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生态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森林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进行可持续的林业管理必须维护水、土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从景观尺度上进行森林规划并注意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总之,可持续的管理政策应该全面应用现有的生态学知识以尽可能保护各种森林资源。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省天井山林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生态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森林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进行可持续的林业管理必须维护水、土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从景观尺度上进行森林规划并注意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总之,可持续的管理政策应该全面应用现有的生态学知识以尽可能保护各种森林资源。
其他文献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
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新型生物声纳探测装置,该设计主要应用于盲人,第一章绪论中主要展开了对国内外助盲探测装置的调研,但是其也可以应用于
阐述泛珠三角自然地理共性和各省区的历史建置沿革,探讨了我国历史上根据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原则在这一地区划分政区的各种表现和变迁,指出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按前者设置政区,以利用河流运输和水利;后者则出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势力凭险割据,并进一步指出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等区域效应,说明政区建置沿革是泛珠三角能够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的一个重要根据,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
根据20多个有关沉积、δ18O、孢粉、石笋等分析实例,并与代表全球变化的气候曲线进行对比,认为中国热带万年尺度气候变化的机制,早更新世为轨道驱动,中更新世为季风环流的非轨道驱动,晚更新世为轨道驱动,这个过程与青藏高原隆起的高度和速率有关。晚更新世的千年尺度变化和小冰期的百年尺度变化,其机制是受太阳常数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说到吃鱼,想必大家都各有喜好,但说到渔业产业,可能就是有些人的知识短板。渔业用专业的定义来说就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
参照60多处考古遗址的资料,认为史前时期古人类的活动及热带动物群的断续繁衍反映了中国热带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比较迟缓,与北方地区相比,磨制石器的出现滞后约3000a,青铜时代滞后约1000a,农牧业滞后2500~3000a。无陶时代持续到新石器早期;彩陶和白陶的传入比北方迟2000a。迁徒的采集渔猎生活方式延续到新石器中期,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比北方迟1000~2000a。
影响我国橡胶树存活以及产胶量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寒潮低温与台风的强风。这些都与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有关:1 高原促进并加强寒潮爆发南下,使得我国热带冬季低温比同纬度地区较低。2 高原对于我国热带西部起着屏障寒潮减缓降温,而对于热带东部则起着漏斗狭管效应而加剧了降温。3 冬季高原的动力作用,在热带东部形成上升气流,在热带西部形成下沉气流,因而东部多阴雨天而西部多睛天。4 夏季的季风雨保证了橡胶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