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人类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重要手段,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而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的记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化学这门课是“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每节课堂里,部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书也不感到难懂,但时间一长,该记的记不住,该理解的不太清楚,认为要记要背的内容太多,记忆负担很重。因此,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需要记忆的知识记不牢,对化学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影响。下面谈谈我是怎样加强学生的记忆力的。
一、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教师要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要求学生做到耳听、手记、脑子想。这能使学生克服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要使学生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要靠长时间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上课时做到耳听、脑动,并配合默契呢?关键在于记笔记的技巧,这需要教师具体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将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记录下来。例如物质的量这一章公式多,若没有掌握计算要领,容易发生错误。实际上这些计算的中心问题是“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将物质的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联系起来了,这就是课堂笔记的内容。第二,教师在讲授化学概念和理论时,应把学生在理解中容易产生的错误指出来,对这些错误,应让学生记下来。例如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时,学生必须注意到四点:一是指标准状况;二是指任何气体;三是指1mol;四是指22.4L。以往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因为忽视了这四点中的某一点而发生错误。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注意了这方面的讲授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记忆效果。第三,化学演示实验较多,教师应要求学生记住每一个实验内容、出现的现象、对现象的解释与实验的结论,这有利于学生将直观思维与理性思维联系起来,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会比较深刻。
二、尽量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记忆材料的内容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理解的结果和证明。理解本身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和掌握内在的必然联系,自然也就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教师要从材料的本身选出一些关键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作为对记忆的“提示点”,从而引起材料的全面再现。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包含该元素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包含该元素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帮助学生记忆。又如对化学平衡的三大特征概括为“动、定、变”三个字(即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各组份的质量分数一定;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也随之改变,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要死记硬背,理解记忆是增强记忆的关键,对记忆的内容理解深刻,大脑思维活跃,记忆效果越好;经过思考的理解记忆,才能经久不忘。
三、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往往反映这么多物质的性质可不容易记住。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些同类物质性质采取列表方法进行比较归纳。例如学习金属镁、铝的性质时列表比较,能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使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四、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学生能获得许多丰富的感性知识,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再经过大脑的思考,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较多学生在做实验时只注意变化的现象,没有透过现象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
如何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现象去思考,使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加强记忆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地、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例如在钠这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钠的性质,我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指导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从实验中可获知钠有哪些物理性质?
2.钠表面变暗的原因是什么?燃烧后的产物又是什么?
3.钠熔化成小球后,小球为什么在水上任意方向游动?
4.根据实验现象,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发生的原因。
这些思考题富有启发性,如一个个路标,层层诱导,指导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步步逼近要发现的目标。通过实验,再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得到的知识在头脑中会记得比较牢固。
五、前后联想,巩固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下方面来提高记忆效果。
1.每节课前复习巩固上一节内容,让学生思考(不看课本、笔记本)回答学习内容。
2.在讲授新课时,注意以旧引新、前后联想。如学习电解池时,联想到原电池、电极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电流方向、阴阳离子移动方向等。
3.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复习巩固,单元检测、期中、期末复习将内容进行归类分析,综合整理,这样有利于综合记忆,将知识系统化。
六、巧用韵语,灵活记忆
对化学中一些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知识,教师可以编成韵语让学生加以记忆。将识记材料通过词语上的适当加工,赋予外在的音韵和节奏,借助声音——听觉的相似联想,使材料顺口成诵,既能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又易于牢记。例如:(1)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原子具有得还原性,由强到弱分得清;离子也有氧化性,强弱顺序逆着行,置换反应逆着行前换后,氢前金属置换氢;氢后金属易锈蚀,电化锈蚀最恼人。(2)原子结构:原子空洞洞,核小却很重,带着正电荷,位置在当中。质子和中子,核里来相逢,电子围着转,电子云形容。若是同元素,质子数相同,若为同位素,质同中不同。判中性原子,质电总相同,离子论阴阳,质电不适中。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教师必须注重方法,讲究效率。教师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介绍一些学习的技巧。这对于学好化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教师要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要求学生做到耳听、手记、脑子想。这能使学生克服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要使学生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要靠长时间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上课时做到耳听、脑动,并配合默契呢?关键在于记笔记的技巧,这需要教师具体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将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记录下来。例如物质的量这一章公式多,若没有掌握计算要领,容易发生错误。实际上这些计算的中心问题是“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将物质的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联系起来了,这就是课堂笔记的内容。第二,教师在讲授化学概念和理论时,应把学生在理解中容易产生的错误指出来,对这些错误,应让学生记下来。例如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时,学生必须注意到四点:一是指标准状况;二是指任何气体;三是指1mol;四是指22.4L。以往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因为忽视了这四点中的某一点而发生错误。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注意了这方面的讲授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记忆效果。第三,化学演示实验较多,教师应要求学生记住每一个实验内容、出现的现象、对现象的解释与实验的结论,这有利于学生将直观思维与理性思维联系起来,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会比较深刻。
二、尽量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记忆材料的内容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理解的结果和证明。理解本身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和掌握内在的必然联系,自然也就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教师要从材料的本身选出一些关键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作为对记忆的“提示点”,从而引起材料的全面再现。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包含该元素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包含该元素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帮助学生记忆。又如对化学平衡的三大特征概括为“动、定、变”三个字(即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各组份的质量分数一定;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也随之改变,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要死记硬背,理解记忆是增强记忆的关键,对记忆的内容理解深刻,大脑思维活跃,记忆效果越好;经过思考的理解记忆,才能经久不忘。
三、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往往反映这么多物质的性质可不容易记住。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些同类物质性质采取列表方法进行比较归纳。例如学习金属镁、铝的性质时列表比较,能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使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四、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学生能获得许多丰富的感性知识,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再经过大脑的思考,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较多学生在做实验时只注意变化的现象,没有透过现象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
如何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现象去思考,使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加强记忆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地、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例如在钠这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钠的性质,我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指导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从实验中可获知钠有哪些物理性质?
2.钠表面变暗的原因是什么?燃烧后的产物又是什么?
3.钠熔化成小球后,小球为什么在水上任意方向游动?
4.根据实验现象,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发生的原因。
这些思考题富有启发性,如一个个路标,层层诱导,指导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步步逼近要发现的目标。通过实验,再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得到的知识在头脑中会记得比较牢固。
五、前后联想,巩固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下方面来提高记忆效果。
1.每节课前复习巩固上一节内容,让学生思考(不看课本、笔记本)回答学习内容。
2.在讲授新课时,注意以旧引新、前后联想。如学习电解池时,联想到原电池、电极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电流方向、阴阳离子移动方向等。
3.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复习巩固,单元检测、期中、期末复习将内容进行归类分析,综合整理,这样有利于综合记忆,将知识系统化。
六、巧用韵语,灵活记忆
对化学中一些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知识,教师可以编成韵语让学生加以记忆。将识记材料通过词语上的适当加工,赋予外在的音韵和节奏,借助声音——听觉的相似联想,使材料顺口成诵,既能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又易于牢记。例如:(1)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原子具有得还原性,由强到弱分得清;离子也有氧化性,强弱顺序逆着行,置换反应逆着行前换后,氢前金属置换氢;氢后金属易锈蚀,电化锈蚀最恼人。(2)原子结构:原子空洞洞,核小却很重,带着正电荷,位置在当中。质子和中子,核里来相逢,电子围着转,电子云形容。若是同元素,质子数相同,若为同位素,质同中不同。判中性原子,质电总相同,离子论阴阳,质电不适中。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教师必须注重方法,讲究效率。教师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介绍一些学习的技巧。这对于学好化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