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捕季节》行文简单,文字朴实,却暗含着深刻的主题思想。本文拟从叙述视角及视角界越的写作技巧出发,诠释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以展现小说所赋予的的魅力。
【关键词】叙述视角;视角越界
一、引言
《尽捕季节》是海明威另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姊妹篇。海明威仍旧采用惯用的写作手法,平淡无奇的故事叙述,了无印记的景象描写,其间更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却暗含着无比深刻思想内涵,耐人寻味。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在尽捕季节,一个午后,一对年轻美国男女在当地一位身份卑微的市井小民佩多奇的引领下,前往镇子附近的河里掉鳟鱼。他们手握鱼竿穿过镇中的小街,路上的市民向他们投去了异样的眼光,他们走进一家酒吧买白兰地酒喝,然后又继续上路。随着天气的骤然变冷,阴郁而至,年轻女子改变了主意,半路返回旅店,裴多奇和年轻先生继续前去钓鱼。意料之外的是,当一切准备就绪,却发现没有带钓鱼要用的铅子,无论如何这日是无法掉鱼了,然而年轻先生的心中却产生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故事结尾,裴多奇一再追问年轻男子第二天是否继续前来钓鱼,先生犹豫不决,敷衍了事,言辞推诿,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这篇文章看似不动声色的记录一段尽捕季节钓鱼未遂的小故事,却暗含着深层意义,从叙述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出来。
二、叙述视角
众所周知,1954年,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有力而独创一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独创一格就是表现在作者特有的叙事视角上,视角问题的本质就是发生的事件由誰看如何看。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故事的着眼点,“是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并通过这种方式和角度向读者描绘人物、讲述事件、介绍背景等等。”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托多罗夫把这种观察故事的方式称为“叙述语态”。并转述了布荣对叙述语态所划分的三种形式: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第一种即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叙述或全知性叙述,叙述者在故事中是无所不知的,既能观察人物的外在活动,又能透视其内心,即法国结构主义学者热奈特所说的“内聚焦”;第二种即限制性全知叙述,叙述者往往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介入情节,此角色的心理意识可以自我呈现,热奈特称之为“零聚焦”;第三种为客观式的叙述,叙述者只能忠实记录人物的言行,不发表议论,少用或几乎不用描述性形容词或副词,罕用导入性词语,热奈特称之为“外聚焦”。[1]海明威摒弃了前人惯用的全知视角,另辟蹊径,独竖一帜的采用了有限视角,客观式的叙述。
海明威以置身事外的角度客观的展示整个故事的发生过程。整篇小说就是纯粹的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叙述者的视线就像是一架固定的摄像机,一幅幅画面一张张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摄像头拍摄到了什么,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什么。在写作中,作者只是原原本本的忠实的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所有发生的事件,读者就仿佛到了那个德国的小镇,偶然巧遇了那件事件的发生。作者对人物背景的无知程度等同于读者对他们的无知程度,作者对于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故事并不比读者知道的多。因为海明威从不长篇累牍的介绍一个人物的出身、经历、外貌、个性,他只客观的叙述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而不进入人物的认识领域。此外,海明威的画面主要显示的是人物言行和景物,通过对话来简括事件的过程,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尽量将作者的感情降至“零度”,尽量摒弃作者的介入,力求呈现给读者一个客观的真实面目,最贴近生活的原生态。[2]例如,在《尽捕季节》文中,作者几处用寥寥数笔来描写天气的情况:“那天风大,太阳从云层后面露出来,一会儿又隐没了,下起麻花小雨来了。”“太阳隐没了,又下起小雨了。”“太阳出来了。天气暖和晴朗。”这一段段简单的文字清楚地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没有渲染,没有抒情。文中的对话中还夹杂了很多个语种:英语,意大利语、德语、丹比佐方言、蒂罗尔人的德国方言、蒂罗尔话。同样的,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任何注解或者翻译,只是因为他“听”到了。于此同时,“当其他作家采用描写、叙述、议论来交代情节、背景、场景、刻画人物性格时,他往往用对话来代替描写、叙述、议论、说明。”文中的对话都属于直接引语,它具有直接性和生动性,能够调整与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和审美距离,如下文:
“你不是说还要走半小时吗?”
“哦,是啊。再走半小时固然好。这儿也好。”
“真的?”
“当然。这儿好,那儿也好。”
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指出:海明威“以极冷静的现实眼光来观察战争,不掺杂幻想和任何感情色彩,做到严格的客观。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客观,正是因为获得这种客观的眼光来之不易”。(董蘅巽译,1987:321)这里说的“眼光”即作家所选择的视角。[3]由此可见,海明威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文本的空壳,读者需要用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加倍细心的来获取信息,充实人物的灵魂,饱满人物的性格,感悟作品的主题。这种纯粹的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的运用,对作品不加任何的注释,也就给读者积极的阅读和诠释创造了条件。作品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究竟是什么,只能通过继续阅读,才可以渐渐地找出答案。
三、视角越界
一篇小说要达到通篇融会贯通,表意完全的程度,一个视角往往很难清楚的将其表现出来,此时也会显出其不足之处。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创作,使小说叙述呈现出多元化展开,可以通过变化叙述视角和叙述者来实现,“尤其在第三人称加人物视角的小说,有目的,有安排地‘跳出’人物角心是常见的”。[4]这种现象被叙述学家称之为“视角越界”,或“跳角”。在本小说中,海明威主要采用了“外聚焦”或纯粹的限制性视角,但是为了增强文本的可读性,也经常运用限制性视角。如下两段:
“在桥边的酒店里,人家又赊卖三瓶白兰地给他,因为他信心十足,对午后的差使又十分诡秘。”
“他肩上背着一只背包。佩多齐看见他起子同他一样年轻,穿着登山靴,戴着蓝色贝雷帽,出了门跟他们一路走来,还带着钓竿,拆开来,一手拿一截。佩多岂不喜欢她拉在后面。”
文中多以叙述者的眼界进行客观描写的,第一段“他”的出现和第二段中“佩多奇”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叙述视角,进入限制性全知叙述,叙述者已经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介入情节,呈现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展现了裴多奇的内心感受,即“他”觉得信心十足,之后又不喜欢“她”一个人拉在后边的,从而也为读者理解文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再如:
“那位太太拉在后面,老大不高兴地跟着。‘小姐,’佩多齐温柔地叫道,’上这儿来跟我们一起吧。’年轻先生回头看着,大声说了句什么。太太才不再拉在后面,走了上来。”
此处看似是以作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其实还是限制性全知叙述,以裴多奇的视角和感受来描写的,因为他看见太太“老不高兴的”地走在后面,才会“温柔地”叫她跟上来。之后年轻先生回头看到她“老不高兴的”,才大声说了点什么。太太的不高兴是裴多奇、年轻先生一起感受到的,从而传达给读者,间接的反映出先生与太太之间不和,我们才可能想象出之前肯定发生过什么。这是一种描写技巧上的变化。再如一下两处:
“她去找个瓶子。她真觉得好笑极了。”
“那姑娘拿了个细长的棕色酒瓶进来,把马沙拉倒了进去。年轻先生又付了五里拉。他们出了门。那姑娘觉得好笑。佩多齐正在背风那头走来走去,手里拿着钓竿。”
“她”指酒吧里站柜台的姑娘,文中前后两次流露出“她觉得好笑极了”的内心感受,就隐匿的表明视角已经转换成限制性全知叙述视角,而这种转换又是不知不觉的,读者往往不能敏感得觉察出来,而海明威却是驾驭它的高手。“她”的感受,从侧面反映出裴多奇以及年轻夫妇的社会地位,也暗含了她作为“他者”对这对他们的态度。可见每一个叙述视角的跨越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作用。
文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由于这里短暂地出现了人物的想法,是对整个文本视角模式的临时偏离,因此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也更值得注意。”[5]这就说明,往往文本视角的的临时偏离,就暗藏着重大的文章。正是叙述视角不断地切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服务于作品的主题揭示和人物塑造。
四、结语
海明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在20世纪乃至今天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的小说作品还是以客观叙事视角为主,他采用戏剧性极强的模式,摒弃任何描述性和感受性文字,完成一段过程的自在展示,其“创作的目的全在于向读者传达一切:每一种感觉、视觉、感情、地点和情绪。”[6]同时,通过全知性视角的参差,实现视角越界,使小说更具深层意义,从而来构建他的冰山。由此证明了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
参考文献
[1]文广会.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叙事艺术的独特性[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张薇.叙述学视野中的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J].北京:外国文学研究,2002(3):58.
[3]董蘅巽译.老人与海(后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4]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吴川颖(1984-),女,陕西西安人,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陈惠良(1960-),男,上海人,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叙述视角;视角越界
一、引言
《尽捕季节》是海明威另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姊妹篇。海明威仍旧采用惯用的写作手法,平淡无奇的故事叙述,了无印记的景象描写,其间更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却暗含着无比深刻思想内涵,耐人寻味。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在尽捕季节,一个午后,一对年轻美国男女在当地一位身份卑微的市井小民佩多奇的引领下,前往镇子附近的河里掉鳟鱼。他们手握鱼竿穿过镇中的小街,路上的市民向他们投去了异样的眼光,他们走进一家酒吧买白兰地酒喝,然后又继续上路。随着天气的骤然变冷,阴郁而至,年轻女子改变了主意,半路返回旅店,裴多奇和年轻先生继续前去钓鱼。意料之外的是,当一切准备就绪,却发现没有带钓鱼要用的铅子,无论如何这日是无法掉鱼了,然而年轻先生的心中却产生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故事结尾,裴多奇一再追问年轻男子第二天是否继续前来钓鱼,先生犹豫不决,敷衍了事,言辞推诿,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这篇文章看似不动声色的记录一段尽捕季节钓鱼未遂的小故事,却暗含着深层意义,从叙述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出来。
二、叙述视角
众所周知,1954年,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有力而独创一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独创一格就是表现在作者特有的叙事视角上,视角问题的本质就是发生的事件由誰看如何看。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故事的着眼点,“是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并通过这种方式和角度向读者描绘人物、讲述事件、介绍背景等等。”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托多罗夫把这种观察故事的方式称为“叙述语态”。并转述了布荣对叙述语态所划分的三种形式: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第一种即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叙述或全知性叙述,叙述者在故事中是无所不知的,既能观察人物的外在活动,又能透视其内心,即法国结构主义学者热奈特所说的“内聚焦”;第二种即限制性全知叙述,叙述者往往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介入情节,此角色的心理意识可以自我呈现,热奈特称之为“零聚焦”;第三种为客观式的叙述,叙述者只能忠实记录人物的言行,不发表议论,少用或几乎不用描述性形容词或副词,罕用导入性词语,热奈特称之为“外聚焦”。[1]海明威摒弃了前人惯用的全知视角,另辟蹊径,独竖一帜的采用了有限视角,客观式的叙述。
海明威以置身事外的角度客观的展示整个故事的发生过程。整篇小说就是纯粹的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叙述者的视线就像是一架固定的摄像机,一幅幅画面一张张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摄像头拍摄到了什么,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什么。在写作中,作者只是原原本本的忠实的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所有发生的事件,读者就仿佛到了那个德国的小镇,偶然巧遇了那件事件的发生。作者对人物背景的无知程度等同于读者对他们的无知程度,作者对于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故事并不比读者知道的多。因为海明威从不长篇累牍的介绍一个人物的出身、经历、外貌、个性,他只客观的叙述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而不进入人物的认识领域。此外,海明威的画面主要显示的是人物言行和景物,通过对话来简括事件的过程,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尽量将作者的感情降至“零度”,尽量摒弃作者的介入,力求呈现给读者一个客观的真实面目,最贴近生活的原生态。[2]例如,在《尽捕季节》文中,作者几处用寥寥数笔来描写天气的情况:“那天风大,太阳从云层后面露出来,一会儿又隐没了,下起麻花小雨来了。”“太阳隐没了,又下起小雨了。”“太阳出来了。天气暖和晴朗。”这一段段简单的文字清楚地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没有渲染,没有抒情。文中的对话中还夹杂了很多个语种:英语,意大利语、德语、丹比佐方言、蒂罗尔人的德国方言、蒂罗尔话。同样的,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任何注解或者翻译,只是因为他“听”到了。于此同时,“当其他作家采用描写、叙述、议论来交代情节、背景、场景、刻画人物性格时,他往往用对话来代替描写、叙述、议论、说明。”文中的对话都属于直接引语,它具有直接性和生动性,能够调整与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和审美距离,如下文:
“你不是说还要走半小时吗?”
“哦,是啊。再走半小时固然好。这儿也好。”
“真的?”
“当然。这儿好,那儿也好。”
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指出:海明威“以极冷静的现实眼光来观察战争,不掺杂幻想和任何感情色彩,做到严格的客观。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客观,正是因为获得这种客观的眼光来之不易”。(董蘅巽译,1987:321)这里说的“眼光”即作家所选择的视角。[3]由此可见,海明威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文本的空壳,读者需要用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加倍细心的来获取信息,充实人物的灵魂,饱满人物的性格,感悟作品的主题。这种纯粹的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的运用,对作品不加任何的注释,也就给读者积极的阅读和诠释创造了条件。作品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究竟是什么,只能通过继续阅读,才可以渐渐地找出答案。
三、视角越界
一篇小说要达到通篇融会贯通,表意完全的程度,一个视角往往很难清楚的将其表现出来,此时也会显出其不足之处。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创作,使小说叙述呈现出多元化展开,可以通过变化叙述视角和叙述者来实现,“尤其在第三人称加人物视角的小说,有目的,有安排地‘跳出’人物角心是常见的”。[4]这种现象被叙述学家称之为“视角越界”,或“跳角”。在本小说中,海明威主要采用了“外聚焦”或纯粹的限制性视角,但是为了增强文本的可读性,也经常运用限制性视角。如下两段:
“在桥边的酒店里,人家又赊卖三瓶白兰地给他,因为他信心十足,对午后的差使又十分诡秘。”
“他肩上背着一只背包。佩多齐看见他起子同他一样年轻,穿着登山靴,戴着蓝色贝雷帽,出了门跟他们一路走来,还带着钓竿,拆开来,一手拿一截。佩多岂不喜欢她拉在后面。”
文中多以叙述者的眼界进行客观描写的,第一段“他”的出现和第二段中“佩多奇”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叙述视角,进入限制性全知叙述,叙述者已经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介入情节,呈现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展现了裴多奇的内心感受,即“他”觉得信心十足,之后又不喜欢“她”一个人拉在后边的,从而也为读者理解文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再如:
“那位太太拉在后面,老大不高兴地跟着。‘小姐,’佩多齐温柔地叫道,’上这儿来跟我们一起吧。’年轻先生回头看着,大声说了句什么。太太才不再拉在后面,走了上来。”
此处看似是以作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其实还是限制性全知叙述,以裴多奇的视角和感受来描写的,因为他看见太太“老不高兴的”地走在后面,才会“温柔地”叫她跟上来。之后年轻先生回头看到她“老不高兴的”,才大声说了点什么。太太的不高兴是裴多奇、年轻先生一起感受到的,从而传达给读者,间接的反映出先生与太太之间不和,我们才可能想象出之前肯定发生过什么。这是一种描写技巧上的变化。再如一下两处:
“她去找个瓶子。她真觉得好笑极了。”
“那姑娘拿了个细长的棕色酒瓶进来,把马沙拉倒了进去。年轻先生又付了五里拉。他们出了门。那姑娘觉得好笑。佩多齐正在背风那头走来走去,手里拿着钓竿。”
“她”指酒吧里站柜台的姑娘,文中前后两次流露出“她觉得好笑极了”的内心感受,就隐匿的表明视角已经转换成限制性全知叙述视角,而这种转换又是不知不觉的,读者往往不能敏感得觉察出来,而海明威却是驾驭它的高手。“她”的感受,从侧面反映出裴多奇以及年轻夫妇的社会地位,也暗含了她作为“他者”对这对他们的态度。可见每一个叙述视角的跨越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作用。
文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由于这里短暂地出现了人物的想法,是对整个文本视角模式的临时偏离,因此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也更值得注意。”[5]这就说明,往往文本视角的的临时偏离,就暗藏着重大的文章。正是叙述视角不断地切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服务于作品的主题揭示和人物塑造。
四、结语
海明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在20世纪乃至今天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的小说作品还是以客观叙事视角为主,他采用戏剧性极强的模式,摒弃任何描述性和感受性文字,完成一段过程的自在展示,其“创作的目的全在于向读者传达一切:每一种感觉、视觉、感情、地点和情绪。”[6]同时,通过全知性视角的参差,实现视角越界,使小说更具深层意义,从而来构建他的冰山。由此证明了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
参考文献
[1]文广会.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叙事艺术的独特性[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张薇.叙述学视野中的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J].北京:外国文学研究,2002(3):58.
[3]董蘅巽译.老人与海(后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4]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吴川颖(1984-),女,陕西西安人,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陈惠良(1960-),男,上海人,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