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以来,生本理念被频繁的提及,要求教学要高度关注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学生能学有所获,这与因材施教的理念相一致。中职信息技术属于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因此,学校在相关资源配置上要充分满足教学要求,为了促进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显得非常关键。
关键词:中职教育;信息技术;因材施教
一、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开启,“互联网+”环境中将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将与教育全过程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教学改进。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技术掌握占优势的年轻教师虽学习新技术较快,但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功底可能不如年长的教师。年长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功底扎实,但对新技术学习应用可能不如年轻教师娴熟。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在发挥教师能力特长的同时尽可能补齐短板,促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能力同步提升。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而从学科特点来看,信息技术本身理论性和实用性都较强,学生们往往是重视实用性而忽视理论。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不掌握理论就没有办法去具体操作。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知识补充,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其水平;对于那些沉迷于游戏、热衷于玩手机的学生,我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教育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正确利用电脑、手机,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和技能操作上来。
二、中职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上课所讲的一些内容一部分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觉得“吃不饱”,需要增加新知识;而有些学生因为基础或者能力的不足会觉得跟不上课程进度,希望老师讲的慢一些、细一些。如果教师仅关注能力好的同学,往往会影响能力较差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地会拉大学生的差距,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容易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尤显必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论。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需切实落实生本理念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领会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上机练习和技能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弹性教学内容
中職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安排等,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接受,但我们必须考虑学生间的个别差异,采取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措施。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的要求,在确定问题的深度、广度时适当设置弹性教学
(三)及时反馈区别评价
教师要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进行区别评价。对于学有余力、自信心比较强的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鼓励他们创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当他们有独到见解时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指导。对于基础差、进步慢的学生,在评价他们的学习时要格外小心,要以鼓励为主,切忌冷嘲热讽,要肯定他们的长处,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体会进步的乐趣。
(四)精讲多练重视操作
中职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材原有的编排设计,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其次,针对课程的特点,应将更多的操作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成功的乐趣,老师则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操作指导和技能引领,从而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总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随着时代发展而更新的学科,它需要教师结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切切实实地为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中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商治年.欲因材施教 需见“风”使舵——基于学习风格理论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J].山西电教,2017,0(4):24-26.
[2]韦仕逸.因材施教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4):216-216.
[3]王鹏飞.分层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25.
关键词:中职教育;信息技术;因材施教
一、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开启,“互联网+”环境中将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将与教育全过程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教学改进。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技术掌握占优势的年轻教师虽学习新技术较快,但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功底可能不如年长的教师。年长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功底扎实,但对新技术学习应用可能不如年轻教师娴熟。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在发挥教师能力特长的同时尽可能补齐短板,促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能力同步提升。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而从学科特点来看,信息技术本身理论性和实用性都较强,学生们往往是重视实用性而忽视理论。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不掌握理论就没有办法去具体操作。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知识补充,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其水平;对于那些沉迷于游戏、热衷于玩手机的学生,我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教育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正确利用电脑、手机,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和技能操作上来。
二、中职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上课所讲的一些内容一部分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觉得“吃不饱”,需要增加新知识;而有些学生因为基础或者能力的不足会觉得跟不上课程进度,希望老师讲的慢一些、细一些。如果教师仅关注能力好的同学,往往会影响能力较差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地会拉大学生的差距,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容易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尤显必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论。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需切实落实生本理念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领会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上机练习和技能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弹性教学内容
中職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安排等,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接受,但我们必须考虑学生间的个别差异,采取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措施。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的要求,在确定问题的深度、广度时适当设置弹性教学
(三)及时反馈区别评价
教师要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进行区别评价。对于学有余力、自信心比较强的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鼓励他们创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当他们有独到见解时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指导。对于基础差、进步慢的学生,在评价他们的学习时要格外小心,要以鼓励为主,切忌冷嘲热讽,要肯定他们的长处,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体会进步的乐趣。
(四)精讲多练重视操作
中职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材原有的编排设计,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其次,针对课程的特点,应将更多的操作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成功的乐趣,老师则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操作指导和技能引领,从而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总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随着时代发展而更新的学科,它需要教师结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切切实实地为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中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商治年.欲因材施教 需见“风”使舵——基于学习风格理论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J].山西电教,2017,0(4):24-26.
[2]韦仕逸.因材施教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4):216-216.
[3]王鹏飞.分层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