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融合性强等独特优势和特点,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内生性增长。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文化创意产业已纷纷纳入欠发达地区的战略视野并成为赶超发达地区的有效路径,因此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无疑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资源诅咒区域的典型代表山西省为例,基于3T(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理论逻辑视角,量化评估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重要的人才、技术及宽容度三个驱动因素,提炼解构出适合欠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的发展模式,为产业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3T理论;创意阶层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2-0053-03
一、引言
创意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更高级的经济发展阶段。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知识密集型产业备受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双重青睐,其以知识含量高、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为主要产业特性并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因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究亦成为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纵观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特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和工业技术的融合发展等方面,对构建和情境化检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独特理论研究非常有限。在创意产业发展理论中,理查德·佛罗里达于2002年提出的3T(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理论为系统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逻辑分析框架。本研究以资源诅咒的悲剧样本山西省为研究对象,从3T理论的人才、技术、宽容度三个维度探讨欠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深度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和驱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3T理论视角下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杨凤鸣(2014)在《基于3T理论视角的长沙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这一典型研究中对于人才、技术和宽容度的分类指标目录,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山西省统计年鉴》(2016-2018年),从庞杂的相关统计数据中选出能够表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从人才、技术、宽容度三个维度对山西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深层探究。
(一)人才动力因素
任何产业的科学发展都离不开高层次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以创意为核心要素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指具有创新思维、精通创意产业内容且擅长运营管理的优秀劳动力。依据杨凤鸣(2014)提出的人才动力要素包括潜在人才与已有人才两类二级指标,即从高校分布情况和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两个维度来构成。以山西省为例,山西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截至2018年底,山西共有高等院校83所,教职工人数41910人,在校学生数765580人。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编撰的《山西统计年鉴》,2018年本科毕业生216596人,硕士研究生9593人。由于创意产业外沿较广,相关统计中并没有具体数据来表征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情况,本文依据山西省文化艺术机构和文化从业人员数可以推断出在山西省文化艺术机构从业的人员有61510人。基于已有人才和潜在人才两个指标分析,不难看出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和潜在从业人员数量都相对比较可观,同时山西潜在大学生毕业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因此,高校各类人才的持续输出为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
然而,从人才指标和文化产业规模的联结对比来看,人才增长幅度与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并没有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通过2017年和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比,2017年和2018年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59226人和61510人,而文化产业产值分别为10899亿元和10174亿元,这表明人才数的小幅增长并未拉动文化产业产值的增长,反而文化产业产值在降低。究其原因,由于创意人才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需要有较强的市场运营能力。从人才结构上看,山西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缺乏行业顶尖的高端设计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精通创意产业内涵又擅长运营的管理者更是奇缺。从素养方面来看,许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有些知识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资本运作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同时,山西省内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师资和人才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此外,产业融合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主题正以一种全新姿态重塑产业边界和格局,对山西而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提到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这对创意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文化创意产品运营能力,还必须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素养。
(二)技术先导因素
“3T”理论认为创意指数和高科技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不仅可以撬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杠杆,还可以给产业带来飞跃式的发展。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如韩国政府委托主管游戏产业的文化观光部专门成立游戏推广中心,并且实施知识产权自动化管理,加快专利注册速度,不仅保证了韩国游戏的研发水准,更增强韩国在游戏生产力转化方面的竞争力。本文从科研实验室(包括大学科研活动数)分布与集聚情况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两个维度来构建技术指标并以此衡量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要素。
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山西具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主体共348个,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共2.3万人,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111.2亿元,其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9亿元。2017年山西有科技活動的企业共468个,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7万人,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83.7亿元,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89.5亿元。在有效发明专利数上,山西省由2016年的5350件有效发明专利增加到2017年的6567件。可以看出,山西省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度重视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发明专利数不断增加,可见,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具一些科技基础。 然而,较2016年相比,2017年科技活动人员人数增长了17.39%,有效专利申请数增长了22.75%,产业经营主体数下降了5.10%,文化产业产值增加了10.54%。从各指标增长率对比可以说明,尽管山西科技投入量逐年增加,但文化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却远低于科技活动人员增长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由于目前山西省主要由科技厅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负责相关科研和科普项目的审批、资助和监督,并开展科研合作交流活动。省级层面对科技创新的扶持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等14个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三)宽容度保障因素
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的宽容度紧密相关。宽容对于发展创意产业的作用非常显著,文化环境的高宽容度和相关政策的倾斜力度都会对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山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地域特色鲜明。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53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居全国第一,拥有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多达500余处而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此外,山西还有剪纸、花馍、布画、刺绣、草编等民俗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醋文化、面食文化等饮食文化。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全省有60多处红色旅游景区,是全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为山西科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十四五”时期转型蹚新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政策扶持方面,山西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并设立省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三、3T理论视阈下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措施
基于上述评价,由此针对性提出助推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措施。
(一)人才战略实施路径
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打造人才开发高地。政府要秉持“事业聚人、工作炼人、文化留人”理念,充实引进一批眼界宽广、甘于寂寞、精通管理、勇于创新的行业高级营运能手。创设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吸引“创意阶级”来山西创业。在激励方式上,政府对于行业高精尖领军人才在医疗、住房、配偶就业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惠政策。
突出优秀文创人才培养,强化骨干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和参加省内各类人才工程,探索对各类文创人才实行分级、分类培养,形成多层次、多梯队的人才队伍格局。通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探索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文化创意与管理运营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政府要在高等院校学科布局、专业建设、课程安排、实践教学等方面充分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在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强化文创产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
(二)科技战略实施路径
瞄准国外文化产业前沿,组建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内的技术指导顾问团开展专题攻关、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搭建科技企业孵化平台,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创办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专业孵化器。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打造文化创意策源地。充分发挥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作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申请代理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技术优势,实现文创科技与经济、科研与文创产品生产的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行业规章制度,保障高水准、高层次文创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流通。
(三)培育宽容自由氛围
弘扬“尊重个性、鼓励冒尖、敢为人先、允许试错”的创新精神,以多样性的文化和适宜的创意氛围聚集吸引创意阶层来晋创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健全完善文化贸易扶持支撑体系,探索建立山西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试验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塑山西文化产品国际化价值。文化创意资源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精神资源,山西要加强对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和升华,通过活化两类资源推进创意,推动文化资源转向经营资源和升级演变传统产业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刘建霞.推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的建议[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01):109-114.
[2]程小敏,詹一虹.“3T”理论视角下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阶层培育[J].产经评论,2017,8(6):137-149.
[3]杨凤鸣.基于3T理论视角的长沙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7):111-115.
[4]孙瑞桃,李庆雷,吴宝艳,等.基于3T理论的民族旅游地创意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4):72-75,96.
[5]周雪.跨界與融合:四川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人才战略构想和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0(15):95-96,114.
[6]闫志伟,武刚尧.对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4):156-157.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3T理论;创意阶层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2-0053-03
一、引言
创意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更高级的经济发展阶段。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知识密集型产业备受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双重青睐,其以知识含量高、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为主要产业特性并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因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究亦成为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纵观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特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和工业技术的融合发展等方面,对构建和情境化检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独特理论研究非常有限。在创意产业发展理论中,理查德·佛罗里达于2002年提出的3T(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理论为系统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逻辑分析框架。本研究以资源诅咒的悲剧样本山西省为研究对象,从3T理论的人才、技术、宽容度三个维度探讨欠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深度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和驱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3T理论视角下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杨凤鸣(2014)在《基于3T理论视角的长沙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这一典型研究中对于人才、技术和宽容度的分类指标目录,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山西省统计年鉴》(2016-2018年),从庞杂的相关统计数据中选出能够表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从人才、技术、宽容度三个维度对山西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深层探究。
(一)人才动力因素
任何产业的科学发展都离不开高层次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以创意为核心要素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指具有创新思维、精通创意产业内容且擅长运营管理的优秀劳动力。依据杨凤鸣(2014)提出的人才动力要素包括潜在人才与已有人才两类二级指标,即从高校分布情况和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两个维度来构成。以山西省为例,山西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截至2018年底,山西共有高等院校83所,教职工人数41910人,在校学生数765580人。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编撰的《山西统计年鉴》,2018年本科毕业生216596人,硕士研究生9593人。由于创意产业外沿较广,相关统计中并没有具体数据来表征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情况,本文依据山西省文化艺术机构和文化从业人员数可以推断出在山西省文化艺术机构从业的人员有61510人。基于已有人才和潜在人才两个指标分析,不难看出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和潜在从业人员数量都相对比较可观,同时山西潜在大学生毕业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因此,高校各类人才的持续输出为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
然而,从人才指标和文化产业规模的联结对比来看,人才增长幅度与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并没有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通过2017年和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比,2017年和2018年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59226人和61510人,而文化产业产值分别为10899亿元和10174亿元,这表明人才数的小幅增长并未拉动文化产业产值的增长,反而文化产业产值在降低。究其原因,由于创意人才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需要有较强的市场运营能力。从人才结构上看,山西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缺乏行业顶尖的高端设计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精通创意产业内涵又擅长运营的管理者更是奇缺。从素养方面来看,许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有些知识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资本运作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同时,山西省内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师资和人才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此外,产业融合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主题正以一种全新姿态重塑产业边界和格局,对山西而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提到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这对创意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文化创意产品运营能力,还必须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素养。
(二)技术先导因素
“3T”理论认为创意指数和高科技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不仅可以撬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杠杆,还可以给产业带来飞跃式的发展。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如韩国政府委托主管游戏产业的文化观光部专门成立游戏推广中心,并且实施知识产权自动化管理,加快专利注册速度,不仅保证了韩国游戏的研发水准,更增强韩国在游戏生产力转化方面的竞争力。本文从科研实验室(包括大学科研活动数)分布与集聚情况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两个维度来构建技术指标并以此衡量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要素。
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山西具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主体共348个,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共2.3万人,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111.2亿元,其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9亿元。2017年山西有科技活動的企业共468个,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7万人,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83.7亿元,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89.5亿元。在有效发明专利数上,山西省由2016年的5350件有效发明专利增加到2017年的6567件。可以看出,山西省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度重视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发明专利数不断增加,可见,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具一些科技基础。 然而,较2016年相比,2017年科技活动人员人数增长了17.39%,有效专利申请数增长了22.75%,产业经营主体数下降了5.10%,文化产业产值增加了10.54%。从各指标增长率对比可以说明,尽管山西科技投入量逐年增加,但文化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却远低于科技活动人员增长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由于目前山西省主要由科技厅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负责相关科研和科普项目的审批、资助和监督,并开展科研合作交流活动。省级层面对科技创新的扶持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等14个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三)宽容度保障因素
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的宽容度紧密相关。宽容对于发展创意产业的作用非常显著,文化环境的高宽容度和相关政策的倾斜力度都会对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山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地域特色鲜明。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53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居全国第一,拥有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多达500余处而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此外,山西还有剪纸、花馍、布画、刺绣、草编等民俗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醋文化、面食文化等饮食文化。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全省有60多处红色旅游景区,是全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为山西科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十四五”时期转型蹚新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政策扶持方面,山西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并设立省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三、3T理论视阈下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措施
基于上述评价,由此针对性提出助推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措施。
(一)人才战略实施路径
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打造人才开发高地。政府要秉持“事业聚人、工作炼人、文化留人”理念,充实引进一批眼界宽广、甘于寂寞、精通管理、勇于创新的行业高级营运能手。创设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吸引“创意阶级”来山西创业。在激励方式上,政府对于行业高精尖领军人才在医疗、住房、配偶就业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惠政策。
突出优秀文创人才培养,强化骨干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和参加省内各类人才工程,探索对各类文创人才实行分级、分类培养,形成多层次、多梯队的人才队伍格局。通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探索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文化创意与管理运营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政府要在高等院校学科布局、专业建设、课程安排、实践教学等方面充分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在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强化文创产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
(二)科技战略实施路径
瞄准国外文化产业前沿,组建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内的技术指导顾问团开展专题攻关、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搭建科技企业孵化平台,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创办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专业孵化器。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打造文化创意策源地。充分发挥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作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申请代理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技术优势,实现文创科技与经济、科研与文创产品生产的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行业规章制度,保障高水准、高层次文创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流通。
(三)培育宽容自由氛围
弘扬“尊重个性、鼓励冒尖、敢为人先、允许试错”的创新精神,以多样性的文化和适宜的创意氛围聚集吸引创意阶层来晋创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健全完善文化贸易扶持支撑体系,探索建立山西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试验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塑山西文化产品国际化价值。文化创意资源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精神资源,山西要加强对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和升华,通过活化两类资源推进创意,推动文化资源转向经营资源和升级演变传统产业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刘建霞.推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的建议[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01):109-114.
[2]程小敏,詹一虹.“3T”理论视角下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阶层培育[J].产经评论,2017,8(6):137-149.
[3]杨凤鸣.基于3T理论视角的长沙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7):111-115.
[4]孙瑞桃,李庆雷,吴宝艳,等.基于3T理论的民族旅游地创意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4):72-75,96.
[5]周雪.跨界與融合:四川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人才战略构想和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0(15):95-96,114.
[6]闫志伟,武刚尧.对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