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華:素食善心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簡介]
  胡德華先生,天然齋總廚,廚皇會會員。自加入餐飲行業以來,他專注於素食烹飪,擅長食材的搭配與調味,經驗豐富。他懷善心,行善舉,盡已之力奉獻社會,感染並影響着身邊的人參與其中。
  北宋文學家蘇軾曾有一首詞寫道:“雪沬乳花浮午盞,蓼茸萬笋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配着春日山野裏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試吃野菜這種清淡的歡愉已是人間最美的享受,勝過了山珍和海味。隨着素食主義慢慢變成一種飲食文化,吃素漸漸成為了一種風尚,越來越多人通過吃素來調理身心,養生保健。
  “似肉非肉,似蛋非蛋,素菜葷名”的特殊製作工藝,讓素食充滿了神秘色彩。胡德華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素齋大厨,在他的巧手下,一些普通的素菜也會神奇地變换成和葷菜一樣的口味,讓人既滿足了吃素的願望,又解了口舌之饞。
  素食,讓生活更加多彩
  胡德華先生專注素菜已有十五年了。如果說做任何事情都存在因緣際會的話,他與素食結緣則是源於他的一顆善心。心存善意,愛人,亦愛一切生命。
  從内地移民到香港之前,胡德華先生從來没有下過厨,也從没想過自己會以此為業。為了在香港扎根下來,他找到了一份在素菜館的工作。“進厨房七天,我就能做出乾炒牛河了。”或許是因為本身就有些學厨的天分,或許也是因為師傅很認真地指點,“我一進厨房師傅就教我怎麼做,這在當時是少有的。以往厨房學徒,一定要在一個崗位上做滿一定時日才能夠换做其他的。所以我是幸運的。”後來,胡德華先生記住了這份恩情,繼續傳承師傅的精神,對有心學藝的人從不吝惜傳授經驗。
  差不多做了一年,厨房大哥告訴他“若想在厨房有番作為,還是要多學習其他的”。於是他便出來學習如何烹飪葷菜類食材。打雜,殺魚,配菜、切菜……炒鍋,這是厨房學徒的“必經之路”,每個崗位都是必修課,然而,當胡德華先生接觸到殺魚這項時,他犯難了:“我雖然没有宗教信仰,但還是不願穀生。”面對着四五十斤一條的龐然大“魚”時,他怎麼都下不去手,只做了幾天他便放棄了,又回到了做素食上,一直堅持到現在。
  雖然期間在外學習的兩年未能學全手藝,但是胡德華先生學到了最寶貴的經驗——如何配製和搭配各種蘸料,這對他日後經營素食餐廳有很大的幫助。
  選擇素食的動機因人而異,可能是基於宗教信仰,可能是出於健康考慮,也可能是鑒於生態環保的理念,總而言之,素食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活方式。“天然齋”是胡德華先生所經營的素食餐廳,目前有中環和灣仔兩家店,每到飯貼總是顧客盈門,很多都是“老主顧”,口碑早已隨美味而建立起來。“除了部分有宗教信仰的,大多數人選擇素食還是出於養生和健康的考慮。”他介紹說,市場經營和前景都比較樂觀。
  “其實光從烹飪方法上看,做素菜和做肉菜没有多大的區别。”但是素菜因為没有肉類的調味和輔助,要做出同樣的美味,這就考驗技術了,難就難在如何搭配食材、如何調味,這都是一門學問,“什麼菜配什麼菜會是什麼味道,這要花很多心思去研究。”胡德華先生是素食“魔法師”,在他的巧手下,蘑菇、青菜、瓜類、麵包、麵條等組合搭配總有出人意料的神奇。素菜葷名,有些菜光看菜單或從視覺上很難辨别出是什麼食材,讓人嘖嘖稱奇。
  天然齋的用心之處在其菜品上就能一一體現。有些菜品在命名上就引人遐想。而為了追求色香味俱全,有些食材需要進口,有些雕花頗費心思。菜品的種類和款式豐富多樣,僅一個炒飯類就有繁多品種。餐廳不定時會推出新品,因時令、因季節而不斷變化,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烹飪有時也需要靈感,胡德華先生總是不停地在思考,時不時地總有創意之作。
  美食,源於用心,真誠的態度。十數年來,胡德華先生專注素食,與眾多餐飲從業者一樣,聽到客人由衷地稱讚一句“好吃”就是他最大的滿足。
  善心,讓生命更加厚重
  《孟子》中有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種助人行善的精神一直傳揚至今,多少人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總不忘為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點心力。善心,善行,胡德華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也曾經歷過生意上的起起落落。曾經事業鼎盛時期,他不僅在香港開店,還在內地中山開了兩家素食餐廳。但由於市場環境、經營不利等各方面原因,内地的餐廳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僅維持了一年便結束了,且香港的店也受到很大影響。事業一下跌到谷底,他重新調整心態,才有了現在的天然齋。
  與銅鑼灣福利會合作給孤寡老人派愛心飯,是天然齋每個星期都在做的事,雖然開業至今才兩年多時間,這份善心就堅持了兩年多。胡德華先生和搭檔可謂是“惺惺相惜”:“合夥的搭檔一直都有在做慈善,當時找到我說一直想開一家店,也可以做些派飯的善事。可以說受他影響,能為社會出一份力,我立馬就答應了。其實以前開店時就想派飯,但一直没有行動,後來生意又虧了,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
  善行不分大小,一個星期雖然只是派約100份飯,但他們的善心讓大家都看到了。他平淡地說:“這些飯一般都是派給孤寡老人或者是生活困難的老人,我們做的都是小事,能夠幫助到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在他們的愛心影響下,半年前,他們的食材供應商知道了他們的善行,主動要求參與進來,免費供應派飯的食材。這份愛心,在無形中傳遞開來。
  俗話說“有因必有果”,胡德華先生坦言自己一直都相信因果,但他從不追求一個“果”,而是先創造一個“因”,他說:“可以說這輩子賺也賺過,虧也虧過,一切都是平常心態。派飯只是件小事,不求什麼回報。凡事就這樣,先去做了再說,至於結果如何,那就再看吧。”
  他和搭檔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在香港每個區都能有一個點可以派飯,將這份小善舉擴大,幫助更多的人。穩中求進,雖然從目前的經濟環境等因素考慮,擴張分店還要詳細計劃,但相信他們有這份心,就一定能實現。
  修車、五金廠、開店等等,在從事餐飲業之前,胡德華先生做過很多其他工作。學厨,對他來說,是學習了一門手藝,更是收獲了一份滿足,是讓他人品嚐美味的滿足感,亦是能幫助到他人的成就感。一份素食,一顆善心,他將繼續為二者修行。
其他文献
[本刊訊]2017年2月19曰,香港僑友社2017年春茗敬老聯歡會在北角富臨皇宮宴會廳熱鬧舉行。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僑界社团聯會會长、香港侨友社永遠榮譽會长余國春先生,中國僑聯顧問、香港僑愛基金會主席兼董事长王欽賢先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委員會副主席、致公黨廣州市委主委陳怡霓女士,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长徐克成先生,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长牛立志先生,香港僑友社永遠名譽會长蔡其俊先生,香港僑友社永
期刊
[人物簡介]  李艷芳老師,創辦素心蘭畫苑,並推廣中國書畫藝術,擁有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水墨畫高等文憑,擅長花烏蟲魚小寫意及山水、人物創作。作品曾參與國内外多個書畫交流展,獲得眾多好評並被收藏。現任中國國際書畫家收藏家協會會員、香港中國美術會永久會員、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員、綠書會會員,同時任教多間小學水墨畫班導師。多次獲得藝術成就獎。  雖然遍尋信息化網絡都無法發現過多關於她的信息,但她就如同一個忠實
期刊
2017年1月24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大學院士頒授典禮在理大校園賽馬會綜藝館舉行。頒授大學院士榮銜予七位傑出人士,以表揚他們對理大和社會的卓越貢獻。  理大校董會主席陳子政先生主禮,校長唐偉章教授聯同多位大學高層熱烈歡迎各新任院士。獲頒大學院士榮銜的七位人士如下(按英文姓氏排序):  趙振國先生  趙振國先生是精工髮品廠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與理大淵源非淺。他早於2005年便加入理大企業發展院設
期刊
《傑出人物》2016年度人物特輯新書發佈暨傑出人物年度獎頒獎典禮、“一帶一路慈愛攝影萬里行”活動啟動禮等一系列活動隆重舉行  [本刊訊]2017年1月14日,由今日華人出版社、《傑出人物》雜誌社聯合主辦,香港僑友社協辦的《傑出人物》2016年度人物特輯新書發佈暨傑出人物年度獎頒獎典禮、“一帶一路慈愛攝影萬里行”活動啟動禮等一系列活動假座香港北角富臨皇宫二樓宴會廳隆重舉行!  一月是個迎春納福的季節
期刊
【人物简介】  蒋焕鹏先生,香港潛水摄影学会主席、大中华潛水家董事、香港潛水总会永久会员、海龙潛水会会员1982-1983、浪涛会永久会员、香港潛水总会潛摄总监 1995-2000、美国国家潛水教练协会课程总监、美国专业潛水教练协会参谋教练、世界潛水总会国家潛水教练、香港潛水总会国家潛水教练、中国潛水运动协会国家潛水教练、香港职业潛水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纽约国际摄影家协会永久会员、英国皇家
期刊
[本刊訊]2017年2月10日,“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香港各界新春晚會在紅磡體育館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先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伉儷、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女士、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先生、駐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先生、駐港部隊政委岳世鑫先生、外交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先生、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先生、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梁愛詩
期刊
【人物简介】  赵春琳女士,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声乐导师,香港黄自演绎学院副院长,香港嘉应商会会董,香港侨友社副会长,香港侨友社艺术团团长,旅港万隆校友会副会长,广东省侨联名誉委员,侨友社合唱团艺术总监,将军澳合唱团艺术总监兼指挥。  她是唯一参加1962年全印度尼西亚艺术歌曲比赛荣获冠军的华人选手,因而被誉为“印度尼西亚之莺”,她的歌舞就像一件能给人带来持久美感享受的艺术品一样,在艺术的天空
期刊
[人物簡介]  林錦嫣女士,台灣人,銀翼通運有限公司及長川國際商貿有限公司主理人。她是一位對中港貨運充滿信心的女性精英,早年與先生在兩地打拼,兩人同舟共濟,共同渡過了2003年非典和2008年金融海嘯,理財有道,赢得事業成功,當前主要業務有船務代理、空運代理、中港運輸、公司秘書。  她也是一位標準的寶島台灣媽媽,熱愛優質、環保、健康的食物,目前專注批發、零售台灣優質食品,推廣養生概念,並樂於分享環
期刊
約瑟夫·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匈牙利裔美國人,父親是猶太人與匈牙利混血,母親為德奥混血。美國報刊的编輯、出版者。美國大眾報刊的標誌性人物,普利策獎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創辦人。  一方面,普利策熱銷的報刊吸引了大量的廣告,保證了媒體盈利,保證了行業獨立的基礎。另一方面,他最為人知的貢獻是為美國報紙奠定了各項專欄等模式,當時報紙開始啟用漫畫並蔚為風尚,著名漫畫“黄
期刊
[人物簡介]  朱華先生,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成立於1991年,是以中國内地資本在港註冊的獨資企業以及内地資本與香港當地資本或海外資本參股經營的企業為主組成的非牟利社團組織,圍繞“促進内地與香港之間的經貿及技術交流與合作,並在香港建立渠道,促進内地與其它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經貿及技術交流,擴大貿易往來”之理念,扎根香港,建設香港,為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和保障香港市民的生活作出了貢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