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内,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实现了隧桥双线贯通,并将力争2009年底实现全线通车,引智工作在其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桥结合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盾构隧道,是世界上泥水盾构连续施工最长的工程,工程总造价126.16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5年。
争取国家支持
作为目前上海在建的规模最大的交通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国内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在全世界并没有完全类似的工程可参照,工程建设难度大,技术难题多,引入国外智力参与项目建设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7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立项列为国家重点引智项目以来,国家共资助引智经费120万元,上海市配套引智经费130万元,为引智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自工程开建以来,国家外国专家局季允石局长先后于隧道掘进过半和双线贯通之时,两次亲临工程施工现场考察、调研相关情况,并对引智工作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引进世界一流专家团队
为实现“组成优势团队,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对盾构设备、施工和技术咨询进行了国际招标,寻找行业内实力最强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美国茂盛公司和丹麦科威公司分别担任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和长江大桥工程的咨询公司,德国海瑞克公司提供泥水平衡盾构机设备,法国布依格土木工程公司参与隧道施工,从而组建了一支一流的项目团队,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长江隧桥工程项目引进的国外团队,技术实力均在国际隧道和桥梁建设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例如,茂盛公司已在世界6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其在美国权威的ENR杂志全球500强设计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科威公司是国际桥梁工程界的领跑者,并已在国内成功参与了东海大桥、苏通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项目的建设。
国外智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引进的外国专家及团队围绕工程进度,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对长江大桥混凝土质量、斜拉索制作及张拉控制技术、主桥合龙方案、连接通道规模化施工、大直径盾构进洞施工、隧道设备系统节能降耗等施工技术关键点进行现场跟踪、技术审查和咨询,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有效促进了工程技术水平的改进和提高,为隧道实现结构贯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例如,围绕长江大桥主桥合龙这一关键节点,外国专家每周登上主桥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情况,提交现场访问报告,给出建议。同时,外国专家多次赴江阴法尔胜斜拉索制作工厂,查看斜拉索制作工艺和质量过程控制情况。在主桥合龙的关键一周,外方主桥施工专家多次与施工技术人员探讨施工方案,完善主桥合龙的临时结构,全过程参与主桥合龙施工,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合龙施工组织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难点,如合龙时的温度、合龙骨架和竖向约束解除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主桥顺利合龙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大直径盾构水下连接通道施工是本工程的一大技术难点和风险点。外方现场代表密切关注连接通道施工进展,与其他外国专家一起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审查,对施工方提出的由盾构机直接切削玻璃纤维混凝土地下墙的方案提出改进意见。最终的进洞方案充分听取了外国专家的意见,否定了由盾构机直接切削地下连续墙的方案,从而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
通过借鉴国外同行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结合国内隧道施工的特点,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是国际合作的最终目的。
一年来,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其中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超大特长越江盾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应用到建设中去,同时取得了大量知识产权成果,截至2008年底该课题已发表论文76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完成软件产品8件,完成市级工法5项;较好地体现了科技创新对推进工程建设、提高施工效率、完善设施功能的实际作用。同时,国内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在学习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外国工程师的理念精髓,紧密结合本工程的特殊性,逐渐摸索出适合上海软土特点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工艺,并已成长为一支国内有能力施工15m以上超大隧道的先行队伍。
在中外专家和建设者合力打造、全力攻关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2008年内实现了隧桥双线贯通,并将力争2009年底实现全线通车,引智工作在其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外脑”已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助推器。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桥结合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盾构隧道,是世界上泥水盾构连续施工最长的工程,工程总造价126.16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5年。
争取国家支持
作为目前上海在建的规模最大的交通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国内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在全世界并没有完全类似的工程可参照,工程建设难度大,技术难题多,引入国外智力参与项目建设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7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立项列为国家重点引智项目以来,国家共资助引智经费120万元,上海市配套引智经费130万元,为引智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自工程开建以来,国家外国专家局季允石局长先后于隧道掘进过半和双线贯通之时,两次亲临工程施工现场考察、调研相关情况,并对引智工作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引进世界一流专家团队
为实现“组成优势团队,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对盾构设备、施工和技术咨询进行了国际招标,寻找行业内实力最强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美国茂盛公司和丹麦科威公司分别担任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和长江大桥工程的咨询公司,德国海瑞克公司提供泥水平衡盾构机设备,法国布依格土木工程公司参与隧道施工,从而组建了一支一流的项目团队,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长江隧桥工程项目引进的国外团队,技术实力均在国际隧道和桥梁建设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例如,茂盛公司已在世界6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其在美国权威的ENR杂志全球500强设计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科威公司是国际桥梁工程界的领跑者,并已在国内成功参与了东海大桥、苏通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项目的建设。
国外智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引进的外国专家及团队围绕工程进度,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对长江大桥混凝土质量、斜拉索制作及张拉控制技术、主桥合龙方案、连接通道规模化施工、大直径盾构进洞施工、隧道设备系统节能降耗等施工技术关键点进行现场跟踪、技术审查和咨询,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有效促进了工程技术水平的改进和提高,为隧道实现结构贯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例如,围绕长江大桥主桥合龙这一关键节点,外国专家每周登上主桥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情况,提交现场访问报告,给出建议。同时,外国专家多次赴江阴法尔胜斜拉索制作工厂,查看斜拉索制作工艺和质量过程控制情况。在主桥合龙的关键一周,外方主桥施工专家多次与施工技术人员探讨施工方案,完善主桥合龙的临时结构,全过程参与主桥合龙施工,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合龙施工组织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难点,如合龙时的温度、合龙骨架和竖向约束解除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主桥顺利合龙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大直径盾构水下连接通道施工是本工程的一大技术难点和风险点。外方现场代表密切关注连接通道施工进展,与其他外国专家一起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审查,对施工方提出的由盾构机直接切削玻璃纤维混凝土地下墙的方案提出改进意见。最终的进洞方案充分听取了外国专家的意见,否定了由盾构机直接切削地下连续墙的方案,从而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
通过借鉴国外同行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结合国内隧道施工的特点,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是国际合作的最终目的。
一年来,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其中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超大特长越江盾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应用到建设中去,同时取得了大量知识产权成果,截至2008年底该课题已发表论文76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完成软件产品8件,完成市级工法5项;较好地体现了科技创新对推进工程建设、提高施工效率、完善设施功能的实际作用。同时,国内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在学习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外国工程师的理念精髓,紧密结合本工程的特殊性,逐渐摸索出适合上海软土特点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工艺,并已成长为一支国内有能力施工15m以上超大隧道的先行队伍。
在中外专家和建设者合力打造、全力攻关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2008年内实现了隧桥双线贯通,并将力争2009年底实现全线通车,引智工作在其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外脑”已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