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镇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这里拥有生产食用菌的气候、原材料、劳动力等综合优势,但由于受传统“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方式制约,资源优势很难被完全转化成为产业优势。作为辽宁省优秀示范合作社的北镇市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率先打破传统束缚,成功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民以“标准化和产业化”模式种植食用菌,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
一栋栋温室大棚伫立田间,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香菇长势喜人……
这就是记者在闾山食用茵专业合作社所在地廖屯村见到的景象。
如今,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香菇、平菇、金针菇、滑子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说起发展食用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一个人。此人叫赵平和,是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正是他带领大家走上了这样一条“点草成金”的致富路。
闾山脚下“点草成金”
赵平和今年43岁,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运输大户。跑了20多年运输的他,不仅完成了资金积累,还成立了自己的车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和蘑菇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年前的一个夏天,赵平和开车去本溪桓仁旅游,赶上那里正在召开“全国蘑菇大会”。“蘑菇大会”效快,一年四季,可循环生产。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发展高效农业……”说起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好处来,赵平和津津乐道。
从种植食用菌中尝到了甜头的赵平和,没有只顾着自己抢占市场,而是想着要让这一“点草成金”的特色产业为更多农民带来富裕的生活。2007年6月,他创办了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这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北镇市成立的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北镇农民多年从事棚菜生产,但在大棚里种蘑菇对他们来说,还是件新鲜事。食用菌合作社成立之初,增加产品附加值。也就是在这一年,赵平和因为分身乏术,彻底告别了运输行业,全身心投入到了合作社日常工作中。
合作社成了菇农的靠山
赵平和介绍说,他们这个合作社现有固定职工78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18人,设有财务部、技术开发部、农资供应部、社员培训部、销售服务部。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社员通过资金、土地、大棚、技术等多种形式出资入股。按合作社章程规定,年终结算利润,将可分配让赵平和开了眼界,同时也使他对种植食用菌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到北镇后,赵平和感觉自己的家乡也挺适合种植食用菌,再加上市场空白,前景应该不错。就这样,赵平和在2806年岁末投资建起了第一座食用菌大棚。
“种植食用菌是以农作物废弃物为原料,‘点草成金’的特色产业,又是个以菇棚、菇房、田块‘为车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低、效益高。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种植一亩蘑菇纯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而且蘑菇生产周期短,见只有12个人入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在已经拥有农户285户,年产各类食用菌一级母种2万支,二级原种10万瓶,三级栽培种50万袋,生产棒600万袋:年产鲜菇4000吨,销售收入达3008万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2010年,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鲜菇生产示范基地,内建简易冷棚及温室暖棚98栋,建成拥有先进检测仪器、完善生产设备的标准化菌种厂。为拉长产业链条,合作社还成立了北镇市隆源菌业有限公司,对鲜菇进行烘干、盐渍、精品包装等深加工,盈余对社员进行二次盈余返还,其中按照销售额返还比例不低于60%,实现了社员人人满意,收入逐年增加。
最关键的是,合作社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方式,通过统一采购物料、统一供应菌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对外销售、分散经营的运作模式,组织社员发展食用菌产业,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为了保证规范运行,赵平和他们不仅推行民主管理,合作社一切重大事项均由全体社员通过投票审议决定,而且实行了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原料保管制度、原料采购制度、出菇管理规章、运输管理制度、包装管理制度、培养棚管理制度、接菌车间管理制度、生产车间管理制度等一系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间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社、省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锦州十佳科普示范基地。合作社所在地廖屯村也不仅被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且被确立为锦州市农民技术员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合作社成立的隆源菌业有限公司被锦州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赵平和本人也被评为锦州市特等劳动模范。最让赵平和感到欣慰的是,菇农们现在已经从心眼里把合作社当成了发展生产和抵御市场风险的靠山。
近年来,食用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越来越大。合作社一方面统一注册了“兴闾”牌商标,并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一方面又通过加强菌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鲜菇产品生产设施化全程监控、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菌种,进行无公害生产,不断提高鲜菇产品质量。这些举措,使他们不仅在原有市场上站住了脚,而且还不断开疆拓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合作社的自身实力也越来越强,资产总额达到了1133万元。
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增强了菇农们发展生产的底气,更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一位合作社社员告诉记者:“合作社发展得越红火,咱们的收入就越高,今年平均每户能增收5万多元……”
持续发展凭什么
合作社在壮大,菇农们的收入在增加,赵平和想得更多的则是合作社的持续发展问题。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间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就与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开展食用菌技术创新,并被确立为辽宁省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技术人员引进、筛选、提纯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生产的优势菌种,并成功总结出适合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鲜菇生产操作规程。特别是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的日臻成熟与应用,创造了夏季出产高质量、高产量香菇的记录。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客商前来驻地采购,远销北京、上海、福建、内蒙、吉林等多个大中城市。
2012年,他们又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在北镇市南部的廖屯镇西珠村规划新建标准化温室大棚20栋,总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在北部的中安镇规划将原有46座棚室改建成标准化鲜菇生产棚室。总占地面积300亩,新增生产规模达200万公斤。
赵平和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每公斤6元计算,200万公斤鲜菇可创收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95万元,可实现盈余605万元。基地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一个食用菌规范种植的技术平台,通过以提供各种优质食用菌栽培种、提供栽培技术的形式间接带动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可增收3600万元。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还远不止于此。
据赵平和介绍,由于多年的棚菜重茬生产,造成北镇部分地区土壤板结化、盐渍化及土传病害不断加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棚菜的经济效益,导致大部分棚室处于闲置状态,种植食用菌恰恰能把原有闲置的棚室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食用菌产业能把大量废弃农副产品下脚料转化成可供人食用的优质健康食品,废菌渣还可作为有机肥返回土壤。为促进北镇地区循环经济和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北镇市政府近年来积极鼓励农民将闲置棚室充分利用起来进行食用菌生产。这也是他们合作社在中安镇建标准化鲜菇生产基地的初衷。
赵平和坦言:“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了。今后合作社还要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进一步推进食用菌的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一栋栋温室大棚伫立田间,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香菇长势喜人……
这就是记者在闾山食用茵专业合作社所在地廖屯村见到的景象。
如今,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香菇、平菇、金针菇、滑子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说起发展食用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一个人。此人叫赵平和,是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正是他带领大家走上了这样一条“点草成金”的致富路。
闾山脚下“点草成金”
赵平和今年43岁,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运输大户。跑了20多年运输的他,不仅完成了资金积累,还成立了自己的车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和蘑菇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年前的一个夏天,赵平和开车去本溪桓仁旅游,赶上那里正在召开“全国蘑菇大会”。“蘑菇大会”效快,一年四季,可循环生产。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发展高效农业……”说起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好处来,赵平和津津乐道。
从种植食用菌中尝到了甜头的赵平和,没有只顾着自己抢占市场,而是想着要让这一“点草成金”的特色产业为更多农民带来富裕的生活。2007年6月,他创办了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这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北镇市成立的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北镇农民多年从事棚菜生产,但在大棚里种蘑菇对他们来说,还是件新鲜事。食用菌合作社成立之初,增加产品附加值。也就是在这一年,赵平和因为分身乏术,彻底告别了运输行业,全身心投入到了合作社日常工作中。
合作社成了菇农的靠山
赵平和介绍说,他们这个合作社现有固定职工78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18人,设有财务部、技术开发部、农资供应部、社员培训部、销售服务部。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社员通过资金、土地、大棚、技术等多种形式出资入股。按合作社章程规定,年终结算利润,将可分配让赵平和开了眼界,同时也使他对种植食用菌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到北镇后,赵平和感觉自己的家乡也挺适合种植食用菌,再加上市场空白,前景应该不错。就这样,赵平和在2806年岁末投资建起了第一座食用菌大棚。
“种植食用菌是以农作物废弃物为原料,‘点草成金’的特色产业,又是个以菇棚、菇房、田块‘为车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低、效益高。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种植一亩蘑菇纯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而且蘑菇生产周期短,见只有12个人入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在已经拥有农户285户,年产各类食用菌一级母种2万支,二级原种10万瓶,三级栽培种50万袋,生产棒600万袋:年产鲜菇4000吨,销售收入达3008万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2010年,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鲜菇生产示范基地,内建简易冷棚及温室暖棚98栋,建成拥有先进检测仪器、完善生产设备的标准化菌种厂。为拉长产业链条,合作社还成立了北镇市隆源菌业有限公司,对鲜菇进行烘干、盐渍、精品包装等深加工,盈余对社员进行二次盈余返还,其中按照销售额返还比例不低于60%,实现了社员人人满意,收入逐年增加。
最关键的是,合作社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方式,通过统一采购物料、统一供应菌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对外销售、分散经营的运作模式,组织社员发展食用菌产业,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为了保证规范运行,赵平和他们不仅推行民主管理,合作社一切重大事项均由全体社员通过投票审议决定,而且实行了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原料保管制度、原料采购制度、出菇管理规章、运输管理制度、包装管理制度、培养棚管理制度、接菌车间管理制度、生产车间管理制度等一系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间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社、省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锦州十佳科普示范基地。合作社所在地廖屯村也不仅被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且被确立为锦州市农民技术员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合作社成立的隆源菌业有限公司被锦州市政府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赵平和本人也被评为锦州市特等劳动模范。最让赵平和感到欣慰的是,菇农们现在已经从心眼里把合作社当成了发展生产和抵御市场风险的靠山。
近年来,食用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越来越大。合作社一方面统一注册了“兴闾”牌商标,并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一方面又通过加强菌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鲜菇产品生产设施化全程监控、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菌种,进行无公害生产,不断提高鲜菇产品质量。这些举措,使他们不仅在原有市场上站住了脚,而且还不断开疆拓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合作社的自身实力也越来越强,资产总额达到了1133万元。
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增强了菇农们发展生产的底气,更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一位合作社社员告诉记者:“合作社发展得越红火,咱们的收入就越高,今年平均每户能增收5万多元……”
持续发展凭什么
合作社在壮大,菇农们的收入在增加,赵平和想得更多的则是合作社的持续发展问题。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间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就与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开展食用菌技术创新,并被确立为辽宁省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技术人员引进、筛选、提纯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生产的优势菌种,并成功总结出适合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鲜菇生产操作规程。特别是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的日臻成熟与应用,创造了夏季出产高质量、高产量香菇的记录。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客商前来驻地采购,远销北京、上海、福建、内蒙、吉林等多个大中城市。
2012年,他们又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在北镇市南部的廖屯镇西珠村规划新建标准化温室大棚20栋,总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在北部的中安镇规划将原有46座棚室改建成标准化鲜菇生产棚室。总占地面积300亩,新增生产规模达200万公斤。
赵平和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每公斤6元计算,200万公斤鲜菇可创收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95万元,可实现盈余605万元。基地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一个食用菌规范种植的技术平台,通过以提供各种优质食用菌栽培种、提供栽培技术的形式间接带动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可增收3600万元。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还远不止于此。
据赵平和介绍,由于多年的棚菜重茬生产,造成北镇部分地区土壤板结化、盐渍化及土传病害不断加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棚菜的经济效益,导致大部分棚室处于闲置状态,种植食用菌恰恰能把原有闲置的棚室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食用菌产业能把大量废弃农副产品下脚料转化成可供人食用的优质健康食品,废菌渣还可作为有机肥返回土壤。为促进北镇地区循环经济和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北镇市政府近年来积极鼓励农民将闲置棚室充分利用起来进行食用菌生产。这也是他们合作社在中安镇建标准化鲜菇生产基地的初衷。
赵平和坦言:“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了。今后合作社还要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进一步推进食用菌的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