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数+量”式动量表示法的来源及类型学观照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通用的动量表达方式是"动+数+量"式。关于它的来源问题,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文章通过对汉语历时语料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汉语"动+数+量"式动量表示法直接由"动+数"式发展而来。发展的动因是受汉语名量表示法和时量表示法的类推作用和影响。该来源路径有语言类型学的语料事实作为进一步的支撑。
其他文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一堂好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端和环环相扣的中间过程,还应该有完善、精要、耐人寻味的结尾。教师在课前设计时应当讲究结课艺术,既有“凤头”又
文章着重论述了怎样解决使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进行著者取号出现的几个实际问题.
对新书进行分类时,可以利用数据库进行查重,辅助分类,既省时省力,又提高分类效率。
“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人类最早诞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它原本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作为肢体
进入21世纪,文化部已将加强县(市)图书馆建设提到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放在省、市图书馆建设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