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故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道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萍的《教师专业发展之道》,我真的很喜欢读,因为她很真诚地讲了一个伟大的故事。真诚,就会踏实,不会虚空,也不会漂浮;真诚,就会美丽,没有作秀,也没有矫情。说到底,真诚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品质,是心灵的敞开与通达。陈萍正是以她的真诚行走在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上,也正是以她的真诚使我,也会使大家确信“专业之道”,并会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之道。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之道,在陈萍那里是生活之道、生命之道。记得钱伟长对专业的理解。有人不断追问钱伟长的专业究竟是什么,钱伟长的回答是:我没有专业,要说专业,我的专业是爱祖国。也记得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每年教师到大学进修,规定首选的是与专业无关的学科,次选与专业有关的学科,第三才选修自己任教的学科。可见,专业不仅是学科专业,教师专业应当具有学科超越性,抑或说,教师专业应当有宽阔的知识背景,在丰厚的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不仅如此,陈萍的专业发展之道,从回溯童年开始,这正如帕慕克所说:寻找开端,然后才会有故事的中篇与下篇。从童年寻找专业发展之开端,暗示着专业之道与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专业之道实质上是人生之道。
  人生永远是个谜,人总是力图解谜,但很困难,人生之谜的谜底是那么神秘,因为“人是谁”是一个几乎无法解答的难题。美国学者赫舍尔的答案是:人生之谜不在于你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你将来能够成为什么。将来能够成为什么,这是由人的伟大之处——可能性决定的。陈萍实际上是用自己亲历的实践,开发人的伟大之处,把可能性逐步变成现实性。但是,这一目标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关键是陈萍的生命感悟。于是快乐的村小,成了种子萌发的地方;农村生活,成了涵养人格的土壤;多彩的中师,成了锻造师能的殿堂,以及从教以后的一切,都让她去寻找教育的暖意和智慧。假若,专业发展离开了生活的磨砺,离开了生命的感悟,势必失却生长的根,所谓的专业势必单薄、纤弱、苍白。热爱生活,努力去承受生命之重,正是最根本的专业发展之道。陈萍的人生感悟,点中了专业发展的“穴”,读她的这本专著,你会掂量到书名中“生命感悟”的分量。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角色,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如此。专业的定位,专业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聚焦在专业身份的确认上,否则专业发展可能会摇摆、迷茫。身份既是一种专业方向认同,又是专业责任的担当,专业发展就是在专业方向的认同中找寻自己的理想,在专业责任的担当中提升自己的水平。陈萍有鲜明的身份确认感,表现了她专业追求的自觉。丰富的职业经历中,陈萍有不同的岗位,但她不是把这些岗位只看作是工作的分工,而看作是专业的角色:教研员,她把自己当作教学研究者,去履行教研职业的使命;参与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她把自己当作课程建设者,去开发、拓展、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重返讲台,无论是为小学生上课,还是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讲授,她都把自己当作理念践行者,去生长、丰富自己的智慧;而课题研究,无论是自己领衔,还是对学校的指导,她都把自己当作课题研究的主持者,去激发自身内在力量,获取持续发展、深度发展的能量。以上这些身份,她没有使它们割裂开来,更没有使它们对立起来,而是在融合中互动、促进。诸多身份的确认,陈萍把握了核心,那就是学习、研究、实践。从这个角度去看,专业发展之道,是学习之道、研究之道、实践之道。其实,学习、研究、实践,往往是一般的方法、一般的途径,体现了一般规律,大家都生活在这种方式、途径和规律中。但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有成就、会成功,而有的人却仍然很平庸、以至无为?陈萍给出了答案:挑灯夜战中的锻炼,凝神应对中的理性思考,经历煎熬中心智的丰富与完善。由此,学习之道、研究之道、实践之道,应当是坚持之道、是“专业自觉”之道。
  陈萍专著书名中还有“教育叙事”的表述,她用叙事的方式,回溯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开始,她担心这样的叙事方式和话语风格,不能体现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但是,她坚持了,并且发挥了她的优势。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把故事叙述界定为:“戏剧性的模仿和人类行为的构想,而叙述故事的艺术便给予我们一个人人可以分享的世界。”叙事,首先是种回忆和记忆,而回忆和记忆,“我们才成为历史的全权代表”,“那些故事用象征符号解决无法用经验解决的矛盾”。而“原始的叙事作品本质上就是再创作”。(爱尔兰理查德·卡尼著,《故事离真实有多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陈萍的教育叙事就是将时间人格化,通过创作,使她成为那个历史时代的代表,用生动的象征符号解决了学者们无法用经验解决的矛盾,给了我们可以分享的世界。无疑,陈萍对教育叙事的认识是深刻的,她的教育叙事是成功的,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她的真诚投入,在于她叙事中的梳理,梳理中的概括、提炼,理性思考与研究始终伴随着她的叙事。于是,叙事成了陈萍的一种研究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于是,陈萍的故事,我们听了还想再听,成了理查德·卡尼所称之为的“伟大的故事”。陈萍正是“伟大的故事”的创造者。
  从全书的叙述来看,陈萍有一种特有的从容、平静、优雅,散发着一种气质,她在平静的叙述中透着灵气和哲理。也许,专业发展之道,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亟须从容、平静与优雅。
  (成尚荣,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陈萍,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市教研室教研员,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扬州市小语会秘书长,本文原载于《中国教师报》2008年9月10日D3版“阅读”专栏)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越来越细、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电脑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也是趋向激烈且多元化。企业在面对脆弱多变的时代及处于日趋竞争的环境中
学生用“好像”造一个比喻句。低年级的小朋友写道:“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妹妹的脸蛋好像红苹果。”比喻准确,语句通顺。若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写的比喻句竟然还是这样,那么他的语言就是僵化的,是没有生命的。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造句备受冷落,且已变身为一项机械的作业,很难看到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项造句训练。甚至有的教师当学生正在努力尝试着书写自己内心最美丽的文字的时候,却再
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被称为“双基”。过去一直强调要“加强双基教学”。我就基本训练说点意见:凡是训练必须“到位”。  “到位”这个词在体育训练中使用的频率很高。我记得汉城(今叫首尔)奥运会中,宋世雄解说某国体操运动员的表演:“你看他们的姿势那么优美,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到位。”从训练的角度看,基本训练是很单调而枯燥的。就以体操来说,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成千上万次才能达到要求,要臻于完美,
本文对倍思特公司儿童美语连锁加盟事业经营策略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倍思特美语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价值的服务,只针对“师资训练与提供”、“招生的协助”及“家长、
一、 案例分析研究背景    在大力提倡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今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但如何让课堂的提问变得更加有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仍值得深入探讨。因此,我决定以自己的一节常态课作为分析对象,围绕“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二、 课堂教学案例    1. 教学内容  我选取了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一课,对自己第二课时的常
又是周五,阳光灿烂,丹桂飘香,我校语文老师们迎来了又一个语文学科研究日.根据不少老师提出的“长篇幅课文难教”的困惑,我校语文学科组早在两周前就已确定将“高效教学长篇
2009年2月27日,由张瑾颖、王晓春两位校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子课题在太仓沪太外国语小学进行结题.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太仓市教育局尤培亚副局长、教
语文教学要真实、朴实、扎实。当今,语文教学积极倡导朴实的教风。的确,新课程改革以来,小语界在注入一股新鲜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为了体现人文性,淡化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言训练,造成语文“双基”不实;为了突出学科整合,将吹拉弹唱等非语文的东西硬塞进课堂,造成语文本性迷失;为了落实自主性,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为了凸显多元解读,对学生的错误见解不敢指正,造成是非不清;为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形式是模拟生活场景的交谈,与生活实际情况没有多大的差别,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也正是生活中所用到的,很有使用价值.
钱江晚报——浙江省及杭州市阅读率最高、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国内强势平面媒体。以钱江晚报为核心品牌组建的钱江报系,全媒体、分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