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因子的震区建筑物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来源 :地理信息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F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地震发生前后震区建筑物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可以为震后居民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择汶川地区作为案例区域,采用不同年份的Landsat遥感影像对建筑物信息进行提取,结合高程、水系、道路、行政区划、坡向等影响因子对汶川境内建筑物空间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区建筑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沿河、沿道路、低海拔区位取向分布的特性;建筑物面积与距水系距离的关系逐渐减弱;建筑物空间分布在乡镇层面上出现两个高聚集区,分别为海拔较低的威州镇、映秀等乡镇。
其他文献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南京港龙湾港在四期水工码头Ⅱ标段引桥圆形立桩施工中,采用新型的平板玻璃钢模板,替代传统的钢模板或木模板施工方法。对玻璃钢板的制作和施工工艺
研究性学习是高校学生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了一项基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
2008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于2008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评审会的有中国交通港口系统的资深专家共30人,评审委员会主任由包起帆同志担任。中国
分别介绍了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指出:实践证明,钢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压强度,较好的韧性和耐
简述了污水处理中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该技术的研究和新工艺的开发提供参考。还介绍了A/O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