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高专类院校对建构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优势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系统的论证了高职高专类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首先本文陈述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困扰,其次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类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办学思路,办学理念上的区别。最后本文将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办学特征与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相联系,论证了高职高专类院校在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人的行为受其自身心理特征的影响和支配,因此研究和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对当前的学生工作来说十分重要。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当代大学生具备以下三点比较突出典型的心理特征。
  1.自我意识强烈
  当下的青年人,尤其是作为其素质较高的一个亚群体的大学生,其作用于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特别强烈,他们非常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体的努力与奋斗,看重自身的人格发展和伴随这种发展过程的自我体验。在三年或者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独特的青年人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并一步步得以确立, 其价值观的动态性特征趋向于稳定和定型。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积极上进, 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 踊跃的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有志于担任校系学生会、共青团工作的学生也很多。在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后, 大学生们逐渐适应并且更加清晰的认识了大学生这个角色,大多数学生人生目标明确, 掌握了一定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思维的逻辑性加强。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在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 踊跃选学各种选修课、辅修课,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2.对世界认识的开放性和认知品质的非随意性
  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取向已经由封闭型转向开阔型,这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传统的定向思维方式的痕迹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已经不明显。当代大学生更加看重思辩,喜欢从多个角度,多维度的、开放式的思考某个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上属于90后。他们的出生和生活环境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相比,没有经历过政治和历史动荡,家庭环境普遍比较民主,这使得这一代的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不轻易与他人或者群体趋同,对成就感有强烈的渴望,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去获得社会的关注。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当下的90后大学生66%的高考志愿是自己拿主意。
  3.情感世界丰富,意志力及生活适应能力不足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内心体验、情感世界丰富多彩,体现出“多思善感”的情绪表达。例如,面对友谊这个即属于道德层面又属于情感层面的问题,多数大学生交朋友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愉快, 他们信奉以诚为信,不吹捧奉承, 也不苛刻指责的交友原则,希望给友谊一个更宽敞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性格好强,但生活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较差。一项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在抽取的800名90后新生中,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会留下心理阴影;有5.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学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结果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挫折承受能力明显不足。
  二、高职高专学校办学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生源较普通本科院校更为复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差,事实上通过很多研究及相关调查发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社会适应性以及自我意识和价值观的建构等心理健康指标上并不逊色于本科学生。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办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是有机体对待外界刺激的内心体验, 包含对情绪刺激的认知、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三种成分。高职高专类院校除了设有常规的心理咨询中心外,平均一名辅导员只管理200名左右的学生,这使得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辅导员深入细致的沟通使得学生在情绪觉察和情绪归因上具备了积极的认知和管理策略。例如,认知重评, 即认知改变, 就是说改变个体对事物个人意义的理解, 进而使情绪得以改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事情发生, 至少我们可以决定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意义。”认知重评是一种早期进行的情绪调节策略, 即对个体进行状态性、过程性与情境性的情绪调节, 是情绪调节的一重要策略。
  2.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即:无论是社会还是文化如何发生改变,个体随着这些变化在认知、情感、意识方面发生相应变化的能力。由于高职高专类学校紧扣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办学思路。使得高职高专类院校大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上得到了强有力地促进和支持,进而使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提升。具体来说,由于高职高专类院校与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使得学生能够随着社会的变化积极地对自我进行重新建构,并指导如何利用外部资源最大限度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背景,指导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效的进行人际交往。
  3.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能力,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它的实质主要表现在它在意识活动中的地位及其与客体意识的关系上。高职高专类院校由于其塑造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特点,重视教学活动, 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开展“订单”式教育的办学特色。使得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更加切合社会实际,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更加准确,也更加能够正确的把握自身与社会关系的脉络。从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关于人生的价值观都更加准确,合理,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会出现“过高过大过全”的情况。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类院校需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着力促进在校大学生学业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诚.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2)
  [2]Dodge,K&Garder,J.(1991)1Domainsofemotionregula-tion.InJGarderandKADodge(Eds1),TheDevelopmentofE-motionRegulationandDysregulation1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3]徐舜尧、张明.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 理论界, 2003, (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观察实词发生语法化后的语音变化,认为语法化会导致语音发生弱化、强化和分化,并给出具体实例加以论证。语音弱化一定会导致分化,而分化不一定会导致弱化,弱化是分化的极端表现。语音分化的语音和语义并非一一对应的。强化发生在语法化之后,并且较为少见,大多是表示情态的词语。  关键词:语法化;音变;分化;强化  1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是近些年来学界讨论的热点,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对高职教学的改革。在高职教学中,微生物检验课程作为医学检验临床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微生物检验教学面临的现状分析,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为之后的微生物检验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培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方式.方法 选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接受脑出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合研究组,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并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方法均分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
摘 要: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和必修课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普及和深入,要求加强体育课程教学,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锻炼理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拓展训练是体育锻炼项目之一,不仅与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相近,还类似于体育教学的教学流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应用  拓展训练是体育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