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都在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物理课堂教学由学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探究型学习方式转化,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需要一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教学,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物理课的教学模式同样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进入物理世界的启蒙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阶段,培养学生初步观察事物、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阶段。但是现有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还是以讲授为主体,虽然课堂教学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想办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主动思维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开放性的教学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科学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二、探究性学习的环节
1. 提出问题
探究性教学中提出问题的途径可分为四类:(1)由教师引导提出问题;(2)由师生共同提出问题;(3) 由实验现象总结提出问题;(4)由学生之间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应找出其中的亮点给予鼓励,并把它们归纳、整理成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 提出假设,科学验证
猜想与假设要求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直至得出结论。这阶段是学生自主探究阶段。步骤(1)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猜想、设计探究方案;步骤(2)多渠道完善探究方案;步骤(3)进行探究实验。
3. 分析论证
这阶段是协作探究阶段。在分析讨论中,学生不能只重现象,轻视数据的处理、规律的得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出结论,作出科学解释。
4. 小结交流
同组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并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形成综合性的小结。在交流的活动中达到“切磋”的目的,实现思维的碰撞。
三、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以八年级物理《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为例,来分析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
【设计思想】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理解欧姆定律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对欧姆定律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 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
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街上的灯光由亮变暗、由暗变亮的过程,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冲动。
2. 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展示大屏幕,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提出问题:同一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2)猜想或假设
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a. 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b. 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说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猜想带有想象成分,具有偶然性,但它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科学猜想在科学探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3)设计实验
问:电流、电压和电阻,哪些量可以测量,用什么仪器来测量?
答:电流和电压可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
问:电阻能不能测量呢?
答:不能。
问:在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电阻不变,电压发生改变,观察电流,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什么?
答:控制变量法。
问:实验时,测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行吗?为什么?
答:不行,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
教师指出,同一电阻测量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还要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复重实验。
问:要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怎样去做呢?
答: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
教师指出:同学们知道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画出实验电路图。
说明:该环节是科学探究的灵魂。教学设计由学生已有知识开始,层层深入,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探究欲望,使学生领会到探究的方法。教师着眼于师生换位,实现学生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换,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4)进行实验
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到阻值最大处。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足,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数据。
说明: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连接电路、根据步骤进行实验。使学生体会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并能够通过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和论证
数据处理时,引导学生思考:电压的变化,影响到电流的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
结论:电阻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指导学生完成U-I图像(略)。
启发学生依据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知识,推导出U-I表达式。
说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实验的基本结论;锻炼作图的能力;有控制变量的意识;能从已有的实验数据中找到新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服务。
(6)评估与交流
要求学生反思并课后进行交流,听取他人意见,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的过程。
说明:在评估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教学中的评估和集体协作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既服务于课堂教学,又依存于课堂教学,必须同其他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互补互益,纯粹的探究性学习是没有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中学物理》,2004.8
[2] 龙光水,《物理教学中猜想的应用》,《中学物理》,2004.9
关键词: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物理课的教学模式同样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进入物理世界的启蒙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阶段,培养学生初步观察事物、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阶段。但是现有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还是以讲授为主体,虽然课堂教学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想办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主动思维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开放性的教学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科学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二、探究性学习的环节
1. 提出问题
探究性教学中提出问题的途径可分为四类:(1)由教师引导提出问题;(2)由师生共同提出问题;(3) 由实验现象总结提出问题;(4)由学生之间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应找出其中的亮点给予鼓励,并把它们归纳、整理成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 提出假设,科学验证
猜想与假设要求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直至得出结论。这阶段是学生自主探究阶段。步骤(1)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猜想、设计探究方案;步骤(2)多渠道完善探究方案;步骤(3)进行探究实验。
3. 分析论证
这阶段是协作探究阶段。在分析讨论中,学生不能只重现象,轻视数据的处理、规律的得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出结论,作出科学解释。
4. 小结交流
同组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并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形成综合性的小结。在交流的活动中达到“切磋”的目的,实现思维的碰撞。
三、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以八年级物理《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为例,来分析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
【设计思想】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理解欧姆定律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对欧姆定律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 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
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街上的灯光由亮变暗、由暗变亮的过程,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冲动。
2. 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展示大屏幕,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提出问题:同一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2)猜想或假设
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a. 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b. 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说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猜想带有想象成分,具有偶然性,但它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科学猜想在科学探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3)设计实验
问:电流、电压和电阻,哪些量可以测量,用什么仪器来测量?
答:电流和电压可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
问:电阻能不能测量呢?
答:不能。
问:在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电阻不变,电压发生改变,观察电流,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什么?
答:控制变量法。
问:实验时,测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行吗?为什么?
答:不行,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
教师指出,同一电阻测量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还要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复重实验。
问:要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怎样去做呢?
答: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
教师指出:同学们知道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画出实验电路图。
说明:该环节是科学探究的灵魂。教学设计由学生已有知识开始,层层深入,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探究欲望,使学生领会到探究的方法。教师着眼于师生换位,实现学生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换,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4)进行实验
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到阻值最大处。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足,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数据。
说明: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连接电路、根据步骤进行实验。使学生体会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并能够通过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和论证
数据处理时,引导学生思考:电压的变化,影响到电流的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
结论:电阻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指导学生完成U-I图像(略)。
启发学生依据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知识,推导出U-I表达式。
说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实验的基本结论;锻炼作图的能力;有控制变量的意识;能从已有的实验数据中找到新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服务。
(6)评估与交流
要求学生反思并课后进行交流,听取他人意见,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的过程。
说明:在评估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教学中的评估和集体协作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既服务于课堂教学,又依存于课堂教学,必须同其他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互补互益,纯粹的探究性学习是没有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中学物理》,2004.8
[2] 龙光水,《物理教学中猜想的应用》,《中学物理》,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