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集聚战略在图书质量上的应用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29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基本内涵
  
  (1)原始内涵:又称作“集中化战略”,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中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之一,其目标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读者)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低成本与产品歧异战略是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集聚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定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订的每一项职能性方针都要考虑这一目标。其前提是:企业能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尽管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集中化战略未能取得低成本或歧异优势,但其在狭窄的市场目标中获得了一种或两种优势地位。
  (2)衍生涵义:目标集聚战略或集中化战略在图书质量上的应用,包括对图书的出版范围、数量种类、策划思路、资源调度、设计风格等诸多方面加以严格控制,终极目的是打造深入人心的图书品牌。它选择图书市场内一个或几个小细分市场作为业务,然后以高度集中的资源调度,保证绝大多数生产力围绕核心图书领域,创造高质量的图书产品,并对该细分市场的读者提供独有的难以复制的服务。笔者认为,目标集聚战略在图书质量上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困境,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 研究对象
  
  (1)图书质量:本文所论的“图书质量”是指图书的内容质量和设计质量,触及产品“灵魂”的两个方面。《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界定的其他两项:“编校质量”“印刷质量”,特别是前者有时喧宾夺主。其实,编校质量、印刷质量只是实现图书产品使用功能的最基本要求。
  (2)应用主体:产品没有特色的弱势出版社,尤其是各种资源都有限的中小型出版社,规模化经营、管理分散、码洋表现良好却缺乏社会效益的大型出版社。
  
  三 必要性
  
  (1)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图书流行、便携电子阅读器普及、手机移动办公系统升级和3G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日产700种以上新品的纸质图书如果与网络图书、电子图书比渠道、比速度、比容量、比便携,那么产生的“泡沫”只会被淹没在更大的泡沫里。因此在未来,经历了改革阵痛的中国出版业必将,也必须越来越重视图书的内容质量。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内容的阅读功能在网络那里已可以更便捷地达成,所以纸质书的需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未来的趋势体现为,出版社必须出版有个性的书籍,而书的装帧就是网络阅读物不可替代的一个部分:通过视觉、触觉甚至嗅觉美感的有效传递,纸质图书才能散发出独有的文化韵味,具备不可替代的阅读感受和收藏价值。
  (2)出版改革从试点到正式大规模推行,优势资源逐渐向优势市场主体流动,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有人把“内容为王”喻为矛,把资金喻为盾。畅销书作者、经典作家、优质版权等都将成为强势集团的“囊中物”。同时,对弱势企业书号限制,将民营工作室准入竞技场,这些对于没有特色的中小出版社都将构成巨大的生存威胁:而另一些靠规模化经营但缺乏社会效益的大型出版社也需“瘦身发展”,才可能不被淘汰。有限的资源需要节约使用,尽量少“折腾”。对于那些弱势出版社来说,买卖书号、盲目出书、一味求快、流行追风、“人情”出书等,如果不能成为历史,那就是自己在掘自己的坟墓。
  (3)有三种提供成功机会的基本战略,可能使没有产品竞争力的出版企业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标歧立异战略(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战略(focus)。根据管理学的理论,一般只能选择三者之一作为企业的主要目标,选择一种以上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而夹在这三种选择之间的出版社,由于实施这三种战略有着潜在的不一致性,因而几乎注定要失败,陷入“无间”痛苦。其中,目标集聚战略对于资金、人力、规模有限的中小出版社,缺乏品牌塑造经验的大型出版社而言尤其适用。
  
  四  图书质量如何实现目标集聚战略
  
  (1)核心领域择取上的应用
  出版是个市场高度细分的行业,多元化的选择、多盈利点的分布,往往使许多弱势出版社忽视多元化下的市场饱和和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弱势出版社应选择专业化的道路,把精力和资金用来发展自己的核心特长,在小切口上调集内部的优势资源。具体操作上,可以选择对替代品最具抵抗力或竞争对手最弱之处作为出版社的战略目标。核心领域的精确定位有利于集中锻造图书内容质量,而高质量图书在某一领域的大规模呈现,也容易产生品牌效应,实现窄狭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世纪80年代末前一直发展缓慢,但于80年代末,在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中,该社将出版目标定位在计算机专业的图书市场,并集中全社的力量快速地切入计算机图书市场,逐渐成为领跑者并在今天一直保持着这一市场的领先地位。有研究者结合标歧立异战略(即差异化战略)提出中小社应采取利基战略,寻找并建立自己的利基市场:“利基战略要求中小出版社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理想的图书利基市场大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市场狭小,地域宽阔。第二,该市场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第三,该市场差异性较大,强大的竞争者不屑一顾。此外,出版社应当有相应的资源和能力,用以对该图书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迅速建立品牌优势,以对付强大外敌的入侵。”通过一个或几个领域的规模扩张,由地域市场冠军向全国市场冠军发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然后利用复合利基战略实现中小社的持续成长。这个方法对于核心领域择取上目标集聚战略的应用同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2)选题质量锻造上的应用
  出版社应围绕核心领域,建立一支市场营销意识强、视野开阔、头脑灵活、有素养的选题策划队伍。策划者应时时刻刻对市场保持灵敏的嗅觉,关注国内外的出版热点、焦点,同作者保持紧密联系,在热点潜伏期把握机遇,并在大热之前及时准备衍生产品,巩固品牌。另外,策划者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例如许多成功的图书策划人本身就从事写作实践,甚至是畅销书作家,如张悦然、饶雪漫等。他们熟悉读者的阅读心理,策划出的图书的审美品位反过来又影响了市场的导向。作为策划编辑不可三心二意,应把精力和智慧用于最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领域,而且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讲求差异化。即使在同一个领域,也要坚持每一本书都要有自己的策划思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平时多关注新的出版平台、新的图书载体甚至新的游戏、影视平台的发展,为图书的多品种衍生充分准备,也可作为内容提供商同互联网电子平台展开商业合作,低成本地推广自己的 品牌形象。
  严格的选题三级论证制度,对选题的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和制约作用。首先是策划编辑本人对照出版社选题质量标准的要求,对选题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初步判断,对认为符合要求的选题要依据选题申报要求写出详细的选题申报材料。其次,二级论证由策划编辑所在部门通过部门会议进行论证,对选题进行质量把关。最后,社选题规划审批委员会对选题进行论证,这是社内最高规格的论证,对选题是否批准有决定权。要特别强调的是,三级论证不能疏于形式,走过场,其选题规划审批委员会的素质如何,将对本社优秀选题的命运有决定性影响。对于一些重复出版、内容平庸、导向不良的选题,要坚决过滤掉。对优秀选题的欠缺面要给出有益的建议,但不宜损及策划编辑的创造性。此外,面对大量充满诱惑的选题,要以上述集聚策略作指导思想,学会“放弃”。例如,成立于1982年的朝华出版社既没有教材教辅做支撑,也未获得过资本扶持,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发展。但近年来却异军突起,逐渐受到业内的瞩目。其中的奥秘,关键在于两个字——“舍得”。2006年,该社经过反复论证,重新定位,把出版领域从原来的十几类逐步压缩为四类: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外宣类、贴近大众读者的社会科学类、传统和时尚内容的文化艺术类、青少年素质教育类图书。不久,这种舍得战略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该社2007年的出版和发行码洋与2006年基本持平,但图书品种与2006年相比减少了一半,这就意味着该社的单书发行量提高了一倍,而退货率却由2006年的30%下降到10%以下。2008年的进展更加迅速,“紧缩”带来了效益。
  选题得到审批后,策划编辑还需要动态地对选题在作者筛选、内容编排、文字容量、写作进度、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更细致的工作,根据现实情况变化,不断调整选题运作的尺度,引导其向着更优更完善的方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做好各个环节的协调工作。
  (3)优势资源调度上的应用
  图书内容质量是第一位的,但不可能每本书都能面面俱到。如果都要照顾到,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精力的分散,对品牌的建立很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品牌是出版社的立足之本,出版社要在时间、资源、人员、精力的分配等诸多方面给予“特殊待遇”,有所侧重,灵活调度。高质量的内容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的,有时候还会时间很长。短期来看可能亏损,可一旦问世,往往能收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其他出版社如果在短期内模仿跟风,就意味着生产低劣图书(时间总是一定的),质量的不可速仿与形象的先入为主使辛苦付出得到回报:品牌最终得到承认。所以从长远来看,其精品打磨是值得的。出版社的中期出版计划、长期出版计划都要与此结合起来。在人员调度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由内部最优秀的人才组成,专门从事精品图书的运作。当精品图书与手边工作发生冲突时,把前者放在首位。
  (4)装帧风格设计上的应用
  目标集聚战略体现在书籍的整体设计上,应做到两个和谐。第一,与内容相和谐。著名书籍设计大家吕敬人曾说过:书装设计应与内容相统一,最高境界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与对比美。联系目标集聚战略,设计风格应与目标领域一致、与丛书风格一致、与自身内容一致。第二,与本社的形象风格相和谐。这里须应用差异化战略,把本社精品图书的设计风格与其他出版社区分开来,形成本社总体品牌形象。例如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柯艾等,都很注重发挥书籍的标志功能,维护品牌形象。
  
  五 目标集聚战略的风险
  
  (1)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不够清晰和全面,依靠臆想、直观感觉来作出决定,这一点在核心领域的择取时尤其重要。所以,弱势出版社一定要在大量精确的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反复论证,找到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行业坐标。
  (2)竞争对手在战略目标市场中又找到细分市场,因而使目标集聚的出版社显得不够集聚。此时,应注意及时动态调整实施方案。
  (3)策划、美术编辑的激励机制不科学,企业内部人事互相牵制,领导层业务素质不高等,都可能成为目标集聚战略的绊脚石。因此,如果需要则相应的机制改革应提前进行。
  (4)须与其他战略结合起来,否则也会由于成本过高等因素丧失已有优势。
其他文献
《雁门集》是元代著名的蒙古族诗人萨都刺得作品。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其祖、父先后随从元世祖、元英宗进驻代州(今山西代县),萨都刺就出生在代州。代州古称罹门,因此他的诗集就命名为《雁门集》。《雁门集》最早刊印是元至正年间的八卷本,今已失传。现存版本以清嘉庆十二年萨龙光刻十四卷本,收辑较为完备。萨龙光是萨都剌的远代子孙,其编辑可谓十分认真,搜罗较为广乏。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殷孟伦、朱广祁
一出版社存在的问题    1.出版行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版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图书品种急剧上升,平均印数急剧下降;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率持续走低;图书发行折扣愈打愈大,图书退货率不断上升;图书库存数量直线上升,资金周转明显放缓;图书货款结算期愈来愈长,信用问题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正在集团化建设的基础上,深入地向前推进,出版单位开始转企改制,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到目前为
基于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背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高职英语教师认识到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现代高职英语教育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师要以就业为核心导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出版观念、审美理想、欣赏意味已逐渐移位。经典、高雅的图书产品已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通俗、新颖、时尚、娱乐性较强的消费形式却越发盛行,时尚的力量似乎难以抵挡。跟随时尚、跟踪流行,成为当今出版的风向标。    一 消费时代的阐释及其特征    “消费时代”是学术著作中的一个常见词汇,谈消费时代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消费社会。那么何谓消费社会?“就是消费成为其最主要活动的那个社会。
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理念,说明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全过程咨询对工程造价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通过对培养理念、培养体系、课程设
所谓整体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主要资产和业务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做法。媒体的整体上市,也称打包上市,主要是指媒体不再将采编与经营拆分,而是完整地将集团一体化的上
本文基于“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围绕创新育人和课程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构思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摸索课程改革,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界,该理论强调从人固有的、潜在的积极人格品质和美德出发,研究如何帮助人类过上幸福蓬勃的人生。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发展、理
电纸书的诞生是几千年出版文明的创新性延续,对信息内容行业和科技制造行业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革命。它给出版商带来的是全新的数字出版形式,借助这一渠道,出版商作为信息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会计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