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却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企业家;一个靠1400元下海的人,却多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一个凭借“雕虫小技”的木匠,却完成了从雕刻艺术到雕刻人生的转变。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其个人资产就已达到3000万美元,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亿万富翁。如今,与他同代的富豪要么早已出事退出历史舞台,要么风光不再已经淡出公众的视线——而他依然还是当地首富,他一手打造的企业依然立在时代的潮头,他让他的企业和他一样,成了谜一样的寿星。
他是谁?
——他就是张果喜,果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本期特稿和你一同走进农民企业家、商界常青树张果喜的财富人生。
思考+实践=第一桶金
20世纪70年代,15岁的张果喜,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进了余江县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当学徒,每天做的活就是锯木材。虽然锯木材不需要多深的技术,但要把一堆一堆的木材变成木锹、犁耙、独轮木车等,却要消耗很大体力。那时锯木材不是用机器,而是用手拉锯,上进心极强的张果喜没日没夜地拉,结果把肾给累坏了,拉尿带血,几乎是每星期一次。
5年的“血尿”,给张果喜换来了一个“好木工”的称号和车间主任的职务。可是,车间主任没当几天,农具市场就饱和了。
1972年,张果喜的木工车间因无活可干被厂里割离出来,单独成为木器厂,张果喜被任命为厂长。名为厂长,却一无厂房,二无资金,只有从农具社得到的3平板车的木头、几间破工棚和21名职工及家属近百口要饭吃的人,另外还有“分”到他们头上的2.4万元的债务!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到了,厂里却连一分钱也没有!张果喜不得不说通父亲卖掉了土地改革时分给他们家的房子,得到1400元钱,一部分作为职工的工资,一部分作为厂里创业的本钱。
张果喜知道,单靠卖自己家房子的这点钱,是发不了几回工资的,木器厂要生存必须找到能挣钱的活干。然而,在附近农村即使找到了一点活干,又能赚多少钱呢?张果喜大声向厂里的职工宣布:“要吃饭的跟我走!”于是,有21位兄弟积极响应,跟上了他。
可是,饭在哪里?
张果喜想到了上海,他想到上海是因为他经常与“上海知青”聊天,知道上海是一个大世界,在那里或许能找到活做!张果喜带了200元钱和三位伙伴闯进了大上海。第一次远离家门,200元钱放在一个人身上怕扒手偷,于是,张果喜和伙伴躲进厕所,将200元钱一人分50,藏在贴身口袋里。
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蜷缩在上海第一百货公司的屋檐下。第二天,他们很早就来到上海手工业管理局门口。局里的工作人员上班时见到他们后,便问“有什么事?”张果喜先作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说出想在上海找活的心事。工作人员听说他们是来自毛主席表扬过的地方,便热情地把他们介绍到上海雕刻艺术厂去参观学习。
到厂以后,他们在陈列样品室里,看到了一种樟木雕花套箱,由两个或三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组合而成,每个箱子都是单独的工艺品,套在一起又天衣无缝;箱子的四沿堆花叠朵,外壁层层相映着龙凤梅竹,十分精美。张果喜问管理员,这套箱价格是多少?回答是200元。张果喜以为自己听错了,便又问了一遍,回答仍然是200元。此时的张果喜又惊又喜,200元啊,他们4个人千里迢迢来上海,全部盘缠也不过200元呀!于是,张果喜决定要把这个手艺带回余江。他们4人分工,一人拜一个师傅,一人学几道工序,就是死记硬背也要把这个产品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技巧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这样苦学了7天。
回到余江的当天夜里,他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决定做雕花套箱。
第二天,他把全厂的零木碎料全部清理出来,分成三十几堆,全厂职工每人一堆,让大家照着他从上海带回来的样品花鸟去练雕刻。
套箱需要上等的樟木,余江县城连樟树都很难找到,他又带领职工到远离县城的山区去采购。有次遇到大雨,运送樟木的拖拉机陷入泥塘,他和职工冒雨干了一天一夜,硬是靠手推肩扛,将两吨多重的樟木弄上了拖拉机,饿了就吃一个5分钱的发饼,渴了就喝几口山沟里的水……就这样,张果喜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生产了第一只樟木箱。
那时候,江西没有外贸,出口产品都要通过上海进出口公司,所以他们把制作的第一只樟木箱送到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由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送给广交会。令人欣慰的是,第一次交易会上就订了20套樟木箱。这20套樟木箱让他和他的厂子活了下来。
1979年秋天,张果喜又到上海。如果说张果喜第一次闯上海是为了找碗饭吃,那么第二次闯上海就是他走向中国富豪迈出的第一步。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样品陈列厅里,一尊尊出口日本的雕花佛龛,久久地吸引着张果喜的眼球,再一打听,一个佛龛有70%利润,而他生产的雕花套箱一个只有25%的利润。
工作人员告诉他,佛龛是日本的高档工艺品,也是日本家庭必备的“三大件”( 轿车、别墅、佛龛)之一。佛龛是用来供奉释迦牟尼的木雕宫殿,大小只有几尺见方,结构却非常复杂,成百上千造型各异的部件,只要有一块不合规格或稍有变形,到最后就组装不起来。因为工艺要求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敢问津。
面对佛龛,张果喜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用料不多而价格昂贵,这是把木头变成黄金的生意啊!
“这个活,我们能做!”张果喜毫不犹豫地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签了合同。他带着样品回到厂里,一连20天泡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揣摩、仿制,终于把“佛龛”做出来了。
第二年,果喜木雕厂创外汇100万日元,其中65万日元就是佛龛收入;第三年,果喜木雕厂创外汇156万日元,佛龛收入超过100万日元!
或许是缘于他只有初中肆业的文化、土木匠、草民这样草根出身的考虑,他的第一桶金,看上去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机缘巧合,但事实上是用勤奋和汗水换来的。
守业,要低调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农民出生的张果喜不但把业守住了,而且一守就是30多年,而且越守越红火。
曾有商界人士专门研究过“果喜现象”,最终发现:这么多年来,张果喜一直都在低调前行,专注做事,稳中求进。具体表现为:
角色不变。随着张果喜和果喜集团的崛起与社会知名度、影响力的形成,社会应酬与社会活动也免不了多起来。但张果喜坚守一个企业家的本分,专注于将自己的果喜集团做强、做大。
1985年,当人们对万元户都感到很神秘的时候,张果喜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组织上要他去当鹰潭市副市长,他却没有去,理由是:“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追求也不一样,我能把一个企业搞好,不等于说我能把一个鹰潭市搞好,因为我原来所从事的,所了解的,所学的都是搞企业管理。从企业来讲,我刚刚描绘一个蓝图,只有一个轮廓,颜色正在一笔一笔地上,企业不能离开我;从我个人来讲,我爱我这个企业,所以我坚定不移地毅然留在企业。”如果当初张果喜当了市长,其结局很可能是:市长没有当好,自己的果喜集团也丢了;当然,也有可能仕途顺利,现在已是中央委员了!
主业不变。这么多年,生产佛龛一直作为果喜集团的支柱不动摇,张果喜和他的果喜集团在专业化这条企业发展之路上坚持了几十年。近几年适度多元化,也是在突出主业、做好主业的前提下渐进式实施的,这种谨慎决策与那些一旦做大就盲目多元化的民企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果喜应对市场风云乍起的定力。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经济严重衰退,佛坛市场也随之变得异常萧条,很多佛坛生产、经销厂商关门倒闭。对此,张果喜非常冷静,20多年在佛坛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他一种直觉:这种萧条是暂时的,宗教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只要有日本人存在,就需要佛坛产品。在市场低迷不前的情况下,张果喜不但没退出佛坛生产领域,而且还投入了4000万元,新上了两个完成品厂。两年后,日本经济逐步复苏,张果喜的“佛龛”生产正好迎合了市场所需,销量大增。
总部基地不变。余江只是个农业县,且偏居内地省份江西一隅,可几十年过去了,果喜集团的总部基地牢牢地扎根在这里,张果喜本人也始终不曾动过变迁的念头。今天,不但神龛等木雕工艺生产线在余江,而且果喜的电机生产也在余江,化工产品最初也在余江。
张果喜这种所谓“农民式保守”背后实际上藏着他作为一位企业家的精明、智慧:余江有着他所熟悉的低成本人力资源、个人品牌资源。这种资源在果喜集团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甚至浑然一体,变更总部基地不但会由于财税利益伤了地方政府多年的“和气”,而且企业本身在新地方的不适应也会引发负面的连锁反应。
心态不变。余江县委宣传部一位干事在谈及张果喜时感喟:有些人国外行国内不行,有些人有钱没有名,有些人有名没有钱,有些人有名有钱没有家,有些人家庭好但子女不好,有些人有名有钱什么都有但身体不好,有些人身体很好但朋友很少。可是张果喜却什么都有,家庭、事业、朋友、身体、亲情都很好。
张果喜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一切,在于他的平常心。做大了的张果喜这样告诫自己:“我们还要谨慎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把自己看成还是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做到不但善于雕刻木头,还善于雕刻资源,从而雕刻好我们的人生。”尽管已是亿万富翁,张果喜身上从不佩带任何金银饰物,穿着随便,吃饭更不讲究,最大的嗜好就是抽点烟。
不折腾企业!不折腾自己、亲朋、职员和客户!这无疑是张果喜这位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不倒的最有力的理由之一。只是这种“不折腾”已被“翻译”成“有所不为才有所为”的企业理念,或被当做“无为而治”的企业经营管理境界和企业家人生哲学来推介。
做人和做事
造佛龛几十年的张果喜并不讳言自己如今“信佛”。在张果喜看来,佛不是神,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佛是一种智慧,智慧是由定而升,若心能专念不散,从事入理,则能产生智慧。也就是说只要你对人以诚相待,用心去做一件事,都会得到“佛”的保佑。
余江民间将张果喜的“不倒之谜”解释为“佛佑”,这一点,张果喜本人也用同感。他说:因为他一直在做“佛龛”的缘故,这些“佛龛”保佑了日本一个民族,佛应该也会保佑他。所以几十年来,他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创业的时候,他曾遇到过溺水、触电、车祸、火灾,但都化险为夷,后来安然无恙。
在余江,“造佛”与“造福”同音,为民造福就会得到佛祖的保佑。
……
“果子熟了,大家都喜欢”——张果喜这样解释他的名字。
因张果喜的杰出成就,1993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由其发现的编号为3028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项非常高尚的荣誉,以往命名都是以地名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在中国用企业家名字给小行星命名的,张果喜是第一人。
与不少富豪比,张果喜的发迹干净且透明。木雕工艺加出口创汇,这样的财富典型让人心里塌实。
在事业上求稳,张果喜既不贪大求快,又不盲目多元化,也不跟风上市,企业在依托主业持续盈利的基础上滚雪球式发展;他在做人上求平,保持低调,安守本分,言行举止力求与社会的和谐相容。
对于钱财,张果喜曾打了个比方,钱就像是一池塘的水,满满的不外流会发臭,路人经过这个池塘会绕道走,这就是人的品质问题,有钱人如果太抠了,让人惹不起躲得起。反而,大口进小口出,池塘的水就会保持干净、清澈,这样才有人到水塘边来走走。他说,做人不合格,做生意也不可能成功。
(责任编辑 倚天)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其个人资产就已达到3000万美元,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亿万富翁。如今,与他同代的富豪要么早已出事退出历史舞台,要么风光不再已经淡出公众的视线——而他依然还是当地首富,他一手打造的企业依然立在时代的潮头,他让他的企业和他一样,成了谜一样的寿星。
他是谁?
——他就是张果喜,果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本期特稿和你一同走进农民企业家、商界常青树张果喜的财富人生。
思考+实践=第一桶金
20世纪70年代,15岁的张果喜,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进了余江县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当学徒,每天做的活就是锯木材。虽然锯木材不需要多深的技术,但要把一堆一堆的木材变成木锹、犁耙、独轮木车等,却要消耗很大体力。那时锯木材不是用机器,而是用手拉锯,上进心极强的张果喜没日没夜地拉,结果把肾给累坏了,拉尿带血,几乎是每星期一次。
5年的“血尿”,给张果喜换来了一个“好木工”的称号和车间主任的职务。可是,车间主任没当几天,农具市场就饱和了。
1972年,张果喜的木工车间因无活可干被厂里割离出来,单独成为木器厂,张果喜被任命为厂长。名为厂长,却一无厂房,二无资金,只有从农具社得到的3平板车的木头、几间破工棚和21名职工及家属近百口要饭吃的人,另外还有“分”到他们头上的2.4万元的债务!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到了,厂里却连一分钱也没有!张果喜不得不说通父亲卖掉了土地改革时分给他们家的房子,得到1400元钱,一部分作为职工的工资,一部分作为厂里创业的本钱。
张果喜知道,单靠卖自己家房子的这点钱,是发不了几回工资的,木器厂要生存必须找到能挣钱的活干。然而,在附近农村即使找到了一点活干,又能赚多少钱呢?张果喜大声向厂里的职工宣布:“要吃饭的跟我走!”于是,有21位兄弟积极响应,跟上了他。
可是,饭在哪里?
张果喜想到了上海,他想到上海是因为他经常与“上海知青”聊天,知道上海是一个大世界,在那里或许能找到活做!张果喜带了200元钱和三位伙伴闯进了大上海。第一次远离家门,200元钱放在一个人身上怕扒手偷,于是,张果喜和伙伴躲进厕所,将200元钱一人分50,藏在贴身口袋里。
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蜷缩在上海第一百货公司的屋檐下。第二天,他们很早就来到上海手工业管理局门口。局里的工作人员上班时见到他们后,便问“有什么事?”张果喜先作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说出想在上海找活的心事。工作人员听说他们是来自毛主席表扬过的地方,便热情地把他们介绍到上海雕刻艺术厂去参观学习。
到厂以后,他们在陈列样品室里,看到了一种樟木雕花套箱,由两个或三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组合而成,每个箱子都是单独的工艺品,套在一起又天衣无缝;箱子的四沿堆花叠朵,外壁层层相映着龙凤梅竹,十分精美。张果喜问管理员,这套箱价格是多少?回答是200元。张果喜以为自己听错了,便又问了一遍,回答仍然是200元。此时的张果喜又惊又喜,200元啊,他们4个人千里迢迢来上海,全部盘缠也不过200元呀!于是,张果喜决定要把这个手艺带回余江。他们4人分工,一人拜一个师傅,一人学几道工序,就是死记硬背也要把这个产品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技巧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这样苦学了7天。
回到余江的当天夜里,他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决定做雕花套箱。
第二天,他把全厂的零木碎料全部清理出来,分成三十几堆,全厂职工每人一堆,让大家照着他从上海带回来的样品花鸟去练雕刻。
套箱需要上等的樟木,余江县城连樟树都很难找到,他又带领职工到远离县城的山区去采购。有次遇到大雨,运送樟木的拖拉机陷入泥塘,他和职工冒雨干了一天一夜,硬是靠手推肩扛,将两吨多重的樟木弄上了拖拉机,饿了就吃一个5分钱的发饼,渴了就喝几口山沟里的水……就这样,张果喜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生产了第一只樟木箱。
那时候,江西没有外贸,出口产品都要通过上海进出口公司,所以他们把制作的第一只樟木箱送到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由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送给广交会。令人欣慰的是,第一次交易会上就订了20套樟木箱。这20套樟木箱让他和他的厂子活了下来。
1979年秋天,张果喜又到上海。如果说张果喜第一次闯上海是为了找碗饭吃,那么第二次闯上海就是他走向中国富豪迈出的第一步。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样品陈列厅里,一尊尊出口日本的雕花佛龛,久久地吸引着张果喜的眼球,再一打听,一个佛龛有70%利润,而他生产的雕花套箱一个只有25%的利润。
工作人员告诉他,佛龛是日本的高档工艺品,也是日本家庭必备的“三大件”( 轿车、别墅、佛龛)之一。佛龛是用来供奉释迦牟尼的木雕宫殿,大小只有几尺见方,结构却非常复杂,成百上千造型各异的部件,只要有一块不合规格或稍有变形,到最后就组装不起来。因为工艺要求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敢问津。
面对佛龛,张果喜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用料不多而价格昂贵,这是把木头变成黄金的生意啊!
“这个活,我们能做!”张果喜毫不犹豫地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签了合同。他带着样品回到厂里,一连20天泡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揣摩、仿制,终于把“佛龛”做出来了。
第二年,果喜木雕厂创外汇100万日元,其中65万日元就是佛龛收入;第三年,果喜木雕厂创外汇156万日元,佛龛收入超过100万日元!
或许是缘于他只有初中肆业的文化、土木匠、草民这样草根出身的考虑,他的第一桶金,看上去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机缘巧合,但事实上是用勤奋和汗水换来的。
守业,要低调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农民出生的张果喜不但把业守住了,而且一守就是30多年,而且越守越红火。
曾有商界人士专门研究过“果喜现象”,最终发现:这么多年来,张果喜一直都在低调前行,专注做事,稳中求进。具体表现为:
角色不变。随着张果喜和果喜集团的崛起与社会知名度、影响力的形成,社会应酬与社会活动也免不了多起来。但张果喜坚守一个企业家的本分,专注于将自己的果喜集团做强、做大。
1985年,当人们对万元户都感到很神秘的时候,张果喜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组织上要他去当鹰潭市副市长,他却没有去,理由是:“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追求也不一样,我能把一个企业搞好,不等于说我能把一个鹰潭市搞好,因为我原来所从事的,所了解的,所学的都是搞企业管理。从企业来讲,我刚刚描绘一个蓝图,只有一个轮廓,颜色正在一笔一笔地上,企业不能离开我;从我个人来讲,我爱我这个企业,所以我坚定不移地毅然留在企业。”如果当初张果喜当了市长,其结局很可能是:市长没有当好,自己的果喜集团也丢了;当然,也有可能仕途顺利,现在已是中央委员了!
主业不变。这么多年,生产佛龛一直作为果喜集团的支柱不动摇,张果喜和他的果喜集团在专业化这条企业发展之路上坚持了几十年。近几年适度多元化,也是在突出主业、做好主业的前提下渐进式实施的,这种谨慎决策与那些一旦做大就盲目多元化的民企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果喜应对市场风云乍起的定力。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经济严重衰退,佛坛市场也随之变得异常萧条,很多佛坛生产、经销厂商关门倒闭。对此,张果喜非常冷静,20多年在佛坛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他一种直觉:这种萧条是暂时的,宗教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只要有日本人存在,就需要佛坛产品。在市场低迷不前的情况下,张果喜不但没退出佛坛生产领域,而且还投入了4000万元,新上了两个完成品厂。两年后,日本经济逐步复苏,张果喜的“佛龛”生产正好迎合了市场所需,销量大增。
总部基地不变。余江只是个农业县,且偏居内地省份江西一隅,可几十年过去了,果喜集团的总部基地牢牢地扎根在这里,张果喜本人也始终不曾动过变迁的念头。今天,不但神龛等木雕工艺生产线在余江,而且果喜的电机生产也在余江,化工产品最初也在余江。
张果喜这种所谓“农民式保守”背后实际上藏着他作为一位企业家的精明、智慧:余江有着他所熟悉的低成本人力资源、个人品牌资源。这种资源在果喜集团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甚至浑然一体,变更总部基地不但会由于财税利益伤了地方政府多年的“和气”,而且企业本身在新地方的不适应也会引发负面的连锁反应。
心态不变。余江县委宣传部一位干事在谈及张果喜时感喟:有些人国外行国内不行,有些人有钱没有名,有些人有名没有钱,有些人有名有钱没有家,有些人家庭好但子女不好,有些人有名有钱什么都有但身体不好,有些人身体很好但朋友很少。可是张果喜却什么都有,家庭、事业、朋友、身体、亲情都很好。
张果喜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一切,在于他的平常心。做大了的张果喜这样告诫自己:“我们还要谨慎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把自己看成还是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做到不但善于雕刻木头,还善于雕刻资源,从而雕刻好我们的人生。”尽管已是亿万富翁,张果喜身上从不佩带任何金银饰物,穿着随便,吃饭更不讲究,最大的嗜好就是抽点烟。
不折腾企业!不折腾自己、亲朋、职员和客户!这无疑是张果喜这位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不倒的最有力的理由之一。只是这种“不折腾”已被“翻译”成“有所不为才有所为”的企业理念,或被当做“无为而治”的企业经营管理境界和企业家人生哲学来推介。
做人和做事
造佛龛几十年的张果喜并不讳言自己如今“信佛”。在张果喜看来,佛不是神,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佛是一种智慧,智慧是由定而升,若心能专念不散,从事入理,则能产生智慧。也就是说只要你对人以诚相待,用心去做一件事,都会得到“佛”的保佑。
余江民间将张果喜的“不倒之谜”解释为“佛佑”,这一点,张果喜本人也用同感。他说:因为他一直在做“佛龛”的缘故,这些“佛龛”保佑了日本一个民族,佛应该也会保佑他。所以几十年来,他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创业的时候,他曾遇到过溺水、触电、车祸、火灾,但都化险为夷,后来安然无恙。
在余江,“造佛”与“造福”同音,为民造福就会得到佛祖的保佑。
……
“果子熟了,大家都喜欢”——张果喜这样解释他的名字。
因张果喜的杰出成就,1993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由其发现的编号为3028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项非常高尚的荣誉,以往命名都是以地名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在中国用企业家名字给小行星命名的,张果喜是第一人。
与不少富豪比,张果喜的发迹干净且透明。木雕工艺加出口创汇,这样的财富典型让人心里塌实。
在事业上求稳,张果喜既不贪大求快,又不盲目多元化,也不跟风上市,企业在依托主业持续盈利的基础上滚雪球式发展;他在做人上求平,保持低调,安守本分,言行举止力求与社会的和谐相容。
对于钱财,张果喜曾打了个比方,钱就像是一池塘的水,满满的不外流会发臭,路人经过这个池塘会绕道走,这就是人的品质问题,有钱人如果太抠了,让人惹不起躲得起。反而,大口进小口出,池塘的水就会保持干净、清澈,这样才有人到水塘边来走走。他说,做人不合格,做生意也不可能成功。
(责任编辑 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