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必须聚焦实践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的实践之中,特别是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成功控制住了疫情扩散的局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又一次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与实践品质高度一致性的体现。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人民为中心是此次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根本制度支撑,理清贯穿于这三大制度优势的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可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解释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关键词]制度优势;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11-0027-0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非单纯的理论阐述和逻辑推演,而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1],有着充分的实践探索、实践总结和实践证明。脱离实践运行的制度架构和治理形态只能是一种理论空想,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形态[2],这也深刻启示我们,考察一套制度体系的可行性和优势,必须注重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的二重性,也就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有目共睹,又一次彰显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的优越性。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正所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理论逻辑
政党,是由一定阶级领导的,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并代表本阶级利益并拥有完备组织体系的社会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也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性,其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打赢疫情阻击战就是现实层面上维护广大人民利益最现实、最具体的要求,就是将党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真正践行。从这个角度上说,全力阻击疫情和坚持党的领导具有目标任务的根本一致性,因此,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既是要求又是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基本的理论逻辑。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加强党的领导对遏制疫情蔓延、全面稳定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效率和运行效率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动、改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都必须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二)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4]党中央及时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直接受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推动有关方面迅速开展防控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个月内先后4次召开会议,到各地成立“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从全国开展的地毯式摸排,到社区的封闭式管理;从内防扩散控制人口非必要流动,到分级分区有序推进复产复工;从各地医疗力量驰援武汉,到防疫物资的紧急调配、生产;从新冠药物、疫苗的研制,到关注群众心理健康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了部署周密、众志成城、环环相扣的疫情防控格局。
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势,无统筹行业、部门、居委会、村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等组织机构,充分动员网格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基层疫情防控斗争中来。其中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了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判断精准、部署科学、开展及时、措施得力,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党的领导坚定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奉献决心
党性担当是需要用具体行动诠释的责任和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风险,每个人都有恐惧和害怕,这是人面对风险和危机时的本能反应,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珍惜和呵护,党员也不例外。然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秉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生命至高无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战“疫”行动,不仅克服个人、家庭方方面面的困难,更克服了面对可能感染病毒的恐惧和害怕,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论是逆行的钟南山院士、还是“渐冻人”院长张定宇,不论是在隔离服上互写姓名共同激励的医护人员,还是更多叫不上名字的社区工作者,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各级党员始终自觉服从上级组织、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5]。 (一)“集中力量”为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必要支撑
“办大事”突出的不仅是“大事”——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事务繁,更突出“难事”——需要统筹兼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资源、集中力量才能办成。但公共资源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别在突发情况下,有限的资源更显紧缺。如果各方面把持“一己私利”维护“局部利益”,就极有可能损害整体利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体利益不保,个体利益就失去了保障的基础。而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从全局出发,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急需的领域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求以最快速度解决有可能对全局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问题。
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而言,公众处于各类信息的末端,所获得的信息只能是整个社会事务中的一个极小的片段或者细枝末节,不可能获得全局信息,不具备驾驭处理全局问题的基本条件;另外,公众的判断往往是依靠个人经验和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技术能力,即便是掌握全部信息也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两点都决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可以有效解决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不对称、公共决策失灵等问题,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保障公众利益,尽可能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保证任何一方利益不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损失。
在疫情暴发之初,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乃至整个湖北都出现了医护力量和医疗物资严重不足的问题,甚至一度出现人等床、患等医的局面,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是当时急需破解的难题,此时如果不果断集中资源扭转局部疫情的局势,就极有可能“溃于蚁穴”,引发全国更大范围的疫情。艰难之际,党中央果断采取有力措施,16个省“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驰援湖北的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仅用10天时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从无到有,迅速發挥医疗救治作用,这些事实再次证明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是实现治理效能的有力保障
制度优势并不直接带来治理效能,只有通过决策、执行、组织和监督机制的有序运行,才能实现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转化[6]。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出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针对重大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应对的紧迫性等特点,哪些矛盾优先解决以及怎么解决,考验的是执政党驾驭国家治理复杂局面的判断力和执行力,更考验的是在既定目标下机制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是一场总体战”[7]。
既然是总体战,就意味着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形成统一意志,凝聚全国力量。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明确解决的重点、难点、顺序、方法和资源筹措[8],快速明确任务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理,统筹兼顾,协调解决,从而实现理想的治理效果。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优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鲜明的特色和标志。
(一)秉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观点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1949年至今,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这些奇迹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灾难面前,不仅经受住了考验,渡过了难关,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奇迹都是由人民创造的,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力,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二)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于泰山。党中央明确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9],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现实要求,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负责,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复工复产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不可谓不重要,但是党中央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即便是在第一季度经济下降6.8%的不利局面下,也没有急于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而是始终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平稳且满足正常经济活动条件的地区,分区、分级、分类,谨慎有序地推进复产复工,各级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和引导劳动者科学防疫的配套措施,全面防止疫情反弹。事实证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第二季度GDP增长呈现“深V”回升,经济增长反弹的环境条件首先是疫情的有效控制。
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实际上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由于各项工作在价值追求上的高度统一,各领域的工作具有共同的价值驱动力,即便某些领域出现了阶段性停滞或阻碍,但保障了整体利益实现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为提高和增多整体利益提供条件。生命至上,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在全国疫情平稳的有利条件下,复工复产、复学复教全面推开,人民群众更多、更大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
(三)紧紧依靠人民获得力量来源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通过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群众,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制胜之宝,普通群众在社区封闭管理的时间内,也应全力配合做好居家防护,尽可能减少外出,不聚餐、不集中,不开展集中文体活动。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国际疫情的局面仍然严峻复杂,要想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还须继续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激发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争。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在肯定制度优势的同时,也必须保持理性和冷静,必须全面反思这次疫情所暴露出的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10]。深刻反省工作中的失误和过失,特别是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层面上的缺陷和不足。对制度体系不断改革完善、对制度运行机制不断优化挑战,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治理效能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5.
[2]陈家刚.科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J].党建研究,2020,(3).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04.
[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1-26(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4.
[6]傅慧芳,苏贵斌.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共危机治理效能的内在机理及实现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7]习近平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DB/OL].(2020-02-10).[2020-08-04].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0/content_5476870.htm.
[8]陈梓睿.信心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N].光明日报,2020-02-12(6).
[9]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述评之二[N].新华每日电讯,2020-02-06(1).
[1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DB/OL].(2020-02-14).[2020-08-04].http://www.xinhuanet.com/2020-02/14/c_1125575616.htm.
责任编辑:王玮玮
[关键词]制度优势;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11-0027-0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非单纯的理论阐述和逻辑推演,而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1],有着充分的实践探索、实践总结和实践证明。脱离实践运行的制度架构和治理形态只能是一种理论空想,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形态[2],这也深刻启示我们,考察一套制度体系的可行性和优势,必须注重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的二重性,也就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有目共睹,又一次彰显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的优越性。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正所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理论逻辑
政党,是由一定阶级领导的,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并代表本阶级利益并拥有完备组织体系的社会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也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性,其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打赢疫情阻击战就是现实层面上维护广大人民利益最现实、最具体的要求,就是将党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真正践行。从这个角度上说,全力阻击疫情和坚持党的领导具有目标任务的根本一致性,因此,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既是要求又是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基本的理论逻辑。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加强党的领导对遏制疫情蔓延、全面稳定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效率和运行效率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动、改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都必须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二)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4]党中央及时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直接受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推动有关方面迅速开展防控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个月内先后4次召开会议,到各地成立“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从全国开展的地毯式摸排,到社区的封闭式管理;从内防扩散控制人口非必要流动,到分级分区有序推进复产复工;从各地医疗力量驰援武汉,到防疫物资的紧急调配、生产;从新冠药物、疫苗的研制,到关注群众心理健康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了部署周密、众志成城、环环相扣的疫情防控格局。
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势,无统筹行业、部门、居委会、村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等组织机构,充分动员网格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基层疫情防控斗争中来。其中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了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判断精准、部署科学、开展及时、措施得力,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党的领导坚定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奉献决心
党性担当是需要用具体行动诠释的责任和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风险,每个人都有恐惧和害怕,这是人面对风险和危机时的本能反应,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珍惜和呵护,党员也不例外。然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秉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生命至高无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战“疫”行动,不仅克服个人、家庭方方面面的困难,更克服了面对可能感染病毒的恐惧和害怕,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论是逆行的钟南山院士、还是“渐冻人”院长张定宇,不论是在隔离服上互写姓名共同激励的医护人员,还是更多叫不上名字的社区工作者,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各级党员始终自觉服从上级组织、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5]。 (一)“集中力量”为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必要支撑
“办大事”突出的不仅是“大事”——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事务繁,更突出“难事”——需要统筹兼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资源、集中力量才能办成。但公共资源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别在突发情况下,有限的资源更显紧缺。如果各方面把持“一己私利”维护“局部利益”,就极有可能损害整体利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体利益不保,个体利益就失去了保障的基础。而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从全局出发,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急需的领域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求以最快速度解决有可能对全局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问题。
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而言,公众处于各类信息的末端,所获得的信息只能是整个社会事务中的一个极小的片段或者细枝末节,不可能获得全局信息,不具备驾驭处理全局问题的基本条件;另外,公众的判断往往是依靠个人经验和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技术能力,即便是掌握全部信息也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两点都决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可以有效解决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不对称、公共决策失灵等问题,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保障公众利益,尽可能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保证任何一方利益不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损失。
在疫情暴发之初,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乃至整个湖北都出现了医护力量和医疗物资严重不足的问题,甚至一度出现人等床、患等医的局面,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是当时急需破解的难题,此时如果不果断集中资源扭转局部疫情的局势,就极有可能“溃于蚁穴”,引发全国更大范围的疫情。艰难之际,党中央果断采取有力措施,16个省“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驰援湖北的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仅用10天时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从无到有,迅速發挥医疗救治作用,这些事实再次证明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是实现治理效能的有力保障
制度优势并不直接带来治理效能,只有通过决策、执行、组织和监督机制的有序运行,才能实现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转化[6]。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出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针对重大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应对的紧迫性等特点,哪些矛盾优先解决以及怎么解决,考验的是执政党驾驭国家治理复杂局面的判断力和执行力,更考验的是在既定目标下机制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是一场总体战”[7]。
既然是总体战,就意味着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形成统一意志,凝聚全国力量。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明确解决的重点、难点、顺序、方法和资源筹措[8],快速明确任务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理,统筹兼顾,协调解决,从而实现理想的治理效果。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优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鲜明的特色和标志。
(一)秉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观点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1949年至今,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在这些奇迹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灾难面前,不仅经受住了考验,渡过了难关,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奇迹都是由人民创造的,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力,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二)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于泰山。党中央明确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9],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现实要求,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负责,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复工复产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不可谓不重要,但是党中央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即便是在第一季度经济下降6.8%的不利局面下,也没有急于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而是始终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平稳且满足正常经济活动条件的地区,分区、分级、分类,谨慎有序地推进复产复工,各级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和引导劳动者科学防疫的配套措施,全面防止疫情反弹。事实证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第二季度GDP增长呈现“深V”回升,经济增长反弹的环境条件首先是疫情的有效控制。
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实际上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由于各项工作在价值追求上的高度统一,各领域的工作具有共同的价值驱动力,即便某些领域出现了阶段性停滞或阻碍,但保障了整体利益实现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为提高和增多整体利益提供条件。生命至上,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在全国疫情平稳的有利条件下,复工复产、复学复教全面推开,人民群众更多、更大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
(三)紧紧依靠人民获得力量来源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通过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群众,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制胜之宝,普通群众在社区封闭管理的时间内,也应全力配合做好居家防护,尽可能减少外出,不聚餐、不集中,不开展集中文体活动。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国际疫情的局面仍然严峻复杂,要想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还须继续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激发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争。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在肯定制度优势的同时,也必须保持理性和冷静,必须全面反思这次疫情所暴露出的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10]。深刻反省工作中的失误和过失,特别是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层面上的缺陷和不足。对制度体系不断改革完善、对制度运行机制不断优化挑战,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治理效能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5.
[2]陈家刚.科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J].党建研究,2020,(3).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04.
[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1-26(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4.
[6]傅慧芳,苏贵斌.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共危机治理效能的内在机理及实现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7]习近平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DB/OL].(2020-02-10).[2020-08-04].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0/content_5476870.htm.
[8]陈梓睿.信心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N].光明日报,2020-02-12(6).
[9]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述评之二[N].新华每日电讯,2020-02-06(1).
[1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DB/OL].(2020-02-14).[2020-08-04].http://www.xinhuanet.com/2020-02/14/c_1125575616.htm.
责任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