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公民意识关系到个人的思想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体与社会整体的统一,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本文主要研究当下的环境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探讨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关键词: 公民意识;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030-02
引语:公民是整个社会的组成人员,也是社会运作的基础和动力,对公民意识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公民意识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遵循社会主义法律为基础的系统性的教育体系。想要提升公民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对当下公民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影响到素质教育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设想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繁荣,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一、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
(一)过于强调奉献精神。
公民的意识关系到对国家、对社会的看法与实践的定位问题,需要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历史的传统等多种因素。我国的历史有着几千年的专制集权的时代,这对民众的影响十分严重,使民众在广阔的历史时代里没有自我的民主的生活,没有自由公平的生活。对于历史的君主来说,统治国家就意味着要贯彻臣民就是公民的想法,就要在伦理说教中把控人民的思想意识,把国家的利益看作最高的准则,这就使得人民没有公民意识,只有对权利的服从,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可以享受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回归到现代的社会,我国人民受历史的种种原因的影响,让公民在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项事务时,首先接触到的、影响最深的都是需要遵循的义务,而不是享受到的权利。在很多公民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到履行义务,就会收到法律的惩罚或者道德的谴责,但是在享受个人的权利的时候,很多都只是自己个人的事情,是不受社会他人或者组织的影响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民都是只遵循社会规定的法规或道德标准,并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权利,这就太过于重视社会的奉献精神,没有首先考虑到自我的所能享受的权利,自己是否拥有能行使权利的能力。过于强调奉献精神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所施加给民众的一种意志,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意识的转变,也需要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
(二)教育形式脱离实践。
公民意识的教育主要是从现代社会才开始进行的,主要是在学校里的教育来传播公民意識,并且主要讲的是关于公民的权利、义务,没有更多地涉及到公民的权利。因为是在学校的范围内来进行公民权利的讲解,这就缺乏针对公民的实际生活的锻炼和体验,将公民素质教育变成一种形式上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受学校的公民教育没有实践的机会,在校外也没有实践的机会,并不能将公民意识融入进实际的生活中。另外,学校内的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校内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很多高校的学生会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对于选举结果的不公平,会让学生对选举的目的存疑,认为选举只是走形式,这样会影响选举结果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和体验,也打击了学生参与学校实践的积极性和信心。在校外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也是十分缺乏,学生在校外并没有很多展示自己公民力量的机会,也没有很多实现自身权利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公民对自身权利的不了解,不利于公民意识与现实社会的结合。
二、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公民意识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也是社会主义为我国公民所赋予的权力。通过对宪法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公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宪法要求了公民有自主参政意识的责任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在社会主义社会对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的认识,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的合理使用以及对自己所遵循的责任的服从,这包括了权利与责任、平等与公正、自由与法制、道德与文明等方面的内容。提升公民意识的方法首要的是为公众普及自身权利义务的知识,告知公民所能享受到的权利,需要遵循的义务,将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制的人,让公民能够做到理解并认同国家的宪法与其他法律,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权利与义务意识的现代高公民。
(二)形成公民意识系统。
当下我国的公民意识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公民意识系统。当下应该从学生抓起,对公民意识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在学校里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把握将针对学生教育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在课堂上通过政治思想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公民意识的输出,帮助学生在公民意识体系上进行科学的把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民意识。通过校园更好的建设与发展,自家周围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便利等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繁荣昌盛的切身理解,对公民所拥有的权利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做一个自觉守法的好公民。
(三)积极体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意识的提高需要将公民实际所能感受到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那么就需要公民不断去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际的社会体验中发现自身的义务和权利,从而感受到自己身为公民的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帮助公民提升公民意识。只有在实际的实践中,才可能帮助公民有精神方面的体验,才能够去提升自身的公民意识的素养。想要帮助公民对自身公民意识进行内容的分析与把控,主要就是帮助公民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公民意识的体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古诗说的不无道理,凡事都要在实际的行动中来把握内涵。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种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献爱心等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作为公民的身份来体验实际的生活,既让学生得到了自己付出爱心或劳动的满足,又让学生实际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避免了空洞枯燥的伦理说教,也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能力与融入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到公民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可以运用的社会权利。
三、总结语:
公民意识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意识,这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了社会日后经济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形态与公民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公民意识不断提高,才能够保证学生日后都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可以保证学生日后都能够心理健康地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经济的繁荣与昌盛。虽然当下公民意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把问题找出来并解决,一定能够提升公民意识,让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称为国家的主人,让社会主义发展地更加完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宋劲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J].求索,2017(01):76-80.
[2]张忠华,高爽.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未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7):1-4.
[3]黄俊.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综述及研究特点[J].大学教育,2015(07):1-3.
[4]汪倩倩.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成人教育,2014,34(04):15-18.
[5]叶楠.公民意识教育融入中职课堂教学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293-294.
[6]蔡晓良,吴智灵.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政治哲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28-33.
关键词: 公民意识;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030-02
引语:公民是整个社会的组成人员,也是社会运作的基础和动力,对公民意识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公民意识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遵循社会主义法律为基础的系统性的教育体系。想要提升公民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对当下公民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影响到素质教育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设想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繁荣,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一、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
(一)过于强调奉献精神。
公民的意识关系到对国家、对社会的看法与实践的定位问题,需要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历史的传统等多种因素。我国的历史有着几千年的专制集权的时代,这对民众的影响十分严重,使民众在广阔的历史时代里没有自我的民主的生活,没有自由公平的生活。对于历史的君主来说,统治国家就意味着要贯彻臣民就是公民的想法,就要在伦理说教中把控人民的思想意识,把国家的利益看作最高的准则,这就使得人民没有公民意识,只有对权利的服从,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可以享受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回归到现代的社会,我国人民受历史的种种原因的影响,让公民在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项事务时,首先接触到的、影响最深的都是需要遵循的义务,而不是享受到的权利。在很多公民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到履行义务,就会收到法律的惩罚或者道德的谴责,但是在享受个人的权利的时候,很多都只是自己个人的事情,是不受社会他人或者组织的影响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民都是只遵循社会规定的法规或道德标准,并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权利,这就太过于重视社会的奉献精神,没有首先考虑到自我的所能享受的权利,自己是否拥有能行使权利的能力。过于强调奉献精神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所施加给民众的一种意志,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意识的转变,也需要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
(二)教育形式脱离实践。
公民意识的教育主要是从现代社会才开始进行的,主要是在学校里的教育来传播公民意識,并且主要讲的是关于公民的权利、义务,没有更多地涉及到公民的权利。因为是在学校的范围内来进行公民权利的讲解,这就缺乏针对公民的实际生活的锻炼和体验,将公民素质教育变成一种形式上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受学校的公民教育没有实践的机会,在校外也没有实践的机会,并不能将公民意识融入进实际的生活中。另外,学校内的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校内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很多高校的学生会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对于选举结果的不公平,会让学生对选举的目的存疑,认为选举只是走形式,这样会影响选举结果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和体验,也打击了学生参与学校实践的积极性和信心。在校外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也是十分缺乏,学生在校外并没有很多展示自己公民力量的机会,也没有很多实现自身权利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公民对自身权利的不了解,不利于公民意识与现实社会的结合。
二、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公民意识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也是社会主义为我国公民所赋予的权力。通过对宪法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公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宪法要求了公民有自主参政意识的责任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在社会主义社会对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的认识,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的合理使用以及对自己所遵循的责任的服从,这包括了权利与责任、平等与公正、自由与法制、道德与文明等方面的内容。提升公民意识的方法首要的是为公众普及自身权利义务的知识,告知公民所能享受到的权利,需要遵循的义务,将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制的人,让公民能够做到理解并认同国家的宪法与其他法律,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权利与义务意识的现代高公民。
(二)形成公民意识系统。
当下我国的公民意识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公民意识系统。当下应该从学生抓起,对公民意识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在学校里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把握将针对学生教育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在课堂上通过政治思想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公民意识的输出,帮助学生在公民意识体系上进行科学的把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民意识。通过校园更好的建设与发展,自家周围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便利等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繁荣昌盛的切身理解,对公民所拥有的权利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做一个自觉守法的好公民。
(三)积极体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意识的提高需要将公民实际所能感受到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那么就需要公民不断去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际的社会体验中发现自身的义务和权利,从而感受到自己身为公民的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帮助公民提升公民意识。只有在实际的实践中,才可能帮助公民有精神方面的体验,才能够去提升自身的公民意识的素养。想要帮助公民对自身公民意识进行内容的分析与把控,主要就是帮助公民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公民意识的体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古诗说的不无道理,凡事都要在实际的行动中来把握内涵。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种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献爱心等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作为公民的身份来体验实际的生活,既让学生得到了自己付出爱心或劳动的满足,又让学生实际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避免了空洞枯燥的伦理说教,也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能力与融入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到公民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可以运用的社会权利。
三、总结语:
公民意识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意识,这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了社会日后经济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形态与公民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公民意识不断提高,才能够保证学生日后都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可以保证学生日后都能够心理健康地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经济的繁荣与昌盛。虽然当下公民意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把问题找出来并解决,一定能够提升公民意识,让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称为国家的主人,让社会主义发展地更加完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宋劲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J].求索,2017(01):76-80.
[2]张忠华,高爽.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未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7):1-4.
[3]黄俊.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综述及研究特点[J].大学教育,2015(07):1-3.
[4]汪倩倩.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成人教育,2014,34(04):15-18.
[5]叶楠.公民意识教育融入中职课堂教学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293-294.
[6]蔡晓良,吴智灵.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政治哲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