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依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经过广大同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总体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的现象仍旧很明显,与“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较大差距,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北省秦皇岛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研
  选取秦皇岛市高职院校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原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为调研对象。针对“双师型”教师制度、管理、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教师调研;针对教师授课效果、学生实践知识获得等方面进行了学生调研。
  1.“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不健全
  从调研情况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仍停留在双职称、双证层面,80%的被调研专任教师是通过获得第二职称或从业资格证书转型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通过对学生调研,84%学生从“双师型”教师处获取过从业资格和职称资格考试信息,为学习和就业指明了方向。
  2.“双师型”教师结构单一
  从高职教师来源看,接近90%的被调研专任教师是“出校门——进校门”,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较少,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偏低。主要原因是学历结构一直是高职教师评估中的重要指标,而从企业聘用的技术人才具有硕士学历的较少,且学校缺乏激励机制,难以吸引企业优秀技术人才进入教学队伍当中。因此,企业技术人才主要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出现在教学岗位上。通过对学生开展的调研,85%的学生喜欢具有企业经历教师授课,他们认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更清晰、明确。
  3.“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缺失
  92%的被调研教师愿意参加教师以外的相关行业的职称评定,但按照现行职称评定的规定,又不符合条件。同时,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并无本质差异,75%的被调研教师认为学校应在物质或职称晋升上给予政策倾斜,只有8%的被调研对象认为无所谓,没有政策倾斜也要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
  4.“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不畅
  专任教师走“双师型”道路的首要条件是,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通过访谈可知,被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中,只有10%的教师参加过企业实践,主要原因是多数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同时,由于扩招的影响,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教师数量没有相应增加,大多数专职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很难集中时间到生产一线锻炼。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使师资队伍建设尽量达到标准化、职业化。具体可以表述为:
  (1)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认定标准。资格认定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技术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实习实训指导能力相结合,认定标准应实行时效性,坚持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稳定性的前提下,使这些认定标准具备时代特征和动态管理功能,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的发展变化循序渐进地提高认定标准,还要把“双师型”教师按照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分级(初级、中级、高级),促进教师不断提升。
  (2)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激励等相关制度。从制度、政策导向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将“双师型”列入教师年度考核项目,还可以作为新进教师的聘任条件。
  (3)建立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首先要依托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采取轮训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双师”素质的培养,使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达到高职教学的要求;其次,要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或顶岗实践的制度,充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改革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体制,建立符合高职定位与发展特点的教师评审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制度导向。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机制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与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呈正比。从教师个人层面而言,“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立足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专业发展,促进专业成长。从学校管理层面上,通过外在的督促机制和内化的能动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晋级、课时酬金、学习进修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或优厚待遇,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逐渐引导教师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观念转变,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内容,促使专任教师积极、主动地朝着“双师型”的目标努力。
  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途径
  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一、短暂的培训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 “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国家、地方、院校、企业、教师多方持续不断地努力,采取多样化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各方面努力:第一,校内培训。利用校内资源(实习工厂、校办企业、模拟室、实验室)进行传帮带,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课程设计、课程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让教师有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满足实践教学任务。第二,自我激励。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积极进行自我培训,发挥教师的个体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自学自培。第三,技能考核。组织教师参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第四,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送教师到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确保教师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以师徒关系带培教师。第五,院校合作。送专业教师去示范院校接受培训。第六,区域合作。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发挥特色专业师资、技术、设备的优势,帮助其他地区培训“双师型”教师。第七,国际交流。有计划地派遣优秀专业带头人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学习进修,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注:本文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北省秦皇岛市高职院校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03-07;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专项研究课题:“工学结合目标下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01-24。
  (作者单位:王宇红,杨彦欣,王宇航,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王斌,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在刚刚揭晓的浙江省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再度脱颖而出,成为“闪耀之星”。  “创新是衢州中专人的常态。”校长张玉琴自豪地说,创新实践活动已经融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骨血”之中。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俨然成为浙江省中职教育的创新工场。  践行创新教育——释放梦想  2011年5月6日,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
近三年,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4金,包揽宁波中职代表队多枚金牌;  近四年,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荣获12金11银9铜;  近五年,参加全国创新杯说课比赛荣获14金3银1铜,正式出版教材50余部……  斐然的成绩,是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鄞州职教中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的明证,其“秘诀”就在于学校创新推行的“五进”整体化师资培训模式。通过让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进企业实践、进协会交
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美发选手聂凤获得该项目的金牌。聂凤既是中国队的参赛选手,也是一名普通的技工院校在校学生。如何能够在技工院校中培养更多的像聂凤一样的优秀技能人才,是我们在世界技能大赛后的反思。这需要探索出一条培养的道路,这条路不是独木桥,而是适合更多学生成才的康庄大道。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作为美发项目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集训基地,将对在校学生培养进行颠覆性改革,提出“产业导学、四轮
高级技工总量不足  复合型人才出现断层  目前,高考录取已经进入到高职阶段,而“最难就业季”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211院校毕业生的现状,反映出社会上对高级蓝领人才的需求强烈,这也让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更专业更务实。一些有名气的高职院校和热门专业早就招满。  面对高级技工总量不足、年龄老化、复合型人才匮乏导致的“断层”现象,高职院校担当起了培养人才的重任,高级技能型人也成为了目前企业积极招揽的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张晓梅博士及其他授课的领导及专家都归纳为“改到大处是模式,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质量,改到高处是体制”。教改的效果(在我所见闻中)是极缓慢的,“固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社会意识的“固化”。从学生家长到教职员工,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成长到今天。学科式的教学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固化”。这种“固化”让家长对校企合作模
日前,全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高级研修会议在北京召开。厦门技师学院拍摄的汽车电动车窗的检修视频公开课被列为“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视频公开课项目的示范样片,为来自全国100余所后期参研学校进行了示范展示。  公开课视频拍摄项目是“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所开发的课程成果将会通过网络平台向全国示范校公开推送。其目的是促进和引导职业学校教
日前,云南交通技师学院2014届1775名毕业生在学院接受匠士加冕,从院长杨经元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和高级工、预备技师证。学院隆重表彰了9名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云南选拔赛中包揽汽车技术、车身修理和汽车喷涂3个项目前三名的学生,奖金总额达到18000元。  杨经元在活动上说:“我们会坚持表彰参加技能大赛的优秀学生,为优秀的毕业生举行匠士加冕典礼,激励技工院校毕业生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
5月31日,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10年广州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暨首届师生创新设计大赛作品展,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隆重举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通力配合,专门成立了开幕式筹备工作小组,张可安院长任总指挥,下设五个小组:党委书记江丽明任开幕式协调小组组长、谭载春副院长任宣传组组长、黎家年副院长任接待组组长、香旭培副院长任后勤保障组组长、徐策荣副院长任安全保卫组组长。在
●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  喜获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五金  “第八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于2012年7月17日在山东省高密市圆满落幕。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120多名烹饪高手参加了大赛。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代表队在团体赛和4项个人赛中夺得金牌,金牌总数列各代表队第一。  按大赛规定,团体赛作品由7道菜肴组成,个人赛作品冷拼项一道菜肴、热菜项两道菜肴。学院教师韩枫、刘新
摘 要:本文对镇江市各大技工院校新兴产业所需高技能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更好地发挥技工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 新兴产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  2010年7月,市政府发布了《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其他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迅速增长,必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