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推动高等教育与相关产业的结合,进一步发展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探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高校视角通过中国知网提供的专利检索平台检索2000-2016年黑龙江省高校专利合作信息,构建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等指标对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网络结构
(引言)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创新集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网络的创新研究仍是新兴的领域。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通常认为社会不是由个人而是由网络构成的,网络中包含结点及结点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于网络中关系的分析探讨网络的结构及属性特征,包括网络中的个体属性及网络整体属性。通过文献调查研究可知,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解决解决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资源利用和流动不足的问题,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得到了加强,是高效合作模式。黑龙江省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61所高等院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现有研究忽视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性,同时缺乏针对黑龙江省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分析。
1.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們认为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主要由黑龙江省高校、企业以及科学研究院的技术合作所形成,其中高校作为网络的核心成员,将与其合作的其他主体所形成的联系编制到协同创新网络中。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选取网络规模以及凝聚子群密度指数对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文从黑龙江省高校中选取典型高校来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的合作专利趋势。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在社会认可度、国家支持度、信息资源丰富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与24所高校具有专利合作关系,与科研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50家研究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中国500强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兴通讯等201家大型企业也建立稳固的专利合作关系。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具有军工背景及船海特色的综合类工科院校与中船动力研究院、国家电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30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具有合作专利项目。东北林业大学以林业工程为特色,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院等34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具有专利合作项目。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与中国农科院、农业机械工程科学院等23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关系密切。哈尔滨理工大学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与27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具有专利合作关系。
通过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专利检索平台进行信息检索,将检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保留专利申请人中包含“* * 大学(学院)&* * 大学(学院)”,“* * 大学(学院)&* * 企业”,以及“* * 大学(学院)&* * 研究机构”的专利信息,从而获取到黑龙江省高校专利发明的信息。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可以发现:各年份高校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如图1所示,在2000-2007年间黑龙江省高校和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发明专利合作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数量在1-30之间;自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数量迅速增加,从2008年的48件增加到2012年的115件,再到2016年的191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 实证研究
2.1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本文所研究的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节点包括黑龙江省各高校、和与之合作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首先需要根据之前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导入Excel表格中两列去除重复项将各高校与企业的专利合作数量统计如A与B有合作项目则在第三列中计入1反之则为0,若A高校与B、C企业三者同时申请一项专利发明则拆分为两两关系即A高校与B企业,A高校与C企业,B企业与C企业均有联系都计入1,利用Excel公式统计所有单位之间的联系并组成一个n * n的对称邻接矩阵Aij,如公式1所示。
(1)
将2000-2016年黑龙江省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情况通过专利的申报情况体现在矩阵中,得到2000-2016年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矩阵,矩阵规模分别为2*2,13*13,5*5,11*11,19*19,12*12,31*31,19*19,39*39,39*39,46*46,57*57,67*67,85*85,122*122,132*132,108*108。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社会网络的典型特征,节点关系具有积累性,即T时刻,行动者i与j构建联系后,该关系会,在某些年份略有波动。
2.2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
为了刻画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情况,我们采用凝聚因子指数来进行分析。具体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2)
其中EL代表“子群之间的关系数”;IL代表“子群内部的关系数”,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所得结果越靠近1,表明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子群之外,意味着派别林立的程度越小;结果越靠近-1,表明子群之间的关系较少,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子群之内,意味着派系林立的程度越大;结果为0时,表明网络中的关系是随机分布的。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2000-2016年中凝聚子群密度指数均十分接近-1,只有在2000年、2002年、2009年三年例外,经过查证这三年中有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数量较少,使得网络分布接近随机分布子群存在情况不明显。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凝聚子群密度指数接近-1,表明“派别林立”程度较大,子群体之间关系比较少,这意味着资源交流与分享较多地存在于小团体内部,而处于团体外部的成员则很少有与团体内部成员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3.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派系林立程度明显。2000-2016年E-I指数均接近-1,当数值越接近-1表明在整个网络中派系林立程度较大。研究发现,最大的子群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组成,其余高校与合作组织组成各自的子群,子群之间关系较少,子群内部关系密切,同时外部成员很少有与子群内部成员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这种情况不利于整体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派别林立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各高校有各自的发展方向、特色以及擅长的领域,同时只与自身有过合作经历的单位再次合作并没有很好的开拓新的合作者。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可以保障各高校在平台中寻找其他潜在的合作者,同时推动不同领域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减轻派别林立的程度。
本文对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特征及演化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网络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鉴于本研究的局限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未来研究中,将继续跟踪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情况,并从时间和空间等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深入研究;继续深入挖掘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中各节点间的关系以及网络的本质特征,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才国,曹姗姗.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9):62-64.
[2]何郁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 科学学研究, 2012,30(2):165-174.
[3]周涵婷,余晓,宋明顺.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分析[J]. 科研管理, 2017,38(S1):164-170.
[4]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9):1381-1390.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网络结构
(引言)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创新集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网络的创新研究仍是新兴的领域。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通常认为社会不是由个人而是由网络构成的,网络中包含结点及结点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于网络中关系的分析探讨网络的结构及属性特征,包括网络中的个体属性及网络整体属性。通过文献调查研究可知,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解决解决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资源利用和流动不足的问题,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得到了加强,是高效合作模式。黑龙江省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61所高等院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现有研究忽视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性,同时缺乏针对黑龙江省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分析。
1.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們认为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主要由黑龙江省高校、企业以及科学研究院的技术合作所形成,其中高校作为网络的核心成员,将与其合作的其他主体所形成的联系编制到协同创新网络中。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选取网络规模以及凝聚子群密度指数对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文从黑龙江省高校中选取典型高校来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的合作专利趋势。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在社会认可度、国家支持度、信息资源丰富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与24所高校具有专利合作关系,与科研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50家研究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中国500强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兴通讯等201家大型企业也建立稳固的专利合作关系。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具有军工背景及船海特色的综合类工科院校与中船动力研究院、国家电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30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具有合作专利项目。东北林业大学以林业工程为特色,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院等34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具有专利合作项目。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与中国农科院、农业机械工程科学院等23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关系密切。哈尔滨理工大学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与27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具有专利合作关系。
通过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专利检索平台进行信息检索,将检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保留专利申请人中包含“* * 大学(学院)&* * 大学(学院)”,“* * 大学(学院)&* * 企业”,以及“* * 大学(学院)&* * 研究机构”的专利信息,从而获取到黑龙江省高校专利发明的信息。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可以发现:各年份高校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如图1所示,在2000-2007年间黑龙江省高校和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发明专利合作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数量在1-30之间;自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数量迅速增加,从2008年的48件增加到2012年的115件,再到2016年的191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 实证研究
2.1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本文所研究的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节点包括黑龙江省各高校、和与之合作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首先需要根据之前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导入Excel表格中两列去除重复项将各高校与企业的专利合作数量统计如A与B有合作项目则在第三列中计入1反之则为0,若A高校与B、C企业三者同时申请一项专利发明则拆分为两两关系即A高校与B企业,A高校与C企业,B企业与C企业均有联系都计入1,利用Excel公式统计所有单位之间的联系并组成一个n * n的对称邻接矩阵Aij,如公式1所示。
(1)
将2000-2016年黑龙江省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情况通过专利的申报情况体现在矩阵中,得到2000-2016年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矩阵,矩阵规模分别为2*2,13*13,5*5,11*11,19*19,12*12,31*31,19*19,39*39,39*39,46*46,57*57,67*67,85*85,122*122,132*132,108*108。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社会网络的典型特征,节点关系具有积累性,即T时刻,行动者i与j构建联系后,该关系会,在某些年份略有波动。
2.2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
为了刻画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情况,我们采用凝聚因子指数来进行分析。具体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2)
其中EL代表“子群之间的关系数”;IL代表“子群内部的关系数”,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所得结果越靠近1,表明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子群之外,意味着派别林立的程度越小;结果越靠近-1,表明子群之间的关系较少,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子群之内,意味着派系林立的程度越大;结果为0时,表明网络中的关系是随机分布的。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2000-2016年中凝聚子群密度指数均十分接近-1,只有在2000年、2002年、2009年三年例外,经过查证这三年中有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数量较少,使得网络分布接近随机分布子群存在情况不明显。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凝聚子群密度指数接近-1,表明“派别林立”程度较大,子群体之间关系比较少,这意味着资源交流与分享较多地存在于小团体内部,而处于团体外部的成员则很少有与团体内部成员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3.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派系林立程度明显。2000-2016年E-I指数均接近-1,当数值越接近-1表明在整个网络中派系林立程度较大。研究发现,最大的子群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组成,其余高校与合作组织组成各自的子群,子群之间关系较少,子群内部关系密切,同时外部成员很少有与子群内部成员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这种情况不利于整体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派别林立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各高校有各自的发展方向、特色以及擅长的领域,同时只与自身有过合作经历的单位再次合作并没有很好的开拓新的合作者。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可以保障各高校在平台中寻找其他潜在的合作者,同时推动不同领域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减轻派别林立的程度。
本文对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特征及演化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网络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鉴于本研究的局限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未来研究中,将继续跟踪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情况,并从时间和空间等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深入研究;继续深入挖掘黑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中各节点间的关系以及网络的本质特征,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才国,曹姗姗.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9):62-64.
[2]何郁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 科学学研究, 2012,30(2):165-174.
[3]周涵婷,余晓,宋明顺.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分析[J]. 科研管理, 2017,38(S1):164-170.
[4]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9):1381-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