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玩偶,改造粗鲁磊磊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磊磊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从上学那一天起,他就成了班主任老师重点“保护”的对象。每天,磊磊都需要通过一些事情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偷东西、说谎、打架、干扰课堂纪律、用头撞桌子等等。
  得到老师的反馈,磊磊妈不得不请假到学校陪读几天,了解情况。磊磊妈坐在教室最后观察孩子,她发现,在整整40分钟内,磊磊注意力都不在课堂上。当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回答问题时,磊磊用他的头碰桌子,用彩笔在前面同学的校服上画画,并且很大声地放了一个屁,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班主任老师显然见怪不怪,幽默地说:“请大家带好防毒面具!谁笑得声音最大,吸进去的毒气就最多!”
  课间,磊磊的不良行为并没有停止,他大声地说话(很多都是粗话),并且故意将水洒进同桌的书包里。同桌忍无可忍,对着磊磊大吼大叫并举起拳头威胁他,磊磊这才安静了几分钟。
  大课间举行升旗仪式,全体少先队员都在敬队礼,只有磊磊一个人把手举起来左右摇摆,好像在和国旗打招呼。一解散,磊磊立刻在操场上追着女同学跑,还将两个女同学撞倒在地。孩子们不断向班主任告状,班主任只得告诫孩子们不要和磊磊玩。可别人越是不理磊磊,磊磊就越想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磊磊妈亲眼目睹了磊磊的在校表现,心里很难过,她早就知道老师说的都是真的,只不过亲眼所见更添了几分着急。磊磊在幼儿园时表现就不好,老师说他经常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活动,对老师无礼,对同伴很冲动,并且不按照秩序进行活动,有两次在玩滑梯时把小朋友推了下来,差点造成严重的后果。本以为磊磊上了小学会有所收敛,没想到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严重了。
  回想磊磊的成长经历,两岁左右时他就表现得比较固执,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3岁后开始说谎,每一次说谎,磊磊爸就打他几下,后来磊磊开始不断地打其他孩子。4岁时,磊磊有时骑自行车会失控撞在树上,或者从车上摔下来。有一个特点是磊磊一直保留的——不喜欢约束,一直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
  磊磊的父母带磊磊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做了全面的评估后,排除了磊磊在智力以及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根据他的表现诊断为对立违抗性疾病。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经常出现违拗、敌意和反抗等行为,时间持续在6个月以上。具体的行为表现可能包括下面行为中的几种:经常发脾气,经常和成人起争执,主动反抗或者拒绝听成人的要求,经常故意激惹他人,经常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责备他人,经常被他人激惹,经常生气或怨恨……并且,这些行为已经对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为了帮助磊磊,心理医生同磊磊的父母一起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训练的重点在于增强磊磊父母的行为管教水平,同时配合行为监督和奖励方案的运用,逐渐塑造孩子符合其年龄的行为。
  1、冷处理打人事件
  磊磊父母将打人作为第一个需要处理的行为。磊磊和姥姥全家人一起生活,舅舅家的表妹晚上和磊磊一起做作业,每天磊磊都会寻找时机将妹妹打哭。父母告诉磊磊即将对他实施一项监管计划,那就是如果他再将妹妹打哭,那么当天晚上他就不能和妹妹一起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刚开始,磊磊仍然肆无忌惮地打妹妹,磊磊妈立刻实施惩罚,但是磊磊却哭闹不止,在地上打滚儿,全家人被他搅闹得不能正常生活,差点妥协。这时磊磊妈想起心理医生所说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最好做法就是冷处理,她对磊磊说:“看起来你好像很生气,你自己冷静一下吧!”然后转身走开,半个小时后,磊磊停止了哭闹,并请求妈妈和他一起下跳棋。虽然坚持这个计划增加了磊磊妈的负担,但最后的结果却很有效,四周后,磊磊打妹妹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2、用玩偶作奖励
  磊磊的父母受到鼓舞,和学校老师一同配合,减少磊磊在学校的不良行为。老师向磊磊宣布在学校的规则:
  每天磊磊可以得到3个玩偶,他可以把它们摆在书桌上。
  每当在课堂上磊磊出现大声说话、用头撞桌子这类行为时,老师有权利拿走1个玩偶作为惩罚。
  如果3个玩偶都被没收,磊磊必须离开教室,在老师办公室度过余下的时间,直到放学。
  如果放学时磊磊手中还有玩偶,可以用玩偶向家长换取相应的奖励。
  具体奖励方法由磊磊和家长商议决定。
  刚开始实施这个方案时,老师和磊磊的父母都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能不能帮到磊磊。第一天,刚上课10分钟,磊磊的3个玩偶就被数学老师没收了,结果他被强行请到老师办公室进行隔离惩罚。第二天,他坚持了30分钟,并且离开教室时比较主动,好像适应了这个规则。第三天,他能够坚持到下午,并且是临近放学时才犯最后一次错误,老师口头表扬了他的进步。
  一个星期下来,磊磊已经能够用玩偶换取奖励了,磊磊要的第一个奖励是一本拼图书,磊磊父母很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要求。接下来的两个月,磊磊的情况越来越好,平均下来每周至少有一到两天能够获得奖励,到接近学期结束时,磊磊已经能够比较好地管理自己的课堂行为。
  大家商量着准备结束这个监管计划,在撤掉玩偶奖励后老师又额外观察了两个星期,磊磊的表现并没有出现反复。磊磊父母和老师都松了一口气,为磊磊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原来在一所外国语学校上班。这所学校分为高中部、初中部与小学部,是全封闭式住宿学校。我是生活辅导老师,主要负责监管纪律与卫生,以及负责与学生宿舍有关的一切文字工作,比如学生花名册的更新、周末留宿餐费的统计、宿舍各种情况的反馈、卫生与纪律的评比等。在这繁琐的工作之外,我还负责一个亮点——就是宿舍公布栏。学生们很看重“表扬栏”这块,因为名字一旦上了表扬栏,不仅自己成了全校瞩目的焦点,还意味着可以为班级
期刊
一个女孩,她来自遥远的四川,总是静静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太多的欢笑,如山谷的一朵野百合,静静地开着。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的在意。可是那天,她母亲的一席话却让我这个老班顿感事态严重。  偶然知详情  那天因为有几个孩子没有背诵课文,我让他们留在了教室。刚给孩子们吃了点水果和饼干,那个女孩的妈妈带着她的弟弟来到了学校。从她妈妈的口中得知,女孩小时候一直是爷爷奶奶带
期刊
“妈妈,‘丢脸’是什么意思?”  酉酉在看记录片频道播出的《亚特兰蒂斯》,描述的是2500多年前曾经存在于希腊爱琴海上的一个小岛,在一次剧烈的火山喷发后,连同岛上的一切文明都消失了。酉酉刚刚关注的一个情节是,在火山喷发前夕,岛上举行的一次成人礼上,最被看好的一位小伙子在跳牛时出现了失误。于是他的父亲用无比沉重的语气反复地说道:“你真是太丢脸了!”  “就是不好意思,因为做错了事,没表现好。就像那个
期刊
今天,我们学校一整天都没电。  早上我到教室的时候还有电,陈浩宇正对着我们全班大叫:“告诉你们,我的溜溜球是火狐。”我们都不相信,他便拿出来给我们看。他刚拿出来,就听“啪”的一声,教室的灯突然就灭了,电脑也自动关机了。我大叫:“陈浩宇,你的溜溜球太厉害了。”我和王玉湘连忙冲出了教室,只见全校的电都没了,王玉湘对我说:“陈浩宇的溜溜球太牛了。”我说:“是啊,我也想要一个。”  上课了,老师没办法放P
期刊
杨奕非,南京市汉江路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4月蝉联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2011年,杨奕非还获得过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一等奖,并且多次发表作文,是学校的优秀少先队员,他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全优”男孩。  证书不是废纸  杨奕非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师,他们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并不是为了那一张张获奖证书,而是证书背后的能力——比赛的过程锻炼了儿子的动手能力,而男孩的学习最适合从“动手”开始。  
期刊
一  “最近,傍晚时候,学校的西南方向总有一道光束,向东边的天空照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我想,近来天气也很古怪,白天,风呼呼地向我们教室刮来,而到了晚上,一点风也没有,也就是昨天晚上还有点风。”今天的“我发现”,魏均这样写道。  “我发现”是班里语文课上的一个固定环节,全班轮流来写,轮到谁,谁就把自己这天或者以前的发现写在黑板上,上课的时候,作者先读一遍,然后,大家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
期刊
开一天  有一天在开一天(早餐店的名字)买了小笼包给外甥女瑶瑶吃。后来她和妈妈走到那,就问:“妈妈,上次阿姨买的小笼包好吃吧?阿姨在这里买的。”妈妈问:“开一天啊?”瑶瑶赶紧说:“不啊,每天都开的。”妈妈又问:“开一天对吧?”“晚上也开门的!”瑶瑶回答。  笨乌鸦  瑶瑶听了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回家讲给我听,我说:“这只乌鸦笨的,是吧?”瑶瑶点点头。“嗯,要是我有一个棒棒糖,站在树上,人家和我讲话,
期刊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未成年人的生活本来应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快乐美好,可近来多起儿童性侵害事件的发生,给一些孩子的生活抹上了沉重的灰色。  每个儿童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他们的绽放需要父母的精心浇灌,需要师长的培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本期策划响应江苏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主席张京霞“保护女童,我们一起行动”的倡议,关注儿童性安全
期刊
教育的本义是唤醒灵魂,“一言一行皆教育,一花一草皆教材”。一场温暖轻松的对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亲子教育的好素材,成为我与女儿诺诺心灵沟通的桥梁。  坐滑滑梯的巧克力  “妈妈,这巧克力太好吃了,我可以再吃一颗吗?”  那天朋友结婚,参加婚宴带回几包巧克力,女儿吃了一颗还想再吃一颗,生怕我不同意,于是一脸讨好地看着我问。由于她掉了门牙,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糖和巧克力了,看她这么“馋”,我不忍
期刊
小朋友们,你们都用过吸管吧?那么,你们知不知道吸管是谁发明的?吸管为什么能吸饮料?吸管有危害吗?如何选择安全的吸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探寻答案吧!  吸管是谁发明的?  吸管的发明者是美国的马文·史东,发明于1888年。19世纪,美国人喜欢喝冰凉的淡香酒,为了避免口中的热气降低酒的冰冻劲,因此,喝时不用嘴直接饮用,而以天然麦秆来吸饮,可是天然麦秆容易折断,它本身的味道也会渗入酒中。当时,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