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盛行促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广大国人所接受,是因其与中国文化有很多契合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离不开其与中国文化的日渐靠拢和融合,中国文化的本位性日益凸显,渐成趋势。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吸纳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形成既保留中国文化基因又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型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文化 文化本位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文化体现出了巨大优越性。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地解放了思想。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文化是一股看不见却又极具影响力的浪潮,中国文化中勤劳、奋斗、拼搏、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等优良传统品质,让人们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知识分子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化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功,无疑提升了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以及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简称“亚洲四小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很快就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国际中强有力的竞争者。但是众所周知,日本、韩国、新加坡这几个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这两个地区均地域狭小,自然资源也相对贫乏,而且人口稠密,那么它们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呢?根据资料记载,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各大支柱企业都以“新儒家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日本和韩国均注重准军事化的企业管理,并形成了严谨、忠诚的企业文化;新加坡将“奋进、拼搏、求生存”作为企业发展的文化引领;而港台则看重“竞争、务实、求发展”的生存之道。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新儒家文化”是吸取儒家思想的精髓,如勤劳、团结、节约、诚信等优良品质,摒弃其间糟粕,如守旧、重男轻女等思想,并将这些精髓与时代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可见“新儒家文化”对东亚企业的管理有着长远且深刻的影响。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让人看到了“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证实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本位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异同
中国文化本位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两者都要求尊重中国文化,具备中国特色。中国文化本位论主要强调以中国自身的文化作为国家建设的文化基础,其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文化创新,完善已有的中国文化体系,打造色彩鲜明的中国文化理念,提升富含中国韵味的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文化的结合体,它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框架,而以中国文化为内容和核心,理论的具体运用仍以具体的中国国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最终的落脚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尊重中国文化,并被赋予一定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两者都認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同现代社会相适应,进行现代化转型。中国文化本位论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延伸出来的,文化本位立足于中国社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适合中国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注重与时俱进,善于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中国文化的建设。中国文化本位是对二十一世纪文化大融合的发声,其观点是要想文化真正发挥作用,则文化必须适时转型。“实事求是”实乃马克思主义之精髓,为其世界观之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很好地将这一精髓和根本原则落实到实践中去。“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原则,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使之永远与时代背景、现代社会相适应。中国文化本位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这也正是它们能够长久留存下来,并被世人所接受的根本原因之一。
马克思主义即便与中国文化有契合点,很快被国人接受,但也是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而以适应、吸纳中国文化为手段;而中国文化本位论则是以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复兴中国文化为目的,而以吸纳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为手段。
要在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中妥善处理中国文化本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戊戌变法时,马恩著作开始传入中国,不过没有引发重大社会反响;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伴随着十月革命的东风,马克思主义迅速被国人接受;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运用到中国革命中去,从而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民意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由此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改革、建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切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了党的理论基础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
以中华文化本位作为处理文化问题的出发点和宗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历史文化独具特色,文化底蕴丰厚坚实,马克思主义跟中国历史文化的相互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建设中国文化,就必须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外来文化为借鉴。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会将外来文化作为文化本位的,像日本、韩国等这些亚洲邻国,虽然“儒家文化”对其发展和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也仅是以“儒家思想”为借鉴,以自身的文化作为文化本位。所有的文化问题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的,中国的文化问题,就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国情,以中华文化作为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出发点和宗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作为落脚点。
积极吸纳包括西方现代文明在内的一切文化成果。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其优越性,这是文化能够立足于当下的基础。中华民族在继承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善于借鉴和吸收优秀的西方文化。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之翘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不可能“闭关锁国”,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必将进一步扩大。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中的中西差异,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吸取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一切文化思想,在“扬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们的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作者为河北地质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张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求索》,2011年第9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杨玲玲
【关键词】中国文化 文化本位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文化体现出了巨大优越性。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地解放了思想。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文化是一股看不见却又极具影响力的浪潮,中国文化中勤劳、奋斗、拼搏、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等优良传统品质,让人们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知识分子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化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功,无疑提升了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以及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简称“亚洲四小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很快就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国际中强有力的竞争者。但是众所周知,日本、韩国、新加坡这几个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这两个地区均地域狭小,自然资源也相对贫乏,而且人口稠密,那么它们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呢?根据资料记载,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各大支柱企业都以“新儒家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日本和韩国均注重准军事化的企业管理,并形成了严谨、忠诚的企业文化;新加坡将“奋进、拼搏、求生存”作为企业发展的文化引领;而港台则看重“竞争、务实、求发展”的生存之道。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新儒家文化”是吸取儒家思想的精髓,如勤劳、团结、节约、诚信等优良品质,摒弃其间糟粕,如守旧、重男轻女等思想,并将这些精髓与时代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可见“新儒家文化”对东亚企业的管理有着长远且深刻的影响。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让人看到了“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证实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本位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异同
中国文化本位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两者都要求尊重中国文化,具备中国特色。中国文化本位论主要强调以中国自身的文化作为国家建设的文化基础,其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文化创新,完善已有的中国文化体系,打造色彩鲜明的中国文化理念,提升富含中国韵味的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文化的结合体,它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框架,而以中国文化为内容和核心,理论的具体运用仍以具体的中国国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最终的落脚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尊重中国文化,并被赋予一定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两者都認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同现代社会相适应,进行现代化转型。中国文化本位论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延伸出来的,文化本位立足于中国社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适合中国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注重与时俱进,善于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中国文化的建设。中国文化本位是对二十一世纪文化大融合的发声,其观点是要想文化真正发挥作用,则文化必须适时转型。“实事求是”实乃马克思主义之精髓,为其世界观之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很好地将这一精髓和根本原则落实到实践中去。“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原则,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使之永远与时代背景、现代社会相适应。中国文化本位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这也正是它们能够长久留存下来,并被世人所接受的根本原因之一。
马克思主义即便与中国文化有契合点,很快被国人接受,但也是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而以适应、吸纳中国文化为手段;而中国文化本位论则是以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复兴中国文化为目的,而以吸纳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为手段。
要在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中妥善处理中国文化本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戊戌变法时,马恩著作开始传入中国,不过没有引发重大社会反响;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伴随着十月革命的东风,马克思主义迅速被国人接受;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运用到中国革命中去,从而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民意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由此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改革、建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切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了党的理论基础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
以中华文化本位作为处理文化问题的出发点和宗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历史文化独具特色,文化底蕴丰厚坚实,马克思主义跟中国历史文化的相互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建设中国文化,就必须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外来文化为借鉴。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会将外来文化作为文化本位的,像日本、韩国等这些亚洲邻国,虽然“儒家文化”对其发展和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也仅是以“儒家思想”为借鉴,以自身的文化作为文化本位。所有的文化问题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的,中国的文化问题,就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国情,以中华文化作为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出发点和宗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作为落脚点。
积极吸纳包括西方现代文明在内的一切文化成果。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其优越性,这是文化能够立足于当下的基础。中华民族在继承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善于借鉴和吸收优秀的西方文化。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之翘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不可能“闭关锁国”,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必将进一步扩大。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中的中西差异,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吸取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一切文化思想,在“扬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们的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作者为河北地质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张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求索》,2011年第9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