成立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委组成的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支持绵阳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多年建设发展,科技城召开部际协调小组会议10次,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00多项,形成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200多项,九九瑞迪、利尔化学、西普化工等一批军转民企业快速发展,科学新城核心项目工程选址答辩绵阳位居第一,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建设有序推进,一个创新开放、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科技城已经矗立在祖国的西部。
绵阳产业基础坚实,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西部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现有大中型骨干企业50余家,注册上市公司7家,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2011年产值达到685、120、70、53亿元。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以冶金机械、材料、化工、食品等产业为支撑的完备现代工业体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配套功能完善,世界500强艾默生、普思电子、富士康、神华集团和中国重汽、华展汽车等一批大企业纷纷入绵发展。长虹3G智能手机、九洲军民融合产业园、攀长钢改造提升、华晨汽车南方基地、中国重汽重卡基地、川汽新能源汽车、好圣汽车零部件、丰谷酒业万吨优质曲酒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形成。
绵阳文化底蕴深厚,正在成为国家级旅游目的地。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蕴含的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铸就的感恩奋进文化感天动地,文昌庙会、雎水踩桥等大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有以李白故里、七曲山大庙、翠云廊、富乐山、越王楼、报恩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区,以北川老县城遗址、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为代表的“三基地一窗口”示范区,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窦圃山、猿王洞、涪江六峡、小寨子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区,以仙海湖、罗浮山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景区,以跃进路1958、芙蓉汉城、新北川“巴拿恰”为代表的特色街区。
绵阳人居环境优良,是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山水生态城市。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汇流,绵山、富乐山、西山、南山群山环抱,绿化覆盖率达38.1%,呈现“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拥有国家重点中职学校8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6所、三级甲等医院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4家,建有4星级以上酒店6家、大型体育场馆2个,沃尔玛、百盛、新世界百货等大型商场入驻绵阳。城市规划布局科学合理,二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以科创区为主导的科教创新区、以高新区为主导的城西新区和以经开区为主导的城南新区加快发展,市到县四条产城一体发展带各具特色,“一城三区四带”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教绵阳、畅通绵阳、森林绵阳、宜居绵阳、和谐绵阳、清洁绵阳“六个绵阳”建设初见成效,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商业氛围和生活气息浓厚。
绵阳投资环境优越,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的重点城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中,明确提出“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推进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省赋予科技城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支持绵阳在“三网融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相关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绵阳市劳动力资源富集,拥有26万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可培养3.5万名技工。全面推行并联审批,成立由市级领导负责的6个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办公室和行业协会,对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和“绿色通道”审批,提供VIP、保姆式服务,重商、亲商、富商氛围浓厚。以“关键在于落实、根本在于解决问题”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深入开展,自觉抓落实、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在全市蔚然成风。
“十二五”时期,是绵阳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灾后重建全面胜利这个发展高点上,绵阳市将着力做强做大产业、做大做美城市、做牢做优基础、做实做好民生,加快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推动绵阳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全省领先,确保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翻一番以上。当前,绵阳市正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个着力重点,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攻坚年”和“开放合作突破年”,巩固和发展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
“5·12”特大地震给绵阳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绵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据专家论证,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包括成德绵地区近千年内不会再发生强烈地震,并且绵阳城区不属于地震带,不会发生地震,非常安全。可以说,绵阳是投资兴业、大展宏图的一片热土,发展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创业商机无限。在灾后重建中,绵阳的投资环境将会更加优化,绵阳市将会用感恩的心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