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德育,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开设了德育课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但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农村中学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农村一些初中学校"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有所回潮,因而淡化德育工作,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德育实效无法令人满意。针对这一现象,怎样抓好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学生群中偷窃、打架、赌博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私、嫉妒、好胜、破坏等不良心理行为,缺少正义感,不愿承担责任,不合群,无协作、互助意识,没有怜悯之心,不会体贴别人,不能够宽恕、容忍别人,不能为他人和社会作出必要的牺牲,有的甚至思想偏激,行为反常,容易被坏人利用。给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使人非常担忧和着急。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必然造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就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
一、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环境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社会风气的好坏对新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作用。当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学校、家庭教育不一致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就会相互抵消,不统一的要求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就会产生困惑,形成抵触情绪或行为上的矛盾,阻碍他们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德育实效。目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效果最严重的是社会的负面冲击波,即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的音像书刊、舞厅、网吧、电子游戏厅中的不健康因素。很多宣扬色情、暴力、赌博、吸毒的东西泛滥,严重侵蚀和毒害广大青少年的灵魂,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家长对子女的的期望与教育出现畸形现象,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目标很高,但自身的教育水平却很低。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把德育教育全推给学校,孩子在家期间放任自流。在我们社会日益进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逐渐消失,父母视子女为私有财产,娇宠有加,呵护备至,一味迁就,百依百顺,甚至纵容等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德育意识的淡漠,致使家庭教育德育功能衰减,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3.重智育轻德育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这几年火爆的"补习班",就可以看出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中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 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因此,应该避免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应该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4.家庭经济和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学生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指引下,随着打工的热潮,有的家长只贪图眼前利益,让自己的适龄子女外出打工,随便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也出现偏激思想、厌学思想、不读书照样挣钱的思想。农村教育投入有限,农村中学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多数学校仍是"一张嘴、两支笔、三尺讲台"式的言传身教,教学手段落后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农民经济收入少,家长外出务工,造成众多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德育工作靠学校单腿支撑。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信息闭塞滞后,学生知识面狭窄,也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被动。还有,在偏远的农村,有的家长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即使女儿成才也要出嫁,父母占不到半分的光,所以不送女儿上学。这些落后思想、封建思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5.教师思想不统一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感,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的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学校各部门及教师之间在对德育的认识沟通和联系较少,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构不成有效的德育体系,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最繁重、最复杂、最精细,也是最困难的工作,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齐心协力,与时俱近,开拓创新,开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让学生健康、和谐、主动地发展。最后,农村中小学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可操作的德育评估方案。学校可以采取量化考核和模糊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制定中学生德行百分考核细则,尽可能把德育考核量化,在学生中形成人人争上游,个个当先的良好局面。
一、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环境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社会风气的好坏对新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作用。当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学校、家庭教育不一致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就会相互抵消,不统一的要求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就会产生困惑,形成抵触情绪或行为上的矛盾,阻碍他们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德育实效。目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效果最严重的是社会的负面冲击波,即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的音像书刊、舞厅、网吧、电子游戏厅中的不健康因素。很多宣扬色情、暴力、赌博、吸毒的东西泛滥,严重侵蚀和毒害广大青少年的灵魂,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家长对子女的的期望与教育出现畸形现象,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目标很高,但自身的教育水平却很低。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把德育教育全推给学校,孩子在家期间放任自流。在我们社会日益进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逐渐消失,父母视子女为私有财产,娇宠有加,呵护备至,一味迁就,百依百顺,甚至纵容等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德育意识的淡漠,致使家庭教育德育功能衰减,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3.重智育轻德育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这几年火爆的"补习班",就可以看出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中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 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因此,应该避免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应该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4.家庭经济和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学生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指引下,随着打工的热潮,有的家长只贪图眼前利益,让自己的适龄子女外出打工,随便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也出现偏激思想、厌学思想、不读书照样挣钱的思想。农村教育投入有限,农村中学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多数学校仍是"一张嘴、两支笔、三尺讲台"式的言传身教,教学手段落后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农民经济收入少,家长外出务工,造成众多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德育工作靠学校单腿支撑。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信息闭塞滞后,学生知识面狭窄,也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被动。还有,在偏远的农村,有的家长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即使女儿成才也要出嫁,父母占不到半分的光,所以不送女儿上学。这些落后思想、封建思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5.教师思想不统一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感,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的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学校各部门及教师之间在对德育的认识沟通和联系较少,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构不成有效的德育体系,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最繁重、最复杂、最精细,也是最困难的工作,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齐心协力,与时俱近,开拓创新,开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让学生健康、和谐、主动地发展。最后,农村中小学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可操作的德育评估方案。学校可以采取量化考核和模糊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制定中学生德行百分考核细则,尽可能把德育考核量化,在学生中形成人人争上游,个个当先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