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如何渗透民俗文化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9689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关键字:中学语文
  民俗文化
  渗透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保障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
  “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切勿盲目的渗透民俗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其他文献
摘要:国画家目击万物,品味自然,不断完成视觉传递过程,萌动视觉心理美感;而美感触动着思维空间,思维空间又趋动着国画图式不断演变。图式的演变又是人格自然流露的烙印。图式本无固定样式,只是国画家“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把自然物潜移默化为心象,神领意造,终成格调。画家作画,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千章万法,不执于法。一切国画图式都是在视觉心理空间经营中形成,并且有个性变通。没有固定的“口诀”和定式。视觉
期刊
摘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l青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就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式 课堂教学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它自己的特征:注重从过程中获得新知和发展能力;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从亲
期刊
摘要: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特征作出直接的说明。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对特征的介绍或说明,一般不要求我们去作形象的描绘,或者发表什么看法。那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写作说明文的情感呢?  关键词:兴课堂
期刊
摘要:广大教师在课改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是有了他们的艰苦跋涉、勇于探索,小语教学才焕发出勃勃生机,构建有效的小语教学课堂才有了可能。教师的成长催生着小语课堂的成熟与理智。教师成长的难点又在于观念的转变以及加强学习、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能力。做一个会学习、善思考的教师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的需要,更是自身成长的迫切要求。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这个问题,我试着从课堂教学的组
期刊
摘要: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心选择。一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从
期刊
摘要:语文能力的基础与核心是读写能力,提高读写能力的根本方法之一应是扩大阅读面、增加语言积累。目前,我们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主要依据是课本,而课本中文章篇目却很有限,仅例文而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指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近年来,中考多用课外材料考查阅读能力,更推动了师生用心去研究课外阅读。具体的过程指导,是各显神通的阵地。这里笔者根据近年的摸索,并借鉴一些同仁的高见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一l青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下面结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教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课堂教学主要侧重英语知识的传授,不厌其烦地讲解语法,却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为了提高分数而学,因而选就了一大批:“聋哑英才”。这是英语教学的误区,只能把学生导入英语学习的。学习英语最终目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而不是学习语言知识本身。因此,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首位,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
期刊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兴趣和爱好是学习很重要的动力,它往往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在学习之中“衣带渐宽终不-晦,为伊消得人憔悴”,从而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程度,这样要取得丰硕的成果也就轻松多了。反之,如果对所学知识毫无兴趣,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件苦差事,甚至一拿起书就头痛,想睡,那么当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教育专家认为:把抽象的内容个性化、具体化,适时制造一些紧张气氛,或制造悬念诱发好奇心,让学生对课程投入热情,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而历史情境教学正具有这种特点和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正被广泛应用,成为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情境  特点  策略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特点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