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遵循《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条例》中对流行病学处理的相关原则,计划性的对流行病学进行相关调查,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保障社会公众安全,预防公共经济损失。结果:调查研究、卫生宣传、完善疫情报告、隔离检疫制度措施为抑制流行病传播发展提供了前期指导,针对性的防治条例、检验流程检查与疫苗的研发可避免流行病学散播。结论: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相关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在处理过程需遵循明确的条例指导,使得应急处理具有完善性。
【关键词】 突发 公共卫生 流行病学调查 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社会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卫生事件,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严重性的特征,影响社会公众生活[1]。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活动也明显增多,这就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渐上升趋势。如何通过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条例》中明确指出,我国需建立“责任明确并且指挥有力”,“反应快捷并且信息畅通”的应急处理体系[2]。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重点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应急处理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既具有密切的关联,又具有一定的差异。笔者对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对比进行整理,具体如表1所示:
1.2 方法
1.2.1 调查设计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切不可盲目进行调查,而需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时,需遵循先、学、正、比、精、显、完、重等基本原则,并不断完善记录内容。面对科学性问题的设计,需突出技术设计的主要思想,并加以描述性的现状调查,对案例调查与分析进行强化。
1.2.2 现场观察工作
在进行突发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现场观察过程中,需通过调查与干预两种方式查找出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而后制定针对性方法对现场进行控制。
1.2.3 检验实验
若要明确分析、处理流行病学的病因,除了现场调查外,还需结合实验室检验,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因许多流行病病因不明确,这就使得常规检查手段使用受限,并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与专业的检验技术。需明确检验目的,采集标本,作后期工作进行相关准备。
1.2.4 数据分析
在逻辑思维的启发下,同时应用统计学软件,重视“率”的应用。可对相关数据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2 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需在针对性、秩序性的指导下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以对应的卫生宣传作为工作导向,完善隔离检疫与疫情报道制度,及早研发出相关疫苗,运用至临床抢救工作及后期的疫情控制工作中。同时完善管理与监督,对防护条例与检验流程进行完善,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3 讨论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渐增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在短时间造成流行病学的扩散。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制定出完善、合理的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应急预案的制定可及时控制流行病学的发展,使得感染者及早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应急措施作为前沿的管理科学方法,其可对于突发事件进行针对性的调查,拟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并对各流程进行明确,短时间内完成各项处理任务,提高医疗救治过程的安全性。
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在人们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发生,这就使得许多预测并不准确。同时,突发的公共事件可对大部分群体进行影响,使得短时间内有较多人群受到感染,涉及区域较广。若不对流行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并及早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方案,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具有严重性,对整个社会群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对上述危险内容进行规避,这就要求流行病学医师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自身掌握现场流行病学的实用技术,并完善各项微生物病原学、实验设计技能与统计学方法的使用[3]。同时,流行病学医师还需具备高尚的医德与舍己为人的品质,在流行病发生后,勇于投入其中,为控制病情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由于流行病学调查还涉及一定的法律内容,因此需将流行病学的调查公开化、诚信化,及时对社会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宣传。
综上所述,流行病学可危害社会群众的健康,扰乱社会民众的基本生活,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后,需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流行病学的预防。流行病学医师在防治公共卫生事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需结合社会群体沉着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高尚医德与夯实的研究基础下对流行病学做好防范,积极控制流行病发展,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减少社会公共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唐群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32-32.
[2] 周萌雯,郝森.突發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C].//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论文汇编.2007:180-183.
[3] 应桂英,栾荣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建立病例定义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4):277-280.
作者简介:王继林,男,汉,1978.9,籍贯:甘肃景泰,大学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研究方向流行病学调查、医学相关统计,职称级别:中职(讲师)
【关键词】 突发 公共卫生 流行病学调查 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社会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卫生事件,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严重性的特征,影响社会公众生活[1]。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活动也明显增多,这就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渐上升趋势。如何通过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条例》中明确指出,我国需建立“责任明确并且指挥有力”,“反应快捷并且信息畅通”的应急处理体系[2]。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重点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应急处理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既具有密切的关联,又具有一定的差异。笔者对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对比进行整理,具体如表1所示:
1.2 方法
1.2.1 调查设计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切不可盲目进行调查,而需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时,需遵循先、学、正、比、精、显、完、重等基本原则,并不断完善记录内容。面对科学性问题的设计,需突出技术设计的主要思想,并加以描述性的现状调查,对案例调查与分析进行强化。
1.2.2 现场观察工作
在进行突发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现场观察过程中,需通过调查与干预两种方式查找出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而后制定针对性方法对现场进行控制。
1.2.3 检验实验
若要明确分析、处理流行病学的病因,除了现场调查外,还需结合实验室检验,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因许多流行病病因不明确,这就使得常规检查手段使用受限,并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与专业的检验技术。需明确检验目的,采集标本,作后期工作进行相关准备。
1.2.4 数据分析
在逻辑思维的启发下,同时应用统计学软件,重视“率”的应用。可对相关数据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2 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需在针对性、秩序性的指导下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以对应的卫生宣传作为工作导向,完善隔离检疫与疫情报道制度,及早研发出相关疫苗,运用至临床抢救工作及后期的疫情控制工作中。同时完善管理与监督,对防护条例与检验流程进行完善,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3 讨论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渐增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在短时间造成流行病学的扩散。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制定出完善、合理的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应急预案的制定可及时控制流行病学的发展,使得感染者及早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应急措施作为前沿的管理科学方法,其可对于突发事件进行针对性的调查,拟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并对各流程进行明确,短时间内完成各项处理任务,提高医疗救治过程的安全性。
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在人们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发生,这就使得许多预测并不准确。同时,突发的公共事件可对大部分群体进行影响,使得短时间内有较多人群受到感染,涉及区域较广。若不对流行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并及早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方案,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具有严重性,对整个社会群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对上述危险内容进行规避,这就要求流行病学医师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自身掌握现场流行病学的实用技术,并完善各项微生物病原学、实验设计技能与统计学方法的使用[3]。同时,流行病学医师还需具备高尚的医德与舍己为人的品质,在流行病发生后,勇于投入其中,为控制病情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由于流行病学调查还涉及一定的法律内容,因此需将流行病学的调查公开化、诚信化,及时对社会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宣传。
综上所述,流行病学可危害社会群众的健康,扰乱社会民众的基本生活,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后,需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流行病学的预防。流行病学医师在防治公共卫生事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需结合社会群体沉着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高尚医德与夯实的研究基础下对流行病学做好防范,积极控制流行病发展,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减少社会公共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唐群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32-32.
[2] 周萌雯,郝森.突發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C].//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论文汇编.2007:180-183.
[3] 应桂英,栾荣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建立病例定义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4):277-280.
作者简介:王继林,男,汉,1978.9,籍贯:甘肃景泰,大学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研究方向流行病学调查、医学相关统计,职称级别:中职(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