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载人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大家经常能从各种报道中看到宇航员乘坐航天器的视频画面,而且如果宇航员执行出舱任务,我们还能一览他们在太空中行走的英姿。可你知道吗?真正的载人航天起始于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绕地球运行一圈后成功返回。加加林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
从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产生至今,50多年过去了,载人航天事业也有了重大发展和进步,可你要因此认为成为宇航员并登上太空只是个轻松又光彩的活儿,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仅成长为宇航员的道路十分艰辛,就连当上了宇航员并在太空中活动和执行任务也是需要付出很多心力的。万事开头难,只要你掌握了技巧,其实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咱们就看看宇航员们究竟是如何在神秘的太空中生存的吧。
行走有工具
俄罗斯宇航员索洛维耶夫·阿纳托利·雅科夫列维奇是太空行走的“世界冠军”,他前后出舱16次,累计在太空行走80多小时,这一纪录使他成为太空行走累计时间最长的宇航员。当他谈起第一次进行太空行走的感受时,认为太空行走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展示了自己保留至今的一副手套,那是他首次太空行走时使用的。索洛维耶夫·阿纳托利·雅科夫列维奇说:“我当时就带着这副手套,打开舱门,我抓住把手,在我的周围仅仅是一个没有空气的太空,没有什么特别兴奋的感觉。当时有两根保险绳系在我身上,我一直死死地抓住保险绳上的把手。但在以后的多次太空行走时,我就很自然地抓住保险绳就行了,不必要使那么大的力气了。”
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宇航员的身体都是飘浮着的,他们移动身体一般是用手,而不是用脚。航天飞机或空间站内外都设有一些扶手,在行走的时候,航天员就用手握住一个一个扶手,来回移动身体,这些扶手成为宇航员太空行走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是在离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较远的地方,宇航员行动时,还会用一种特殊的机动装置来推动自己的身体。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只要握住扶手,无论是头朝上直立着,或是头朝下倒立着,或是身体横躺着,都可以“行走”。
吃饭有门道
在太空中吃饭,你可能不会像平时一样淡定地拿起筷子夹住菜,配着饭往嘴里扒。因为如果杯子和饭碗上没有盖子,水和饭菜就会飘浮在空中,这会给宇航员饮水和吃饭带来很大的麻烦。
早期的太空食品是糊状的,如苹果酱、牛肉酱、菜泥和肉菜混合物之类。这些酱类有的包在带吸管的塑料袋内,有的则用“牙膏管”包起来。除糊状食品外,还有需要加水软化的复水食品和压制成小立方块的“一口吃”食品(刚好一口吃一块)。后来,太空食品及包装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的太空食品多采用易拉罐包装,以便加温。为防止开盖时食品飞走,在易拉盖下还通常加封一层塑料膜。
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都有“太空橱柜”,内有食品储存箱、调味品储存箱、分水器、加热箱、餐具箱、清洁卫生用品箱和废物箱。此外,还有一个折叠式的食品制备台。宇航员进餐不用餐桌,而是用餐盘。餐盘上有6个凹槽,槽内有金属弹簧夹具,用来固定食品容器。餐盘的一侧为不锈钢的光洁表面,用来放置磁化餐具。
餐盘可以固定在其他设备上,也可固定在舱壁上。根据习惯,最好将餐盘固定在大腿上,这样宇航员就可以坐着进餐了。宇航员用普通的餐具就可以从容器中取出食物,特别是有黏性的酱、浓汤、布丁和肉块等。如果用汤匙盛牛奶,即使手左右晃动,牛奶也不会溢出来。因为水会飘浮在舱内,危及宇航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所以太空中的饮用水都是密封袋包装的,要用软管吸或对着袋嘴喝。
我国的航天食品具有中国特色。航天集团专门有一个机构负责研究太空食品。宇航员三餐吃什么,怎么搭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比如,“神舟”五号的菜单就十分丰富,品种有20种之多。这使宇航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饭后还可以喝一杯清爽的绿茶。
睡觉有趣味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极为重要。宇航员在太空中也有一个温馨的“卧室”,虽然空间有些狭窄,但是其中配有量身定做的“家具”,在柔和的灯光下,宇航员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睡势的不受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可以倒立着睡。宇航员只需要在居住舱中找一个没有噪声和振动干扰的“小天地”,便可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不过,宇航员在睡觉之前一定要用一根带子将身体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睡着后,由于呼气的推力会将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如果运气不好还会直到碰撞在某个物体上而惊醒。而且,在宇航员脱掉衣服钻进睡袋之前,一定要将衣服和鞋子放进衣柜里,否则衣服会也会随处在舱内飘浮,极有可能撞上自己。
如厕、洗浴要当心
宇航员在宇宙中航行如何搞好个人卫生呢?这是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的。
洗澡对于太空中的宇航员来说是个大问题。美国的“太空实验室”有专门的太空淋浴器。所谓太空淋浴器,其实是一个带盖的圆筒,里面有手持喷头和液体肥皂,地板上有吸水孔将水吸走。在淋浴前,必须先用限制带把脚固定在地板上,否则在淋浴中身体会不停滚翻,还要将淋浴筒的盖子盖好。
现在的宇航员一般都采用“海绵浴”。每次洗澡备有两块海绵布,一块用于洗脸和头发,另一块用于擦洗身体。此外,还有一块湿布用于擦身上的水。
宇航员上厕所时,首先要将自己固定好,然后要切记把屁股贴紧马桶边缘,使马桶内部完全密封。太空马桶实际上是“抽气马桶”,如果马桶内部不能完全密封,气流不能将大小便带走,大小便就会在座舱中“天女散花”。后果嘛,非常可怕!
休闲玩乐也锻炼
没人规定上了太空就不能玩乐吧?如果宇航员能做些娱乐活动,来缓解在太空中的枯燥生活,真是美事一桩。如今电话、电脑也都能被宇航员带上太空了,宇航员可以在舱内欣赏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等文艺节目。更有创意的是相机也被送上了太空,宇航员除了亲手记录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的场面外还能自拍!很多宇航员对自拍乐此不疲,经常会到社交网站上更新自己在太空中拍到的“生活照”。
有些宇航员在太空中也会自己找些有意思的事情来做,比如帮他人理发,或者干脆自己找个地儿玩玩健身器。这些看似简单的娱乐,其实不光为了帮助宇航员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边玩儿边做科学实验,检验在失重环境下人的操作反应、认知决策的变化。这样的娱乐活动不仅能获得科学的实验数据,也使太空生活跟枯燥不再沾边儿。
看罢了宇航员们在太空生活的点点滴滴,相信你对他们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虽然现今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他们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会把宇航员们的太空生活打造得更加美好。到那时,不仅宇航员们能在太空中生活自如,就连我们这些没有经过艰苦训练的普通人也能轻松地适应那里的生活,体验一把“太空游”的乐趣。
从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产生至今,50多年过去了,载人航天事业也有了重大发展和进步,可你要因此认为成为宇航员并登上太空只是个轻松又光彩的活儿,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仅成长为宇航员的道路十分艰辛,就连当上了宇航员并在太空中活动和执行任务也是需要付出很多心力的。万事开头难,只要你掌握了技巧,其实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咱们就看看宇航员们究竟是如何在神秘的太空中生存的吧。
行走有工具
俄罗斯宇航员索洛维耶夫·阿纳托利·雅科夫列维奇是太空行走的“世界冠军”,他前后出舱16次,累计在太空行走80多小时,这一纪录使他成为太空行走累计时间最长的宇航员。当他谈起第一次进行太空行走的感受时,认为太空行走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展示了自己保留至今的一副手套,那是他首次太空行走时使用的。索洛维耶夫·阿纳托利·雅科夫列维奇说:“我当时就带着这副手套,打开舱门,我抓住把手,在我的周围仅仅是一个没有空气的太空,没有什么特别兴奋的感觉。当时有两根保险绳系在我身上,我一直死死地抓住保险绳上的把手。但在以后的多次太空行走时,我就很自然地抓住保险绳就行了,不必要使那么大的力气了。”
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宇航员的身体都是飘浮着的,他们移动身体一般是用手,而不是用脚。航天飞机或空间站内外都设有一些扶手,在行走的时候,航天员就用手握住一个一个扶手,来回移动身体,这些扶手成为宇航员太空行走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是在离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较远的地方,宇航员行动时,还会用一种特殊的机动装置来推动自己的身体。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只要握住扶手,无论是头朝上直立着,或是头朝下倒立着,或是身体横躺着,都可以“行走”。
吃饭有门道
在太空中吃饭,你可能不会像平时一样淡定地拿起筷子夹住菜,配着饭往嘴里扒。因为如果杯子和饭碗上没有盖子,水和饭菜就会飘浮在空中,这会给宇航员饮水和吃饭带来很大的麻烦。
早期的太空食品是糊状的,如苹果酱、牛肉酱、菜泥和肉菜混合物之类。这些酱类有的包在带吸管的塑料袋内,有的则用“牙膏管”包起来。除糊状食品外,还有需要加水软化的复水食品和压制成小立方块的“一口吃”食品(刚好一口吃一块)。后来,太空食品及包装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的太空食品多采用易拉罐包装,以便加温。为防止开盖时食品飞走,在易拉盖下还通常加封一层塑料膜。
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都有“太空橱柜”,内有食品储存箱、调味品储存箱、分水器、加热箱、餐具箱、清洁卫生用品箱和废物箱。此外,还有一个折叠式的食品制备台。宇航员进餐不用餐桌,而是用餐盘。餐盘上有6个凹槽,槽内有金属弹簧夹具,用来固定食品容器。餐盘的一侧为不锈钢的光洁表面,用来放置磁化餐具。
餐盘可以固定在其他设备上,也可固定在舱壁上。根据习惯,最好将餐盘固定在大腿上,这样宇航员就可以坐着进餐了。宇航员用普通的餐具就可以从容器中取出食物,特别是有黏性的酱、浓汤、布丁和肉块等。如果用汤匙盛牛奶,即使手左右晃动,牛奶也不会溢出来。因为水会飘浮在舱内,危及宇航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所以太空中的饮用水都是密封袋包装的,要用软管吸或对着袋嘴喝。
我国的航天食品具有中国特色。航天集团专门有一个机构负责研究太空食品。宇航员三餐吃什么,怎么搭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比如,“神舟”五号的菜单就十分丰富,品种有20种之多。这使宇航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饭后还可以喝一杯清爽的绿茶。
睡觉有趣味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极为重要。宇航员在太空中也有一个温馨的“卧室”,虽然空间有些狭窄,但是其中配有量身定做的“家具”,在柔和的灯光下,宇航员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睡势的不受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可以倒立着睡。宇航员只需要在居住舱中找一个没有噪声和振动干扰的“小天地”,便可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不过,宇航员在睡觉之前一定要用一根带子将身体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睡着后,由于呼气的推力会将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如果运气不好还会直到碰撞在某个物体上而惊醒。而且,在宇航员脱掉衣服钻进睡袋之前,一定要将衣服和鞋子放进衣柜里,否则衣服会也会随处在舱内飘浮,极有可能撞上自己。
如厕、洗浴要当心
宇航员在宇宙中航行如何搞好个人卫生呢?这是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的。
洗澡对于太空中的宇航员来说是个大问题。美国的“太空实验室”有专门的太空淋浴器。所谓太空淋浴器,其实是一个带盖的圆筒,里面有手持喷头和液体肥皂,地板上有吸水孔将水吸走。在淋浴前,必须先用限制带把脚固定在地板上,否则在淋浴中身体会不停滚翻,还要将淋浴筒的盖子盖好。
现在的宇航员一般都采用“海绵浴”。每次洗澡备有两块海绵布,一块用于洗脸和头发,另一块用于擦洗身体。此外,还有一块湿布用于擦身上的水。
宇航员上厕所时,首先要将自己固定好,然后要切记把屁股贴紧马桶边缘,使马桶内部完全密封。太空马桶实际上是“抽气马桶”,如果马桶内部不能完全密封,气流不能将大小便带走,大小便就会在座舱中“天女散花”。后果嘛,非常可怕!
休闲玩乐也锻炼
没人规定上了太空就不能玩乐吧?如果宇航员能做些娱乐活动,来缓解在太空中的枯燥生活,真是美事一桩。如今电话、电脑也都能被宇航员带上太空了,宇航员可以在舱内欣赏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等文艺节目。更有创意的是相机也被送上了太空,宇航员除了亲手记录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的场面外还能自拍!很多宇航员对自拍乐此不疲,经常会到社交网站上更新自己在太空中拍到的“生活照”。
有些宇航员在太空中也会自己找些有意思的事情来做,比如帮他人理发,或者干脆自己找个地儿玩玩健身器。这些看似简单的娱乐,其实不光为了帮助宇航员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边玩儿边做科学实验,检验在失重环境下人的操作反应、认知决策的变化。这样的娱乐活动不仅能获得科学的实验数据,也使太空生活跟枯燥不再沾边儿。
看罢了宇航员们在太空生活的点点滴滴,相信你对他们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虽然现今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他们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会把宇航员们的太空生活打造得更加美好。到那时,不仅宇航员们能在太空中生活自如,就连我们这些没有经过艰苦训练的普通人也能轻松地适应那里的生活,体验一把“太空游”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