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演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的阅读。教学中的表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课文所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活动方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适时组织表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表演 学习兴趣 能力提高
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有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哪些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如“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板块式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不管采用那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角色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果都很好。反之,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就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中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他们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就会走神,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就听不进去。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合理应用“表演”这一技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例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刚开始学课文时,学生的兴趣较浓,可读过一两遍课文后,学生的兴趣就荡然无存。于是,我就让学生从“皇帝”“大臣”“官员”“骗子”几个人中选择一个角色表演,学生的兴趣又高涨了起来,一个个细读课文,精心的组织语言。然后,我先示范表演“皇帝”,学生表演“骗子和大臣、官员”,课堂气氛和谐,轻松,民主;再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表演,这样,使原本一堂死气沉沉的讲读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表演课,整堂课学生集中精力,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显著。
二、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创造性思维也即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表演”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编排课本剧,以福楼拜为主人,客人分别是左拉、屠格涅夫、都德。要求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设想语音、动作、神态。表演中,学生翘起二郎腿,嘴里衔着用纸自制的烟斗,头上戴着用草编制的帽子,每个人的神态各不相同,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性的演绎了客人拜访、主人接待的过程,演得惟妙惟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展示空间,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讲故事,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讲故事可以形成一种开放的格局,语文教学为什么不可以形成开放的格局?一方面,我们要打破语文教学的围墙,使语文真正与生活交融,让语文课堂源源不断地涌进生活的清泉,把多彩的生活当作语文的广阔课堂,引领学生在与语文亲近中体悟生活,在对生活的体悟中亲近语文。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建立开放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为了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让学生分组采用讲个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最后推荐两个表演得好的同学登台讲故事。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就这样在学生的复述中呈现出来,是那样的生动和感人。有个学生还加上了故事的尾声。当“我”的母亲知道于勒叔叔是位大富翁后的尴尬表现,又把故事再次推向了高潮。这样的复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模仿小记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因为这是一首外国诗,学生学习兴致不高。于是,我采用记者采访形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先在小组内采访,每人轮流当记者,然后,每组选名“好记者”在班上采访,采访场面十分热烈,“记者们”无所不问,“学生们”对答如流,特别是一个“记者”提到:当生活欺骗了你,你将怎么办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先恐后。甲说:“当生活欺骗了我,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回自信,不气馁,不悲伤,像普希金一样相信快乐的日子终将会来临。”乙说:“当生活欺骗了我,我很难过,迷失了出路,但学了这篇文章后,我找回了打开出路的钥匙。”丙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不要以悲观的心态去面对,要积极乐观,相信自己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丁说:“无论是忧伤的,还是快乐的生活经历,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都会成为一种‘亲切的怀念’,所以,同学们不要畏惧‘生活中的欺骗’……”通过激烈而又有趣的采访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人生的道理:人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总之,课堂表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感到语文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能做”,不再感到语文课的枯燥乏味,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气氛中学习,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自由表达,充分体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带来的自信,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成功。课堂中合理地组织好表演,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2]《语文建设》 2003年第9期
【关键词】表演 学习兴趣 能力提高
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有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哪些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如“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板块式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不管采用那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角色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果都很好。反之,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就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中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他们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就会走神,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就听不进去。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合理应用“表演”这一技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例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刚开始学课文时,学生的兴趣较浓,可读过一两遍课文后,学生的兴趣就荡然无存。于是,我就让学生从“皇帝”“大臣”“官员”“骗子”几个人中选择一个角色表演,学生的兴趣又高涨了起来,一个个细读课文,精心的组织语言。然后,我先示范表演“皇帝”,学生表演“骗子和大臣、官员”,课堂气氛和谐,轻松,民主;再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表演,这样,使原本一堂死气沉沉的讲读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表演课,整堂课学生集中精力,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显著。
二、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创造性思维也即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表演”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编排课本剧,以福楼拜为主人,客人分别是左拉、屠格涅夫、都德。要求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设想语音、动作、神态。表演中,学生翘起二郎腿,嘴里衔着用纸自制的烟斗,头上戴着用草编制的帽子,每个人的神态各不相同,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性的演绎了客人拜访、主人接待的过程,演得惟妙惟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展示空间,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讲故事,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讲故事可以形成一种开放的格局,语文教学为什么不可以形成开放的格局?一方面,我们要打破语文教学的围墙,使语文真正与生活交融,让语文课堂源源不断地涌进生活的清泉,把多彩的生活当作语文的广阔课堂,引领学生在与语文亲近中体悟生活,在对生活的体悟中亲近语文。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建立开放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为了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让学生分组采用讲个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最后推荐两个表演得好的同学登台讲故事。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就这样在学生的复述中呈现出来,是那样的生动和感人。有个学生还加上了故事的尾声。当“我”的母亲知道于勒叔叔是位大富翁后的尴尬表现,又把故事再次推向了高潮。这样的复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模仿小记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因为这是一首外国诗,学生学习兴致不高。于是,我采用记者采访形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先在小组内采访,每人轮流当记者,然后,每组选名“好记者”在班上采访,采访场面十分热烈,“记者们”无所不问,“学生们”对答如流,特别是一个“记者”提到:当生活欺骗了你,你将怎么办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先恐后。甲说:“当生活欺骗了我,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回自信,不气馁,不悲伤,像普希金一样相信快乐的日子终将会来临。”乙说:“当生活欺骗了我,我很难过,迷失了出路,但学了这篇文章后,我找回了打开出路的钥匙。”丙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不要以悲观的心态去面对,要积极乐观,相信自己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丁说:“无论是忧伤的,还是快乐的生活经历,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都会成为一种‘亲切的怀念’,所以,同学们不要畏惧‘生活中的欺骗’……”通过激烈而又有趣的采访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人生的道理:人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总之,课堂表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感到语文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能做”,不再感到语文课的枯燥乏味,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气氛中学习,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自由表达,充分体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带来的自信,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成功。课堂中合理地组织好表演,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2]《语文建设》 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