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源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统计研究能源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和其他统计一样,不仅是反映和认识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是管理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并实行监督的有效工具。同时,又是构成信息和制定方针、政策、计划的基础。
关键词: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8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能源统计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既是制定节能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节能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还是节能降耗考核工作的量化依据。在国家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抓手的情况下,客观、准确、及时的能源统计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而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直接影响到能源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能源统计工作,推动能源统计工作逐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能源统计的概述
我国的能源统计从80年代初起,就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能源统计体系,编制全国能源平衡表,各地能源统计体系也逐步完善。但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能源供应形势的逐步好转,能源统计工作有所削弱,地方也逐步取消了能源平衡表的编制。直到2003年起,又逐步进行了恢复性的调整完善和加强。当前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统计、能源加工转换统计、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统计、能源平衡统计,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统计。
二、当前能源统计工作中的几大矛盾
1.社会各界对能源统计数据的需求大与能源统计数据缺口大的矛盾。随着能源供求矛盾的上升,社会各界、特别是领导阶层对能源统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受能源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一时难以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领导阶层对能源统计数据的需要。按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要求,国家统计局从2006年开始逐步建立了涵盖全社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和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建立了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耗能企业和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季度监测体系,从制度建设上为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保障。但由于能源统计基础还十分薄弱,有些专业的统计制度从无到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还很多,数据质量虽然在不断改进,但离社会各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能源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步伐加快与能源统计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国家、省统计局为完善能源统计制度方法,2006年开始逐年大力推进能源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增加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和产品单耗月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季报等主要能源报表,能源报表上报频率提高,统计报表、统计指标数量不断增多,能源统计工作量成倍增加,能源统计工作人手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基层统计部门,压力更大。地级以下市统计部门的能源统计工作大多数是由工业统计或贸易统计兼任,统计人员的力量配备无法及时到位,能源统计力量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能源统计任务的需求,能源统计任务和统计力量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因能源统计人员过少,能耗数据审核查询难度很大。大多数县级基层统计部门还没有专职能源统计人员,用能企业能耗统计原始记录也不健全,能源统计整体基础还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
3.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及时掌握能源消费变化情况与能源统计时效性不强的矛盾。降低单位GDP能耗的目标任务下来后,各级政府部门都希望能尽快掌握单位GDP能耗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但由于受能源统计资料收集方法、计算方法、审核方法和单位GDP能耗公布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主要能源统计指标对外提供比较滞后。特别是国家统计局实行地区生产总值下算一级之后,数据对外发布的时间更加滞后。
4.能源统计工作要求相对较高与能源统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的矛盾。降低单位能耗的任务要分解到地市甚至区、县级市。但由于大多数区、县能源统计人员缺乏编制能源平衡表的经验,问题较多。此外,有些能源报表如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等,专业性很强,填报与审核的难度很大。
三、进一步提高能源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能源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求能源统计解决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能源统计力量,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提供组织机构和人力保障。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把能源统计作为节能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积极组建能源統计机构,增加能源统计人员,提供经费保障,能源统计力量得到了一定加强。这在组织机构上为不断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但能源统计力量还远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能源统计任务的需求,能源统计任务和统计力量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必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力是做好能源统计的前提,因此,保证能耗数据质量,还要在能源统计力量和能力上下工夫。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经验告诉我们,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基层基础数据的质量,因此抓好基层队伍建设,尤其是抓好市、县级能源统计队伍建设,确保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落实,是各项能源统计工作顺利实施和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的重要保障。能源计量是能源统计的保证,是基础工作的基础。没有齐全的能源计量仪表,能源在流通过程中每个环节准确的数量变化和消耗便得不到反映,能源统计就无法进行。团此,加强计量工作,保证量值的准确、完整、统一、平衡是能源统计的关键。
(2)要以《节约能源法》为依据,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要完善能源消耗奖惩制度,开展能源审计,把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业绩考核范围。
(3).简化区、县统计部门测算单位GDP能耗的方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区、县级市统计部门计算单位GDP能耗的数据缺口更大,必须采用简便、科学的计算方法代替现行的方法。一是采用简化“综合能源平衡表”,对区、县统计部门不掌握的统计数据、且不影响计算单位GDP能耗的指标,应允许空缺。二是没有城乡居民生活抽样调查资料的区、县级市,以相近水平的区、县级市统计数据,进行推算。三是部分涉及计算单位GDP能耗、而又暂缺的数据,可以采用经济普查数据推算,或用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统计数据推算。
(4)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作为节能工作者,要把工厂的能源管理、统计分析、能源技术、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搞好,又要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责任很大。掌握一定的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统计原理、能源经济理论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必要条件。面对困难,我们主动向行家请教,自学能源管理、统计分析、节能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书籍,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深入基层了解,核实第一手资料的正确程度,对每月送上来的报表首先进行认真整理,严格审核,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到基层,使统计资科、数据准确客观。然后再按照台账的要求,进行分类、分组、分指标,并进行指标汇总和必要的加工换算。经过科学地综合使它系统化、条理化,变为能够反映能源总特征的、我们所要的综合数字资料。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探讨、解决。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使每个统计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另外,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灵活掌握能源统计软件的操作。
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能源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
[2]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学报,2003(3).
关键词: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8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能源统计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既是制定节能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节能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还是节能降耗考核工作的量化依据。在国家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抓手的情况下,客观、准确、及时的能源统计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而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直接影响到能源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能源统计工作,推动能源统计工作逐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能源统计的概述
我国的能源统计从80年代初起,就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能源统计体系,编制全国能源平衡表,各地能源统计体系也逐步完善。但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能源供应形势的逐步好转,能源统计工作有所削弱,地方也逐步取消了能源平衡表的编制。直到2003年起,又逐步进行了恢复性的调整完善和加强。当前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统计、能源加工转换统计、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统计、能源平衡统计,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统计。
二、当前能源统计工作中的几大矛盾
1.社会各界对能源统计数据的需求大与能源统计数据缺口大的矛盾。随着能源供求矛盾的上升,社会各界、特别是领导阶层对能源统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受能源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一时难以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领导阶层对能源统计数据的需要。按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要求,国家统计局从2006年开始逐步建立了涵盖全社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和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建立了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耗能企业和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季度监测体系,从制度建设上为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保障。但由于能源统计基础还十分薄弱,有些专业的统计制度从无到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还很多,数据质量虽然在不断改进,但离社会各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能源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步伐加快与能源统计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国家、省统计局为完善能源统计制度方法,2006年开始逐年大力推进能源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增加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和产品单耗月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季报等主要能源报表,能源报表上报频率提高,统计报表、统计指标数量不断增多,能源统计工作量成倍增加,能源统计工作人手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基层统计部门,压力更大。地级以下市统计部门的能源统计工作大多数是由工业统计或贸易统计兼任,统计人员的力量配备无法及时到位,能源统计力量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能源统计任务的需求,能源统计任务和统计力量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因能源统计人员过少,能耗数据审核查询难度很大。大多数县级基层统计部门还没有专职能源统计人员,用能企业能耗统计原始记录也不健全,能源统计整体基础还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
3.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及时掌握能源消费变化情况与能源统计时效性不强的矛盾。降低单位GDP能耗的目标任务下来后,各级政府部门都希望能尽快掌握单位GDP能耗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但由于受能源统计资料收集方法、计算方法、审核方法和单位GDP能耗公布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主要能源统计指标对外提供比较滞后。特别是国家统计局实行地区生产总值下算一级之后,数据对外发布的时间更加滞后。
4.能源统计工作要求相对较高与能源统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的矛盾。降低单位能耗的任务要分解到地市甚至区、县级市。但由于大多数区、县能源统计人员缺乏编制能源平衡表的经验,问题较多。此外,有些能源报表如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等,专业性很强,填报与审核的难度很大。
三、进一步提高能源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能源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求能源统计解决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能源统计力量,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提供组织机构和人力保障。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把能源统计作为节能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积极组建能源統计机构,增加能源统计人员,提供经费保障,能源统计力量得到了一定加强。这在组织机构上为不断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但能源统计力量还远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能源统计任务的需求,能源统计任务和统计力量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必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力是做好能源统计的前提,因此,保证能耗数据质量,还要在能源统计力量和能力上下工夫。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经验告诉我们,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基层基础数据的质量,因此抓好基层队伍建设,尤其是抓好市、县级能源统计队伍建设,确保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落实,是各项能源统计工作顺利实施和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的重要保障。能源计量是能源统计的保证,是基础工作的基础。没有齐全的能源计量仪表,能源在流通过程中每个环节准确的数量变化和消耗便得不到反映,能源统计就无法进行。团此,加强计量工作,保证量值的准确、完整、统一、平衡是能源统计的关键。
(2)要以《节约能源法》为依据,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要完善能源消耗奖惩制度,开展能源审计,把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业绩考核范围。
(3).简化区、县统计部门测算单位GDP能耗的方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区、县级市统计部门计算单位GDP能耗的数据缺口更大,必须采用简便、科学的计算方法代替现行的方法。一是采用简化“综合能源平衡表”,对区、县统计部门不掌握的统计数据、且不影响计算单位GDP能耗的指标,应允许空缺。二是没有城乡居民生活抽样调查资料的区、县级市,以相近水平的区、县级市统计数据,进行推算。三是部分涉及计算单位GDP能耗、而又暂缺的数据,可以采用经济普查数据推算,或用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统计数据推算。
(4)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作为节能工作者,要把工厂的能源管理、统计分析、能源技术、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搞好,又要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责任很大。掌握一定的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统计原理、能源经济理论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必要条件。面对困难,我们主动向行家请教,自学能源管理、统计分析、节能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书籍,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深入基层了解,核实第一手资料的正确程度,对每月送上来的报表首先进行认真整理,严格审核,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到基层,使统计资科、数据准确客观。然后再按照台账的要求,进行分类、分组、分指标,并进行指标汇总和必要的加工换算。经过科学地综合使它系统化、条理化,变为能够反映能源总特征的、我们所要的综合数字资料。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探讨、解决。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使每个统计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另外,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灵活掌握能源统计软件的操作。
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能源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
[2]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