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中,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低龄化阅读、速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等不良的阅读现状,因此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知道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学生选择经典阅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35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国学风已然来袭,语文的地位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重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投入,发挥阅读对于语文的重要作用。而就目前情况来说,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并不高,认为语文阅读并没有需要学的内容,对待阅读教学的态度并不端正,同时也没有掌握语文阅读的内涵。教学语文阅读中的句子、词语以及语句是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要注重发挥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才能助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其赢在语文。
一、促进合作学习,提高朗读效果
语文是一门和语言文字息息相关的学科,阅读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朗读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引入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合作学习,一方面将朗读任务分配给更多的学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另一方面,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学生在无形中也会产生朗读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毛主席的思想精神,教师将合作模式引入课堂。首先,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前后桌的形式进行组合。接着,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划分文章结构,并分配各自的朗读任务。全文一共有 5 个自然段,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论点,展开层层深入的叙述。在成员确定各自的任务后,然后依次朗读,其余成员负责记录朗读的问题、过程亮点等,看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通过这样的朗读模式,学生之间彼此学习、共同促进,朗读质量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提升。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每个小组成员既是朗读者,也是倾听者;既能给出他人意见,也能得到他人的建议。如此一来,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朗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二、设计教学层次,保证朗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常常一次性布置大量的朗读任务。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的朗读质量与日下降。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现象?答案用 5 个字可以概括,即“贪多嚼不烂”。想要提高朗读质量,并不是靠大量、重复性的朗读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朗读内容,让朗读教学更有层次的推进。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首先,将原文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层次进行朗读,同时要求学生概括每一个层次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一方面完成了朗读训练,另一方面增进了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接着,要求学生重点朗读人物刻画的部分,或者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细细揣摩,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读出原文的味道。比如,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应该怎样朗读才能读出作者盼望的心情呢?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快朗读语速,这样才能表达那种急不可耐的心情;还有的学生表示,还应该读出焦虑感,这样才能体现作者对闰土的思念。最后要求学生朗读全文,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次性布置太多的朗读任务,不仅不利于完成教学目标,还会降低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因此,教師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层次,让朗读教学有序推进。
三、整体感知课文,提高教学成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朗读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试想,如果学生不曾了解文章内容,更不知道作者描述了些什么,又如何带着感情朗读原文?只有学生对原文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将感情倾注在朗读活动中。如果学生对原文一无所知,学生的情感很难得到激发。由此可见,在实施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感知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和作者形成了一种共情,才能在后续的朗读中投入自身感情。
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自读课文,对文章形成初步的印象。然后展开课堂互动,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收获,包括对原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等。比如有的学生朗读了原文后,对文章最深刻的感觉是“自由”。他是这样描述的:“当我阅读的时候,就好像置身在那样一个园子里,闻到了花和草的香气,看到了满园飞的蝴蝶、蜻蜓,那感觉真是无忧无虑啊!”还有的学生表示:“这篇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尤其文章最后一段,当作者玩累了,不用席子、不用枕头,随便找个角落将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这该是多么自在,多么安全的地方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原文的情感有了深切地领会,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同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就能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感知课文,不仅仅是为了梳理生字词,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文章的初印象,有助于学生在朗读活动中投入感情,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师需要深入的研究落实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措施,当然还要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断的进行自身教学模式的调整,然后还需要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的享受过程,真正的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潘漫.用逆推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浅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84.
[2]李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8(12):42-44.
[3]阿黑.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112.
[4]何建洪.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以人教版新课标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7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35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国学风已然来袭,语文的地位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重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投入,发挥阅读对于语文的重要作用。而就目前情况来说,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并不高,认为语文阅读并没有需要学的内容,对待阅读教学的态度并不端正,同时也没有掌握语文阅读的内涵。教学语文阅读中的句子、词语以及语句是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要注重发挥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才能助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其赢在语文。
一、促进合作学习,提高朗读效果
语文是一门和语言文字息息相关的学科,阅读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朗读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引入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合作学习,一方面将朗读任务分配给更多的学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另一方面,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学生在无形中也会产生朗读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毛主席的思想精神,教师将合作模式引入课堂。首先,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前后桌的形式进行组合。接着,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划分文章结构,并分配各自的朗读任务。全文一共有 5 个自然段,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论点,展开层层深入的叙述。在成员确定各自的任务后,然后依次朗读,其余成员负责记录朗读的问题、过程亮点等,看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通过这样的朗读模式,学生之间彼此学习、共同促进,朗读质量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提升。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每个小组成员既是朗读者,也是倾听者;既能给出他人意见,也能得到他人的建议。如此一来,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朗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二、设计教学层次,保证朗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常常一次性布置大量的朗读任务。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的朗读质量与日下降。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现象?答案用 5 个字可以概括,即“贪多嚼不烂”。想要提高朗读质量,并不是靠大量、重复性的朗读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朗读内容,让朗读教学更有层次的推进。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首先,将原文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层次进行朗读,同时要求学生概括每一个层次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一方面完成了朗读训练,另一方面增进了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接着,要求学生重点朗读人物刻画的部分,或者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细细揣摩,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读出原文的味道。比如,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应该怎样朗读才能读出作者盼望的心情呢?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快朗读语速,这样才能表达那种急不可耐的心情;还有的学生表示,还应该读出焦虑感,这样才能体现作者对闰土的思念。最后要求学生朗读全文,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次性布置太多的朗读任务,不仅不利于完成教学目标,还会降低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因此,教師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层次,让朗读教学有序推进。
三、整体感知课文,提高教学成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朗读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试想,如果学生不曾了解文章内容,更不知道作者描述了些什么,又如何带着感情朗读原文?只有学生对原文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将感情倾注在朗读活动中。如果学生对原文一无所知,学生的情感很难得到激发。由此可见,在实施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感知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和作者形成了一种共情,才能在后续的朗读中投入自身感情。
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自读课文,对文章形成初步的印象。然后展开课堂互动,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收获,包括对原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等。比如有的学生朗读了原文后,对文章最深刻的感觉是“自由”。他是这样描述的:“当我阅读的时候,就好像置身在那样一个园子里,闻到了花和草的香气,看到了满园飞的蝴蝶、蜻蜓,那感觉真是无忧无虑啊!”还有的学生表示:“这篇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尤其文章最后一段,当作者玩累了,不用席子、不用枕头,随便找个角落将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这该是多么自在,多么安全的地方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原文的情感有了深切地领会,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同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就能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感知课文,不仅仅是为了梳理生字词,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文章的初印象,有助于学生在朗读活动中投入感情,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师需要深入的研究落实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措施,当然还要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断的进行自身教学模式的调整,然后还需要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的享受过程,真正的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潘漫.用逆推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浅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84.
[2]李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8(12):42-44.
[3]阿黑.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112.
[4]何建洪.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以人教版新课标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74.