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改革管理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企事业单位劳动用工制度已经改革多年,针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改革与管理,探索能够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必须具有更严格、更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工资统计的管理及数据准确性。
  [关键词] 劳动工资;统计;改革管理
  企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在整个国民经济统计及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工作的不断深入改革,对劳动统计要求更加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准确的反映劳动工资等经济现象的数量及构成和分配使用等方面情况的统计资料。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是制约劳资统计工作发展的首要问题。还有统计人员素质偏低、统计制度不健全、统计信息范围狭窄、统计手段落后,是影响基层劳动工资统计准确性、及时性的原因。如果不健全企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就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统计进一步的发展,就不能满足劳动工资计划与企事业管理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必须重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把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用科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工资统计的管理及数据的准确性。
  1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的重要性
  (1)为国家出台新政策提供依据。国家每出台一项新政策,都要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如国家出台的最低工资标准,它的制定必须以当地职工人均收入为依据;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也要参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来调整。
  (2)为企事业单位核算用工成本提供依据。工资总额构成企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工成本,也是企事业单位计算各项费用的重要部分,搞好工资统计可为各企事业单位合理核算用工成本,合理分配薪酬提供依据。
  (3)为国家计算各项保障金基数提供依据。准确的工资统计数据,将为职工个人全年工资收入计算个人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的基数提供依据。
  2 当前企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不健全。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还不健全,不统一。通过每季度的人事劳资统计检查看,发现大多数单位原始记录不齐全,没有建立统计台账及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劳资统计数据与财务账目核对不清楚;基层劳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统计人员没有持证上岗,而是一身兼多职,必然造成这些人对统计工作不仅思想上不够认真,而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再加上这些统计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加剧了统计工作展开的难度。这些统计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的缺陷无疑会影响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所以企事业单位必须完善建立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制度,专人专管,使账目清楚,统计指标有处可查,使统计数据的具有真实性。
  (2)劳动统计人员素质偏低。基层统计人员大多不是统计专业毕业,没有统计专业知识,都是由人事或财务兼职,劳资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只能模仿以前的统计报表,随意找几个数字,就当作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这必然会出现差错,造成多数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甚至造成统计失实,所以统计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3)劳动工资统计的局限性。现行劳动工资统计的方式是企事业单位系统收集统计数据,主要是由各个对口部门逐级上报,是企事业单位进行统计数据收集的主要手段。统计部门相关的工作内容,大多是进行定期报表的制定和对许多各种临时报表,如每季、年报等逐级编制、汇总、上报,由于各种报表注重主题一般比较单一,信息包含内容有限,导致信息范围狭窄,信息统计渠道单一,同时存在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只重视对劳动工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而往往忽视对统计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预测,而只注重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简单化的整理)和上报,这就导致信息包含内容有限,流于形式,可参考性差。没有真正起到劳动工资统计作为企事业管理的帮手作用。
  (4)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管理技术落后。工资统计科学技术落后,工资统计工作的主要方法是定期制定报表,许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落后,用计算机软件建立人员数据库对统计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及上报没有被充分利用,甚至一些单位仍然局限于人工的统计。工资统计报表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统计自动化水平。依靠单纯的人工统计制定报表,层层上报,不仅统计效率低下,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3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需要重点改革的方向
  (1)改革劳动工资统计调查方法。劳动工资统计多年来一直采取全面统计,层层汇总的调查方法,工作任务重,收集资料费时、费力。基层统计单位差异大,有的单位上千人,有的单位只有几十人,而收表、审表、录表、汇总等环节上的工作量近乎一样,无形中加大了基层工作量。由此可见,采用全面调查取得的劳动统计资料偏重反映的是国有单位的劳动情况,如果以这些资料反映当地的劳动用工情况,缺乏代表性。统计调查方法单一,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层单位的变化,统计总体大量增加,仍然沿用全面调查,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时进行补充、更换,数据的可比性每年受到很大的影响。
  针对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建议采取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结合,对于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规模以上单位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规模以下的单位与基本单位普查相结合,基本单位普查范围是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在普查统计报表中扩大范围,增加劳动情况指标,这样既能节省人力、工作量、又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对于定期报表,因行政事业单位情况一年内变化不大,工资比较规范,建议取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统计。对于定期报表中企业单位的统计,可以结合省市县劳动力企业进行抽样,按季或按月反映区域劳动工资情况。
  (2)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劳动情况指标体系种类要根据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及个体户,区分种类分别设置。劳动情况指标是由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因上述各种的人员性质、组织机构、工资发放办法等存在差别,如机关无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分在编及聘用人员,又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职工等;而事业企业单位有相同的,又有区别的各种人员性质等情况,所以必须分设数套指标体系。其次劳资统计指标解释尽可能做到直观、易懂便于填写,把错填数据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再次要删除过去报表中不填列或不适应目前需要的指标而增设新的指标。如在人数指标中机关单位取消“使用农村户籍人员”、“长期职工”、“临时聘用职工”、“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等指标,增设其中数“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在编人员”、“编外人员”等指标。事业和企业单位还应增设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按岗位种类分等指标。在工资总额指标中应设置与人数相对应的指标,从而更能准确反映出各自人员的工资水平。
  (3)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劳资统计工作要求统计人员既熟悉人事劳动管理的业务知识,又要掌握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的统计手段。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技能,强化统计人员意识,精通统计业务,熟悉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劳动工资统计人员业务的专业培训制度,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和平台,强化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通过对统计人员业务的相关培训,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和平台,强化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通过对统计人员业务的相关培训,不断促进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这样也间接地提高了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网络化运作是统计部门应对的取向之一,是提高工资统计科学技术的管理,即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架起企事业与统计部门的直通服务汇道,是提高劳动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减少中间管理层次,提高统计效率。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行无纸化、网络化,实行统计数据的储存、交换、更新、查询的自动化,利用互联网进行企事业调查,网上调查和计算机调查及各种灵活的信息发布相结合,提高统计操作自动化水平。月报、季报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报的方式由企事业直接向省级统计部门报送报表,不需要层层上报,减少了中间统计机构的工作量,保证了源头数据的真实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和收入分配多样化。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劳动工资统计改革,必须在满足国家劳动统计需要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因此,改革劳动统计调查方法、扩大调查覆盖面,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以及劳动就业、再就业情况,提高劳动统计数据准确,应是当前劳动工资统计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值得各级工资统计工作者去思考、探索。
其他文献
掌握应用CAD技术,可以使产品在研制周期、质量、成本和服务方面提高综合竞争力,取得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这是吸引广大企业应用CAD的关键所在。
[摘要]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就目前县级新华书店在内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作了披露,分析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并提出县级新华书店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县级新华书店;内部控制建设;意义;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22  [中图分类号] F239.45 [
本文介绍了目前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并归纳出市场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目的:了解西部某省村卫生室基本服务能力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西部某省10853所村卫生室和22956名村医进行了调查。用SPSS软件进
开发应用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临床输血管理信息化必由之路,也是医院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指导思想、主要特点,分别对医
结合我国结核病防治策略现状和疫情的发展变化,分析归纳了当前结核病防治策略存在的问题,以及宏观环境变化给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并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