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天不封阳台》是作家杜卫东的一篇佳作,文章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一起偶然事件“一只受伤的、需要孵蛋的鸽子落在自家阳台”入手,反映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的平等,而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和谐相处”却很困难,需要进行深刻的阐发和引导。本文就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来谈谈我是如何引导的。
一、情感导入激发鲜活体验
我们都知道,文本内容往往在表面上看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每个人经历的事件与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找到共鸣的情感契机,那么一篇文章及其所要讲述的道理要想赢得认同并不容易。因此在课堂导入上,我没有简单地抛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道理,而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入手,着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我从文章第十一小节切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询问:作者一家楼前从前的草坪到哪儿去了?曾经的草坪给儿子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后来取而代之的滑梯、跳跳床和电子游艺室等也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为何儿子还是怀念草坪呢?两种快乐本质上有何不同?你们有相同的经历和回忆吗?这样几个问题就让学生集体进入了一种深思:是啊,既然两者都能带来快乐,那么为何还是怀念前者呢?并且学生也有同样的记忆,几位学生就讲述了自己童年在小河、园林玩耍,而今小河污染清洁不再,园林砍伐变成钢筋森林的遗憾。同样的回忆引发了共同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还是不能认识到两种快乐的本质区别,却只能朦胧地意识到前者的可贵。
这样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告诉学生两种快乐的本质区别:前者是人与自然之乐,失去之后就难以复原,是具有唯一性的;后者以自然损耗为代价,是可再生的,不是唯一的。学生愈发觉得自然破坏失去之后就如时光一样难以再生,也就能够理解两种快乐的不同了。
二、鲜明对比彰显可贵情感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我”和“儿子”。我与儿子对受伤鸽子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体现了成人与孩子渴望亲近自然的价值观,其实文中还隐藏着一类人,就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大肆消耗自然、侵犯自然的群体,这是通过对比呈现出来的。
为了鲜明地呈现这种对比,我围绕“阳台”这个支点设问:作者为什么决定明天要封阳台?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作者这一心理状态?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太过于明显,所以不能只是问这个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其他段落中作者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真实情感和心态,这样文本分析的着眼点就发散了。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会结合第九小节作者到内蒙古大草原那一段落的心理状态来分析,理解作者讨厌城市喧嚣,渴望亲近自然的心态和情感,这样的分析就不再是概念上的理解了。
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我和儿子看到了阳台上受伤的鸽子,分别有着怎样的态度和行动?这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去文中寻找不封阳台的相关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包括儿子的充满探寻的疑问,我的反思,儿子为鸽子找来食物、水的举动,我与儿子小心翼翼的举动等。学生通过在文中的寻找,发现阳台在这里成为一个焦点:鸽子:被人用气枪打伤——躲进阳台孵蛋;我:讨厌城市喧嚣——封阳台躲避;儿子:可怜和亲近鸽子——希望暂时不封阳台。所以封不封阳台代表了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封是为了躲避城市喧嚣,是对目前自然遭破坏的无声控诉;不封是为了保存与大自然亲近接触的点,也是以无声的举动抗议,与那一类破坏自然的群体形成鲜明对比。
三、反思追问突出文章主题
文本分析至此,应该说已经很深刻了,但是还不够。因为文中之意还有延伸,毕竟不封阳台只是暂时的,阳台以后还是要封的。进一步进行反思和追问才能深入文章本源:明天不封阳台,这样看来,阳台始终还是要封的,为什么?这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寄寓了怎样的期盼?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不封阳台的内涵与意义,我们不能直接问作者为何不封阳台,那样学生的回答肯定简单化和肤浅化,说是为了保护鸽子或者说是儿子的请求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来理解呢?可以简单地给学生作个推断:作者何尝不想阳台一直都不封?要是想封,也许有房子的时候就封了;之所以一直没封,不正是一颗亲近自然的心未死吗?但是,问题来了:阳台以后还是要封的,因为自然破坏、城市喧嚣的大环境还在,所以才需要封起来。所以,似乎对此可以理解为一种暂时的妥协,也是一种无奈和无力:对儿子是妥协,是保护和珍惜他这种善良和与自然亲近的童心;对鸽子,是感动和佩服受伤鸽子母爱的伟大;对自己,是一种无奈,也是对人类随意伤害动物的一种愤懑。这种无奈、无力,也是一种期盼,个人的努力是短暂的、有限的,必须让人类都能感受到,一起来努力。对儿子所做的只能是一种短暂的保护,也就暗示了一种无奈和无力。从积极的角度来阐发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个道理,大家都行动起来,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文章真正的主题,绝对不是概念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苍白口号。
四、深入探寻揭示内涵本质
前文说过,文章的主线索是阳台,其实阳台的内涵也值得探寻。我尝试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阳台对于我、儿子、鸽子分别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深刻思考阳台的真正内涵。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还是有点不够深入,但是学生敏感地发现,阳台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缓冲带。既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封闭的点,也可以说是两者亲密接触的点。
确实如此,阳台正是象征着这样一种“短兵相接”的状态: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入侵,这样的缓冲带越来越少,对于鸽子及其他自然界的事物而言,无疑是悲剧性的。在现代社会,人类自然不会回到那种“茹毛饮血”的远古环境下,但是需要有这样的一个阳台,既是亲近自然的窗口,也是避免伤害自然万物的缓冲带。但是很可惜,这样的阳台也得封起来了,也就昭示着人对自然入侵得太厉害了。
作者的构思是一只受伤的鸽子在阳台孵蛋,“入侵”了这个缓冲带,我与儿子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充满人性与善良的,这是鸽子的幸运,也是人类的美好希望所在。对阳台内涵的挖掘,就使得对文章内涵的探讨进入了新的层次: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主动给动物们一点缓冲的空间,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要让最后的阳台封闭起来?这些深刻的内涵或许正是作者思考的本质所在,也应该是教学中应着重让学生理解的。
一、情感导入激发鲜活体验
我们都知道,文本内容往往在表面上看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每个人经历的事件与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找到共鸣的情感契机,那么一篇文章及其所要讲述的道理要想赢得认同并不容易。因此在课堂导入上,我没有简单地抛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道理,而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入手,着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我从文章第十一小节切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询问:作者一家楼前从前的草坪到哪儿去了?曾经的草坪给儿子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后来取而代之的滑梯、跳跳床和电子游艺室等也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为何儿子还是怀念草坪呢?两种快乐本质上有何不同?你们有相同的经历和回忆吗?这样几个问题就让学生集体进入了一种深思:是啊,既然两者都能带来快乐,那么为何还是怀念前者呢?并且学生也有同样的记忆,几位学生就讲述了自己童年在小河、园林玩耍,而今小河污染清洁不再,园林砍伐变成钢筋森林的遗憾。同样的回忆引发了共同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还是不能认识到两种快乐的本质区别,却只能朦胧地意识到前者的可贵。
这样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告诉学生两种快乐的本质区别:前者是人与自然之乐,失去之后就难以复原,是具有唯一性的;后者以自然损耗为代价,是可再生的,不是唯一的。学生愈发觉得自然破坏失去之后就如时光一样难以再生,也就能够理解两种快乐的不同了。
二、鲜明对比彰显可贵情感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我”和“儿子”。我与儿子对受伤鸽子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体现了成人与孩子渴望亲近自然的价值观,其实文中还隐藏着一类人,就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大肆消耗自然、侵犯自然的群体,这是通过对比呈现出来的。
为了鲜明地呈现这种对比,我围绕“阳台”这个支点设问:作者为什么决定明天要封阳台?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作者这一心理状态?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太过于明显,所以不能只是问这个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其他段落中作者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真实情感和心态,这样文本分析的着眼点就发散了。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会结合第九小节作者到内蒙古大草原那一段落的心理状态来分析,理解作者讨厌城市喧嚣,渴望亲近自然的心态和情感,这样的分析就不再是概念上的理解了。
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我和儿子看到了阳台上受伤的鸽子,分别有着怎样的态度和行动?这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去文中寻找不封阳台的相关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包括儿子的充满探寻的疑问,我的反思,儿子为鸽子找来食物、水的举动,我与儿子小心翼翼的举动等。学生通过在文中的寻找,发现阳台在这里成为一个焦点:鸽子:被人用气枪打伤——躲进阳台孵蛋;我:讨厌城市喧嚣——封阳台躲避;儿子:可怜和亲近鸽子——希望暂时不封阳台。所以封不封阳台代表了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封是为了躲避城市喧嚣,是对目前自然遭破坏的无声控诉;不封是为了保存与大自然亲近接触的点,也是以无声的举动抗议,与那一类破坏自然的群体形成鲜明对比。
三、反思追问突出文章主题
文本分析至此,应该说已经很深刻了,但是还不够。因为文中之意还有延伸,毕竟不封阳台只是暂时的,阳台以后还是要封的。进一步进行反思和追问才能深入文章本源:明天不封阳台,这样看来,阳台始终还是要封的,为什么?这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寄寓了怎样的期盼?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不封阳台的内涵与意义,我们不能直接问作者为何不封阳台,那样学生的回答肯定简单化和肤浅化,说是为了保护鸽子或者说是儿子的请求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来理解呢?可以简单地给学生作个推断:作者何尝不想阳台一直都不封?要是想封,也许有房子的时候就封了;之所以一直没封,不正是一颗亲近自然的心未死吗?但是,问题来了:阳台以后还是要封的,因为自然破坏、城市喧嚣的大环境还在,所以才需要封起来。所以,似乎对此可以理解为一种暂时的妥协,也是一种无奈和无力:对儿子是妥协,是保护和珍惜他这种善良和与自然亲近的童心;对鸽子,是感动和佩服受伤鸽子母爱的伟大;对自己,是一种无奈,也是对人类随意伤害动物的一种愤懑。这种无奈、无力,也是一种期盼,个人的努力是短暂的、有限的,必须让人类都能感受到,一起来努力。对儿子所做的只能是一种短暂的保护,也就暗示了一种无奈和无力。从积极的角度来阐发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个道理,大家都行动起来,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文章真正的主题,绝对不是概念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苍白口号。
四、深入探寻揭示内涵本质
前文说过,文章的主线索是阳台,其实阳台的内涵也值得探寻。我尝试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阳台对于我、儿子、鸽子分别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深刻思考阳台的真正内涵。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还是有点不够深入,但是学生敏感地发现,阳台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缓冲带。既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封闭的点,也可以说是两者亲密接触的点。
确实如此,阳台正是象征着这样一种“短兵相接”的状态: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入侵,这样的缓冲带越来越少,对于鸽子及其他自然界的事物而言,无疑是悲剧性的。在现代社会,人类自然不会回到那种“茹毛饮血”的远古环境下,但是需要有这样的一个阳台,既是亲近自然的窗口,也是避免伤害自然万物的缓冲带。但是很可惜,这样的阳台也得封起来了,也就昭示着人对自然入侵得太厉害了。
作者的构思是一只受伤的鸽子在阳台孵蛋,“入侵”了这个缓冲带,我与儿子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充满人性与善良的,这是鸽子的幸运,也是人类的美好希望所在。对阳台内涵的挖掘,就使得对文章内涵的探讨进入了新的层次: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主动给动物们一点缓冲的空间,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要让最后的阳台封闭起来?这些深刻的内涵或许正是作者思考的本质所在,也应该是教学中应着重让学生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